APP下载

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的“备课”能力略论

2016-03-15杨道麟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备课语文教学能力

杨道麟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北武汉 430079)



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的“备课”能力略论

杨道麟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语文教学的“备课”能力研究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注重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的“备课”能力的研究。这种能力一般包括语文教学活动的驾驭教材能力、了解对象能力、设计教学能力和编写教案能力等四个方面。施教者只有长期坚持,全力以赴,并在打磨语文教学的“备课”能力上下苦功夫,才能为构筑特色鲜明的“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理论大厦而添砖加瓦。

关键词:语文教学;“备课”能力;驾驭教材能力;了解对象能力;设计教学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语文教学的“备课”能力一般是由语文教学活动的驾驭教材能力、了解对象能力、设计教学能力和编写教案能力等四个要素构成的[1],它是施教者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往往是施教者的教育理念、思维智慧和行为追求的具体反映。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语文教学的“备课”能力研究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严重影响了语文(语言、文章、文学)[2]塑造“求真”、“向善”、“崇美”[3]的创造性人才与“健全的人格”[4]的应然状态的呈现。对于语文教学的“备课”能力的研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才有可能进入一个较为理想的天地。

一、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驾驭教材能力

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驾驭教材能力是指施教者对语文课程纲要、教科书、教学资料等予以关注,从而使之适应语文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与“健全的人格”的一种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的首要能力。施教者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较好地达成语文学科中智育的“真”与德育的“善”及美育的“美”等既定目标。因此,施教者必须重视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驾驭教材能力的磨炼。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驾驭教材能力,主要表现在把握语文课程纲要的能力、钻研语文教科书的能力、利用语文教学资料的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把握语文课程纲要的能力

把握语文课程纲要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领会语文课程纲要的基本特征、揣摩语文课程纲要的精神实质、解剖语文课程纲要的编排方法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领会语文课程纲要的基本特征、揣摩语文课程纲要的精神实质、解剖语文课程纲要的编排方法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语文课程纲要的原则性,而且要注重语文课程纲要的灵活性。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对语文课程纲要基本特征领会的能力。施教者对语文课程纲要的基本特征的领会,就是将其本质特征、一般特征等不断认识的过程,对语文课程纲要的基本特征务必要了如指掌。语文课程纲要的本质特征是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的统一,一般特征是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交织。只有领会了语文课程纲要的这些基本特征,施教者才能更好地钻研语文教科书、利用语文教学资料、了解教学对象实际、设计教学进展路向、编写教学预定方案,从而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备课”能力。第二要拥有对语文课程纲要精神实质揣摩的能力。施教者对语文课程纲要的精神实质的揣摩,就是将其“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深入认识的过程,对语文课程纲要的精神实质务必要融化于心。语文课程纲要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它既具有智育属性,又具有德育属性,还具有美育属性,而且三者又是和谐地统一的。只有揣摩了语文课程纲要的这些精神实质,施教者才能坚决克服有“课纲”不学、有“课纲”不循的随意性,从而有效杜绝教学“离纲”、考试“超纲”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第三要拥有对语文课程纲要编排方法解剖的能力。施教者对课程纲要编排方法的解剖,就是将其循环往复的知识体系与螺旋上升的技能结构等逐渐认识的过程,对语文课程纲要的编排方法务必要烂熟于胸。语文课程纲要所采用的是在各个教学阶段次第加深的编排方法,它将某种知识、某些技能做到了由易到难的交替进行和互相穿插。施教者只有解剖了语文课程纲要的这种编排方法,才能在“备课”中很好地掌握“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的内在联系与深浅程度,从而循序渐进地有效实施教学。基于此,施教者驾驭教材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领会语文课程纲要的基本特征、揣摩语文课程纲要的精神实质、解剖语文课程纲要的编排方法等的专业基本功。

