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传统服饰文化及传承与保护
2016-03-15白爱萍
白爱萍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京族传统服饰文化及传承与保护
白爱萍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京族传统服饰文化是京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间交流互动的频繁,京族的传统服饰也随之增添了许多现代元素。通过对京族传统服饰进行分析,归纳京族传统服饰蕴含的海洋文化的气息、族群认同的文化符号和体现的热情豪放民族性格等文化内涵,进而更好地探寻传承与保护京族服饰的途径。
京族;服饰文化;传承与保护
京族,生活在北部湾白龙海畔,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巫头、万尾、山心京族三岛上。有关中国京族的来源问题,广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1958年调查整理的报告中记载:“京族的祖先因追赶鱼群从越南的涂山、春花、宜安、花丰、瑞溪、芒街、万柱等地迁来,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1]3由此,历史上京族称为“越族”,在1958年民族确认工作开展后定名为“京族”。京族社会经济以渔业为主,大海是京族赖以生存的载体,京族在长年累月的渔业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京族文化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服饰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独具自身民族的服饰款式风格。针对京族传统服饰进行研究,分析京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可更好地探寻京族的民族文化及传承与保护京族传统服饰。
一、京族传统服饰的概况
(一)历史上的传统服饰
在《防城县志》这样记载:“安南人(即现在的越南人—引者注)的服装,男衫长过膝,窄袖袒胸,腰间束带;女衫长不遮臀,裤阔……”。从描述中可以知道京族早年传统服饰的概况。
京族人无论是在平日生产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打扮都较为洒脱。男子穿的是无领、无扣、袒胸、窄肩的上衣,宽而长的裤子。男衣衫长过膝盖,颜色用浅青、浅蓝或浅棕三种;裤子习惯穿黑色,既宽又长;其裤裆尤长,几乎是裤长的三分之二[2]32。服饰并不是京族男性用来展示自己的物品,许多京族男性钟情在腰带上表现自身的身份,以腰带的多少来显示自己的富裕或能干。所以,腰带是京族男性最看重的装饰物。腰带越多,越能显示自己。
京族妇女穿的上衣和男性相反,是无领、开襟、有三粒纽扣的短上衣。妇女的衣衫较短,衫角的长度只到人的腰部,没有盖过臀部,所以有“长不及臀”的讲法。妇女的短上衣衣袖较窄,和男性的没有差别,衣袖的宽度刚好能穿过手臂。妇女上衣袒胸之处遮以一块绣有图案的菱形小布,年轻人多为红色,中年人多为浅红或米黄色,老年人通常为白色或蓝色,这种小布通常称为“遮胸”,是妇女常用的装饰品之一[3]60。其裤子宽阔度与男性无异。京族妇女传统服饰采用的颜色有年龄之分。一般青年、中年女性穿的上衣通常选用白、藏青或草绿色等颜色,裤子多选用黑色、褐色;老年妇女衣裤则多选用黑色、棕色等。在衣服用料选择上,则视贫富而定。大部分家境一般的京族人用的是自己生产的粗糙棉麻布,而富裕的人家选用蚕丝品或者贵重的绫罗绸缎为衣服料子。
前文所述的传统服饰是京族平日里在村里生产生活时的日常穿着形式。如果外出,京族妇女则加穿一件旗袍似的下摆较宽的矮领窄袖的长衫;男子除加穿一件长到膝盖的窄袖袒胸长衫外,另外还要戴一顶黑色或棕色的圆顶礼帽,俗称“头箍”[2]32。
头饰方面,妇女平日爱戴锥形的尖顶葵笠。葵笠的轻巧,既在于笠叶干爽透薄,也在于篾圈细致小巧,大多直径30厘米,线条顺向笠顶而越显尖锐[4]76。此外,京族妇女喜欢戴耳环。京族少女长大六七岁的时候就要穿耳。对于穿耳的时辰有所讲究,最佳时辰一般都是在端午节的上午时分。京族人认为,端午节有“龙王水”,上午的“龙王水”最有神行,这时穿耳孔最吉利[4]79。发饰上,成年妇女头发多是正中平分,两边留有“落水”,结发于后,用黑布条或黑丝绒条缠着,再将头发自左至右盘绕一圈于头顶上,京族人称这种发饰为“砧板髻”[2]33。由于要下海作业的缘故,京族过去常常赤脚,平时不穿鞋,只有到晚上洗脚后、遇到下雨天要外出时才穿一种用棕树皮制成的“棕屐”。
(二)现代生活中的传统服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间交流互动的频繁,京族的传统服饰也随之增添了许多现代元素。粉红色、淡黄色、淡蓝色、浅青色、银白色等色彩斑斓的颜色成为京族青睐的服装颜色。在用料和做工方面,京族服饰以机器纺织的质地柔软舒适的丝绸、化纤面料为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京族的服饰则更多为现代服装,传统服饰只有在京族传统节日哈节以及平时文艺活动中得以体现。
哈节是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京族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举办哈节时期,京族人停止了平日里的一切劳作,在外地工作的京族人也尽量赶回村里欢庆。全村男女老少在节日当天都穿上节日盛装,亲朋好友相互邀请共庆佳节[5]。京族在哈节穿着的传统节日盛装,通常包括礼帽和礼服。京族男子的礼帽有两种:年长者的礼帽是一种以黑纱包裹制作而成的圆形头箍,而普通京族成年男子的礼帽,则是用棉布或者绸缎做成的方角帽,这种礼帽多为蓝色或者黑色。男子的礼服,是用布或者纱做成妇人长及膝盖的长袍外套,颜色主要有黑、红(粉红)、蓝、青等。京族女子的盛装亦为礼帽(头箍)配以礼服,但其颜色一般都比较鲜艳,常见的颜色主要有红色(深红、大红、暗红、粉红)、蓝色(深蓝、浅蓝)和紫色。京族女子的礼服被当地人称为“奥黛”(AoDai)。京族女子穿礼服时,一般都配以白色或者花色的长裤[6]133-134。现代的节日盛装采用的是质地柔软、面料舒适的丝绸为料,这种料子女性穿在身上能够到达突出身体线条、衬托婀娜身姿的审美效果。
二、京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京族传统服饰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京族传统服饰具有的文化内涵。
(一)京族传统服饰充满了海洋文化的气息
