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与探索

2016-03-15

广州化工 2016年14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考试实验

周 艳

(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与探索

周艳

(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成绩评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改变传统的平时成绩加笔试的成绩评定方式,采用“综合实验自主设计与答辩、实验操作和报告,加平时成绩”的考评结合方法。实践表明,此方法具有公正、合理、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分析与科研创新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改革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是高等学校化学及近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既是连接有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桥梁,更是有机化学理论课的延续和提高。主要包括有机化学实验室的一般知识、基本操作实验、性质实验和合成实验,它着眼于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巩固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正确选择有机物的合成、分离纯化与分析鉴定方法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素养。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2]。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然而,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并不完善,教师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分主要是依据平时表现(出勤、实验报告)和笔试,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起不到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改变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方式,采取“综合实验自主设计与答辩、实验操作和报告,加平时成绩”的考评结合方法,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此外,还可以促进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并及时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1 传统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的现状分析

1.1传统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各大兄弟院校采用的评价体系基本是由平时成绩加上期末的闭卷笔试考核。平时成绩则包括出勤、实验课堂表现、实验预习报告、实验结果报告;期末考试是以闭卷的方式通过选择、填空、画图、分析题等,考核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法及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对实验的一些延伸问题等实验理论知识。

1.2传统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的局限性

对于平时成绩,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中处于应付、偷懒、走过场的状态,写预习报告千篇一律,实验过程“照方抓药”,对实验步骤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对实验现象不及时记录、不分析、不思考,实验数据处理敷衍了事,实验结论胡编乱造。“等、靠、要”问题突出:遇到问题等老师讲,资料查阅与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主要靠老师的点拨和帮助,实验思考题要老师讲等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缺乏。此外,实验课堂表现没有定量指标,如果没有及时的在每一个实验给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打分,学生平时实验成绩就难免会出现印象分、人情分,学生的实验总评成绩就会缺乏客观性、合理性、准确性;实验理论考试内容存在片面性,往往只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大多学生都有“为考而学、不考不学”的短期、功利现象,在考试前温习实验课本,虽不求甚解,但通过死记硬背,加上考场的临时发挥,许多学生仍可以获得较好的实验课程成绩。

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表现出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成绩评定存在不公正、不全面、不科学的现象[4-5]。事实上,实验教学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多层次的教学行为,考核内容要能检验实验教学效果才能体现出考评的功能。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成绩评定方法,必须从实验知识与技能、实验方法与探究以及实验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评。

2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方式改革初探

实验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会有形或无形地影响着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建设的质量[6]。近年来,我校在国内重点院校及相关课程考核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我们把有机化学实验最终成绩分为三块: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综合实验设计及操作考试成绩。实验绪论课上提前向学生说明本学期实验考核的时间、方式和内容以及各项成绩所占总分的比例,以严谨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1平时考核成绩的评定

平时实验的考评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调整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重,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平时成绩比重设置50%,每一个平时实验的实验成绩则分别由实验态度(包括迟到、早退、科学态度、值日、协作等,占10%)、实验预习情况(包括预习报告的书写、预习问题的正确回答,占10%)、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药品的正确取用与处理、仪器的正确使用、安装和拆除;实验时间与过程安排的合理性;实验现象与实验数据的记录;独立思考;实验安全与卫生等,占40%)、实验成功率(包括产物的纯度、产率,占10%)、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包括数据处理、现象分析、结论、思考题,占20%)、实验鼓励分(主要考虑特别突出的合作精神、对实验有独立见解或创新的学生,占10%)等内容组成,将学生的每一个实验得分及时向学生反馈给学生,告知学生为什么扣分,为什么加分,允许学生对成绩的评定向老师提出质疑,做到平时成绩的公平、公开与公正。这种考核方式对学习认真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实验马虎的学生还可以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

2.2实验操作考核成绩的评定

期末实验操作考试为两个综合设计性的合成实验,教师提前三周告诉学生实验的核查对象,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学生以抽签的方式进实验室进行操作考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自己事先设计的药品、用量、装置及合成、分离步骤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并在离开实验室时上交实验结果报告。在考试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考察每一位学生的操作外,还会根据学生操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内容包括与该实验相关的实验原理相关的知识、实验装置方面的理论与技术问题、所用实验药品的性质与使用方法、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相关的综合性、理解性的题目,并且所有学生的题目都不相同),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答辩,根据回答的情况给予评价和评分。实验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25%。每次实验操作考核的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统一的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学生的答辩环节则根据学生对问题回答的准确程度、熟练程度、学生的应变能力与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分。教师将每一位学生的实验扣分情况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记录下来,并在考试结束后及时反馈给每一位学生。

2.3理论考核成绩的评定

理论考试(比重占25%)在所有实验完成后进行,考题内容则涵盖基础知识和应用拓展知识,考题类型注意多样化,题型设计注意增加灵活性,将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异象的解释及与实验相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设计为综合思考题、分析题和实际应用题,力图让认真预习、认真动手实验、认真分析实验结果的同学多得分。在解答每道题时都必须对已有知识进行理解、比较、分析与归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与可能。

3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方式改革的初步成效

通过近5年实践探索发现,由于在课前就已经告知了学生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并对每一个平时实验与期末操作考试实验都进行严格考核,并在实验后都及时反馈给学生,每位学生都知道自己实验的得失,学生最重视的“公平与公正”得到了保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强化。尽管学生在第一次实验操作的考试时手忙脚乱,在老师面前取药品很紧张,“抖”得厉害,回答问题时也因为被“吓得不轻”而得分甚少。但在经过第一次实验操作考试后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与积极性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对实验的预习非常认真,不再抄书与抄同学的报告,而是用自己的语言用最精炼的语句或流程图书写预习报告,进实验室前绝大部分学生都清楚自己进实验室要做什么、怎么做、理论上应得到怎样的效果或结果。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会积极思考讨论,“换个方法再来试试”的同学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实验技能也越来越娴熟,基本功也越来越扎实,老师上课的压力也越来越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实验动手能力、设计实验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评价也越来越高,我校的有机实验课由最初的“又臭(气味)又毒(有机物的毒性)又长(时间)”变为“大学阶段最有收获、最有意义、最有成就感的实验课”。学生在近两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中,有机实验部分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一等奖。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操作考试的监考过程中能发现学生在实验中集中存在的问题,并反思自己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4 结 语

实践证明,我校有机实验室的这一系列的考评方案的改革与举措,具有公正、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等特点,得到了绝大多数师生的认同,有效地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尽管我们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的方式进行积极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地考评实验成绩,我们的改革仍处于尝试与探索阶段,我们会继续积极思考,不断创新,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做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1]钟新仙.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09,36(5):224-225.

[2]陈锡恩.立足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1(6):40-43.

[3]赵建华.高校实验教学目标探析[J].高教探索,2012(4):71-73.

[4]张来新,陈强.有机化学实验课考核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J].价值工程,2012,31(18): 232-233.

[5]田林,岳玮,吴琼.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科教纵横,2014(2):271.

[6]曹荣誉.谈高校课程考试新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7(9):182-184.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 on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al Course

ZHOU Ya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Mianyang 621000, Chin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college teaching.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al course which has strong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by combining independent designing and replying on compositive experiment, operations and reports of experiments and grades obtained on usual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d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fairness, reasonability and strong operability, and it was advantageous to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experimental ability of students such as designing, operation,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organic experimental course; examination reform; exploration

周艳(1975-),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研究。

G642

A

1001-9677(2016)014-0225-03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考试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