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刀舞课程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6-03-15许俊菊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云南丽江674100
□许俊菊(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云南丽江674100)
东巴刀舞课程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许俊菊(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云南丽江674100)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等方法,对丽江纳西族东巴跳中刀舞运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东巴刀舞在高校的开展现状,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东巴刀舞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的原始宗教仪式文化内涵。进而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到传承与保护的作用。
关键词:东巴刀舞高校传承与保护
纳西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及与之相邻的西藏、四川等地,由游牧在西北地区黄河和湟水一带的牦牛夷在先秦时期南下与生活在云南西北部地区的当地居民“叟人”融合而成,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纳西族的舞蹈武术——东巴跳:纳西族的“东巴跳”多在本民族的节日、婚礼、祭祀活动时举行。刀既是生产工具又是防身武器,人们称它为“生命刀”、因而刀舞也就成为纳西族的传统舞蹈、表演时,在激昂的锣鼓声的伴奏下边唱边舞,有单刀、双刀甚至三刀。舞步有“十字跳”、“七步跳”、“五步跳”和“三步砍豹”等,动作以砍、劈、利等为主,刚猛有力,舒展大方,搏击强。舞蹈动作虽不复杂。但刚健有力,腕、肘、肩、髋关节部位的运动量极大。这是明显带有征战搏击色彩的舞蹈,已远远超出了舞蹈的翩翩范畴。
2015年中国丽江第三届国际武术文化节开幕式在丽江市体育馆举行,此次文化节是由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武术协会主办,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国民族文化、促进国内外文化对话交流、推广云南省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云南省体育局副局长赵建军莅临本届文化节的开幕式现场,我校体育系学生作为参赛队伍,参赛过程中,演练了“东巴拳”传统体育项目,通过此次比赛,获得了金牌一枚、银牌一枚。同时让来自全国几百名武术爱好者欣赏到东巴拳术的神奇魅力,既有浓郁的原始气质,又有独特的民族性格和动静刚柔相融的艺术特色,实为中华民族民间体育艺术之精华。
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不少关于加强保护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规,2004年8月在第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这就标志着中国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步入了正轨。随着1998年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设立,民族传统体育陆续进入了高校,走进课堂,融入日渐完善的高校教育体系之中,成为现代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体育课程纲要》在课程目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上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为在高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以此来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致力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课堂、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建等方面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侧重于:关于民族传统体育高校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研究。和春云《原始宗教仪式舞蹈与武术套路形成的双向实证研究》中证明了东巴仪式舞蹈中的刀舞对武术套路形成有重要影响,这是从东巴仪式舞蹈到武术套路的正向实证。木丽春《纳西族原始祭祀文化与东巴舞源流》、胡红艳《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实践价值研究》等。尽管这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可行性的策略建议,但这些策略建议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也很难在发展滞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2、东巴刀舞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丽江是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城市,2015年丽江接待游客总数超过3000万人次。拥有“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知名文化品牌,在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丽江国际武术文化节”应运而生。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台湾地区知名武师参加,首开大陆武术界与台湾武术界合作的先河,武术传统项目具有独特的民间文化特色。在丽江举办传统武术文化节有助于弘扬我国传统武术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技法和技能。东巴刀舞作为纳西族具有代表性民间体育活动,通过对其技术层面结合现代体育科学技术理论与方法进行整理与创编,开发出适合于表演或竞赛的套路,使其动作更加规范化。让它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放光彩,同时可以提高东巴武术文化的知名度。在较多层面上满足着现代人教育、娱乐、健身、健美的需求。我们选择性的将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引入课堂,对开展学校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推动课程体系建设,发挥体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现代体育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又具备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型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随着课程体系的发展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相关研究呈现出如下趋势:(1)东巴刀舞进课堂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研究。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态度与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2)东巴刀舞进课堂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影响的研究。体育最大本质的功能水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大学体育中开设东巴刀舞项目,除了发挥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功能以外,更重要的应该为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服务,做到与学生终身体育、阳光体育运动;(3)东巴刀舞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生态化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环保”、“绿色”等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更是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应用过程中也应该提倡生态化,要开发应有“绿色”、“低碳”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源。
3、高校开展东巴刀舞的思路与方法
学校是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主要渠道,把东巴刀舞作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一个部分,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增加了民族项目和学生的亲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又缓解了学校体育经费、设备匮乏的局面,是对现代体育教学的充实和提高,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目前针对新课标提出的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使学校加深对民族体育项目内涵的了解,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扬,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以促进体育课程持续发展为目的。此外,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易于教学、不受学生基础限制,场地要求简单、教学活动容易开展,时间灵活度高、易于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生体育意识等优点,适合在体育教学中增设。开展方法:(1)结合现代体育科学技术理论与方法进行整理与创编,开发出适合于表演与比赛的套路等。使其动作更加规范化。(2)验证经过收集、整理和创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3)编写符合大学生特点,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民间体育活动讲义或教材。(4)通过验证,选取合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5)通过教学实践,验证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东巴刀舞体育运动项目对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体质发展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
4、结束语
开发出适合云南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发展需要的教学资源。不仅为高校解决可持续的传承方法和途径,对开展学校传统体育活动,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推动课程体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为拓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提供理论依据,并发挥体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一批传承和保护东巴刀舞的优秀人才,使之能在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展示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而更好地在文化兴滇战略中彰显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时代精神、增强边疆少数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为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和春云,胡小明,葛锦润.原始宗教仪式舞蹈与武术套路形成的双向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11).
[2]冯莉.纳西族东巴武仪的文化阐述.民间文化论坛,2005.
[3]木丽春.纳西族原始祭祀文化与东巴舞源流.民族艺术研究, 1991.
[4]雷龙斌.浅谈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J].民族团结,1994.03.
[5]陈正勇.娱神与娱人的想象性情感表现——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东巴舞[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6).
[6]戈阿甘,东巴神系与东巴舞谱[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基金项目:(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教师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东巴刀舞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项目编目:QNXM-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