“一方水土一方情”,一个民族长期居住、生活在一定地方,受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们所制作的服饰和这一地理环境相适应[7]22。京族传统民族服饰与京族所处地区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京族传统服饰是京族族对自然环境适应的表现。京族三岛“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端的东兴市,东临珍珠港,南濒北部湾,西与越南隔海相望,总面积20.8平方公里”[8]334。我国北部湾地区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热风大,而且台风暴雨频繁,海水和空气中都含有非常浓厚的盐分。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最高32℃,最低10℃,年均日照量超过2 100小时,冬暖夏凉,海风清爽宜人[9]。由此,京族在传统服饰的材质、款式上的选择都与自身所居住的热带海洋性气候相适应,形成了以简单凉快为主流的服饰文化。
京族传统服饰反映了海洋与京族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京族适应海洋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果。京族传统服饰挑选细薄地布料,既方便于在下海作业和海滨生活,薄料服饰被浸湿后容易风干,又具有通风透气好的特点。在烈日炎炎的海边生活,京族人们习惯戴的斗笠,能很好地保护头部和脸部,对身体能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京族的服饰文化是京族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京族传统服饰是京族族群认同的文化符号
服饰常常被看作是识别和区分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一个族群显露在外的文化标识,服饰是维系族群认同和与他族区分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它不仅标识人们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还具有社会控制作用,可以规范社会中的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折射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交际习俗[10]208-209。
京族的传统服饰反映了京族的审美意识,是京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据史料记载,京族祖先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从越南涂山迁徙而来,至今约有500年历史。中国京族与越南京族是同源民族,在历史来源传说、语言、文化上有共同之处。在服饰上,中国京族与越南京族传统服饰的基本款型是一样的,尤其是女子的服饰。在现代,中越京族双方在传统节日哈节中的节日盛装也是大同小异的。这是同源民族在相互交往、认同的结果。
长期以来,京族人与当地其他兄弟民族多有经济与文化上的交流,其传统服饰在设计风格上受到汉、壮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最为明显,其中又以汉文化的影响最为明显[11]132。这是京族在与其他兄弟民族交往中互相认同的体现。
(三)京族传统服饰体现了热情豪放民族性格
京族日常生活中在待人待客上热情;在为人处事上,京族人豪放、爽快。京族男性穿的是无领、无扣、袒胸、窄肩的上衣,宽而长的裤子。妇女穿的上衣和男性相反,是无领、开襟、有三粒纽扣的短上衣。但妇女下身穿的裤子与男性相同,既宽又长,能盖过脚背。为方便海上劳作,男女干活时候索性把裤脚挽起,并打着赤脚,男子平时还把长过膝盖的长衫两边衣角撩起,打成球结,置于腹部,这些装扮都给人一种干练、洒脱、无拘无束之感,塑造和展现了京族热情豪放的性格。
三、京族传统服饰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向前发展,在现代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传统和现代互相碰撞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京族具有海洋特征的传统服饰文化与陆地服饰文化已日渐趋于相同。京族民族服饰的传承面临着挑战。在20世纪80年代,古老的窄袖紧身的京族传统穿着绝大部分已被现代化的时装取代,京族服饰与汉族服饰没有太大差别。在现代生活中,大多数京族人已不再穿京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仅在京族民族传统节日中和民族文艺表演中保留着传统的穿戴。此外,会缝制京族服饰的京族人并不多,这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族服饰传承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京族民族传统服饰可能会衰退。
但从另外一方面看,京族地区在现代提倡保护民族文化的号召下,以及社会对京族传统文化的日益关注下,京族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得到增强。京族地区从很少有人穿京族传统服饰,到近十年来,尤其是自2006年京族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在传统节日、文化交流活动中穿民族服饰的京族人逐渐增多。在当地政府、京族群众、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京族服饰呈现出“复苏”的态势。关于京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挖掘、收集、整理京族传统服饰,做好京族传统服饰的研究
政府部门应根据现实的要求,不失时机地推出一些传承与保护京族服饰的举措。诸如成立有关京族服饰传承与保护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深入京族聚居区做好京族传统服饰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对京族服饰的历史沿革、制作工艺及服饰特点等做全面的了解。开展与京族群众的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群众,分析归纳京族传统服饰的艺术规律,研究形成京族民族服饰文化体系。
(二)培养群众参与京族传统服饰传承与保护的意识
民间是京族服饰形成的基础,也是京族服饰发展的基础。传承与保护京族服饰文化,离不开京族群众的参与。应重视对京族服饰制作者的保护,发挥他们在传承京族服饰技艺中的作用。在群众中开展培训班,号召群众参加培训,让群众懂得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使京族服饰知识普及开来。此外,还可在京族地区的各类学校中开设京族服饰技艺的相关课程,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们通过专业学习,掌握传统京族服饰文化的相关知识,让后一代从学习中能更好地传承京族服饰。
