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与O2O结合的发展前景

2016-03-15王冬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消费体育

□王冬(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浅析体育与O2O结合的发展前景

□王冬(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持续增长模式迅速崛起。但体育却成了一直以来悬而不决的问题,体育发展的改革一直零散的进行着,却没有太大的成效。随着去年46号文件的出台,体育可谓正式走上了破冰之旅。文件中指出,至2025年,要实现总规模超5万亿,中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人,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的目标。我们在12年的总规模仅约为9500亿,这说明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体育事业达标需要高速的发展,同时这也说明了体育发展的前景极其可观。

关键词:体育O2O分类发展建议

1、背景

46号文件的出台如一缕春风,唤醒了沉睡的体育蓝海。在体育瓶颈被开放,群众休闲体育宽松起来的环境中,体育行业该以何种方式从休眠期伸展头脚呢?

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手机电脑的普及让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网罩”的世界里。那么体育行业的发展是否可以与其相携前进呢?在网络的促进下,手机、电脑成了人们健身的好帮手,而这远不能满足我国对体育发展的需求,也不是各大巨头追求利润的终点。

2、定义

2.1、体育

体育是通过有规则的身体运动改造人的“自身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

2.2、O2O

O2O是在互联网时代,生活消费领域通过线上和线下互动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即OFFLINE TO ONLINE。此种模式从网上寻找消费者,并为其提供咨询和了解,再将他们带到现实中提供商品和服务,免去了预约,排队等一系列的繁琐工作,提高了消费的效率。

3、联系

(1)体育的线上发展让人们有了更多样化的体验。计算运动步数,标记运动轨迹,计量消耗热量等功能成为了大家追捧的热点。这些功能在网络的连接下成为一个整体,使体育O2O正式成为人们生活中需求的一部分。

(2)近期兴起的“燃”、“趣运动”等之类的APP开始将目光投向线下的体育场馆。这些APP主要提供线上预定,线下服务,选择预约教练等功能。用户不用再受实体俱乐部会员卡的期限限制,更适合那些想运动但无法长期每天都去固定场所的用户。

(3)体育O2O的兴起使运动健身变得更加有趣、便捷。这二者被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的新概念“体育O2O”也成为了商业巨头争先投资的领域。

4、体育O2O分类

在巨大政策利好的导向下,体育领域创业成了投资者们的又一竞争舞台,体育O2O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下一个风口。目前国内已获得融资的体育O2O企业约19家。经整理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4.1、体育社交O2O

将体育与原有社交形式的网络相结合推出的一类APP,使体育与周围的社交圈子有效连接,能分享到各社交平台,与好友进行排行榜PK等。如:乐动力、益动GPS等。

4.2、体育运动O2O

这是一类可以记录体育运动时间、轨迹以及热量消耗等的APP,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如:动起来、去动等。

4.3、场馆预订O2O

此类软件将场馆的预订和互联网有效嵌合,推出了类似火车票预订APP的体育场馆预订软件,舍去了排队预定等繁杂手续,有效便捷了人们运动场地的预定。如:动网体育、趣运动等。

4.4、体育教学O2O

传统的健身训练中,我们只能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被推荐”教练。现在我们可以在线上了解各个场馆的教练,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转被动为主动。如:约运动、初练等。

5、体育O2O发展利弊

5.1、体育O2O发展有利之处

(1)改变中国现有体育格局。

多年来我国一直处于政府主导,民营少的情况之中。体育O2O能有效的打破这一模式,使群众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体育不再是训练员们的专属项目,一股新的体育浪潮即将来临。

(2)便捷有效。

传统的健身要办卡“绑定式”消费,而体育O2O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做出改变这一消费需求,便利了用户的健身方式途径。

(3)有利于资源整合。

打破了预付费办卡的捆绑模式,按次消费,用户可以根据满意程度随时更换消费场地。

(4)更贴合人们需求。

体育O2O更方便对用户进行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有效的改变了消费模式。

5.2、体育O2O发展弊端

(1)互联网企业的策划布局多样性与创新性的缺乏。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火力”主要集中在争夺赛事版权,而那些优质的赛事在集中的攻势和供不应求的市场中迅猛增长,利润虚增严重。各大互联网企业都面临着投入高,收入低的问题。

(2)存在地域倾斜。

由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是薄弱地区,体育的互联网化对农村地区并不能起太大的作用,反而会加重体育发展的不平衡。

(3)易导致不良投资模式。

体育O2O市场的兴起引来了一大批“投资者”,但是在这些雷同的投资下,并没有多少优秀的项目浮出水面,相反,市场泡沫十分严重,不但混淆了消费者的认知,更浊化了市场机制的优越性。

(4)易导致恶性竞争。

各大互联网企业为了培养客户的忠实性,在前期将大力开展各种优惠活动,但是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一昧的刷单降利,将市场变成了烧钱大战的熔炉。

6、建议

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是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只要仔细考察久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针对已经提出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在创新的基础上吸引广大群众的兴趣,提高全社会公民休闲体育新意识;

(2)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民间体育在群众中推广;

(3)政府联合企业,扩大体育产业规模,完善体育O2O消费模式和机制,使线上了解与线下体验能有效地结合;

(4)利用舆论在各大节日举行大众体育,是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体育的需求;

(5)细分市场,不断创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群制宜。

7、总论关于体育O2O发展前景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步入了一个具有新的休闲和娱乐观点的大众体育时代。而互联网加速了这一趋势的发展,体育O2O已成为当今体育消费模式的主流,种种迹象表明,这种趋势仍在上升。同时,这种变化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体现,当人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当衣食住行不再是问题,精神需求将日益迫切。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体育O2O在众多体育消费方式中凸显出来,体育O2O虽然仍处于襁褓之中,但已经为许多人看好,市场的需求和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在体育O2O这一蓝海中,有人正蓄势待发,有人已扬帆起航。我相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体育O2O将成为体育消费产业中的主导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体育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12.

[4]休闲体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

[5]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

猜你喜欢

消费体育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40年消费流变
我为体育狂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