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西方主流言说的东方叙事
——重构杰克·伦敦《无可比拟的入侵》

2016-03-15李滨

贺州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杰克伦敦

李滨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超越西方主流言说的东方叙事
——重构杰克·伦敦《无可比拟的入侵》

李滨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一直以来,杰克·伦敦的《无可比拟的入侵》都被中国研究者认为是杰克·伦敦附和西方“黄祸”论的一篇小说,是西方主流社会贬低、丑化中国,鼓吹“黄祸威胁论”的典型代表。实际上这是杰克·伦敦超越其所处时代主流言说的另类的东方叙事,是作者运用反讽的手法对西方殖民列国公然使用细菌战对中国实行种族灭绝和殖民瓜分的辛辣讽刺。其对“白祸”的警示、对亚洲的崛起,西方统治地位丧失的预言都得到了历史的验证,说明杰克·伦敦具有其同时代作家无法比拟的敏锐观察力和超前预见性。中国研究者在文化自觉意识和民族主义批判视角的影响下,对杰克·伦敦涉华作品存在一种惯性思维和“前见”式误读。

东方叙事;杰克·伦敦;《无可比拟的入侵》;超越

一、杰克·伦敦研究概述

杰克·伦敦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颇受争议的作家,其作品和他传奇的人生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引发了读者广泛的阅读兴趣并使其小说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他的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无所不包,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处于世纪之交的美国在政治、文化、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急速变化,是美国社会在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所呈现的复杂性、矛盾性及多侧面性的生动写照。因此,杰克·伦敦即便不是美国文学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也是美国文学历史长河中一个绝不容忽视的名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杰克·伦敦不仅代表他个人,更代表了他那个时代急速变迁中的美国社会,因而被誉为是“最具有阐释价值”[1]58的美国作家。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读者群、不同的批评流派以及不同的国家、地域给予杰克·伦敦纷繁不同的阅读色彩,但一直以来,作为一个一百多年以前最受欢迎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长期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其北疆小说,他对亚洲局势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却一直受到不应有的忽略。在中国,杰克·伦敦的阅读与接受也经历了一个被筛选、颂扬、疏离、变形乃至扭曲的曲折变化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杰克·伦敦有关东方、华人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中国研究者的关注,但国内学者对其涉华作品的普遍看法是其对华人的描写带有浓重的种族歧视色彩,刻意渲染了华人的“丑陋形象”[2]64,朱刚在《新编美国文学史》中认为杰克·伦敦在有关东方和华人的小说里“充斥着对亚洲人、尤其是华人的诬蔑性描写”[3]522。可见,大多数研究倾向于认为杰克·伦敦在构建华人形象时所持有的东方主义立场和帝国殖民主义意识对当时美国社会流行的“黄祸”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158。

《无可比拟的入侵》更是被国内研究者一致地认为是杰克·伦敦极力附和和推波助澜西方的“黄祸”论,描述中国人口众多,移民浩大,对世界构成“威胁”[2]70,宣扬通过战争,残暴消灭中国的一篇小说,是当时西方对人口众多的中国的普遍恐惧和仇恨的典型反映。王建平认为《无可比拟的入侵》与伦敦的另一篇文章《黄祸》中的种族主义言辞“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伦敦想象了更为恐怖的手段和结局。在此,伦敦的东方叙事与帝国想象达到了空前的默契”[5]87。但是细究之后,笔者认为这篇小说是杰克·伦敦在全球视阈下,对亚洲局势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是超越其所处时代对东方的另类书写。其笔下所描述的中国移民人口众多,对世界造成“无可比拟的入侵”,实际上是作者运用反讽的手法对殖民列国公然使用细菌战对中国实施种族灭绝和殖民瓜分的辛辣讽刺,是对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以崇高的合理性为伪装”[6]65所进行的种族侵略与殖民瓜分的深刻揭露;同时也是对亚洲,特别是中国在20世纪崛起的准确预见以及对东、西方相互尊重与融和的殷切期许。

