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以体育专业为例
2016-03-15钟小红刘玉兰
钟小红,刘玉兰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4)
试论体育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以体育专业为例
钟小红,刘玉兰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4)
“思政课”课程的特征与习得主体特殊性之间的冲突,使得当前“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强。开发和应用体育德育资源,为丰富和优化“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内容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在对学生道德情怀的熏陶,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内化具有显著的实效性。
体育;德育资源;“思政课”课程教学;实效性
现代德育教育发展模式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课程教学注重实效性。然而,“思政课”课程的教学效果远不如人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大打折扣。如何提高“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教学与科研的重要课题。
一、困境与出路:“思政课”的教学困境与体育德育资源
“思政课”课程的特征与习得主体特殊性所存在现实的冲突,使得当前“思政课”的教学深陷困境。“思政课”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对大学生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素质和精神修养等价值观层面的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其教学地位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非常重要。“思政课”课程涉及大量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内容大都是原则规范与制度条文,虽然内容都有现实问题的结合,但却理论性强,欠缺形象性,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因此,这门课程的学习,一方依赖教师教学的生动与形象,另一方面需要习得主体具有潜心学习的习惯与较为扎实的文化素质,才能收到明显的实效性。
然而,体育专业习得主体具有的特殊性与“思政课”课程的习得要求并不相符。体育专业习得主体的特殊性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行为倾向易动难静。体育专业学生个性特征突出,他们大多四肢强壮、精力充沛。热情、好动、好强,表现欲突出,又相对比较感性,自制不足,规范欠缺,内敛不够,易冲动。同时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一般是3∶7),其习得活动以户外居多,动静结合,以动为主,而不像其它专业以室内习得,以静为主。这种极具特色的“喜动不喜静”个性和“动多静少”课程设置形成体育专业学生“易动不易静”的行为倾向。其次,理论学习缺乏兴趣。由于体育专业生活动空间开放,行为自主性强,训练时间较长,运动强度较大,体力消耗大,容易疲惫;加上体育专业录取不同于一般专业,对文化成绩的要求远远低于专业成绩标准。这就导致该群体文化理论素质相对偏低,在思想理论认知能力上具有先天性不足,对文化课学习兴趣较差。因此,体育专业学生对以室内为主的“思政课”理论课程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进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教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开发和应用体育德育资源。上述分析可知,“思政课”课程的特征与认知主体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当然,从理论上来说,虽然习得主体的现状难以改变,但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把自身的知识素养提高到完全能使体育专业习得主体兴趣浓厚的程度,则上述矛盾可以迎刃而解。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部分教师一味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手段缺乏针对性,远离现实生活,远离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现实思想没有多大帮助,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被学生戏称为“假大空”,认为该类课程就是为了适应政治宣传的需要,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排斥。因此,以“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为取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衔接贴近体育专业实际,使其成为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自主性,已成为增进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实效性的迫切需要。增进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开发体育所蕴含的德育资源。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追求自身本质全面实现的重要载体,在人文化和社会化的衍变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了深刻的德育价值,是实施德育的理想手段。体育德育资源具有特殊的德育价值和功能,能够很好地契合体育专业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开发和应用体育德育资源已成为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教学研究不可回避的课题。
二、可能与可行:体育德育资源与“思政课”课程教学契合的理论前提
体育德育资源与体育专业“思政课”课程教学两者在教育主题与教学对象上协调一致,把体育德育资源融入“思政课”课程,可以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确保针对性和现实性,增进实效性。
体育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为丰富和优化“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性。体育的德育主题与“思政课”课程目标具有一致性,与“思政课”课程教学要求存在诸多契合点。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追求自身本质全面实现的重要载体,体育与德育的融通性已是人类共识。人类漫长的体育实践活动中赋予其丰富的德育内涵和功能:从“东亚病夫”到奥运金牌大国的民族崛起史;胸怀祖国、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公平、公开、公正的规则意识;团队统一、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精神;增进友谊、促进和平的兼容开放精神;重在参与、淡看胜负的成败观念;公平竟技、诚信为本的竞争意识;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等等。显而易见,体育所追求的德育主题和所蕴含的德育内涵与“思政课”课程所强调的教育要求和目标是相一致的。同时,人类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断孕育新的具有时代性特征的体育德育资源,由此可以适时性地更新和丰富“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