(二)钻研语文教科书的能力

钻研语文教科书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的整体疏通语文教科书、透彻分析语文教科书、辩证处理语文教科书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整体疏通语文教科书、透彻分析语文教科书、辩证处理语文教科书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语文教科书的基本特性,而且要注重语文教科书的特有功用。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对语文教科书整体疏通的能力。施教者对语文教科书的整体疏通,就是扫除障碍并使之通畅的过程,对语文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务必要“全懂”。既要对语文教科书的类型、结构、特点等有一个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以便高瞻远瞩、纵横自如地驾驭语文教科书;又要站在受教者的角度设身处地阅读课文,对其中每一个字、词、句、段以及插图、练习等,都要一丝不苟地细心阅读;还要科学地使用与语文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辅导资料,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之处,都要核实吃准。第二要拥有对语文教科书透彻分析的能力。施教者对语文教科书的透彻分析,就是在整体疏通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运用有效的方式对语文教科书予以理解的过程,对语文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务必要“烂熟”。既要透彻分析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即知识之间相互区别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关系;又要透彻分析语文教科书的科学方法,比如分类比较的方法、综合分析的方法、演绎归纳的方法,等等;还要透彻分析语文教科书的特殊意义,也就是要精心优化其中的真善美信息,从而正确认识与恰当敲定可读性与可教性的关系。第三要拥有对语文教科书辩证处理的能力。施教者对语文教科书的辨证处理,就是一种不仅能钻进去也能跳出来的艺术创造过程,对语文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务必要“消化”。既要权衡语文教科书的轻重,也就是对于语文教科书的重点内容,要增补材料,详尽分析,或变换方法,烘托渲染,而对于语文教科书的非重点内容,则可以略讲或不讲,由受教者自学求得解决;又要琢磨语文教科书的难易,也就是把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结构改造成为适应某一年龄阶段的受教者所能接受与理解的形式,力求使知识结构的逻辑顺序与受教者认知结构的发展顺序有机统一。基于此,施教者驾驭教材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整体疏通语文教科书、透彻分析语文教科书、辩证处理语文教科书等的专业基本功。

(三)利用语文教学资料的能力

利用语文教学资料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巧用语文教学辅导资料、活用语文教学教具资料、慎用语文教学音像资料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巧用语文教学辅导资料、活用语文教学教具资料、慎用语文教学音像资料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语文教学资料的广泛阅览,而且要注重语文教学资料的抉择吸取。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对语文教学辅导资料巧用的能力。施教者对语文教学辅导资料的巧用,就是将语文教学指导资料、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工具资料等不断认识的过程,对语文教学辅导资料要很好地利用。既要对根据语文课程纲要编写的用以钻研语文教科书时解决实际困难的语文教学指导资料予以利用,又要对用以配合语文教学内容而拓展知识领域的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予以利用,还要对适应语文教学需要而必备的字典、词典、年鉴、书目、索引、类书等语文教学工具资料予以利用。第二要拥有对语文教学教具资料活用的能力。施教者对语文教学教具资料的活用,就是将平面型的教具资料与立体型的教具资料不断认识的过程,对语文教学教具资料要很好地利用。既要注意对帮助受教者深化所学知识的卡片、图表、图画、地图、照片等显示语文教学内容的平面型的教具资料予以利用,又要注意对帮助受教者强化所学知识的模型、标本、模像、实物、挂图等配合语文教学内容的立体型的教具资料予以利用。第三要拥有对语文教学音像资料慎用的能力。施教者对语文教学音像资料的慎用,就是将视觉型的音像资料、听觉型的音像资料、视听型的音像资料不断认识的过程,对语文教学音像资料要很好地利用。既要对帮助受教者内化所学知识的幻灯演示、投影放映等视觉型的音像资料予以利用,又要对帮助受教者实化所学知识的录音讲读、广播播放等听觉型的音像资料予以利用,还要对帮助受教者优化所学知识的录像磁带、电教影片等视听型的音像资料予以利用[5]。基于此,施教者驾驭教材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巧用语文教学辅导资料、活用语文教学教具资料、慎用语文教学音像资料等的专业基本功。

