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
2016-03-15徐艳丁昭姚温丽
徐艳丁昭 姚温丽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71)
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
徐艳丁昭 姚温丽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71)
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就是借鉴高校学分制管理制度,根据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般轨迹和规律,在每个发展阶段设计教师培训方案,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每个培训项目要求完成一定学时,赋予一定学分,教师根据自己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及专业发展需求,自主选课安排学习,并按照规定修满学分,达到培训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应把握这项制度的系统性、发展性、自主性等基本要求,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给予二级学院(系)自主权及以人为本等原则,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
一、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含义
学分制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指以选课为核心,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习质与量的教学管理制度[1]。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就是借鉴高校学分制管理制度,根据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般轨迹和规律,在每个发展阶段设计教师培训方案,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每个培训项目要求完成一定学时,赋予一定学分,教师根据自己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及专业发展需求,自主选课安排学习,并按照规定修满学分,达到培训要求。
二、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素质提出新要求
在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的今天,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加强教师培训,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高校教师尤其是新入职教师大部分直接从学校过渡到高校教学岗位上,没有行业一线从业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能力欠缺,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如何切实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之满足高校转型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是教育管理部门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提出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作为重点进行管理,给予较多的学分权重,引导教师积极到行业一线实习锻炼,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作为专业教学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在职培训将有助于高校教师随着教学工作经历的延续、经验的积累、知识的更新及不断的反思逐渐达至专业成熟。因此,如何提高培训的效用,达到培训目标,是近年来培训实施者的重点思考问题之一。对应用型高校来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通过构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将教师实践锻炼纳入培训范围,给予一定权重的学分,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参加实践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性和连续性,帮助教师避免和克服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迷茫及懈怠。
(三)是提高高校教师培训管理效能的大胆尝试
高校愈来愈认识到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如讲座、研讨、网络课程等。但是如何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参与度,始终是高校教师培训管理者面对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在于设计能够吸引教师参与的培训项目,培训内容避免虚化,切合教师实际需要,引导教师按照专业发展的轨迹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而学分制管理的提出,是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培训效能的大胆尝试。引进学分管理制度,规定每个发展阶段应完成的培训项目,尤其注重提高实践能力的培训,要求教师培训合格完成相应学分才可进入下一阶段活动,并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挂钩,有利于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三、应用型高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建立的基本要求
(一)系统性
系统性也称为整体性,要求将决策对象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和运作。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强调制度的建立不仅仅是就培训论培训,更主要的是致力于建立一种能够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引导和满足教师需求、最终提升教师能力的体系。整个制度的宗旨是全力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具体设计制度体系时,应明确项目类型,即设计有必修和选修,在教师每个专业发展阶段的培训方案中明确诸如项目安排、学分分配及考核标准等内容,也就是制度要包含建立的指导思想、各阶段教师的培训目标、培训项目及课程设置、量化学分、考核标准等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制度的各个要素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联系的基础即为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以及应用型高校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处理好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和相互关联,使管理制度涵盖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并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称层次的教师群体,进行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培训及管理,实现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发展性
应用型高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发展性要求,主要是指必须遵循高校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沿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进行制度设计。随着职业生涯的推进以及对职业了解程度的深化,教师越来越容易捕捉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会增长,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会增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会提高。学分管理制度应按照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历程分为不同的培训阶段,可分为初入职、入职三年后、入职六年后等,同时结合教师职称变化情况设计培训项目。尤其要针对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随着教师入职时间的延长,在适当的阶段设计不同的实践能力培训项目。如安排具有从业经验的老教师帮带初入职教师,选派入职三四年后掌握一定学科专业教学技能的教师到行业一线进行顶岗锻炼,安排顶岗归来的教师开展经验交流、教学转化等活动。总之,要随着教师职业发展,动态地安排教师的培训项目。
(三)自主性
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定位于服务教师,因此不能想当然地、生硬地设计项目强制教师执行。服务教师,就要尊重教师的专业自由以及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工作生活特点,让教师接受培训学习有一定的自主权。如在选择培训项目时有一定的自主性,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也有一定的自主性。而要让教师享有这种自主权,就必须设计相当数量的选修项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场所,使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如安排网络培训项目,依托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优质资源以及学校网络课程资源,开通教师在线学习平台,使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地进行学习。实现自主性可以帮助教师消除以往参加培训的偶然性和盲目性,在学分管理制度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活动。
四、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构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必须遵循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高校教师作为专业教学人员,必然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发展历程,要随着教学工作经历的延续、经验的积累、知识的更新及不断的反思才能逐渐达至专业的成熟[2]。换句话说,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发展问题。作为教师个人,往往由于教育基本理论的匮乏和工作经验的缺少,大多数人不易对自身职业发展生涯作出整体分析,也很难作出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在追求自身提高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阻碍个人专业成长。应用型高校建立和采用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时,必须着眼于克服这种盲目性,注意科学分析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需求,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培训项目,赋予不同的学分值,对各个专业成长阶段的培训,包括入职培训、在职期间理论培训及实践培训进行分层管理,从而达到预期培训目标。同时,由于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者并不是接受培训的主体,在准确、清晰、完全地把握教师真正培训需求上必然有认知上的盲区,从而导致制度制定的非科学性。为此,在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必须十分在意预防和克服主观臆断和理想化倾向。要以高校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作为理论基础,充分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大调研力度,充分倾听教师的呼声,切实掌握教师的实际需求;反复论证,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执行过程中随时观察,及时掌握反馈情况,适时修改经实践检验发现的不完善、不合理之处,使制度更加科学高效。
