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住区发展与演替研究综述

2016-03-15马宏贤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开发

马宏贤

(淮阴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城市住区发展与演替研究综述

马宏贤

(淮阴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住区是城市居住功能的核心载体。伴随城市的用地拓展和社会变迁,住区类型日益细化和分化,对应的开发模式也从早期单纯的居住用地开发走向融入更多商业、文娱等功能的综合性住区、居住街区建设。城市住区的发展与演替受全球化竞争、用地功能调整、配套设施建设、住房政策改革、环境变迁、人口变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呈现衰退、复兴、增长等不同景象。与之相应,住区的分化与融合也成为住区规划与建设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城市住区;开发;演替

0引言

住区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城市住区即为城市及镇的规划区内居住空间形态的统称[1],通常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宅建筑的集中地。就其空间形态而言,涵盖了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城中村等多种类型。住区在城市用地构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般在30%左右,是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重要对象。为此,梳理与总结城市住区发展与演替的一般规律和总体特征对于提高我国现阶段城市住区的规划建设水平等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城市住区的类型划分

1.1国内关于城市住区类型划分

国内学者李春雷、姚巍[2]依据住区建设的投资主体及空间区位将城市住区进一步细分为4种类型:一是传统型住区。主要指建成时间较长,经过简单修缮后仍可居住的老旧平房。二是福利型住区。主要指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企业、学校等单位为职工集中建设的生活区或家属院。三是商品型住区。即指由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的商品住房,也是当前城市住区的主要类型。四是指位于城乡结合地带边缘型住区。此外,李旋旗[3]基于住区形态变迁的视角,提出将现有的城市住区划分为5种类型:旧式住区、传统单位住区、普通商品房住区、新式商品房住区与半城市化住区。其中,旧式住区、传统单位住区、半城市化住区分别等同于李春雷、姚巍提出的传统型住区、福利型住区和边缘型住区,不同之处仅在于后者将商品型住区进一步细分为普通商品房住区(建筑以多层为主)和新式商品房住区(建筑以高层或小高层为主)。

1.2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专门针对城市住区的类型研究相对较少,更多地是从社会学、人类学等视角探讨城市社区的类型划分。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又通常将城市的内城和郊区视作两种不同性质的地域分别加以研究[4]。Gans(1977)[5]等学者依据居民的群体特征和需求取向,将西方大城市的内城社区分为寄宿区、种族村、贫民窟和灰区四种类型。其中,寄宿区主要由世界主义者、未婚或无小孩者组成。该群体居住在内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接近专门的文化设施或接近工作单位、娱乐场所。住区的人口构成呈现高度的异质性和流动性,居民间的社会互动缺少必要的频度、广度和深度;种族村即指有色人种大规模的集中居住地。种族村的居民往往保留着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区域也多局限于社区范围。贫民窟即指穷人、失业者、丧失就业能力者和移民的集中住区。该社区的主要特点是居民收入低微,住房拥挤不堪,卫生、教育等社区服务设施匮乏。灰区特指二战后,生活陷入困境者及社会地位下降者的集中住区。该住区的居民群体多为白种人,社区秩序较好,土地价格较低,因此很多灰区后又成为西方中产阶级回迁内城的主要目的地[4]。

在针对郊区社区的类型研究中,Muller(1981)[6]依据郊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特征和社会互动方式,将美国郊区社区分为4种类型:一是城市远郊排他性的高收入社区,家庭住宅为独立式建筑,居民间的日常交往很少,教堂、乡村俱乐部等志愿社团是社区联系的主要载体或平台;二是中产阶层社区,社区内聚性多来源于各种以家庭为取向的社会网络间的交叉与重叠;三是世界主义者社区,多数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通常由各类知识分子组成,社区成员间经由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或各种志愿性社团加以联系;四是工人阶级社区或称蓝领阶级社区,社区成员的流动性较小,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和利用,通常愿意将社区视作永久性的居住地,并乐意同当地居民加强沟通与联系。同美国郊区社区有所不同,西欧郊区社区的分化更多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排他性的高收入社区相对较少。据此,White(1984)[7]把西欧城市的郊区社区区分为4种类型:工业郊区、中产阶级郊区、通勤村庄和新工人阶级郊区。