二、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了解对象能力

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了解对象能力是指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成长环境等予以关注的一种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的主要能力。因此,施教者必须重视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了解对象能力的磨炼。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了解对象能力,主要表现在知晓对象学习基础的能力、明了对象知识水平的能力、弄清对象成长环境的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知晓对象学习基础的能力

知晓对象学习基础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了解对象的兴趣爱好、性格差异、智力品质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了解对象的兴趣爱好、性格差异、智力品质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对象学习基础的起点状态,而且要注重对象学习基础的潜在状态。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对受教者的兴趣爱好知晓的能力。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兴趣爱好的知晓,就是将其能力、特长等予以有意识地引导的过程,以利于对其进行具体性的培养。施教者既要对受教者的喜欢朗读、擅长写作、乐于聆听、惯于演讲的情形予以了解,又要对受教者的陶醉于日常语言、科学语言、艺术语言的情形予以了解,还要对受教者的钟情于普通文章作品、专业文章作品、变体文章作品的情形予以了解,更要对受教者的热衷于诗歌作品、散文作品、小说作品、戏剧作品的情形予以了解。[6-8]第二要拥有对受教者的性格差异知晓的能力。施教者对受教者的性格差异的知晓,就是将其缺陷、不足等予以敏锐地发现的过程,以利于对其进行相对性的培养。施教者既要对受教者的浮光掠影、只博不专、贪多求快、不求甚解的情形予以了解,又要对受教者的知识面窄、只专不博、贪小求慢、浅尝辄止的情形予以了解,还要对受教者的漫不经心、态度轻率、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情形予以了解,更要对受教者的困惑悲观、不能自拔、畏葸不前、半途而废的情形予以了解。第三要拥有对受教者的智力品质知晓的能力。施教者对受教者的智力品质的知晓,就是将其迟缓、低下等予以有效地认识的过程,以利于对其进行条件性的培养。施教者既要对受教者的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艺术、观察科学等观察力予以了解,又要对受教者的记忆速度、记忆密度、记忆高度、记忆广度等记忆力予以了解,还要对受教者的再造想像、创造想像、审美想像、科学想像等想像力予以了解,更要对受教者的直觉思维、灵感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力予以了解。基于此,施教者了解对象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知晓受教者的兴趣爱好、性格差异、智力品质等的专业基本功。

(二)明了对象知识水平的能力

明了对象知识水平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了解对象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了解对象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对象知识水平的含量多寡,而且要注重对象知识水平的高低深浅。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对受教者的陈述性知识明了的能力。施教者对受教者的陈述性知识的了解,就是将其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予以认识的过程。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或者说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它是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表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它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呈现,用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等,用于区分或辨别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速度比较慢,是输入或输出信息的“再现”,是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对有关信息进行的再度体认。第二要拥有对受教者的程序性知识明了的能力。施教者对受教者的程序性知识的了解,就是将其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予以认识的过程。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或者说是完成任务的有关行为的知识,它是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它以条件与动作的联结来呈现,是为了某项活动而采取的具体运作方式,由知识表征和知识提取而共同促成。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速度比较快,是输入或输出信息的“处理”,是施教者引导受教者的关于信息变形的活动。第三要拥有对受教者的策略性知识明了的能力。施教者对受教者的策略性知识的了解,就是将其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反省认知等予以认识的过程。策略性知识也叫控制性知识,或者说是用以支配心智加工的知识,它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记忆、如何思索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如何思维”的问题,它以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来呈现,是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阶段的调节、学习障碍的克服等的监控。策略性知识是一种静态与动态结合的知识,它的激活速度快慢适宜,是输入或输出信息的“集结”,是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对相关信息的灵活运用。基于此,施教者了解对象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明了受教者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的专业基本功。