事实上,杰克·伦敦在这部“历史”幻想小说中的预见,都得到了历史惊人的验证,表明杰克·伦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其同时代作家无法比拟的深刻的洞察力和超前的预见性。要弄清楚杰克·伦敦写作《无可比拟的入侵》的真实意图,是附和其所处时代“黄祸威胁论”的同类书写,还是超越其所处时代,在全球视阈下对亚洲进行敏锐观察后另类的东方书写;其要表达与揭露的到底是谁入侵谁,谁是真正的威胁,就有必要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和历史语境,对杰克·伦敦的《无可比拟的入侵》进行重新地阅读与探究。

二、反讽与警示:是“白祸”而不是“黄祸”

《无可比拟的入侵》(1906年)是杰克·伦敦作为战地记者于1904-1905年深入亚洲的日本、朝鲜半岛、满洲里报导当时的日俄战争回国后写的一篇“历史”幻想小说。故事一开始就点明中国与世界之间的“麻烦”将在1976年达到顶峰,原因是全世界突然一下子都意识到了来自中国的“威胁”:西方原以为没有办法唤醒的中国突然觉醒了,靠着从日本那儿学来的先进技术,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和勤劳的品德,中国在20世纪崛起了,但她并不好战,但是她在经济上的崛起,庞大的人口及浩大的移民却足以使西方国家感到战栗、恐惧与威胁。于是,1975年全世界在费城举行大会,商讨对策,却毫无结果,这让全世界感到更加的害怕、无助、不知所措。最后,在一个美国科学家的建议下,西方各国秘密达成协议,对中国实施史无前例的细菌战。1976年5月1日,西方国家向北京投下了不计其数的玻璃试管,六个星期后,十几种瘟疫,各种致命的病菌迅速在中国蔓延,彻底摧毁了这个国家,中国就此灭亡。五年之后,在对中国进行了彻底的大消毒并掠走数以亿万计的金银财宝后,1982年西方各民族都迁入了中国并杂居而处,其乐融融,这场民族交融、混合的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科技、知识、艺术方面获得了辉煌的成就。1987年德、法之间因古老争议再起争端,战争阴云再次笼罩世界,于是世界大会再次召开,全世界各国代表都出席了会议,并庄严地宣誓绝不互相使用他们用于侵略中国的细菌战[7]①。

与当时西方国家盛行的“黄祸威胁论”相反,杰克·伦敦在文中一再表明“与西方的预期相反,中国不是一个好战的国家。她没有拿破仑般的梦想,一心致力于和平”[7];“中国没有征服世界的野心。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帝国主义的民族。她勤劳、节俭、爱好和平。战争被视为一个不愉快但有时必需执行的任务”[7]。实际上,西方因为害怕中国由于人口的优势而在经济上的崛起,威胁到其统治地位,害怕世界格局由此改变,权力的中心由西方移向东方,而“以清除来自中国的人口威胁为幌子”[4]168,向中国发起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对中国进行无可比拟的入侵与掠夺。如果说中国的的移民数量庞大,会对西方国家造成威胁,实质上是对西方国家的侵略,那么看看杰克·伦敦在小说结尾是如何描述移民所带来的影响的吧:“全世界人民都迁入中国,不是分区居住而是杂居而处,其乐融融,好不热闹……这场交融、混合繁衍的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科技、知识、艺术方面获得了辉煌的成就”[7]。

由此可见,移民带来的不是威胁,而是繁荣与昌盛。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移民在美国,也正因为如此才使美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大国,难怪杰克·伦敦会在小说开头别有深意地提及美国因为中国的移民问题而搁置其建国两百周年的庆祝活动,这实际上是杰克·伦敦对作为移民大国的美国竟然恐惧、害怕中国的移民,并将其视为对国家的威胁与入侵的荒谬行径的嘲讽与批判,是杰克·伦敦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以清除来自中国的人口威胁为幌子”[4]168,向中国实施无可比拟的入侵与掠夺的辛辣讽刺,西方国家对中国移民的莫名恐慌是何等的荒谬与短识。杰克·伦敦在《无可比拟的入侵》中所要谴责的入侵并不是读者表面看到的中国移民浪潮对西方国家所属殖民地的入侵,而是西方国家因害怕中国在20世纪的崛起会动摇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统治、中心地位,打破其苦心维护的世界格局同时又垂涎于中国丰富的资源与财富,而向中国发起的极不人道的侵略战争。杰克·伦敦在《无可比拟的入侵》中所要警示的威胁不是西方国家所鼓吹的“黄祸”,而是“白祸”[8]3:伦敦所处时代的许多西方国家都正在考虑并为之蠢蠢欲动的现代战争的新模式——细菌战或曰生化武器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西方帝国主义式的侵略和掠夺;是若让种族、民族之间的憎恨、仇视肆意泛滥,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可怕与恐怖的质问[8]3。

