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
2016-03-15王东明
王东明
(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
王东明
(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是以共同学习和发展为目标,由辅导员群体组成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标一致的自我管理组织,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出发,针对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路径和构建策略进行了简要探讨,旨在为高校辅导员适应时代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学生事务性管理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成长发展引路等多重使命。当前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纷繁冗杂,涉及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心理疏导、交友、择业等各个方面。辅导员应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精细分工,储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和掌握有效的实战技能来科学面对思政工作的多重困难。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构建是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的有效方式。
一、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及特征
德国学者滕尼斯首先提出了“共同体”概念。“共同体”是由多个成员组成的目标群体,每名成员有着共同的群体发展目标,一般通过集体讨论、集体决策、集体行动来共同推进“共同体”的发展。以共同学习和发展为目的的由辅导员作为群体成员的组织被称为辅导员学习共同体。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是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标一致的自我管理组织,群体辅导员大部分都具有积极上进、乐观进取和共同发展的精神特质,群体成员在共同发展愿景的影响下,协同开展学习、互助、分享工作,从而使辅导员之间取长补短,优化了资源,营造了良性互动氛围。辅导员学习共同体让群成员自觉、自发、自主地推进了自身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进程[1]78-81。
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目标一致。辅导员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个人发展具有相似的工作和成长经历,他们工作中的所想、所悟、所触极大激发每个辅导员的提升动力,能够将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当做自己的“家”和精神“归宿”,在共同发展的平台里相互促进、协同进步。其次,价值认同。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是辅导员集体价值观念凝聚的综合体,每名成员都为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而成为了一个和谐、一致、规范的道德和价值统一体,在这样一个平台架构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升华和集体价值的认同,共同的思想基础、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同的发展愿景融合了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求,成为了辅导员队伍前进发展的强大内推力。再次,自由发展。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是由辅导员这样一个群体自发、自主、自愿组织成立的非行政自治组织,以开放、包容、自由为组织理念,以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自由的文化养成、心灵归属和自由的活动形式让辅导员自愿、自觉融入其中,进而演化成能够同奋进、共进步、自我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体。
二、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作用
(一)有利于辅导员个人职业能力水平的提升
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时常奔波于处理繁杂的学生事务,很少有时间去静下心来投入学习和考虑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作为一个不断学习中的个体,辅导员整体需要与同行共同研究探讨事务工作的内驱力不断显现。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整合了教育、管理、心理、法律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打造了一个群成员相互学习、交流、研讨的有机生态系统,将每个人的背景知识化作了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整体的知识架构体系,辅导员将整体智慧结晶有效运用于自身的工作中去,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辅导员学习共同体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能够拓宽辅导员的视野、强化专业知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掘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有效融合途径,夯实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智慧,将“个人发展”与群体的“共同发展”有机融合,有效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
(二)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的提升
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有效提高了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首先,辅导员在共同体中得到了柔性的管理和指导,在自由、自愿基础上通过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树立了良好的学习和管理理念。岗位管理经验和实践水平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工作动力和负责态度得以养成,这是高校自上而下垂直管理体系所不能达到的,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柔性管理体系与辅导员职业化管理相契合,既缓解了高校普通硬性行政管理的的诸多弊端,又为辅导员的各项素质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2]11-13。其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互动体系凝聚了辅导员智慧,将个人的知识技术、经验教训、价值理念转化为共同的“可利用资源”,形成更符合自身工作实际的现实经验,实现了辅导员岗位上的“生手”向“成手”的蜕变,“新手”向“专家”的转化,极大地降低了高校对辅导员群体管理和培训成本,提升了高校整体辅导员的学生工作水平,加速了辅导员职业化和专家化的成长步伐。
(三)有利于高等教育整体育人水平的提升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辅导员能力水平的高低,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和高等教育的育人水平。当前高校辅导员成长发展体系还存在缺乏沟通交流、协作共进、互助成长等诸多问题,一部分辅导员由于学习能力不强、工作视野不宽、实践经验不足、价值观念模糊、成长发展动力不足等因素限制了辅导员队伍整体效能的发挥,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阻碍。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能够搭建辅导员拓宽视野、增长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的平台,塑造辅导员职业形象、价值认同和职业素养养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整体效应带动下,辅导员将所学、所感、所悟真正用于育人事业,责任与使命的担当,智慧与经验的碰撞必然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三、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发展的路径选择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成长路径具有递进式和发散式的特点。辅导员学习共同体需要结合辅导员成长经历和过程,打造多层次和多角度综合发展的共同体,融合辅导员整体发展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动态规划,实现辅导员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要求都具有相应的学习和拓展平台。
(一)递进式发展路径
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递进式发展路径可以随着辅导员从业时间和专业发展程度来确定性质和功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新手时期、熟练新手时期、初步胜任时期、成手时期、专家能手时期。根据辅导员不同的发展时期,有针对性的成立相应时期的辅导员学习共同体,例如新手时期的共同体以树立辅导员职业感和从业基本知识为主,每一个时期的辅导员共同体都为下一阶段的共同体打好基础,为进入更高的学习层次积累知识和实践经验,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进入到到更高一级层阶,直到成为专家级辅导员。专家能手时期辅导员又可以对前几个时期的辅导员提供经验介绍、知识传承、精神指引、目标向导,以帮助前几个时期的辅导员突破自身的发展障碍,实现人生价值,促进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教育部门及各高校需要按照高校辅导员发展的时间年限节点、知识储备现状、实践经历积累情况动态的管理,组织成立低、中、高不同发展阶段的辅导员学习共同体,以保证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递进式发展。
