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016-03-15浙江省丽水市财贸工会副主席邹最东
□浙江省丽水市财贸工会副主席 邹最东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浙江省丽水市财贸工会副主席 邹最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科学地把职工权益和企业权益有效统一,而不是对立分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职工与企业是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职工共享的精神。
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繁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各级工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会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形成“四项机制”
利益协调机制。劳动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协调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者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所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职工群众对实现劳动力价值和分享发展成果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对发展中出现的分配关系失衡越来越不满意。工会面临的是既要保持转型发展中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又要着力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强内需对转型发展的动力支持这样两难的课题。近年来,党和政府主导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和调控,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管理办法,理顺管理体制,规范分配秩序,限制过高收入,努力扭转行业之间、经营者与职工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因素,完善最低工资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物价涨幅联动增长机制,科学制定、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要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的目标,就要着力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把推动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形成利益协调机制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依法科学地提出工资集体协商的要约,准确把握工资集体协商的平衡点,既为职工争取合理的增长水平,又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努力促进收入分配上的公平与正义。
诉求表达机制。要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具体包括: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的重要作用,把反映职工诉求作为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使政府的决策更好地体现职工群众的利益;做好劳动关系三方四家协调会议制度工作,坚持把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通过三方四家会议制度来协调解决,以三方四家合作实现劳动关系的平衡;发挥人大代表和工会界政协委员的作用,提高提案议案和大会发言质量,努力为职工权益鼓与呼。还要加强工会信息信访工作,让每一个到工会来求助的职工感受到工会的热情和温暖,使每一件信访投诉都做到有着落有回音;工会要当好职工诉求的第一知情人和第一报告人,让党和政府听到工会代表职工发出的声音。要完善信息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凡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凡涉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及职工利益的倾向性问题,各级工会都应按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送有关部门。要坚持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信访工作原则,努力把信访问题解决在本地区、本部门、解决在基层;严格依法按政策解决职工的合理诉求,积极引导职工依法、逐级、有序、理性反映诉求;要通过建立健全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信访信息汇集分析机制、信访督查工作机制等工会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提高工会信访工作的效率和实效。
矛盾调处机制。劳动关系矛盾处理不好,经济问题可能会演变成政治问题,企业问题可能会上升为社会问题,对此,各级工会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建立健全职工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预防、预警和调处机制,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努力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权益保障机制。对于地方和产业工会来说,更多的是要在宏观层面上通过主动参与政策法规的制定达到整体维权的效果,要把参与立法、立规、立制作为工会领导机关源头参与的首要任务,切实把职工的意愿与工会的主张纳入到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充分掌握和研究第一手资料,同时加强理论政策研究,把握好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法律尺度,为实行有效的源头参与,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政策依据。在基层,就是要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集体协商集体合同“两项基本制度”作用,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要把这“两项基本制度”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体制、机制和管理之中,并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进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强化个案维权,当职工在劳动关系中受到伤害和委屈时,工会的法律工作者要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援助;要加强劳动安全监督工作,把防范事故发生和职业危害作为工会维权的重要内容;要健全劳动法律监督制度,着力推动劳动法律法规的落实;要积极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完善职工法律援助制度,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和“贴心人”。
打牢“三个基础”
要倡导和谐文化、营造和谐氛围,打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基础。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很深厚的文化传承性。各级工会要倡导重和谐、求共赢的文化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打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基础。要以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为主旋律,以实现劳资互利共赢为目标,弘扬创业文化,倡导职业道德,形成人人参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发挥基层工会作用,打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组织基础。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方面,在实现劳动与资本的和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坚持以党建带工建,把工会建设纳入党建大格局,以量大面广的非公企业为重点推进工会组织建设,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着力推进乡镇总工会建设,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不断加强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会干部教育培养工作,做强基层工会,夯实工会工作基石。
要巩固发展成果、创新发展举措,打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基础。依托近年来搭建的职工创业创新平台,努力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促和谐;依托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工作平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劳动争议调处和劳动安全工作,在依法规范劳动关系中促和谐;依托社会化工作平台,构建社会化维权和“大帮扶”工作格局,努力在化解社会风险中促和谐;依托文化共享平台,不断加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努力在繁荣企业和职工文化中促和谐。同时,要根据劳动关系深刻变化的实际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方法,争取党和政府赋予工会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加强社会协作与工作联动,打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基础。
推进四方面工作
统一思想,加强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放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高度来认识,高度重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认真解决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加强源头参与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规范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强化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法律监督机制,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完善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建设和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深化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厂务公开等工作,使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保障,主力军作用得到发挥。
劳资协作,明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权利和义务。企业是劳动关系运行的载体,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平台。要以诚信企业评选、“双爱双评”等活动为抓手,促进企业守法、守信和积极全面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要自觉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关心员工的生产生活,落实职工各项权益,切实承担起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要发扬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做到热爱企业、努力工作,学法懂法,善于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努力,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维护企业健康发展。
履行职责,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在目前劳资力量对比仍然失衡、劳动者弱势地位突出的情况下,加强工会的力量特别是基层工会的力量,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各级工会要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深入开展主题立功竞赛活动,推进“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建功立业。
协调各方,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体系中。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是一项实实在在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的工作。这项活动从构建和谐社会大局中找到了职工维权工作的切入点,契合了党政、企业、职工、社会各界共同的关注点。因此,党政各部门一定要像抓经济建设、社会稳定那样,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作为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总载体、总抓手,积极构建“党政主导、三方推动、多方配合、企业为主、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各自职能出发,从更多地为职工的切身利益考虑的角度出发履行好职能,努力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