杰克·伦敦自始至终运用的讽刺手法引起了读者的误解与误读,正如美国杰克·伦敦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瑞斯曼所说,“伦敦的讽刺经常使读者混淆他的意图,就像《无可比拟的入侵》中对种族帝国主义的高度讽刺性描写那样”[9]148-149。杰克·伦敦在《无可比拟的入侵》中所要嘲讽与警示的不是“黄祸”,而是“白祸”[8]3:灭绝人性地使用生化武器;帝国主义式的侵略与掠夺;泛滥的种族歧视与仇恨。小说中让人震惊的是西方这些所谓的“文明、先进”国家对被他们视为“落后、劣等”的中国所进行的灭绝人性、极不人道的残暴侵略,这才是杰克·伦敦真正想要谴责与抨击的对象。“西方国家才是品行低劣,需要提高道德水平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念的国家”[10]237-243。杰克·伦敦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种族歧视泛滥,“黄祸威胁论”相当盛行的时代,其写作《无可比拟的入侵》正当其时,因而这篇小说一直被认为是推波助澜西方“黄祸论”的典型代表。实际上这是读者对杰克·伦敦反讽手法的误解,是对《无可比拟的入侵》真实写作意图的误读。在当时整个西方还在自以为是、盲目鼓吹“黄祸论”,热衷于塑造一个否定的东方形象之时,杰克·伦敦就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白祸”的威胁,并超越了西方的主流言说,发出了“另类”的呼声,书写了一个与当时西方普遍认可的“黄祸”“劣等”形象完全不同的“另类”的东方形象。

三、东方的崛起,西方统治地位的丧失

《无可比拟的入侵》写于1906年,正值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强盛时期,西方自诩为是“先进、文明、强大”的代表,而视东方为“落后、野蛮、腐败”的象征。在西方普遍歧视、贬低东方的历史语境下,杰克·伦敦写下了这部“历史”幻想小说,并在小说中对东方作出了与当时社会大环境完全不相同的另类的描述与预见。其对日本的崛起及其对中国的侵略与失败;世界大战的爆发,现代战争的恐怖与危害;中国在20世纪后半叶的崛起等的预见都得到了历史惊人的验证,展现了杰克·伦敦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见以及令人惊讶的超前预见性,这是其同时代的作家所无法比拟的。

在写作《无可比拟的入侵》之前,杰克·伦敦刚刚作为战地记者,亲历了日俄战争(1904-1905年);在这之前四年,中国刚刚经历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与洗劫(1900-1901年),被掠走的珍宝不计其数,就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不得不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损毁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11]42,杰克·伦敦虽然身在美国,但对这起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一定也有所耳闻,并把这一事件极具讽刺意味地写进了《无可比拟的入侵》:“五年的时间,(中国)数以亿万计的财宝被掠走”[7]。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野蛮侵略以及东、西方冲突的所见与所闻,引起了目光敏锐的杰克·伦敦的深切触动与思考,并在《无可比拟的入侵》中展示了他对20世纪世界格局,特别是亚洲局势及社会发展的观察与预见:日俄战争中,日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日本正式进入国际舞台,她迅速地吸收、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知识,“消化它们,并干练地将其应用于实践,于是她突然迸发,……成为世界权力的一极”[7]。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推行明治维新运动,军事上“富国强兵”,经济上“殖产兴业”,学习欧美先进技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并提倡“文明开化”[12],大力发展教育,迅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强大之后,“日本立即着手实施自己的帝国梦想”,“韩国成了她的一个粮仓和殖民地;……得到了满洲里的垄断权。但日本并不满足……她的眼睛盯住了幅员辽阔的……中国”[7]。看到这里,读者不禁会感慨,这哪里是历史幻想小说,分明就是实实在在的历史: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半岛;1931年,日本入侵满洲里;1937年,日本开始大举侵略中国并建立起自己的傀儡政府。观察敏锐的杰克·伦敦敏感地意识到日俄战争中获胜的日本“不会仅仅满足于对朝鲜半岛和满洲里的占领”,她更垂涎的是中国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工业化国家所需要的大量的煤、铁资源以及四万万廉价的劳动力”[13]。

