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及其生态意趣

2016-03-15李存周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马祖平常心禅宗

李存周

(岭南师范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广东 湛江 524037)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及其生态意趣

李存周

(岭南师范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广东 湛江 524037)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的禅法理念追求心的自在无染,强调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起用。这一理念与“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构成理事相济三位一体的禅法体系。同时“平常心是道”的禅理还包含着人与自然平等相处,有节制地利用自然生态及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观,对当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自然生态观

马祖道一为六祖惠能之再传弟子,在南岳怀让处受学,是南宗禅最负盛名的禅门巨匠之一。其大力弘扬六祖禅法,并在继承六祖禅基础上,力扇一代新风,开创了洪州宗,使禅法中国化达到极致。其在继承六祖人人皆有佛性,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平常心是道”*出自《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四家语录卷一》:“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 参见[日]河村照孝编集《卍新纂续藏经》第69册,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间编订,第3页。这一禅法理念,使南禅带有更强烈而鲜明的生活味道,使其更加无拘无束、自由活泼。同时,马祖“平常心是道”这一禅法理念还可以从自然生态的角度进行解读,探究其生态内涵,这无疑对当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平常心是道”

超凡入圣,悟证菩提须见行一体,理事相济。如达摩言:“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一是行入。”[1]《释门归敬仪》曰:“入道多门不过理事。理谓道理,通圣心之远怀。事谓事局,约凡情之延度。”[2]理之根本在于识自本心清净无染,世间万法本性皆空;事之根本在于断妄证真,时时处处安住不二,于世间万法不执不染。理与事一体不二,理即是事,事即是理,无离理之事,无废事之理。如此则理事相济,浑然一体。

马祖道一提出“平常心是道”这一禅法理念,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其与另外两个禅法理念三位一体,共同构成马祖道一理事相济的禅法体系——“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侧重从理的方面来论述,其所注重的是令参禅者识自性是佛,求佛须于心上求。马祖道一是这样论述“即心即佛”的:“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佛。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3]2在此论述中,马祖道一明确提出“自心是佛,此心即佛”“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三界唯心”。自心为佛,自心为佛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与佛一体不二,三界万法,唯心而现。在此,马祖道一主要从理的角度论述清净心即是佛,明了此理,并不能成佛,重要的是如何行持,如上文中所道“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即不取两边。如此行持,才能回归本然。马祖道一提出“即心即佛”禅理,为防止学人陷入执着的泥淖,又提出了“非心非佛”的禅理。在其接引学人时有这样的公案:

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云:“为止小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僧云:“除此二种人来, 如何指示? ”师云:“向伊道不是物。”[3]4

马祖提出“即心即佛”意在使后学认识到自心是佛,无须向外驰求,但这有可能使后学执着于心、佛等名相,成为障道因缘。所谓“心”“佛”只是“为止小儿啼”,实为虚设,好比过河之舟筏,过河后舟筏自无用处。因此,当僧问“啼止时如何”时,马祖说“非心非佛”,即不执着于心不执着于佛,对一切名相皆不执着。

何谓“平常心是道”,马祖是这样表述的:

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于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3]3

马祖提出“平常心是道”,事实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即“何为平常心”与“平常心是道”。所谓平常心即是没有造作、是非、取舍,无常无断以至无凡无圣之心。作为禅宗理论重要命题,其所追求的是自由无染,如铃木大拙言:“禅在其本质上是了解人之存在之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了从束缚到自由的道路。”[4]马祖提出的平常心就是自在无缚之心。且看下面案例: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5]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6]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7]

从上面案例可以看出,平常心就是没有取舍,不属有知也不属无知,不可“强是非”即无是无非自在之心。自然之间,天地万物,春花、秋月、夏风、冬雪、行云、流水,皆为自性的流露,智慧的体现,但只有“无闲事挂心头”“闲居无事”即顺其心性,自然而发,非造作而来,无执无着,心无挂碍,方是人间好时节。只有以平常心对待世间万法,随顺自然,才能达到自由无碍境界。

总而言之,平常心就是自由自在之心。铃木大拙曾清晰地指出:“禅乐于自由,因为禅就是自由。”[8]禅的本质是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因此,要参禅修佛首先要具有一颗自由之心,即没有执着之心。此心于顺于逆、于是于非都能平等一如处之。于此心上有一丝一毫的执着区别,思量来去,即远离自由。三界虚伪,唯心所作,参禅者能做到于山河大地、行住坐卧间皆不执不染,才能实现人生质的飞跃,见性开悟,回归本然。“平常心是道”,强调的是日常起用的自在无染之心即是道,如此则道不须刻意去修,只须于日常施为中不污不染,不执着,少分别,于时时处处,都能平等一如即可。因此,马祖曾言:“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3]2有执而修,修即不修;无执而修,不修即修。亦即在修行过程中,能随缘任运,顺其自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绝不攀缘,绝少思量,绝少来去。如此,则修与不修一体不二。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做到随缘清净,一尘不染,才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无事人,才真正达到参禅的目的。且看下面案例:

临济义玄所言:“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9]

龙潭崇信禅师侍奉天皇道吾禅师数年,一日问日:“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道吾云:“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示心要。”崇信日:“何处指示?”道吾日:“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头。何处不指示心要?”崇信低头良久。道吾日:“见则直下便见,拟思便差。”崇信当下开解。[10]142

“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于日常生活,时时处处保持一颗平常心即是修道,即为参禅,一切都随缘,不造作,不执着,只要一切都平常无事。然痴迷之人参禅修道,不知平常心即是道,将参禅视为高深莫测的行为,与众不同的举动,做出种种背道而驰的行为,离道日远。如龙潭参天皇数年,不能理解道在平常生活中,执迷于参禅修佛,痴迷于“心要”,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安住不二,不知日常生活中端茶倒水、吃饭行礼即为道,即是心要。著相而求,心有执念,如此则远离平常心,无有是处。

“平常心是道”将禅法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禅生活化,也使禅增加了现实人生的内涵。一切禅法皆为心法,其所共同关注的是如何使人的心灵去执、除尘,以使人最终得到解脱。现实人生的一切活动无不与人的心念、意识息息相关,禅法解决人的心灵问题的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现实人生中其他问题的解决。例如生态问题,这不仅仅是人类所面对的客观存在的生存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人的主观心理意识的问题,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是要改良人类客观的生存环境,更需要改进人们面对自然生态的主观意识。人类所面对的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复杂,涉及到人类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复杂严峻的局面,单靠科技手段,显得势单力薄。为了更好地解决人类生存所面对的各种难题,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多种方法,多管齐下。而首当其冲的是需要更新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观念,净化人类的心灵。作为以追求心灵解脱为目的禅宗,其理念对解决人类心灵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可以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对“平常心是道”这一禅法理念做解读,发掘其自然生态内涵。

二、“平常心是道”的自然生态观

禅宗并不关心生态问题的解决,所有的禅法理念都是为了使参禅者见性开悟,回归本然,并最终获得身心解脱。同样,马祖的“平常心是道”这一禅法理念,也是为了对治参禅者在修道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执念而提出的,是为参禅者见性开悟而设的,其解决的是佛法问题,无关自然生态问题的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是现实的环境问题,也与人类的心理意识有重大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对这一禅法理念进行多方面的解读,以探讨其对生态问题解决的作用。方立天教授认为:“佛教是一个为一切众生提供解脱的宗教文化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11]陈红兵认为:“佛教本身并不是生态观。我们探讨佛教生态观,一是从当代生态文化观念出发对佛教相关思想的挖掘、阐释;二要从佛教自身精神立场出发对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回应,是佛教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进一步拓展。”[12]“平常心是道”这一禅法理念在新的时代有新的拓展,其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观。

(一)“平常心是道”中包含着人与自然应平等相处的自然观

所谓的平常心是没有好坏、是非、善恶、美丑等区别。因为不区别,方能对世间万法平等对待。因为日常起用之心即是道,那么生活中行住坐卧莫不是参禅,这表明禅宗与生活打成一片,以慈悲心对世间万法平等视之。既不执着于我,也不执着于物,物我平等,世间万法在世上的价值与我在世上的价值等无有二,没有是非高低的区别。日月星辰、泉源溪流、草木虫鱼等在世间一如人在世间一样自得其性,按照自然规律生存或死亡。如此才无分无别。且看下面案例:

达摩大师度梁武帝。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10]40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13]