(二)发散式发展路径
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只是专业化道路的开始,在专业化的过程中需要每个辅导员去不断地进行学习、思考、实践、创新,要将学到和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于学生工作之中。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伦理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就业创业指导知识等等,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理论支撑分支,辅导员需要在辅导员学习共同体中不断地去汲取营养,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结合辅导员专业细分,可以打造发散式的辅导员学习共同体,例如打造心理健康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学生党支部建设、团学工作、贫困生帮扶、公益实践等等不同角度和方向的学习共同体,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喜好的辅导员学习和发展需求。在这样细分发散式的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得到更为专业化的指导,进行更深入的专业交流,真正实现有效资源的实时利用和共享,切实提高解决学生工作问题的实用性,促进辅导员的互动交流和协同进步。
四、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构建体系
(一)加强平台建设,全员发展
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是辅导员知识学习、思想共鸣、互助共赢的交流平台,平台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交互学习的效果。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功能需要一个有效的、多样化的平台去发挥。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平台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般平台、高校或者结合地域组建的平台、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开设的平台。一般平台是辅导员自发组成的共同体常规平台,定期开展学习交流、互动沙龙、观摩体验、情感沟通等活动,以共同进步为目标,如以院系为单位的辅导员沙龙、辅导员互助组等。高校或者结合地域组建的平台旨在增进不同地域、不同高校之间辅导员的沟通与协作,扩大地域合作交流,拓展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互动空间,如以高校为单位的辅导员事务交流中心。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开设的平台可以将最新的高等教育动态和信息及时推送给平台的成员,辅导员共同参与协商互动,将最新的教育相关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也可以将学生的思想动态反馈上级主管部门,如由教育部组建的各个全国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中国大学生在线等新媒体交流平台等。
(二)建立约束机制,凝心聚力
任何一个组织或者团体都需要有一套完备的约束机制,规范群体成员的无意识行为,让团体成员以一种自觉维护的态度去建立规约体系。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也不例外,也需要适当的约束机制来维护体系的有序和正常运行[3]42-44。这里面提到的约束机制不是绝对的命令和强硬的控制,而是全体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共同协商、共同起草的精神规约和运行准则,在共同体成立之初由全体成员讨论通过,包括团体成员权力和义务、学习交流活动的制度、成员准入与退出机制等内容。只有建立规范的约束机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团体成员的行为一致,凝心聚力共同摒弃涣散的行为模式,为团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达成共识。
(三)构建互助体系,协同进步
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体系的好坏与否和整个团体的成员参与度息息相关,如果共同体中的辅导员愿意去参加群体的相互交流、学习、互助活动,且都表现的非常积极,那么说明他们在参与中有所收获、得到了帮助、素质得到了提升、找到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宿,强大的积极性造就了主动参与欲。因此,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要形成互利互助的良好氛围,完善互助体系,开展丰富多样的互助活动,增加辅导员之间的交流面,定期开展团体成员都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明确互助互利体系,充分考虑大部分辅导员的内在需求,在活动中尽量以互助的形式去满足,倡导在团体中有收获要分享,并及时对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诉求给以相应的回应,只有保证互助体系的真正落实,才能让团体成员从个人的利益诉求中解放出来,共同维护团体的精神内核,协同进步。
(四)培育团体文化,认同归属
任何一个组织或者团体只要有了相应的文化内核,就有了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就有了理论和价值的认同。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培育是将全体成员的参与学习的动机、信仰、理念有机融合,提炼出来的一种精神特质,将这种精神特质赋予了语言、文字、徽标或者图形,就形成了外在的有形文化,这种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文化可以提高共同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熟知度,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外在舆论和社会公众的好评与肯定。培育团体文化有利于成员的自治管理,塑造共同的价值基础,增进了团体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坚定辅导员对学习共同体的归属心理。共同的发展愿景融合共同意志的精髓打造的团体文化有助于规范辅导员团体行为、利益趋同和观念的一致,能将辅导员的职业行为和心理转化为自身和团体前进和向上发展的内驱力,为团体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底蕴,有助于辅导员的素质提升和心灵的净化。
(五)完善评价机制,合作发展
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完善评价机制,与之相适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团体的发展和维护。当前,高校辅导员的考核还停留在单一的业绩评价和个人考核方面,对奖惩过于看重,直接导致了辅导员群体之间的利益纷争,进而影响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发展。辅导员学习共同体考评机制应该更加注重合作与贡献,在合作互助、贡献交流方面建立细化考评的指标,在合作和发展维度加大比重,也就是说以辅导员在学习共同体中一段时间范围内的贡献程度大小来对辅导员做出科学的评价,评价实行动态管理,跟进式追踪,强化团体成员的合作、贡献和发展意识,弱化各自之间的利益竞争,注重共同体成员的协同长期效应和个人所得到的知识与实践体验。
[1]彭海.发展共同体——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新思维[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
[2]张音宇.高校辅导员职业共同体的构建[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刘秀娟.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构建探究[J].高校辅导员,2012(5).
[责任编辑]袁春剑
On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to Construct College Counselors’Leaning Community
WANG dong-ming
(SuihuaUniversity,SuihuaHeilongjiang152061)
Aiming at mutual learning and study,college counselors Learning community is a self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for college counselors,with the features of resource sharing,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goals in common.It is also an efficient way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for college counselors.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and basic featur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learning community,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Counselor;Learning community;construction;strategy
G641
A
1673—8861(2016)01—0088—04
2016-01-25
王东明(1982-),男,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5JDSZ3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