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行校联合”培养创新研究
——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例

2016-03-15孙玲

关键词:金融学实务实训

孙玲

(湖北经济学院 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行校联合”培养创新研究
——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例

孙玲

(湖北经济学院 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2003年建校至今,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就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4-2030年总体规划》提出的金融人才的需求相比,还存在金融人才供给不足,实际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这反映出了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上还需要根据区域金融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实践类课程数量与内容安排上还要与时俱进,金融业务技能学习还有待丰富,实习实训基地业务实习的常态性与连续性还要进一步强化等问题。本文针对法商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创新实施“行校联合”优势互补,共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成实践型教学团队,共同完善定期实习实训安排,共同完善金融人才评价和反馈机制的金融人才培养新思路。

独立学院;行校联合;应用型人才:实践性教学

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提高了受教育群体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其人才培养定位,大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为就业市场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满足了日益上升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据统计,湖北省内共有31所独立学院,①除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外,还有其他8所高校②开设金融学专业。由于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按照“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要求培养人才,金融学、投资学在全国经济学专业排C等,③综合实力在湖北省独立学院中排名第20位,尤其金融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等重点专业(方向)受到社会欢迎。据《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统计,其中金融学专业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0.58%,国际金融、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专科就业率分别为 94.87%和95.69%。这些毕业生中的70%以上在湖北地区就业,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支撑。

一、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从2003年建校开始,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依托湖北武汉市的区位优势,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优势资源开设了金融系在内的17个系 (部),29个本科专业和19个专科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法商学院坚持质量立校,按照“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要求培养人才。金融学专业共有金融学、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金融学专业(金融理财方向)、金融学专业(试验班)4个本科专业方向和金融管理与实务1个专科专业方向,现有学生约1700人。④

作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法商学院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上花了很多心血,重点在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和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从而保障了金融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分为通识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三大类,选修课分为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两类。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分析、金融工程、金融业务技能等。在这些课程中,国际金融学为省级精品课程,货币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管理学、财政学为校级精品课程。这些课程均建有较为完善的课程教学团队和网站,通过网站资料的共享和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金融学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

为了强化应用和实践技能,在校内金融学专业利用了先进的“金融投资实验室”,开展证券、期货、外汇交易、国际结算、商业银行、信贷、保险等课程仿真业务的开放性综合实验;在货币金融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货币金融陈列馆,开展直观教学活动。在校外法商学院还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武珞路营业部、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齐鲁证券徐东路营业部、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深圳交通银行后台服务中心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校外实训活动,通过共建的7个实习基地实施校企合作,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更好的实训、实习、就业平台。

(三)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

法商学院金融系注重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金融学专业获批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金融系教师们充分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完成了所有专业课程的电子教案,在授课中90%以上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专业知识。在完善传统课堂讲授方式的基础上,教师们采用了互动式、情景式、案例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质量受到广泛好评。法商学院也积极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金融系教师获得多项教学改革成果。

(四)金融学第二课堂设置

法商学院在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同时,还长期重视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结合金融专业的具体实际,每年开展“金融科技文化月”——“基本技能大赛—点钞、五笔打字、小键盘输入”、“金融知识竞赛”、“金融模拟投资大赛”;主动邀请校外银行、证券、保险一线单位主管开展金融知识讲座等学生活动,提高学生业务技能,开拓学生就业方向,指明学生就业需求为大学生就业打好基础。近年来,金融系学生还在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奖征文、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科研立项等活动中捷报频传。

二、法商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根据法商学院的2014届、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反映,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但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一方面,这些金融人才的供给数量与市场需求相比不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认为这些金融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还应再重点强化培养。

首先,从市场供给和需求来看。2012-2015年,金融学专业每年约为市场培养500名左右的毕业生。近年来湖北省金融业发展加快,尤其是根据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4-2030年总体规划》要求,2020年武汉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10万,2030年将达到15万。未来金融人才需求量还进一步扩大,相对于这一巨大缺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还有待提升。

其次,从这些金融人才的能力来看,这些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应再重点强化培养。根据2015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反馈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为认可,评价优秀的比率分别为78%,70%,63%和61%。而实际工作能力评价优秀的比率仅为53%,文字功底、创新能力和计算机水平能力评价优秀的比率仅为50%、49%和47%。这些能力都还需要通过更多系统性的课程、实习、实践进行全面的培养。

(一)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还应提升

据法商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统计,2015届金融学专业共有本科生329人和专科毕业生155人,共计484人,比2014年增加了22人。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发展速度加快,截至2015年底,湖北省金融业增加值已经约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5.6%,⑤已然成为了支柱产业。未来金融业态不断丰富,多样化的金融人才需求量也将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华英才网数据统计,湖北省金融人才年均4000-5000人的人才缺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还应该相应提升。

(二)金融学实践类课程与需求相比数量不足

据2015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反馈,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仅有商业银行业务、信贷管理、外汇交易、国际结算、保险、证券投资、利息理论等约十门课程开辟了实验教学内容和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实践教学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也加深了对理论课程的学习理解。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不匹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进而不利于提升专业素养。

(三)常态化业务技能学习不够丰富

虽然法商学院也开展了多种业务技能竞赛和培训,几乎月月有活动,结合金融专业的具体实际,每年开展“金融科技文化月”——“基本技能大赛—点钞、五笔打字、小键盘输入”、“金融知识竞赛”、“金融模拟投资大赛”。但这些活动内容重复度较高,有的还不能反映金融业新的发展态势,略显滞后。对于金融所需的口头表达、待人接物、文字功底、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竞赛内容设计较少,有所欠缺。