道者无作,是凡是圣了无区别,即使面对一国最高统治者,也以平常心待之,无你高我低、你贵我贱之分。如此才可谓无私,才可自由自在,才可容涵万物。凡夫著相而见,区别对待,因此蝼蚁、稊稗、瓦甓、屎溺在其心中乃是不登大雅之堂之物。世间万物,等级森然,好坏美丑,截然分明,“常人囿于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徘徊于两个极端之间”[14],有好坏、是非、美丑、高低来去等的分别。如此,本来清净无染之心被世间种种色相所缠缚,处于无明昏暗之中而不自知,使世人生种种分别。“分别心让人类产生了不平等的意识,进而出现了一系列二元对立。这些二元对立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众生不平等是分别心产生的魔障之一。”[15]人类的分别心,使人类不能平等对待自然生态。铃木大拙曾言:“从人看来,自然是人要征服的,是他为了他的物质福利与舒服而要利用的。自然为他提供了种种的机会来发展他的力量,但在人的一面总是有着剥削自然,滥用自然,以逞其私欲的倾向。”[16]人之所以对大自然大肆破坏,主要是人的区别之心,不能做到万物平等一如,人自认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人是万物的中心。这种“人类为中心”的观念,是人类与世间万物不平等的根源,人类高高在上,世间万物都以对人类有价值而存在,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人类中心的观念导致人类认为世间万物都应该对人类有价值,都应该为人类所用,自然生态存在的价值就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为人类而服务的。这种观念也导致人类在利用自然时缺乏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对自然万物的利用没有底限。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私欲的开发方式,不管手段如何,后果如何,都会被人类加以利用,如此则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开发方式便层出不穷地出现。人类对地球不断的开发、改造,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河流污染、草原退化、空气污染、地下水濒临枯竭等愈演愈烈。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使人类自身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只有人类将自然与自身置于平等的位置,消除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万物从本质上讲都是地球上的一分子,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对地球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类才可能关注自然生态自身的权利和力量,才可能为自然生态危机带来最终解决之道。

(二)“平常心是道”包含着有节制地利用自然生态的观念

“平常心是道”就是随缘任运,顺其自然,不强求,不执著。如下案例:

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10]80

“如何是用功”,“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就是用功,如此随顺自然,毫无执着造作。凡夫也能做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但与道者之行为同而不同,表面上看都是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然而凡夫内心有千般计较,万种执着。而道者能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无丝毫的执着、强求,一切都随顺自然。二者内在有天壤之别。即心即佛,不假修成的平常心是道,实际上也就是“当行就行,当止就止,自然合泊而成为随缘任运的生活”[17]。当行则行,当止则止,随缘任运,如此才能使人类在做事时不过度,有底限,使人类在面对自然时,取用有度,不会对自然过度索取而导致自然生态灾难的产生。

无可否认,人类生存于这个地球,必须依靠地球上的资源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靠自然资源来提供,人类与自然资源须臾不可分离。在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比较低下,科学技术不够发达,人类的欲望并没有被大量的开发出来,人类的生产生活并没有对自然生态造成严重影响。此时,人类有节制地生存于地球之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的生存条件较之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使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更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人类对物质的欲望日益增强。人类日益膨胀的欲望与自然生态的有限性形成了一对矛盾,尤其是当今社会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人类进行消费不是为了满足生存下去必备的实际需求,而是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消费主义主张人类有权无限地占有和挥霍物质财富,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由此而形成的过度消费等现象愈演愈烈。尤其是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富有人群的奢侈性消费越来越严重,浪费现象日益突出。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费,以及无处无时不在的浪费,导致人类对生态资源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地球资源造成巨大浪费。人类的欲望越来越多,而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越来越差,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日益逼仄。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有助于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当行则行,当止则之,减少不必要的物质享受和消费以及避免物质资源的浪费,过有节制的生活,如此,人类才能有节制地去利用自然,从而缓解人与自然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三)“平常心是道”包含着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自然观

从日常生活中起用的自在无染之心即为道,此心涵容世间万法,万法皆是此心之示现。心即法,法即心,心与法一体不二。自然是心,心是自然,心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因此,自然不是征服的对象,自然与心乃是和谐共生的对象。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曾言:“禅是大海,是大气,是高山,是雷鸣,是闪电,是春天花开、夏天炎热、冬天降雪,……禅宗并不拘泥于那些来历久远、长期形成的种种形式、习惯及其他一切外在因素,它直指人心,活泼而有生命力。”[18]而罗尔斯顿曾言:“禅宗是有希望的,因为它似乎理解生物共同体,并谴责对整体事物的缩减。禅学喜欢统一的多样和多样的统一,万物皆是一理。这个多变的世界相互补充又相互对立,阴与阳,生与死,源于它事物的事物,变化的进程,交替的四季,所有这一切相辅相成。这个世界似乎告诫人们要听任自然。”[19]禅宗活泼而有生命力是因为禅宗关注的是心性自由,心灵解脱。而心与自然万物一体,山河大地、泉源溪流等丰繁的自然物都是心性的示现,“作为物与人的统一体,山水是目击道存的处所”[20],通过对自然的观照,修行者才能去妄归真,回归本然。宏智正觉禅师则说得更加生动:“诸禅德,来来去去山中人,识得青山便是身,青山是身身是我,更于何处著根尘?”[21]这种“青山是身身是我”即是修道者融入青山绿水,融入与人息息相关的大自然,与自然生态打成一片,我即青山,青山即我,物我平等,心所俱泯,如此才能在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中获得心灵解脱,走向生命圆满之境。这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有助于人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真正将自然的前途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如此,生态问题的解决才有希望。