1.3小结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关于城市住区的类型划分充分反映了我国城市住区发展的具体实际,可以较好地指导国内住区规划与建设的总体方针与策略。而国外的相关研究,则主要从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视角出发重点关注城市住区发展与演替的背景分析、特征归纳及因素探讨,更多反映了发达国家特别是英美两国城市社会分层及居住分异的总体状况。

2城市住区开发模式的演变

2.1城市住区开发历程及常见模式

二战后,受技术主义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城市普遍开展了以大规模改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更新运动,有效缓解了城市的重建压力,但同时也给诸多历史名城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并导致部分城市的贫民窟进一步蔓延,加剧了城市中心区的衰败。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基于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功能分区原则的反思,西方学者提出了“功能混合”的规划理念,主张提高中心城区的可居住性和多样性。1980年代开始,新城市主义的城市设计运动在美国逐渐兴起,提出更多建设紧凑的、适宜步行及混合使用的新型社区[8]。为此,新城市主义者提出了两种新的住区发展模式:一是基于街坊社区建设理念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即“TND 模式”,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主张围绕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构建明晰的邻里中心,以此鼓励社会交往及社区感的形成;一是强调土地混合,并以公共交通优先为规划原则的“公交导向发展模式”(即“TOD 模式”,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除上述开发模式之外,有一定影响的开发模式还包括:(1)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由美国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于1868年在规划伊利诺斯州的河滨小镇时提出;(2)邻里单位模式,由美国克拉伦斯·佩里于1929年提出,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及其邻里服务设施;(3)居住开发单元模式,综合了邻里单位及前苏联扩大街坊的规划原则,一般以设置小学的最小规模作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单元内公共服务设施最大服务半径为控制用地规模的上限;(4)“扩大小区”与“居住综合体”,其中,“扩大小区”多采取将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的开发模式;“居住综合区”是指将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住区开发模式[1],主张居住用地同其他用地的有机融合,方便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

2.2国内城市住区开发的常见模式及未来趋势

国内住区的开发模式受邻里单位及前苏联扩大街坊的影响较大,多采用居住单元的开发模式,在具体的开发实践中依其开发规模的不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居住组团、居住小区和居住区。其中,居住组团、居住小区又大都采用封闭型社区的管理方式。为实现住区与城市发展的统一,同时激发街道空间的活力,张巍[8]提出居住街区的住区开发模式应成为我国今后居住用地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此外,刘勇[9]主张规划建设更多拥有复合功能建筑,融合不同社会阶层的开放式住区。而依托大型城市生活综合体的住区建设也将是未来住区开发的选项之一。

3城市住区演替机理研究

近代西方城市与住区的发展经历了高密度的城市住区、低密度的郊区蔓延、现代主义的辉煌城市及城市价值的重新回归等阶段[10],期间既伴随着新兴住区的大规模建设,同时也包括城市特定住区衰退、改造与复兴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住区演替研究的重点更多集中于后者。

3.1城市住区衰退机理研究

住区衰退问题在国内外城市普遍存在[11],只是程度大小、表现方式上有所差别。城市住区的衰退集中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居住建筑和配套设施的老化;(2)住区其他功能的相对不足或缺失;(3)住区人口的流失或住区人口结构的老化与弱化;(4)住区内部环境品质的降低或恶化等。住区衰退不仅仅表现为住宅的物质性老化和提前拆除,更伴随着住区居民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及原有住区社会资本的严重流失[12]。城市弱势群体的快速增加与聚集在城市内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同时出现[13]。住区衰退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原有社会组织结构的离析,影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及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效率。

住区衰退的成因探讨,不同领域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分析。多数学者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参与全球化竞争是住区衰退的主要原因[11]。城市的全球化竞争使得相当一部分城市失去原有的资源、人才、交通、区位、能源等相对优势,在新的全球城市体系中居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从而导致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就业岗位的相对不足、住区居民的失业和贫困及随之而来的城市住区的衰退。也有学者引用城市发展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认为城市住区的衰退本质上是城市自身衰退的必然结果和集中体现。此外,部分学者提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收入差距的扩大、住宅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职业流动性的增强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势必导致传统住区的解体[14],但同时也会推动新型住区的发展。

3.2城市住区改造与复兴研究

住区的改造与复兴和住区衰退如同一枚硬币的正面和反面,都是城市建设与管理中需要长期面对的重要议题。城市住区的改造与复兴首先表现为居住建筑及配套设施的更新与改造,其次表现为住区新兴功能的引入与融合,最终体现在住区人口的增加及住区人口结构的重组与优化。

