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方言古语词探析

2016-03-15吴丽君石东玉李彦如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玉篇承德本义

吴丽君 石东玉 李彦如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承德方言古语词探析

吴丽君 石东玉 李彦如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承德方言词汇在很大程度上与普通话相同,大体上融合了东北方言词汇和北京方言词汇。但由于承德历史上便是满、汉、蒙、回杂居的地方,所以也有一些普通话所没有的特殊方言词语。这些特殊的方言词语有很多是古已有之,沿用至今的,它们不仅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探讨承德方言古语词与普通话词语的异同,寻求其对应关系,对于丰富普通话词汇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承德;方言;古语词;普通话;探析

一、引言

历史上承德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区,“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土著居民很少。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修建热河行宫至乾隆五十七年(1790年)避暑山庄正式落成,承德一跃而成为清王朝的陪都,由了无人居的小村落发展成“户口日滋、耕桑益辟”,聚民超万家的大都会。承德居民大都来自北京、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北方方言区,语言差异本来就不大,加之承德特殊的政治地位和与北京毗邻的地缘优势,经过300多年的融合交汇,语言趋于统一。一般把承德方言划为北京官话区,承德方言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但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尤其是词汇方面,特点更为突出。词汇中有大量的满语词、蒙古语词和古语词。本文着重讨论承德方言中的古语词。

二、有关方言古语词的界定

有关方言古语词的含义,学界很多专家、学者都曾有过论述。如:李荣先生认为“有些字虽然古己有之,却没有人认为是古语。比方人、马'等字最古了,甲骨文里就有了,我们不说它是古语,那是因为这些字古今普遍使用的缘故。有些不普遍使用的古语,只限于某些方言,这才说某方言保留古语。”[1]林伦伦认为“古语词指的是在古代文献中有用例而在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己经不用或者只在个别书面语中保留的词语。”[2]胡裕树认为“古语词是指现代汉语中少用而多见于古代文献的词。”[3]黄伯荣、廖序东认为:“古语词包括一般所说的文言词和历史词,它们来源于古代文言著作。”[4]此外,董绍克(《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p148)、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p134)罗听如(《湖南土话中的古语词》,《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2期)、邓海峰(《湖南新田南乡土话古语词举隅》,《语文学刊》2004年第1期)等也有论述。各家说法虽有不同,但有一点基本是一致的,即方言古语词主要指方言中的古代汉语词,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口语不再使用或极少使用。

参照各家论述,本文将承德方言古语词界定为见于古代文献的在承德方言中仍然使用,而在普通话中已不使用的词语。以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为参照,凡该词典收录的(词后标有〈方〉〈书〉〈古〉字样除外),都认为普通话还在使用,反之,则认为在普通话中已不使用。

三、承德方言中的古语词

承德方言中存有很多古语词,这些古语词以单音词居多,也有少数复音词。从使用情况看,绝大部分古语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意义和用法,也有少数古语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在承德方言中普遍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也把它们作为方言词语收录的古语词。这种情况占承德方言古语词的绝大部分。

1.在承德方言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方言词语收录的读音、意义、用法与古代基本一致的古语词。如:矬、扽、价、苶、䞍、奘、帮衬、鼓捣、拿捏等。

矬:读作cu ó。《广韵·戈韵》《集韵·戈韵》《玉篇》均释为“短也。”《字汇·矢部》:“身短。”可见,“矬”字本义是专指人身材短小,后引申兼指物低矮。

承德方言中,“矬”的本义、引申义都很常见。例如:她男朋友长得还不错,就是个头矬了点儿。/这片树都栽上好几年了,怎么还那么挫呀!

扽:读作d è n。《广雅·释诂》:“扽,引也。”王念孙疏证:“古通作‘顿’。……案:顿者,振引也。言掣裘领者,五指而振引之,则全裘之毛皆顺也。”《广韵·慁韵》:“撼扽。”《玉篇·手部》:“撼也。”可见,“扽”之本义为用力猛拉,后引申为两头同时用力拉动或振动,使物平整。

承德方言中,“扽”的本义、引申义都很常用。例如:我袖子这儿露出一截线头,你帮我把它 下去。/你帮我把床单扽扽晾上。

价:读作jie,助词。《说文·人部》《广韵·祃韵》《集韵·祃韵》《玉篇·人部》均收此字,依次解释为“物直也”、“价数”、“售直也”、“价数”。可见,“价”最初是名词,指价格、价值,读作ji à。用作助词则是后来产生的。例如《官场现形记》六回:“真是五天一大操,三天一小操,整日价旌旗耀目,金鼓齐鸣。”《老残游记》一回:“那阁子旁边风声呼呼价响,仿佛阁子都要动摇似的,天上云气一片片价叠起。”前一例属语气助词,无实义;后一例属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结构助词“地”。