结 语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这一禅学命题不是孤立的,其与“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一起构成马祖理事相济的禅学体系。这一禅学命题将禅生活化,使远离世间的修行向世间靠拢,使修行者在自身的日常活动中去实践禅,使禅更加平易,更加贴近现实人生。“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22]自然万物,无论翠竹还是黄花,无非是那颗清净无染之心的示现,心与自然相融合,心即自然,自然即心。“道家是从自身走向自然,那么禅宗则是从自然(色)走向自心(空):自然是道家的寄托,也是禅宗悟道的手段。”[23]参禅者通过自然悟道,把自然山水(色)作为佛性(空)的体现,自然山水成为悟道境界的体现。因此,禅师既不征服自然,也不远离自然,他就是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平常心是道”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相融共生、和谐一体的理念,人与自然此动彼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思想,这对我们解决生态问题无疑是具有认识上的指导意义的。

[1][南朝梁]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M]//[日]河村照孝.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01.

[2][唐]道宣.释门归敬仪[M]//[日]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5册.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858.

[3][唐]马祖道一.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四家语录卷一[M]//[日]河村照孝.卍新纂续藏经:第69册.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

[4][日]铃木大拙,等.禅宗与精神分析[M].洪修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36.

[5][唐]赵州从谂.赵州和尚语录[M]//嘉兴大藏经:第2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358.

[6][宋]法应.禅宗颂古联珠通集[M]//[日]河村照孝.卍新纂续藏经:第65册.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82.

[7][元]了庵清欲.了庵清欲禅师语录[M]//[日]河村照孝.卍新纂续藏经:第71册.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80.

[8][日]铃木大拙.禅风禅骨[M].耿仁秋,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66.

[9][唐]慧然.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M]//[日]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7册.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489.

[10][宋]普济.五灯会元[M]//[日]河村照孝.卍新纂续藏经:第80册.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

[11]方立天.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识[J].文史哲,2007(4):22-28.

[12]陈红兵.试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38-143.

[13][晋]郭象,[唐]成玄英.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399.

[14]汪韶军.《中论》实相理论探析[J].琼州学院学报,2015(4):26-31.

[15]毛明.论美国诗人斯奈德的生态思想与禅宗心性论的契合[J].中华文化论坛,2013(11):110-114.

[16][日]铃木大拙.悟性的提升[M].孟祥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155.

[17]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377.

[18][日]铃木大拙.通向禅学之路[M].葛兆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6.

[19][美]H·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J].哲学译丛,1994(5):11-18.

[20]敬文东.山水与风景[J].琼州学院学报,2014(1):119-124.

[21][宋]宏智正觉.宏智禅师广录[M]//[日]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35.

[22][宋]道原.景德传灯录[M]//[日]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441.

[23]邓绍秋.禅宗美学思想的生态智慧[J].美与时代,2010(4):16-18.

(编校:党阳)

Ma Zudaoyi’s“Ordinary Mind is Tao”and It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LI Cun-zhou

(Basic Educational College,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37, China)

Ma Zudaoyi’s idea of Chan, “the ordinary mind is Tao”, pursues the freedom of the heart and is realized in daily life. “The ordinary mind is Tao”, “the Buddha is in the heart”, “no heart and no Buddha” are the trinity Chan system and function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Meanwhile, “the ordinary mind is Tao” presents natural ecological perspective which believes in the equality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nature, and modest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refore such thought has its significance in ecology construction.

Ma Zudaoyi; “the ordinary mind is Tao”; the Buddha is in the heart; no heart and no Buddha; natural ecological perspective

2016-03-08

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2015年科研立项项目(XM1501)

李存周(1978-),男,河南浚县人,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与传统文化。

I206.6

A

1008-6722(2016)03-0056-06

10.13307/j.issn.1008-6722.2016.03.09

猜你喜欢

马祖平常心禅宗
敬业绘就“最美”人生
禅宗软件
平常心看待民法典时代的到来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以平常心看婚姻
菜根谭之《平常心是道》
《星云禅话》选读:野鸭子
大无畏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怎样打造禅宗文化大品牌——对湖北黄冈禅宗文化开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