体育德育资源的现实性为丰富和优化“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行性。虽然,“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获得德育资源的途径是广泛而多渠道的,以体育运动为手段的这种德育教育途径紧扣了体育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体育德育资源的注入使“思政课”这类原本与体育专业学生特点相矛盾的文化理论课程与体育这门特殊专业得以紧密有效衔接起来。把这些相对更受学生关注或者更加熟悉的体育资源及其蕴含的丰富德育内涵有的放矢地融入课程之中进行讲解,教其所需,学其所用,实现了加强德育教育与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机结合,这种内容对于长期浸淫在体育这个特定局域内,相对缺乏文化理论学习素养和兴趣的学生来讲更为直接,更为生动,更为深刻,对于未来将从事体育类职业的相对具有较强专业认知和评价意识的学生来讲更为实用,更为亲近,从心理上产生亲近感,解除对思想传导和理论灌输的防备,就相对更容易投入到预设情境。当然这种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发和运用体育德育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现实性,增进教学实效性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三、熏陶与内化:体育德育资源与“思政课”课程教学融合的现实需要
“思政课”课程是德育课程。德育作为一种价值教育,是一种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原则与规范熏陶,并把它们内化自身的内在信念的教育行为。体育德育育人对于营建一个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熏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怀,内化其接受的思想道德原则意义深远,是“思政课”课程教学的现实需要,能够有效增进“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体育德育资源的形象性、娱乐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想道德品质熏陶环境。首先,体育德育资源形象性强。思想理论原则与规范属于抽象概念。抽象概念可以生硬地说明某个观点,但难以提供活生生的感受与体验。体育德育资源却与抽象的思想理论原则与规范不同,她所展现蕴含丰富德育内涵的思想行为或个体榜样,是形象具体,生动直观、感受真切的。例如,一个个现实赛场上奋勇拼搏的优秀运动员,一场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赛事,一面面冉冉升起的国旗、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呐喊加油声等等。就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来看,他们讨厌空洞无物的抽象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动内容。体育德育资源的形象性符合了学生接受思想理论教育的规律,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这正是“思政课”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其次,体育的德育功能和价值很多时候是通过体育竞赛和活动来展现的,“寓教于乐”是其重要特点。这种教育形式活泼,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轻松、舒畅。“思政课”课程教学中如能将理论知识恰如其分地融入到这样一些体育比赛或活动中,就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够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体育德育资源的感染性与实践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想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内化情境。无意识是德育形式的最高形式,它往往把教育的意向与目的隐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之中,通过耳濡目染,亲历亲为,在潜移默化中自由地、自动地达到预设效果。体育就是这样一种无意识德育教育。首先,感染力强。体育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参与或观看体育运动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优秀运动员是许多大学生喜欢和崇拜的对象,加上体育竞赛和活动进行过程中本身特有的热烈生动的氛围,会让人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融入感。这使体育德育资源更容易激发受众的情感因素,继而通过情感强烈自然的迸发,在个体身上自然而然染上烙印,实现特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内化,这也是“思政课”课程教学的目的追求。在“思政课”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德育资源特有的感动人、愉悦人的特性,精心设计教育情境,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使其获得深切的内心体验,融理性教育与情感陶冶于一炉,就能使学生在愉悦的体育文化体验中得到熏陶,在强烈的情感陶冶中实现特定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讲到爱国主义时,观看深受大学生喜爱和崇拜的篮球明星姚明在强手如林的NBA出色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回国参赛的视频,更能够引起共鸣,使学生愿意接受、效仿、加工,把爱国主义内化为自己的主观需要。其次,实践性显著。体育德育功能和价值的实现可以通过个体直接开展体育活动实践来进行的,它是寓教育于体育之中,通过亲身参加体育实践活动,经历直接的情绪体验,能够更深刻地接受这一教育。这种在运动中弘扬德育的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比单纯进行理论性德育教育,其自我参与性使其更易被内化,由亲身体验达到内心震撼,更容易形成对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的理解和认可,内化为自身品质。“思政课”课程教学可与大学生体育实践活动实施建立紧密联系,对体育行为所展现出的竞争精神、规则意识、团队精神、责任感和意志品质等进行及时准确地思想引导。
毋庸置疑,体育德育资源独具特色的属性有利于丰富“思政课”课程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氛围,拓宽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对外在的德育要求从认知上的服从、情感上的同化上升为行为倾向的内化和社会实践的外化,从而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实现“思政课”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对体育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创新思维,下大力气,花硬功夫,努力探索一条在高校“思政课”中最大限度开发和应用体育德育资源的德育价值和功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进课程吸引力和针对性的路径。
(注:本文系湖南省社体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6B23)
[1]余静,李新卫,余涛.基于德育价值的高校校园体育活动体系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5).
[2]戴健.利用体育专业资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07,(5).
[3]历素华.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影响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6).
[4]钟小红.试论奥林匹克德育资源在体育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