(三)弄清对象成长环境的能力

弄清对象成长环境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了解对象的生活背景、文化状况、人际关系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了解对象的生活背景、文化状况、人际关系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对象成长环境的外部因素,而且要注重对象成长环境的内部因素。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对受教者的生活背景弄清的能力。施教者对受教者的生活背景的弄清是一个特别需要的过程,要采用集体了解与个体了解相结合的方法,全力收集和获取他们的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进而从实际出发对他们加以因材施教。施教者既要对受教者的住所方位有所了解,又要对受教者的户籍来源有所了解,还要对受教者的社会地位有所了解,更要对受教者的经济收入有所了解,从而对受教者做出准确的“学情”估计,以便于在教学活动中对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第二要拥有对受教者的文化状况弄清的能力。施教者对受教者的文化状况的弄清也是一个特别需要的过程,要采用一般了解与特殊了解相结合的方法,用力收集和获取他们的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进而从实际出发对他们给予因材施教。施教者既要对受教者的家庭藏书有所了解,又要对受教者的祖辈学养有所了解,还要对受教者的宗教信仰有所了解,更要对受教者的父母学历有所了解,从而确定受教者的“最近发展区”,以便于在教学活动中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第三要拥有对受教者的人际关系弄清的能力。施教者对受教者的人际关系的弄清更是一个特别需要的过程,要采用全面了解与重点了解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收集和获取他们的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进而从实际出发对他们予以因材施教。施教者既要对受教者的遗传因素有所了解,又要对受教者的隔代教养有所了解,还要对受教者的左邻右舍有所了解,更要对受教者的同窗好友有所了解,从而把握受教者的“现有发展水平”,以便于在教学活动中对他们有目的性地进行教育。基于此,施教者了解对象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弄清受教者的生活背景、文化状况、人际关系等的专业基本功。

三、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能力

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能力是指施教者对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策略等予以关注的一种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的紧要能力。因此,施教者必须重视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能力的磨炼。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能力、抓住语文教学要点的能力、讲究语文教学策略的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能力

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追寻智育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追寻智育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施方向,而且要注重语文教学目标的达到结果。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对智育目标追寻的能力。施教者追寻智育目标是一个将知识传授目标、技能训练目标、智力开发目标等要素予以综合考虑的过程,既要对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章、文学等知识目标予以确定,又要对阅读、写作、聆听、说话等技能目标予以确定,还要对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智力目标予以确定,其意义在具有知识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的社会中显得异常重要。第二要拥有对德育目标追寻的能力。施教者追寻德育目标是一个将思想净化目标、情操陶冶目标、德性涵养目标等要素予以综合考虑的过程,既要对观点目标、主张目标、看法目标等思想净化目标予以确定,又要对情感目标、趣味目标、操守目标等情操陶冶目标予以确定,还要对性格目标、意志目标、理智目标等德性涵养目标予以确定,其意义在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显得十分重要。第三要拥有对美育目标追寻的能力。施教者追寻美育目标是一个将审美意识目标、审美因素目标、审美能力目标等要素予以综合考虑的过程,既要对审美观念目标、审美情趣目标、审美心理目标等审美意识目标予以确定,又要对审美形态目标、审美范畴目标、审美形式目标等审美因素目标予以确定,还要对审美感受目标、审美鉴赏目标、审美创造目标等审美能力目标予以确定,其意义在构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的“美丽中国”中显得特别重要。[9]基于此,施教者设计教学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追寻智育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等的专业基本功。

