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领导力的思考

2016-03-15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小学校长王玉全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3期
关键词:领导力校长办学

■ 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小学校长 王玉全

校长领导力的思考

■ 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小学校长 王玉全

校长领导力是指学校管理者统率、带领团队,并与团队交互作用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能力。领导力不是指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包含校长的价值理念、 办学思想、 学识、人格、情感、意志等的综合素质,是驾驭、引领、发展学校的综合能力。校长的领导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成功与失败。作为一种领导智慧和领导者的综合素质,校长领导力不是自然生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校管理中承继修炼、创新践行的结果。

校长领导力的具体体现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对学校的 “灵魂”作用,取决于他的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成功与失败。多年来很多成功校长的办学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命题。

(一)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目标

校长要经常问自己3个类似的问题: “我校的教育教学现在怎么样?”“我校的教育教学将会发展成什么样?”“我校的教育教学应该发展成什么样?”换言之,校长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有充分的了解,清楚学校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识别学校教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教学发展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以及各种目标的优先次序。这种目标不仅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而且还要明确具体,用可操作化的语言进行界定。

此外,校长还要通过民主程序和广泛宣传,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目标化成所有教职工、学生乃至家长的共同愿景,激励各种利益相关者协调一致,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二)构建以教学为中心的组织文化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自学校效能领域的研究发现,高效能学校的校长通常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创造一种共享的价值观,引领所有学校成员的行为。在学校内各处室都要紧密围绕学校教学发展目标去计划和实施各项工作,而且各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氛围,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有利于教师教学的高效实施与质量提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学发展目标的达成,应该成为衡量学校各部门、各方面工作得失成败的重要标准。

(三)构建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与改进教师教学表现的考核体系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与实施者,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和支持者。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影响学校教学发展的关键。当前,许多地区和学校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教师工作压力感增强、职业倦怠突出、职业承诺下降的现象,这些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消极因素。校长应通过民主程序,基于学校发展目标和各岗位工作分析,构建发展性教师考核制度,切实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活力,增强教师职业成就感和组织承诺,使教师有时间、有热情、带着责任意识投入到教学实施及变革之中,是当前校长教学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前提下,如何公平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工作表现,如何使绩效考核及教师薪酬制度能有效地引导、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工作绩效,已成为考验校长领导力的一个难题。

(四)构建促进教师教学改进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学校的教学改进项目多从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改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入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转变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教师个体与所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师置身其中的制度和文化环境能否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校长提升教学领导力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做法是,先通过多种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教师的参与,对备课制度、教案检查制度、教学评比办法、听评课制度等各种现有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批判性反思,发现制度中亟待改进的地方,然后从细节上对制度进行改进,使之有效地领导教学,同时服务于教学。

(五)建设学习型组织,引领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已经受到中小学校长的重视,但已往很多专业发展活动的实效性被教师认为不是很理想,教师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校长应该致力于教师学习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的激发,并基于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确定校本研修活动的主题,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诊断、辩论、情境模拟、听评课等多种多样的研修方式,吸引教师自主参与,并在参与中获得发展。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学习型组织,使学习与发展成为教师的自主活动,从而促进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校长如何提高领导力

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没有秘诀,没有捷径,贵在自觉,重在行动,悟在反思,精在研究。

(一)增强校长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无穷的。校长要发挥其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领导力,首先要成为教师的楷模。靠自身崇高的思想品德赢得教职员工的敬佩,以奉献精神和乐业态度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树立自己干事业的形象、清正廉洁的形象、公正严明的形象和诚实可信的形象;要走近教师,感悟他人的心灵,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大度宽宏,有容人之量;要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引导教师走向成功之路。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民心,达到 “其身正,不令而行”。

(二)增强校长的协调能力

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调动一切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中来,作为校长一定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潜能,发挥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艺术地钝化教师中的矛盾,使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为教师搭建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平台,让教师通过活动得到锻炼,享受成功的乐趣。学校不是与世隔绝的桃源,校长更要协调好与外界的联系,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走向媒体,从多方位、多层面赢得社会支持。在交往中,拓宽办学思路,巩固办学特色,宣传学校形象。从而树立威信,提升校长领导力。

(三)增强校长的谋划能力

校长应该有敏锐的目光,高瞻远瞩,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前沿信息。能够从学校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环境出发,谋划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总体规划,从而形成独特的育人目标和育人理念,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用战略的目标激励人气,鼓舞人心,促使全校所有人员执著追求他们的共同愿景,让整个学校发展成为一盘棋,老师的想法和校长的思路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校长就具有了领导者的权威。

(四)增强校长的教科研能力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作为校长要走在教科研的最前端,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全盘构思学校的课程方案,实施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推行新的课程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把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传递到教师的思想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实现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最终实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校内形成“校长以重研为先,教师以从研为乐,质量以强研为基”的良好教科研生态。这样用科研的力量凝聚人心,征服心灵。

(五)增强校长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校长的办学之魂:创新能力是卓有成效的校长的必备素质,是校长能力结构的最高层次。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生一代,校长们必须摒弃功利化、形式化的意识和行为,以非凡的眼力、高涨的热情确立以人为本、可持速发展的理念,开拓出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学校创出特色和品牌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我们的角色才能定位准确,我们的实践才能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用创新达到提升校长领导力的最终目的。

总之,校长领导力是一种文化的凝聚力。一所学校是否具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精神之魂———校长是否具有凝聚力。进入新时期,如何提升自身的领导艺术,使全校上下形成合力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校长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领导力校长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论校长的修养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