“价”的助词用法,在承德方言中用得非常普遍。作语气助词,常跟否定副词一起使用,单独成句,无实在意义。例如:不价/别价/甭价。作结构助词,常用在状语后面。例如:整天价在外面跑,家里的事一点儿都不管。

苶:读作ni é。《集韵·屑韵》:“疲皃。”如《庄子·齐物论》:“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成玄英疏:“苶然,疲顿皃也。”可见,“苶”字本义是疲倦的样子。

承德方言中,“苶”的本义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例如:发苶/他今天有点儿苶。”同时承德方言还有“苶啦吧叽”,“苶吧嗒嗒”等说法。例如:那个人一天到晚都苶啦吧叽的,一点儿精神都没有。/他总是苶吧嗒嗒的。

奘:读作zhu ǎnɡ。《说文·大部》:“驵大也。”《尔雅·释言》:“奘,驵也。”郭璞注:“今江东呼大为驵,驵犹粗也。”《方言》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可见,“奘”字本义专指马大、马壮,后泛指人或物体粗大、健壮。

承德方言保留了“奘”的“粗大、健壮”意义。例如:腿奘/腰奘/树奘。

帮衬:读作bānɡ chèn。意思是帮助,资助。例如元·曾瑞《留鞋记》第二折:“今日一天大事,都在这殿里,你岂可不帮衬着我。”《儒林外史》第一回:“又亏秦老一力帮衬,制备衣衾棺椁。”

承德方言使用“帮衬”一词,多指在人力或物力上帮助、照顾。例如:你们是亲兄弟,有什么事一定要互相帮衬。/在场面上,我们要相互帮衬着说。

鼓捣:读作ɡ ǔdɑ o。意思是弄、折腾。例如《红楼梦》第六三回:“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喝的把臊都丢了。”

承德方言沿用了“鼓捣”一词。例如:不一会儿,他俩就把一瓶子酒鼓捣没了。/没想到他把这台坏电视机给鼓捣好了。/你一直在那鼓捣啥呐?第一句“鼓捣”是折腾的意思,后两句则是拨弄,摆弄的意思。另外“鼓捣”在承德方言中还含有贬义,指挑拨、支使,也可说成“捣鼓”(dáo ɡu)。例如:出现这种局面都是她在下面鼓捣(捣鼓)的。/这件事一定是他鼓捣人干的。

拿捏:读作nániē或n ánie。在古代有两种用法:第一种,形容词,扭捏,故作稳重。例如《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晁大舍也不似昨日拿捏官腔。”《红楼梦》第八四回:“宝玉答应了个是,只得拿捏着,慢慢的退出。”第二种,动词,役使,刁难,要挟。例如《西游记》第四三回:“他……拿捏我父子们,有结连妖邪、抢夺人口之罪。”清末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倘若被他们知道这个意思,……那就受他拿捏了。”

承德方言中,两种古代用法都延留下来。例如:你别拿捏着了,赶快说。/他特别爱拿捏人,以为离了他别人就做不了。

此外,“拿捏”还有“把握”、“掌握”的意义,如:这件事我拿捏不准。此种用法在普通话和承德方言中都很常见。

2.在承德方言中的读音、意义、用法与古代不完全一致,略有变化的古语词。如:艮、搊、抹搭、伍的、营生等词。

艮:读作g ě n。《说文》《广韵》《集韵》《玉篇》等均收此字,其意义为很、止、山、坚等,后引申为不松软、不酥脆、不通畅等义。

在承德方言中,“艮”的本义使用甚少,大多用的是引申义,而且有所变化。例如:这红薯干儿挺艮的。/他说话特艮。前一个句子指食物坚韧而不酥脆,后一个句子指说话有趣、可爱、逗乐,与《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方言词释为“(性子)直;说话生硬”有很大差别。

搊:读作ch ōu。《广韵·尤韵》:“手搊。”《集韵·尤韵》引《博雅》:“搊,拘也。”《玉篇·手部》:“手搊也。”明·沈榜《苑署杂记·民风二·方言》:“扶曰搊。”由此可知,古代“搊”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束紧”,另一种是“扶”。