于是按着杰克·伦敦的预见,日本一步一步实施着自己“大东亚共荣圈”的帝国梦想,但同时杰克·伦敦也预见了日本的帝国梦想会“化为泡影”“彻底破产”[7],而中国也会在20世纪70年代崛起成为不容忽视的“世界大国”[13]。果不其然,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而中国也在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她“并不好战”[7],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当整个西方都在歧视、贬低中国,认为中国腐朽、落后的时候,杰克·伦敦却对中国作出了另类的描画与预见:中国不但物产丰富,而且人民勤劳、节俭、务实,因而中国很快就强盛起来,“成为国家中的巨人……她在国际事务中的发声……西方国家也要洗耳恭听”[7]。

当整个西方都将中国视为威胁、侵略西方国家的“黄祸”时,杰克·伦敦却对中国作出了与西方主流媒体大相径庭的另类表述:“与西方的预期相反,中国并不好战……一心致力于和平……中国令西方畏惧的不是她的好战,而是她经济上的强大”,“中国没有征服世界的野心。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帝国主义的民族……她爱好和平”[7]。杰克·伦敦对中国的这些表述极大地讽刺了西方国家表面“文明”,实际上却热衷侵略的极度“野蛮”的本质。在《无可比拟的入侵》中,杰克·伦敦前瞻性地预见了东方的崛起以及西方在世界舞台中心地位的丧失。在整个西方还沉浸在“白人优越论”的狂妄自大中时,杰克·伦敦就已作出了如此另类的预见,不能不让人佩服其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洞见。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西方国家表面“文明”,实则“野蛮”的辛辣讽刺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

此外,杰克·伦敦最让人震撼并引起深刻思考的超越西方主流言说的东方叙事是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对现代战争新模式的预见:“战争的威胁和阴影再次降临这个世界”;“旧的战争模式成为笑柄”,20世纪的战争是“超现代的战争,……来自战争科学家和实验室,……几百吨的枪炮和实验室制造的可供投掷的生物制剂相比,就如玩具一般,后者才是真正的死亡使者,毁灭天使”[7]。历史被不幸言中:1914-1918年,西方列强因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因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侵略而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日本使用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美国也首次使用了原子弹,其造成的灾难与后果都是难以想象,“无可比拟”的:“战争殃及的不仅仅是士兵,更多无辜的平民被卷入其中”[8]3,成为战争的受害者,所受到的伤害也是永久而不可弥补的。杰克·伦敦在小说中所作的预见及所形容的“无可比拟”是那么的具有讽刺意味,同时也体现了杰克·伦敦对现代战争所造成的后果的深切忧虑与关注。与其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杰克·伦敦超越西方主流言说的东方叙事体现了他对20世纪初西方工业化国家发生的巨变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对现代战争、社会变革、亚洲崛起等问题有着更加深刻的洞察与思考。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生化武器的使用及中国将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准确预见使他的作品时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四、结 语

在深入领会杰克·伦敦贯穿《无可比拟的入侵》始终的讽刺手法的运用后,可以看到,杰克·伦敦所要谴责与揭露的入侵不是中国的正常移民活动,而是西方国家以崇高的合理性为幌子所进行的帝国主义式的侵略与掠夺。其要警示与抨击的威胁不是人口众多,拥有高效劳动力的中国所代表的“黄祸”,而是以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为代表的“白祸”,在现代战争中,灭绝人性、不计后果地使用生化武器;贪婪与残暴的帝国主义式的侵略与掠夺以及自以为是的泛滥的种族歧视与仇恨。可见,《无可比拟的入侵》不是对当时西方盛行的“黄祸”论的附和与推波助澜,而是对西方“白祸”危害的警示与抨击,是与当时西方主流媒体背道而驰的另类的东方书写。也许是小说中杰克·伦敦自始至终运用的讽刺手法使读者混淆他的真实意图而造成了读者的误解与误读;亦或是因为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杰克·伦敦早期还存有一些白人至上的种族优越感,并在其早期作品中有所表现,这使得读者,特别是中国接受者在文化自觉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结的影响下,对杰克·伦敦涉华作品存在一种惯性思维和“前见”式误读。但如果仔细阅读、探究杰克·伦敦后期有关东方——泛太平洋、南海以及亚洲的书写,就不难发现杰克·伦敦更多地展现了他对其他民族人民的同情、尊重、甚至是钦佩与赞美;对亚洲,特别是中国崛起的预见以及对东、西方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交融的殷切期许与展望。

