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新思考

2016-03-15刘建成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思考中国梦

刘建成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湖南 益阳 413000)

将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新思考

刘建成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湖南 益阳 41300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思想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将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的内容、性质、目标都需要融入中国梦教育,要利用该课程的教学顺利实现中国梦教育,就需要多管齐下,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媒体传播教育来实现教育目标。关键词:中国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思考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坚定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这种梦想既是民族前进的动力,也是团结全国民族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体现,不仅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的精神指南,极富理想信念特征的中国梦教育自然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题中之义。本文拟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想修养)教学为切入点,将中国梦教育融入思修教学,探讨中国梦教育策略,真正落实教育为现代化服务的目标。

1 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修养课程教学的意义

1.1 中国梦教育的融入提升了思想修养课程的教学效果

思想修养课程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骨干课程之一,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1]。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梦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实现“四个全面”目标,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化,加强和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精神保障。将中国梦这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思想修养课程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夯实了理论基础,提升了教学实效,加强了这门课程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同时也为这门课程充分发挥理论教育作用奠定了基础。

1.2 中国梦教育的融入彰显了思想修养课程的教学使命

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是每个大学生的梦,是引领整个民族前进的旗帜。新时期要求所有大学生都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确立自己的个人梦,塑造自己的追求目标。目前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已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智则国智,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承载着历史的重要使命,时代形势要求青年大学生必须要有紧迫的使命感。思想修养课程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骨干课程,其基本教学目标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担当精神,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思想修养课程课程,更加彰显了课程的使命感。

1.3 中国梦教育的融入保证了思想修养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校思想修养课程课的教学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确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塑造正确的“三观”、不断增强三种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型期,由于社会利益价值多元化和西方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甚至其主流价值取向发生扭曲,在这个特殊背景下,急需要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注入新的血液,中国梦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将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修养课程课教学,确实能在内容上增强感召学生的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理想信念教育更加趋向大学生的发展方向,也易于被大学生理解和把握。这有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通过“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忠实践行者[2]。思想修养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更加容易实现。

2 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修养课程教学的条件

2.1 思想修养课程性质和目标需要融入中国梦教育

思想修养课程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骨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责任。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修养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等,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正确的“三观”,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将大学生培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合格接班人。高校是培育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摇篮,思想修养课程就是人才培育的主阵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是当前中华民族最大的追求。所以,实现这一追求的过程就赋予了思想修养课程开展中国梦教育的神圣使命,当然将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修养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也是实现伟大追求的题中之意。思想修养课的性质决定在教学中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政工作,中国梦内涵丰富并且易于被大众接受,涵盖范围不仅包括理想信念教育,而且包括爱国主义和人生价值观教育,所以将中国梦教育摆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努力提升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2.2 思想修养课程内容需要融入中国梦教育

思想修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国梦内涵有着紧密的联系和高度的吻合,甚至可以说,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修养课程教学,对该课程在内容和体系上进行了极大的充实和完善,尤其两者在内容上的高度一致使得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修养课程教学具备了可能条件。

2.2.1 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境界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是思想修养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时期我国高学历人才猛增,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利益分配不均衡等多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大学生缺乏信心,难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信,所以通过思想修养课程教学,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迫在眉睫。中国梦从宏观看是一个承载亿万中华儿女共同梦想的巨轮,从微观看就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个人梦,个人梦是这艘巨轮的部件,只有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艘巨轮才能航行得更快更好,才能顺利到达彼岸,个人梦和中国梦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将理想变成现实。单纯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可能难以唤醒学生冲动的血性,但是加以丰富多维的中国梦内涵教育的血液,就能为教育带来新的境界,中国梦对大学生人生追求的指向与融合,能从根本上打破现有的理想信念教育状态,使其展现新的面貌。

2.2.2 中国梦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新内容

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否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其成长和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更是思想修养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由于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上“向钱看”的思潮愈演愈烈,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发生变化甚至严重扭曲,在这关键时刻中国梦教育丰富了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只有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了,人民才会幸福,个人才会幸福。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多角度地启示大学生要想实现个体的幸福,首先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个人的幸福和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追求国家富强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过程,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幸福的过程。中国梦为大学生塑造新的人生价值观增添了新的内容。

2.2.3 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体现

科学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修养课程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这个共同理想的最形象的表达,中国梦就是一个易于被广大群众接受和理解的大众目标,中国梦这个共同的理想,把党在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结合在一起;把国家富强、个人幸福的追求联系在一起;把有着共识的各个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社会力量凝聚在一起[3]。所以说,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其目标和本质而言具有完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着中国梦的要素,中国梦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体现。两者共同统一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3 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修养课程教学的策略

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修养课程教学是一项完整和系统的工程,高校的思想修养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途径,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和人生价值观扭曲的事实,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思想修养课堂的主阵地,将中国梦教育贯穿于理论课教学的始终。在思想修养课程教学中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顺利实现中国梦教学目标的关键,其教学策略主要表现如下:

3.1 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

3.1.1 通过理论教学进行中国梦教育

思想修养课程教材的内容从整体上可以划分成“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修养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等内容。当理论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模块时,一定要将中国梦知识与其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对深奥原理的领悟意识。例如,当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就一定要讲授个人理想信念和国家民族理想信念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梦与个人梦的辩证关系,从而促使大学生明确中国梦、个人理想信念对于自己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当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时,向学生阐述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显得尤为重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集中表现和强烈要求,此时,宣扬和教育中国梦就更易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当教师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塑造积极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时,中国梦更应当要重点阐述该内容,由于现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向钱看”、“先索取,再奉献”等价值取向已经在部分大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此时教师就应该讲授中国梦科学内涵的内在关系:只有首先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才可能使人民真正幸福,只有首先付出,才可能有回报;并且只有心怀国家和民族才能促进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当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倡导集体主义精神时,中国梦教育又必不可少,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是我们国家大家庭的梦,每个人只有弘扬集体主义原则,自觉将个人梦服从和服务于大家庭的梦,才能保证中国梦的实现。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提升学生法律素养时,让学生明确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精神良方,在本质上是和法律相辅相成的,此时融入中国梦教育,更能突显教学效果。

3.1.2 通过学导式教学强化中国梦教育

在思想修养课程教学中,首先可以围绕中国梦设置较多问题,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准备材料,最后由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自始至终在教学中处于引导地位。例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首先设置相关问题,如“当代中国需要打造什么样的中国梦:国富梦?民强梦?强军梦?”“为实现中国梦应怎样增强国防安全意识?”“为实现中国梦大学生该如何做?”等等,这样很自然地就把爱国主义教育同中国梦教育密切联系起来,比起空洞地灌输爱国主义教育更富有现实意义,易于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易于让学生产生共鸣。

3.1.3 开展讨论式教学突出中国梦教育

在思想修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中国梦的主题,设置多个相关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开展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利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课堂讨论前要分好组,设置相关问题,提前查阅资料;教师所提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代表性,能够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驾驭整个课堂,掌握学生讨论动态;教师最后要对学生的发言及时总结和评价。例如,在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时,可以提前设置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怎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中国梦对于个人价值的意义?”“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有什么关系?”等,这些问题既客观体现了教学的原理,又和中国梦有机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讨论的欲望,使学生的理论认知和价值认同得到升华[4]。

3.2 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效果的认同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由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所决定,只要理论彻底,就能说服人[5]。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述,是引领亿万群众共同进步的精神支柱,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亟需这种具有巨大力量的精神支柱做指引。所以,我国现有的国情决定中国梦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实践空间。对大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育,更应该在课外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精神本质,牢牢把握中国梦的理论精髓,才能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效果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对高校进行中国梦教育具有深刻启示。思想修养课程的教学要从整体上合理安排时间,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要保证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基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了解城乡差距;可以就社会的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并且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可以动员学生进行在校创业,增强学生对职业的体验;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工农群众,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总之,通过社会实践教育,能让大学生倍感在中国梦指引下神州大地呈现的现代化建设高潮和亿万群众投入生产实践的热情,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梦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梦想,能让大学生领会实现中国梦路径的科学性,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效果的认同。

3.3 发挥媒体力量,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意义的理解

伴随全球进入到网络和自媒体时代,网络和自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尤其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高校政治理论教师要进行中国梦教育,除了占领思想修养课程教学的制高点以外,还要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和自媒体工具。首先,通过网络和自媒体向学生传达中国梦信息的速度非常迅速,具有常规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超级优越性;其次,思政理论教师可以利用高校论坛、学校贴吧、QQ、微信、微博等工具和学生展开中国梦学习心得的交流和讨论,尽可能扩大和深化中国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人生梦想”为主题的网络征文比赛等活动,邀请学校专家和学生共同担任评委,从而激发学生立志成才、实现梦想的“洪荒之力”;最后,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培养学生定期浏览国内主流媒体设定的中国梦宣传教育专门网页的习惯,让大学生切实感受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切实感受中国梦的思想魅力,深化对中国梦意义的理解。

综上所述,中国梦教育是思想修养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对思想修养课程教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顺利实现中国梦教育目标,要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要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效果的认同;要发挥媒体力量,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意义的理解。

(责任编辑 杨文忠)

[1] 李先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信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9):60-62.

[2] 高宜新,张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中国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J].学术前沿,2013(2):279-280.

[3] 黄启红.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中国梦”教育活动的“三个结合”[J].高教论坛,2013(7):11-13.

[4] 徐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梦”教育教学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4): 140-143.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G642

A

1008–2093(2016)06–0086–04

2016-09-26

刘建成(1979―),男,湖南邵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和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新思考中国梦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