这两种用法都保留到了承德方言中。例如:“你帮他搊上腰带。”/“快把他搊起来。”另外,“搊”在承德方言中还有缩紧、不平整的意思,常见说法有“搊搊”、“搊巴”、“搊搊巴巴”等。例如:“天太冷了,他们总是搊巴(或搊搊)着呆着。”/这衣服搊搊巴巴的,帮我把它熨平整了。

抹搭:读作mādɑ。古代指怠慢;变心。如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休想我半星儿意差,一分儿抹搭。我情愿举案齐眉傍书榻。”

在承德方言中,“抹搭”一词依然在使用,意义与古代有所不同,指眼皮向下而不合拢,多用来描述人在不高兴时眼部特征。如:他整天抹搭着眼,就没见他高兴过。

伍的:读作w ǔde。《说文·人部》《玉篇·人部》《广韵·姥韵》均收有此字,释义基本一致,指民户、军事编制的基本单位,引申指同类、同伙、同伴等。如《史记 淮阴侯列》:“信出门,笑越曰:‘生乃与哙等为伍。’”句中的“伍”指同伙、同伴。

在承德方言中,“伍”的本义已经消失,引申义得以保留,并在“伍”字后面增加词尾“的”构成复音词“伍的”,有“之类”、“一类”、“等等”的意义。例如:买个篮子,装点东西伍的。/铅笔、橡皮、笔记本伍的别忘了带上。

营生:读作y ínɡshenɡ。“营生”原本是动宾词组,指经营生意、做生意,后来凝固成复音词,指职业、事情等意义。如晋·葛洪《抱朴子·安贫》:“范生出则灭吴霸越,为命世之佐;入则货殖营生,累万金之赀。”句中“营生”指做生意。宋·庄季裕《鸡肋编》:“两浙妇人,皆事服饰口腹而耻为营生。”《红楼梦》第一回:“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说唐》第五回:“﹝这庄上主人﹞收买亡命,做的没本营生。”三句中“营生”的意义分别是职业、事情、生意。

在承德方言中,“营生”动宾词组的用法已经消失,复音词用得则非常普遍,且读音常常儿化。如:找个正经营生。/实在没营生干,你就去外面溜达溜达。

上述所有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均作为方言词语收录其中,意义、用法与承德方言基本相同。

(二)在承德方言中经常使用,《现代汉语词典》只作书面语保留的古语词,这类词语相对较少。如:旰、幠、嘬等。

旰:读作gàn.《说文·日部》:“晚也。”《广韵·翰韵》:“日晚也,晏也。”《玉篇》:“晚也。”可见,“旰”的本义是“天色晚”。如《左传·昭公十二年》:“日旰君勤。”《后汉书 儒林传 尹敏》:“(尹敏)与班彪亲善,每日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在承德方言中,“旰”字本义消失,更多表达的则是“完”、“坏”等引申义,而且很少单独使用,常常说“旰了”。例如:旰了,挺好的衣服让虫子给蛀了。/旰了,你交待的事我忘办了。

《现代汉语词典》把“旰”作为书面语收录其中,“旰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作“干了”,“干”当作“旰”。

幠:读作hū。《说文·巾部》:“覆也。”《段注》引《释诂》:“幠,大也。幠,有也,皆覆义之引申也……”《尔雅·释言》:“幠,傲也。”即傲慢。由此可见,覆盖、遮蔽是“幠”字本义,其余皆是引申义或假借义。

在承德方言中,“幠”字本义得以保留,引申义则很少使用。例如:田里的苗全让草给幠住了。/他上火了,两眼全让眵目糊给 住了。

《现代汉语词典》把“幠”字的“大”和“傲慢”义作为书面用法收录,“覆盖”义则作为方言用法收录。

嘬:读作chuài。《广韵·赒韵》《玉篇·口部》:“嘬,一举尽臠也。”也就是说,“嘬”的本义为“大口吞食”。《礼记·曲礼上》:“濡肉齿决,亁肉不齿决,毋嘬炙。”郑玄注“谓一举尽臠也。”孔疏:“倂食之曰嘬。”

