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经营模式评析研究

2016-03-15杨雪萍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经营性俱乐部经营

□杨雪萍(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0)



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经营模式评析研究

□杨雪萍(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总结了很多文者对健身俱乐部的描述,和对俱乐部的分类发展。作者在百度上检测关键词“健身俱乐部”,对其描述就有15,700,000个,检索“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评析”也有1,2500,00个,所以对于健身俱乐部的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出发探讨的知识都有讲解,且复杂多样。在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有21篇,主要研究俱乐部的品牌产品、俱乐部的管理、消费者市场、还有经营模式性质等;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检测到有19篇;在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检测到有56篇;在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检测到有19篇;对检测的这些论文、期刊、文献综述,作者进行分类归纳发现,从2012年到2015年发表的最多,健身俱乐部最密切关联有一个就是消费水平,一般消费水平提高了,人们才会出现现在“花钱买健康”的说法。在总结是就发现这些研究发表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北京、上海、武汉、河南、成都等地,说明经济发展越好的地方,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也就越好。从事研究最多就是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性研究和消费研究。这也显示了大多数健身俱乐部还是以盈利为目的,且消费水平都不低的情况。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消费水平发展经营模式

国家统计局2001年1月1日起公布的新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中健身活动的收费成了“新消费”指标。由此可见,群众对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健康娱乐的目的需求已大幅上升。因此,我国的体育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各种健身俱乐部应运而生。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是满足自身物质文化的需要,更加注重精神的追求和享受。健身俱乐部最开始起源于欧美国家,这跟欧美国家发达的经济是有密切关系的,一开始健身只有上流社会、有社会地位的人才能参加的活动,到后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出台,普通百姓也能消费得起,且占消费中的大多数。以前说健身是一种时尚,现在看来健身更像是一种必需品,因为和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据美国商业信息统计,美国的健身俱乐部在2001年增加了869家,从2001年1月的16938家增加到2002年1月的17807家,这使美国的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在美国黄页中所占比率提升了5.1%。据估计2000年底美国的健身俱乐部将接近2万家。也就是说,在美国平均1万多人就拥有一家健身俱乐部。”在这些文献综述里面每篇文章基本上都有提到什么是健身俱乐部?健身俱乐部怎么来的等等,文献表明据资料显示健身俱乐部起源于欧美,发展在西方国家,而俱乐部的形成开始是由健身活动的盛行。在《辞海》中对“俱乐部”解释为: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的统称。在百科资料里面对健身俱乐部解释为“健身俱乐部的形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酒店内的健身房,一般都设有游泳池,但面积不大,价格相对较贵,而且人气不足,主要面向酒店客人。第二种是面向中上层收入人群的会员制健身房,这里有先进的设备,周全的课程设置和强大的教练员班底,人气一般颇旺。第三种是大众健身俱乐部,硬件和软件水平相对较低,但人气非常足。”从属性上,可以将俱乐部分为三类:业余体育俱乐部、职业体育俱乐部和商业体育俱乐部。而这些大多数的健身俱乐部中大部分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模式中消费者的水平、经营者的管理和俱乐部的性质,这些都都是在目前许多研究学者所研究的问题。

其实我们都知道经营性俱乐部是现在社会上俱乐部主要的存在形式,政府提供的公共免费健身设施并没有让人们都参与进来。丁辉在《建立大连市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长效机制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提到体育健身俱乐部是体育市场经济的一种运行模式,是由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资源、互动、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为基本目的,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协会或团体。不同的学者对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吕树庭等人认为经营性的健身俱乐部是指经营者向大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服务为目的,以商业性健身娱乐设施为活动场所,依靠市场机制运转的会员制群众健身俱乐部。胡柳在《体育健身俱乐部员工心理契约结构及其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一文中定义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是一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核心产品是向消费者提供锻炼、健身和休闲的场所、设备、服务以及专业化指导,产品形式以无形服务为主,服务对象是所有付费的消费者。程新年在《重庆市健身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分析》中针对经营性健身部,包括经营健身项目、场地设施、消费群体、管理团队、员工培训等。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对于社会来说这是一个群体组织比每个环节都和俱乐部的盈利有密切关联。比如,一个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练员,那么他的专业技能、知识就会是给这个俱乐部的人员带去专业的指导和科学的训练。所以社会上现存在的俱乐部为什么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一个好的健身俱乐部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经营理念,“是指健身俱乐部在经营和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哲理、品质、价值取向和文化。”

现在俱乐部的经营模式普遍的为会员制和非会员制,这也是为了让俱乐部成员在固定的时间参加锻炼,保持锻炼的连续性和习惯性,每个个体都具有特殊性,健身俱乐部会根据特殊性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而且为了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多样性,健身俱乐部的经营项目也是新颖多变,每天经营的时间大概在12个小时左右,因为消费人群大部分是白领、金领、还有一些高管等,锻炼的人群高峰集中在17点到晚上22点。李小芬在《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特征与经营模式》一文中总结出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的特征:一,会员制,这就限定了参加的人员必须是持有会员卡的;二,资格限制,一些高端消费会所对消费人员的年龄、性别、消费能力、身体状况等进行限制;三,自愿性;四,契约制;五,目的性,每个人员来俱乐部的目的都不同,有人想锻炼身体,有人想减肥,还有人是来缓解压力的等等;六,结构性关系,俱乐部成员与俱乐部组织之间存在关系,他们之间相互支撑着。从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消费者之间的存在的关系,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文化水平,消费人群的消费水平对经营管理的影响,这些从主观上也会影响经营模式的确立,一个俱乐部拥有一个良好的经营模式,这从根本上就决定了这个俱乐部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经营模式的选择更大程度上有利于营销策略的制定,一个好的营销策略能决定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所以很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也会各具特色。

在我国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没有针对性的把人群需要进行分类,这样人群的市场也就会受到限制。如全国连锁的浩沙健身俱乐部,大多数都只是器械健身和操类健身,没有涉

及其他的运动。在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这一块和它直接挂钩的应该是利益和经济效益问题,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越好而相应的健身俱乐部就会发展更好,如,沿海地区、北上地区、也包括一些省汇城市。这些都是经济效益好的健身俱乐部发展地区,其中的经营模式都大同小异,但个别健身俱乐部也有各自的特色经营来吸引市场的眼光,在当今社会下,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单一的健身模式显得更加的枯燥和乏味。国民健身的推广给健身俱乐部带来了更好的推动力,市场的契机也给俱乐部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北京健身俱乐部.百科词条.2015.

[2]辞海编写组.辞海(第6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3]丁辉.建立大连市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长效机制的可行性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8.

[4]吕树庭,韩会君,辛利等.珠江三角洲群众体育活动点及经营性体育健身娱乐场所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9.

[5]胡柳.体育健身俱乐部员工心理契机结构及其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大众体育,2014.

[6]程新年.重庆市健身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分析[J].产业.探讨.

[7]李小芬.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特征与经营模式[G].上体育学院学报,2006,3.

[8]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

猜你喜欢

经营性俱乐部经营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思考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关于公立医院经营性问题的思考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