(二)可操作性
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可操作性原则,这样才有可能应用于实践并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根据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应用型高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特点,为教师规划专业发展路径。包括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及培训评价三个方面的设计,都应该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便于操作。第一,便于教师的学习。应根据高校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将培训项目分为三类,分别适应教师入职后的适应期、成长期、发展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培训目标,组织不同方式的培训项目;每个项目制定合格标准,赋予相应学分。同时,将项目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教师就像学生选课一样,一目了然,能够按照自己所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培训项目。每个项目都赋予一定学分,接受培训的教师修够一定学分可进入下一阶段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第二,便于管理者开展工作。因为学分管理制度已将培训项目、方式方法等一一列出,在建立教师培训档案、记录学分和考核培训结果时,管理者能够方便地考察每位教师的继续教育情况,从而可以据此评价培训效果,并将培训情况作为教师参加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晋职加薪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三)给予二级学院(系)充分的自主权
高校二级学院(系)处于教学第一线的位置,与教师关系最为密切,能够及时了解教师的培训意愿,因此,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应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系)的重要作用,并给予二级学院(系)较多的自主权。相对于学校一级的培训管理者来说,二级学院(系)对学科专业发展状况、行业一线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更有发言权。在遵循学校学分制管理制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除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等公共培训内容外,涉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项目应交由二级学院(系)承担,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培训结果考核等。尤其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需要二级学院(系)与行业一线沟通协商,确定具体形式,并加强实践能力培训的过程管理,督促教师将培训所得转化到日常教学当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是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的肯定。体现在管理领域和过程中,就是强调尊重人,从被管理者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其提供服务。高校教师是专业技术人群,成就动机较高,自我实现的愿望较强。由于职业特点,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将最前沿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他们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千篇一律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必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对培训的需求与他们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职业发展中的困惑息息相关。教师培训采用学分管理制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定位于服务广大一线教师。这里所说的服务,就是“为教师在知识、能力、道德品质及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方面获得提高所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3]。在研究制定各项制度条文时,深入教师群体,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调研,通过平等对话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而不是在主管臆测的情况下提供培训服务。因此,应遵循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帮助教师通过培训尽可能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培养教师的参培动机,激发他们产生更高层次的培训需求。这样才能够体现以人为本,促进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具体到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上,除了提供切合教师实际发展需求的培训项目,还要在必修项目外设计选修项目。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需要、发展方向及时间等进行选择。转变管理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一切制度从教师需要出发,激发教师个人成长的内驱力,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的参与度,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另外,以人为本的理念也体现在教师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具有一定弹性,充分顾及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教学科研压力以及生活压力等因素,使他们在便捷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五、构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须特别关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除了明确它的基本要求和构建原则,有些问题还须特别关注。
第一,注意突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即制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更能够满足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要求,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在设计培训项目时充分考虑行业一线工作流程特点,以提高教师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确定培训内容及形式。也就是在完成各类高校教师都应接受的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培训时,从项目的数量和内容上都更倾斜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从制度的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提高实践能力”这个目标,才能切实构建出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的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第二,必须制订易于操作、便于管理的实施细则。高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具体执行时需要建立细则,以提高可操作性,利于制度的有效实施。细则的建立涉及制度执行的整个流程,如培训项目的设计、教师参培的方式、学分登记的程序、培训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与考核评优等工作的挂钩以及对制度本身的评价等。实施细则的建立更需要集思广益,应广泛邀请学校教学及管理领域的专家,尤其是二级学院(系)的教学管理者及专业带头人,反复讨论、严密推敲,设计出能够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要求、能够适应教师各个专业发展阶段、能够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能够便于操作管理的实施细则。
第三,优化学分档案的管理。近年来,为满足教学需求,高校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师个人信息如学历层次、职称层次等处于动态变化中,但教师各类继续教育的过程和成果的记录还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若教师培训实行学分制管理,学分的记录核算、收集统计都将是较复杂的计量化工作,工作量会很大且容易出现误差。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形成数字化的教师培训档案信息库。
[1]汪文华.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2012(2):23.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2.
[3]漆新贵,李才俊.基于教师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J].教育导刊,2010(3):62.
(责任编辑:杭长钊)
2016-07-10
徐艳,河北传媒学院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科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丁昭,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姚温丽,河北传媒学院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科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