“嘬”在承德方言中的用法有所变化,泛指“吃”。例如:吃不了就别硬往下嘬了。/孩子不吃,你就别嘬他了。

《现代汉语词典》,把“吃”的意义,作为书面用法收录其中。

(三)在承德方言中使用,在《现代汉语词典》〈方〉〈书〉〈古〉中均未收录的古语词。例如:不好、馋痨、戈戟、早起等。

不好:读作bùhǎo。古代多指生病、不舒服。元·吴昌龄《张天师》剧二折·楔子:“你那病人不好几日了?”《金瓶梅》第十一回:“俺妈从去岁不好了一场,至今腿脚半边通动不的,只扶着人走。”“不好”也指不便。《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中多委曲,小弟不好说得,非子中不能详言。”

承德方言中,“不好”的两种用法都保留了下来。例如:她不好这些天,一直都是保姆照顾的。/这么多天了还不好,你赶紧去医院看看吧。/我也不好违反规定/你是个姑娘,有些话不好告诉你。前两例指生病、身体不适,后两例指不便。

馋痨:读作ch án l áo。指贪嗜饮食久而成病。《儒林外史》第六回:“那掌舵驾长害馋痨,左手把着舵,右手拈来,一片片地送在嘴里了。”《红楼梦》第八十回:“一时,安歇之时,金桂便故意的撵薛蟠别处去睡,‘省的得了馋痨似的。’”

承德方言常用此语讥讽嘴馋贪吃的人。如:他就是个馋痨。/见着好吃的东西就想吃,馋痨啊你。有时也说小孩子“你个小馋痨。”带有喜欢、喜爱之意。

戈戟:读作g ēji。戈和戟,本为兵器名,后泛指兵器,引申指战争。如《西游记》第五回:“那壁厢旌旗飞彩,这壁厢戈戟生辉。”唐·胡曾《咏史诗·流沙》:“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承德方言中,保留了“戈戟”的“战争”意义,但程度有所减轻,指闹别扭,拌嘴。也说成“戈戈戟戟”。例如:把话说开了就行了,别总这么戈戟着了。/两口子不好好过日子,整天戈戟。

早起:读作zǎo q ǐ。在古代“早起”常指早晨、早上。如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俺等了你一早起了,没有吃饭哩。”《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早起在大太太跟前说的这样好,如今怎么样处呢?”

在承德方言中,这种意义依然经常使用。例如:今儿早起在菜市场碰到个熟人。/明天早起饭想吃什么?

四、小结

这些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词语,至今仍然活跃在承德方言中。这些词语无论是在承德大范围使用,还是在某一区域使用,彼此都能听得懂。它们不仅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贴切细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也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例如:“掴”、“薅”、“暖房”、“出伏”、“沾亲”、“调教”、“将养”、“ 受”、“上心”等古语词,早已融入到现代汉语中,作为普通词语被人们广泛使用。“饶”、“撺掇”、“待见”、“提溜”、“敁敠”、“打夜作”等古语词,也已成为现代汉语常用的口语词。这些古语词承载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地域文化,是珍贵的文化宝藏。但有些古词语,因其没有(或很难见到)正式书写形式,且听起来也很“土气”,难登大雅之堂,正逐渐从我们的语言中消失。作为语言文字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挖掘、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换发出勃勃生机。

[1]李荣.关于汉语方言研究的几点意见[J].方言,1983.

[2]林伦伦.潮汕方言中的古语词及其训诂学意义[J].语文研究.1997,(1).

[3]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246.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241.

Analysis of the Archaic Words in Chengde Dialects

WU Li-jun, SHI Dong-yu, LI Yan-ru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e, Hebei 067000,China)

The vocabulary of Chengde's dialects is very much the same as that of Mandarin. It is largely integrated with the vocabulary of Northeast China dialects and that of Beijing dialect. But since in history Chengde was a place where the Manchu, Han, Mongolian and Hui ethnic groups inhabited, some words in its dialects are unique and cannot be found in Mandarin. Many of these words are archaic but are still in use in the place today. They not only make the language vivid and show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have a high cultural value. To compare these words in Chengde dialects with words in Mandarin and seek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enriching the Mandarin vocabulary.

Chengde; dialect; archaic words, Mandarin; analysis

H172

A

2095-3763(2016)04-0034-05

2016-04-09

吴丽君(1964- ),女,河北隆化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字;石东玉(1968- ),男,河北宽城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文学史、教育史。

猜你喜欢

玉篇承德本义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说文》《玉篇》目部重文比较研究
《说文解字》与《玉篇》囗部字的释义比较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
《玉篇》与其他字书对比研究综述
“酉”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