(二)抓住语文教学要点的能力

抓住语文教学要点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善于攻克教学重点、勇于突破教学难点、巧于消除教学疑点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善于攻克教学重点、勇于突破教学难点、巧于消除教学疑点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教学要点的合理预设,而且要注重教学要点的有效生成。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对教学重点善于攻克的能力。施教者善于攻克教学重点是一个将静态和动态教学重点等要素予以综合考虑的过程,要不惜重炮猛轰,加以解决。既要对语文课程纲要所规定的知识体系予以考虑,又要对语文教科书所关涉的相关技能予以考虑,还要对需要传授的知识与受教者的实际(生活阅历、经验、知识面等)相脱节的内容予以考虑,从而将教学前进中遇上的“堡垒”进行有效攻克。第二要拥有对教学难点勇于突破的能力。施教者勇于突破教学难点是一个将静态和动态教学难点等要素予以综合考虑的过程,要不惜浓墨重彩,加以渲染。既要对受教者在接受过程中不容易理解的知识予以考虑,又要对受教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掌握的技能技巧予以考虑,还要对受教者在应用过程中的实际水平予以考虑,从而将教学航程中碰到的“暗礁”进行有效突破。第三要拥有对教学疑点巧于消除的能力。施教者巧于消除教学疑点是一个将静态和动态教学疑点等要素予以综合考虑的过程,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断探索。既要对教科书本身尚未理解或尚未完全消化所引起的疑问予以考虑,又要对教科书本身已经理解的基础上所产生或生成的新疑问予以考虑,还要对受教者在接受教科书本身的过程中所生发的创建性疑问予以考虑,从而将教学行进中遭遇的“险滩”进行有效消除。基于此,施教者设计教学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善于攻克教学重点、勇于突破教学难点、巧于消除教学疑点等的专业基本功。

(三)讲究语文教学策略的能力

讲究语文教学策略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选择合理教学形式、采用具体教学方法、拟定可行教学程序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选择合理教学形式、采用具体教学方法、拟定可行教学程序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语文教学策略的科学规划,而且要注重语文教学策略的贯彻落实。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对合理教学形式选择的能力。施教者选择合理教学形式,是一个根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受教者水平等而将“课前预习——课内互动——课后训练”等要素予以综合考虑的过程,既要对预习时间、预习内容、预习方式等“课前预习”予以选择,又要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点拨等“课内互动”予以选择,还要对数量限度、时间跨度、难易程度等“课后训练”予以选择。第二要拥有对具体教学方法采用的能力。施教者采用具体教学方法,是一个将施教者的施教方法和受教者的接受方法等要素予以综合考虑的过程,既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看哪些方法最适宜于引导受教者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根据受教者的学习实际选择教学方法,看哪些方法最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思维和探求新知;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本身的条件和教学环境的设施等,看哪些方法最能培养受教者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要拥有对可行教学程序拟定的能力。施教者拟定可行教学程序,是一个将引发探究欲望、营造探究氛围、开展探究活动等要素予以综合考虑的过程,务必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智慧,并切实从理清教学思路上花大力气;它由一个个节奏鲜明的环节组成,环节之间衔接紧密、步骤清楚、前后联贯、波澜起伏、读写听说相间、一张一弛有度、步步紧扣教学思路,使“教”的思路与“学”的思路做到和谐统一,从而真正为实现教学的应然目标服务。基于此,施教者设计教学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选择合理教学形式、采用具体教学方法、拟定可行教学程序等的专业基本功。

四、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编写教案能力

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编写教案能力是施教者对编写教案内容、形式、要求等予以关注的一种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的重要能力。因此,施教者必须重视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编写教案能力的磨炼。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编写教案能力,主要表现在明确编写教案内容的能力、熟悉编写教案形式的能力、规限编写教案要求的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明确编写教案内容的能力