(三)开展京族传统服饰的交流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京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有效的宣传和保护机制。京族地区应扩大京族服饰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京族民族服饰手工艺评比活动,评选能手,培养人们对传统服饰保护传承和制作工艺的意识和爱好。并适时开展与京族传统服饰相关的服饰展示大赛,提供关于京族服饰经验交流和切磋技艺的机会。在各地区举办的京族民族节庆活动中,鼓励京族群众穿本民族服装,逐步引导群众喜爱穿戴京族的服饰。在举办各种活动期间,还可邀请媒体拍摄宣传片进行宣传京族服饰,借助媒体,使京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此外,京族服饰还应走出去,参加社会各界的相关比赛、重大活动和节日庆典,展出京族服饰,与其他民族的进行交流,吸引更多的关注眼光。中越京族双方在传统节日哈节中的节日盛装大同小异。据调查,近年来中国京族哈节穿的传统礼服有许多是在越南定做从越南买来的。鉴于此,可以开展中越跨界京族在服饰方面的交流。这样既能开展京族传统服饰的交流活动,又能增进跨界民族间的感情。
(四)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
在京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中,既不能无条件、原封不动地抄袭传统的东西,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创新。我们应该做到既尊重历史,又顾及现实,应在认真吸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找到京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化之间的结合点,大胆地进行继承和创新。京族服饰的创作要结合本民族的文化,运用京族传统的制作技术,赋予京族服饰在款式和纹样上以新的形式、内容,使服饰成品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只有结合时代审美和生活需要的民族服饰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结语
京族传统服饰有史以来,在适应自然环境演变、社会文化发展中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服饰,蕴含着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内涵。京族传统服饰是适应海洋环境、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体现,也是京族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结晶。近年来,京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京族传统服饰文化是其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要加强对传统服饰进行保护,使得京族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
[2]符达升,过竹,韦坚平,等.京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3]李青华.京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4]包晓泉.京族海岸·京族卷[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
[5]廖国一,白爱萍.从哈节看北部湾京族的跨国交往[J].西南民族大学报,2011(5).
[6]吕俊彪,苏维芳.京族哈节[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7]玉时阶,蒙力亚.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8]防城港市地方志办公室.防城港年鉴2012[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9]九游网.京族三岛[EB/OL].http://www.9tour.cn/Scenic/City7/18397.
[10]陈丽琴.壮族服饰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1]吕俊彪,苏维芳.京族哈节[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肖晶
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e of Jing Nationality and Its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BAI Ai-ping
(LijiangCollegeof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 541006)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nationalities exchanges and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frequently,new elements were added in the traditional costume of the Jing.By analyzing traditional costume of the Jing,the paper generalized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of Jing nationality clothing about marine culture,ethnic identity of cultural symbol and passionate character,so as to better explore the way of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Jing nationality clothing.
Jing nationality;costume culture;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K892.23
A
1673—8861(2016)01—0106—04
2016-01-18
白爱萍(1985-),女,回族,广西忻城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201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YB491)、2014年院级科研项目(院级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