(四)实习实训基地业务实习的常态性与连续性不足

虽然法商学院建有包括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等金融机构在内的7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就业平台。但是,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较为僵化,绝大多数学生最后一年才有机会进入金融机构进行实习和实训,而实习和实训过程中,实习实训内容零散,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规划。学生的专业知识、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文字功底、创新能力不是通过一次性实习实践就能达到的,都还需要更多系统性、常态化的有针对性地进入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践进行培养。学生们也希望获得更多常态化的金融机构专业实习与实践活动机会,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三、行校联合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考

法商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根据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新机制的优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既然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未来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就需要针对现有的不足,利用现有的法商学院外部的金融行业资源和内部的优质金融教学资源进行资源共享和互补,创新实施“行校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成实践型教学团队,共同完善定期实习实训安排,共同完善金融人才评价和反馈机制,在常态化的实习实践锻炼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够培养出更满足金融机构需要,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实用、实践、实干型人才金融人才。

(一)根据金融企业需求共同优化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落实法商学院金融学“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法商学院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齐鲁证券徐东路营业部、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深圳交通银行后台服务中心等金融机构联合设立了7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但是,这些实训实习部门对法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学分和课程设置、人才选拔、培养目标等方面参与度不高。现有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于2012年,已经滞后于当前新的金融发展形势,因此,需要广泛听取这些实务部门的意见,根据金融发展新形势新趋势的需要,进行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培养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首先,在学分和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听取这些实训实习部门的意见,适当减少部分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分,增加金融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学分,例如商业银行业务、信贷业务、外汇业务、国际结算业务技能实验课。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金融学专业课程中金融机构实务案例、营运管理、风险管理、金融业务技能等已有的实务课程,同时开发新的实务课程,不断完善可以紧贴时代变化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其次,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中更好地结合实务和案例,引入案例教学方式,通过细致的案例引导、分析、讨论与总结等方式促进理论课程与实务知识、技能更好地融合,为学生掌握实践知识和专业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进一步完善实践、实验课程,通过实践课程体系的更新、实验软件和实验平台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加强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融会贯通。

(二)联合行校资源共同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效果,金融系可以更好地吸纳实务部门主管、能手、培训师等实务指导团队人员加入教师团队。一方面可以通过不定期地邀请金融机构实务指导团队成员到学校进行访问学习,通过实地参观、业务分析、技能演示、主题讨论、专题讲座、情景教学等形式,结合时势,不断完善和更新理论和实务教师团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另一方面让这些实务部门的教师参与业务技能竞赛与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他们参与“金融科技文化月”的“基本技能大赛”、“金融知识竞赛”、“金融模拟投资大赛”的培训指导和裁判活动,将金融机构新的技能和业务传授给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定期鼓励、带领金融学专业教师到金融部门进行短期的观摩、学习、交流、挂职锻炼,提高校内专业教师的实务见识和水平。

(三)共同完善实习实训安排

再次,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和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连续地、成建制的课程实习、学期实习、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实训方案。例如,根据大一新生只进行通识教育,金融知识完全没有接触的特征,通过到金融机构参观的形式,让他们对金融机构有更具体的认知,加深对金融行业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对大二学生,由于他们已经接触到一定的经济学和金融的基础知识,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金融机构前台接待、大堂经理等岗位进行实习,以加强对金融学知识的认知,同时学会基本的金融服务礼仪和交谈技能,并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一般的待人接物、诚实可信、团队协作的金融基本素养。对大三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安排到金融机构柜台进行观摩、协助,也可以安排到相应的部门进行学习或者调研,协助部门员工开展各项实务和研究工作,进一步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对于大四学生,可以根据毕业实习的计划安排和金融机构实习岗位的需要,定期进入金融机构进行为期3-5个月的定向实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综合服务技能。由此一来,学生可以通过连续、全方位、多元化的专业实习实训,将所学金融知识与实务更好地融会贯通,并且在毕业之前就与未来的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进行充分衔接和过渡,更好地实现对自我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最终成为“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的金融人才。

(四)共同完善金融人才评价和反馈机制

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需要实习单位、就业单位和社会客观评价。太笼统的评价,对于未来金融人才的培养并不能产生有效的改进效应。因此,需要法商学院和实习、就业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建立具体的针对不同方面的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通过定期的调研、访谈和反馈,推动学校有的放矢地针对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长处与不足,尤其是针对现实环境变化的普遍需要和用人单位的特殊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进一步彰显人才培养的“重应用、强能力”特色,为金融机构和社会提供稳定高质的金融专业人才。

未来,通过这些创新手段,法商学院金融学专业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获得认可后,还可以进一步借鉴外校经验,扩展到成规模成建制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强行校合作彰显应用型特色,为社会提供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实用、实践、实干型人才金融人才。

(注: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 “行校联合”培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475)

注释:

① 占中国大陆地区独立院校的10%。

② 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商贸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③ 2015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等级评价采用百分比法,用A、B、C、D、E共5等11级表示各大学的实力。前10%为A等;介于10%~30%之间为B等;介于30%~50%之间为C等,占20%;其中30%~40%为C+级,40%~50%为C级。介于50%~70%之间为D等;最后的30%为E等。

④ 详细专业介绍见法商学院官方网站http://fsxy.hbue.edu.cn/。

⑤ 数据整理自湖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1]伍孟林.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时代金融,2011,(10):103-105.

[2]吴晓义.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与校本特色[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3,(1):76-79.

[3]李峰,赵雪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典范——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72-173.

[4]景思江,袁毅阳.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2):264-265.

[5]许传华,郭金录.地方本科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特色范式的宏观思考——以湖北经济学院共建“农银长江学院”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12):8-14.

猜你喜欢

金融学实务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O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