明确编写教案内容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对所涉及的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学后记等予以重点考虑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对所涉及的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学后记等予以重点考虑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编写教案内容的考察,而且要注重编写教案内容的组织。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编写课题计划的能力。课题计划是指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的总计划,由教学目标和教学设想构成。教学目标包括语文智力教育要项、语文道德教育要项、语文审美教育要项等三个方面。教学设想包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基本类型(讲读课、导读课、吟诵课、讨论课、练习课等)、教学的大致结构(递进式、波浪式、螺旋式、辐射式、聚合式等)、主要的教学方法、课时的安排、采用的媒体等方面。除此,课题计划要标明课题名称、教学日期、授课班次等字样。上述各项内容,随人而变,因文而异。第二要拥有编写课时计划的能力。课时计划是指分课时教学的计划,包括第×课时、教学要项、教学内容和步骤等。第×课时是指整个课题教学计划中的第几课时。教学要项是课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概括指明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主要做法。教学内容和步骤是教案的主体部分,如怎样指导预习、怎样导入新课、怎样巧妙入境、怎样提出问题、怎样掀起高潮、怎样艺术结尾,如何启发思维、如何安排讨论、如何运用媒体、如何书写板书、如何复习巩固、如何布置练习,以及各环节所需时间,等等。第三要拥有编写教学后记的能力。教学后记是指教学感受或教学回顾,是教案实施中的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等情况的小结,即教学的精彩片断,教学的失误之处,教学的反馈信息,教学的疑难问题,等等。这既是教学设计的延续发展,也是教学心得的概括记录,有助于加深对语文课程的领会、语文教材的理解和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可资以后教学的查考借鉴,可以在每课时都写,也可以在全课教完之后写,还可以在整个单元教完之后写。基于此,施教者编写教案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编写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学后记等的专业基本功。

(二)熟悉编写教案形式的能力

熟悉编写教案形式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对所涉及的文字表述式、表格一览式、活页卡片式等教案形式予以重点考虑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对所涉及的文字表述式、表格一览式、活页卡片式等教案形式予以重点考虑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编写教案形式的价值,而且要注重编写教案形式的意义。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编写文字表述式教案的能力。文字表述式教案包括讲稿式的详案和纲要式的简案。讲稿式的详案,虽然比较费时费事,但有助于施教者熟练掌握教学进程、巧妙组织教学内容,有助于施教者准确讲解、适时提问、规范板书、巧妙点拨、简约小结,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纲要式的简案,有利于施教者节省书写时间以熟悉教材、研究对象、安排教程、考虑教法、选用媒体,也有利于施教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临场发挥、随机应变,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第二要拥有编写表格一览式教案的能力。表格一览式教案是指按一个或几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编写的一张“教案一览表”。“教案一览表”言简意赅,可以节省出大量的书写时间用于钻研教材,也便于施教者熟记于心,以免产生不应有的教学失误。同时,它也有助于施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观察、研究受教者,并依据教学反馈信息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表格一览式”教案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编写的总要求是:简明扼要,力戒拖泥带水;纵横联系,力戒顾此失彼;富有特色,力戒千篇一律。第三要拥有编写活页卡片式教案的能力。活页卡片式教案是指将教学容易忘记的内容等分别写在活页卡片上,并按教学程序编号排列,成为一种活动式教案。“活页卡片式”教案既可以像文字表述式教案那样详细,又可以如表格一览式教案那样简洁。在教学时,施教者将写有“教学要项”或“教学程序”的活页卡片放在一边,作为教学的行动纲领;对于编写有其他内容的活页卡片,在必要时自然地浏览一下即可。“活页卡片式”教案形式灵活,方便教学,有利于施教者经常修改、补充,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基于此,施教者编写教案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编写文字表述式、表格一览式、活页卡片式等教案的专业基本功。