长期以来,杰克·伦敦有关东方,特别是亚洲的书写一直被忽略,其对亚洲局势的敏锐观察,对世界格局的深刻洞见以及对“白祸”的警示与讽刺表明杰克·伦敦具有超越其所处时代的前瞻性,而这方面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得到关注,因而拥有有巨大的阐释空间与研究价值。在全球视阈下关注并深入、客观地解读杰克·伦敦的东方叙事或许能为杰克·伦敦在中国的接受拓展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在倡导民族文化建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今天,杰克·伦敦研究者有必要厘清认识,摒弃误解,以宏观的全球视角为基础,来探究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杰克·伦敦。

注释:

①文中对《无可比拟的入侵》内容的引述均参考杰克·伦敦的英文原版,出处:http://www.jacklondons.net/writings/ StrengthStrong/invasion.html,中文为笔者自译。

[1] 周敏.作为“文化现象”的杰克·伦敦——杰克·伦敦研究在中国[J].外国文学动态 2011(3).

[2] 冒键.傲慢与偏见:杰克·伦敦的兽性视野[A]//张弘.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3] 朱刚.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怀波.选择·接受·误读:杰克·伦敦在中国的形象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王建平.杰克·伦敦的帝国想象与东方情结[J].外国文学评论,2013(2).

[6] Berkove,L.I.Jack London's‘Second Thought'[A],Hudson,S.S.and Reesman,J.C.Jack London:One Hundred Years a Writer[M]California:Huntington Library Press,2002.

[7] London,J.The Unparalleled Invasion[EB/OL].http://www.jacklondons.net/writings/StrengthStrong/invation.html 2015-09-10.

[8] Metraux,D.l A.Jack London,Asian Wars and the“Yellow Peril”[J]Asian-Pacific Journal:Japan Focus 2010(4).

[9] Reesman,J.C.Prospects for the Study of Jack London[J]Resources for American Literary Scholarship 2000(2).

[10]Berkove,L.I.A Parallel Correction in Jack London's“The Unparalleled Invasion”[A]Reesman,J.C.Jack London:A Study of the Short Fiction[M]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 1999.

[11]瓦德西.瓦德西拳乱笔记[M].王光祈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12] 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HmfMxN7E_2h7RJhk7vS8eZTY5Mrh1iUpXE1i_wGFfU67KcAXEta XoMXj24jaMfy6TPx3mq12iOrYySZmFGxykaeHXU3Sm8h5abRoIQZXQq2016-01-08.

[13]Metraux,D.A.Jack London Reporting from Tokyo and Manchuria:the Forgotten Role of an Influential Observer of Early Modern Asia[EB/OL]Asia Pacific:Perspectives 2008(8).http://www.pacificrim.usfca.edu/research/perspectives/ JackLondonReporting/Metraux,2016-01-12.

Oriental Narrative beyond the Occident Mainstream:Reconstruction of Jack London's The Unparalleled Invasion

LI Bi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5)

For a long time,Jack London's the Unparalleled Invasion has been regarded as a typical echo of“Yellow Peril”popular in the western mainstream.It is actually Jack London's distinctive writing about the east,transcending the common tone of his time.It is an ironical narration exposing the inhumane germ warfare and the imperialism invasion by the west against China.His warning against“White Peril”,his prediction of the rising of the east and the losing of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west is dramatically proved later,which indicates London's unparalleled farsighted view on Asia and his talent as a keen observer in his time.Affected by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ism,Chinese scholars have misreading of London's works.

oriental writing;Jack London;The Unparalleled Invasion;transcendence

I207.4

A

1673—8861(2016)02—0080—05

[责任编辑]肖晶

2016-03-22

李滨(1971-),女,广东广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杰克伦敦
杰克和吉尔
杰克之歌
变成什么好
狐狸杰克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伦敦
去往伦敦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
喧嚣与孤寂:《达洛维夫人》中的伦敦与伦敦人
被冤枉的小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