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住区改造与复兴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城市住区更新动力机制的探讨。龙腾飞等[15]认为城市住区的治理与更新事实上是城市功能重塑和资源再分配的内在需求。城市住区的改造与复兴应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定位的改变、用地功能的调整、空间资源的优化、设施配套的完善等同步进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住区改造与复兴的双重需求。其次,在住区的改造与复兴过程中要注重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与改造以及住区环境综合品质的提升,以此有效破解部分住区改造中的资金困境。最后,通过公众参与度的提高助力住区改造与复兴项目的顺利实施。深入理解不同住区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形成历史,采取必要的社区激励机制,引导住区居民主动参与改造与复兴的项目选择、方案设计及过程监督,强调住区共同意识的引导和培育[16],并藉此增强住区居民的自豪感、融入感和归属感。

4结语

城市住区的发展与演替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包含住区形态、住区结构和社区组织等综合变化的过程。其影响因素除了科技发展、环境变迁、人口流动与迁移外,还包括社会制度更替、住房政策变化等社会原因[14]。阶层分化与融合将是住区发展的永恒主题,如何在住区规划与建设层面加以有效应对也是未来城乡规划界需要认真关注的重要议题。此外,在微观层面探索住区规划的低碳化建设及评价[17-20]、生态化设计[21-22]、住区安全防控[2]也日益成为住区发展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李春雷,姚巍.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住区犯罪空间防控探索——基于CPTED理论视角下对我国城市住区的个案考察[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3-105.

[3] 李旋旗,花利忠.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住区形态变迁对城市代谢效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10):2965-2974.

[4] 程玉申,周敏.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 1998(4):54-61.

[5] Gans,H.J.Urbanism and Suburbanism as Ways of Life:A Re-evaluation of Definitions,in Callow,A.B.Jr.(ed),American Urban History,(2nd ed)[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6] Muller,P.O. Contemporary Suburban America[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1981.

[7] White,P. The European City:a Cocial Geography[M].London:Longman,1984.

[8] 张巍,王一平.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5):218-220.

[9] 刘勇.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城市住区模式及其启示[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663-666.

[10] 刘尔明,黎宁.高密度小型城市住区空间的“内”与“外”[J].建筑学报,2010(5):20-23.

[11] 汪洋.城市住区衰退机理研究评述及对我国城市住区建设的启示[J].建筑经济,2012(7):71-73.

[12] 王玲慧.大城市边缘地区空间整合与社区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8.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4] 黄文云.社区变迁:基于城市规划的透视与策略[J].经济地理,2006(2):233-236.

[15] 龙腾飞,顾敏,徐荣国.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08(7):22-26.

[16] 周婕,罗巧灵.大都市郊区化过程中郊区住区开发模式探讨[J].城市规划,2007(3):25-29.

[17] 魏书威,魏书精,文正敏,等.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碳效应评价的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2014(3):92-98.

[18] 林敏知.建立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碳评价体系的初步构想[J].广东科技,2010(24): 81-89.

[19] 高涛,王建平,刘晴.城市住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建构[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348-353.

[20] 王纪武,李王鸣,葛坚.城市住区能耗与控规指标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1):105-109.

[21] 阎波,付中美,谭文勇.雨水花园与生态水池设计策略下城市住区水景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2(3):121-124.

[22] 王薇,张之秋.城市住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及空气质量评价——以合肥市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14(11):1783-1791.

(责任编辑:孙文彬)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uccession of Urban Settlements

MA Hong-xian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

Abstract:Settlement is the core carrier of the urban residential function. With the expansion of city land and social change, the type of settlements has become detailing and differentiating.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model has also converted from the early simple residential land develop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settlements or residential districts which have more commercial, cultural, and other functions. The land development succession of urban settlements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global competition, the adjustment of land fun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facilities, the reform of housing policy,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population change. And it presents recession, recovery and growth. Correspondingly, the research about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may be the everlasting subject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for urban settlements.

Key words:urban settlement;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success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61(2016)01-0056-04

作者简介:马宏贤(1974-),男,陕西凤翔人,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2015-R2-056);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HAR201510)

收稿日期:2015-10-20

猜你喜欢

开发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开发研究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浅析彭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