(三)规限编写教案要求的能力

规限编写教案要求的能力,是施教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备课”时对所涉及的讲究科学性、强调独特性、突出实用性等予以重点考虑的一种实践能力。施教者在“备课”中对所涉及的讲究科学性、强调独特性、突出实用性等予以重点考虑时,必须从美学视野予以观照,不但要注重编写教案要求的约束,而且要注重编写教案要求的节制。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拥有编写教案所需的讲究科学性的能力。讲究科学性就是要认真贯彻语文课程纲要的核心精神,按照语文教科书的内在逻辑,结合受教者的身心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把握重点难点、安排教学过程等,准确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立德审美、打造个性。那种远离语文课程纲要的基本规范,脱离语文教科书的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地另搞一套的编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优质教案的编写一定要正确地反映语文教育与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的规律,务必要讲究科学性。第二要拥有编写教案所需的强调独特性的能力。强调独特性就是从自身的特长、生活的阅历和知识的结构出发,根据自己对语文课程纲要的理解、对语文教科书的感悟、对受教者的了解来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编写出独具特色的教案,以期使教案编写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利于培养时代急切需要的有用人才。编写那些基本上从教学参考书或备课手册上抄写下来的既平淡无奇又极不鲜活的教案纯属无用功,既劳民又伤财。一个优质教案的编写一定要鲜明地凸显语文课程纲要的全新理念,务必要强调独特性。第三要拥有编写教案所需的突出实用性的能力。突出实用性就是要充分考虑受教者的个性差异与学习需求以及自身的教学特点,科学地制订好教学内容,尤其是语文教科书中的那些比较复杂的内容。在编写教案时既要安排充实的内容,又要恰如其分地进行取舍;特别是要做到重点攻破,难点分散,疑点排除。那些不考虑所编写教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主观随意和粗制滥造、笼统抽象而大而化之的行为实属一种“耍花枪”。一个优质教案的编写一定要真实地反映语文教育对象——受教者的实际,务必要突出实用性。基于此,施教者编写教案能力的磨练,就是要打磨好讲究科学性、强调独特性、突出实用性等教案编写的专业基本功。

综上所述,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的“备课”活动,就是施教者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具体计划,其根本旨归是促进受教者智能水平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审美境界的追求,因而施教者必须长期坚持,全力以赴,在打磨“备课”能力上下苦功夫。施教者在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备课”中只有很好地拥有了把握语文课程纲要和钻研语文教科书及利用语文教学资料等驾驭教材能力、知晓对象学习基础和明了对象知识水平及弄清对象成长环境等了解对象能力、确定语文教学目标和抓住语文教学要点及讲究语文教学策略等设计教学能力、明确编写教案内容和熟悉编写教案形式及规限编写教案要求等编写教案能力,才能使适应其所需要的“施教”能力、“评价”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语文”能力等综合能力得以形成。古人云:“欲乎其上,得乎其中”,惟愿施教者在美学视野下语文教学活动的“备课”中秉持乐观进取的态度而冲破重重困难,并继而为构筑特色鲜明的“真善美融合”[10]的语文教育理论大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M].修订本.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54-163.

[2]曾祥芹.“一语双文”时代渐行渐近——全球化语境下语文内容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J].语文建设,2009 (11):4-8.

[3]张正君.为开发真善美的语文世界而鼓与呼——杨道麟的语文美学观评介[J].焦作大学学报,2008(1):115-117.

[4]中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5]曾祥芹.语文教师修养概说[M]//曾祥芹.语文教育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64-465.

[6]杨道麟.美学视野下语文学科的语言教学浅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28-133.

[7]杨道麟.美学视野下语文学科的文章教学浅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30-132.

[8]杨道麟.美学视野下语文学科的文学教学浅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1):98-101.

[9]杨道麟.“美丽中国”在文字作品中的呈现——学习十八大精神的一点体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92-100.

[10]吴俊.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真善美融合——杨道麟博士的《语文教育美学研究》读后[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30-133.

责任编辑黄部兵

Lesson Planning Abi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Aesthetic Field of Vision

YANG Dao-lin
(Chinese Department of CCNU,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lesson planning ability in Chinese teaching in normal universities has been unable to get full attention.To shape the creative talents with wholesome personality of seeking“truth”, “goodness”and“worship of beauty”,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lesson planning abi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This ability in general, includes four aspects: the ability of grasping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objects, teaching design abili⁃ty and teaching planning writing ability. Educators should go all out to make efforts on the training of lesson planning ability.

Key words:Chinese teaching;lesson planning ability;the ability of grasping teaching materials;the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teaching objects;teaching design ability;ability of writing teaching plan

作者简介:杨道麟(1959-),男,湖北潜江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师院校中文系必须注重学生从事语文教育的综合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014B012)。

收稿日期:2015-09-10

中图分类号:H 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83(2016)01-0081-08

猜你喜欢

备课语文教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