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地方历史文化,推进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以河北北方学院历史专业为例

2016-03-15肖守库王小丽

关键词:张家口学院历史

肖守库,王小丽

(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立足地方历史文化,推进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以河北北方学院历史专业为例

肖守库,王小丽

(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历史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并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河北北方学院历史专业立足张家口地方历史文化,积极探索实现此过程的途径: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凸显历史学社会功用;传承地方历史文化,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举办地方历史文化讲座,彰显区域人文精神;推进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亲历地方历史文化,丰富学生社会生活实践;融会地方历史文化于通史教学,提高课程实效性。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历史教学;改革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0608.0911.044.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06-08 09:11

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既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又是从课堂走向社会,与公共生活和现实环境保持接触的过程[1]12。然而,当前的高校历史专业教学却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内容讲授偏重于机械性叙述,“三基”训练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目标培养偏离于地方社会需要等。因缺乏实践平台和与社会建立广泛联系的机会,不仅难以提升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难以造就学生成为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人才。鉴于此,近年来,河北北方学院历史专业通过立足于张家口地方历史文化,积极探索历史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一、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凸显历史学社会功用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是高校重要职能之一。近年来,历史专业依托河北省教育厅重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河北北方学院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河北北方学院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所的资料优势、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整合教师资源,以整理和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己任,努力打造一支张家口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团队,在涿鹿文明、元中都、明宣府镇、张库大道、京张铁路、坝上垦殖、察哈尔革命史、张家口教育史以及张家口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域发表数十篇文章,先后出版了《第二延安张家口》《张家口百年史话》《张家口历史与发展研究》(第一卷)《张家口教育史研究》及《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教育事业研究》等学术性著作,现正在编写察哈尔近代社会变迁系列丛书,逐步对张家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和社会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研究。这些学术成果不仅丰富了张家口区域历史文化研究,而且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的社会功用和价值:其一,系统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能够使决策部门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历史与现状,并据此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其二,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对于凝练地方文化特色和增强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三,对张家口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历史专业对外交流的渠道,增强了历史专业的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实习和就业创造了条件。

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针对历史专业课程特色不明显、内容重复、培养目的不明确、与现实社会脱节和科研教学分离等弊端,河北北方学院历史专业遵循“传承地方文化,凸显历史专业特色”的思路,充分开发与利用地方课程资源,适时调整原有教学计划与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陆续增设了察哈尔文化、风雨沧桑张家口堡和张库商路等课程。这些课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突出张家口地域文化特色。把课堂与学生所处的区域历史文化环境联接起来,助力学生建构起良好的地方文化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地胜任诸如本土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地方志编撰及地方文化旅游开发等教育与社会工作;二是突出历史专业教师的研究特色。将教师在区域历史文化方面的科研成果开设为课程,实现了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三是突出课程体系方向性特色。将历史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四大模块,即公共课(必修+选修)、学科基础课(必修)、专业基础课(选修)和实践教育活动。其中,专业基础课设置了专门史、专业技能和地方文化3个方向,且地方文化为必选,从而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具方向性;四是突出授课方式灵活性特色。将地方文化课程作为教学改革实验课程,课堂上以专题讲授与讨论为主,课外以社会实践与实地考察为主,以此构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五是突出考核方式多元化特色。地方文化课程改变原有的以考试和考察成绩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将学生在社会实践与实地考察期间的表现纳入评价考核体系之中。

三、举办地方历史文化讲座,彰显区域人文精神

张家口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催生出诸如张家口晋察冀边区文化研究院、察哈尔文化研究院和张家口历史文化学会等专门学术团体,这些机构汇集了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内的知名学者,可围绕察哈尔文化、张家口红色文化乃至张家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大力开展资料整理和学术研究工作。为此,河北北方学院历史专业与这些学术团体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学术互动。一方面,专业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到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中来;另一方面,利用校级“法政大讲堂”学术交流平台,开辟出“张家口历史文化”系列讲座单元,“请进来”地方知名学者,为相关专业师生先后举办了泥河湾考古发现、草原丝绸之路——张库大道、元中都研究、野狐岭——会河川战役、土木堡之变对明朝影响以及蔚县剪纸历史等学术讲座。此外,专业教师还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张家口文化定位、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背景下张家口地域文化推介等兼具历史感与现实感的问题,为相关专业学生举办了多场专题学术报告。这些学术讲座与报告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张家口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了解,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密切联系起来,既增强学生的历史认知感,又激起学生的家乡情怀。

四、推进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提升学生的历史科研能力,是历史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本科生重要的学业标准。正如荣尼克尔和麦考马克在其著作中所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科研并对其进行科研训练[2]86。河北北方学院历史专业积极探索围绕地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路径:一是鼓励学生以地方历史文化作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选题。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每届学生中约有1/4以地方历史文化为论文选题,择一市县(主要是生源家乡)、一时段、一领域或一视角,置区域历史于宏观历史背景观照之下,探幽发微,既能体现学生由点见面的学术张力,又能激荡学生知乡爱乡的乡土情愫。经历届累加,又经历届示范,其中不乏论文精品,如张轶欣同学的论文《张家口商业兴衰与近代城市空间的演变》发表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年第四期;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近年来,专业教师所获有关地方历史文化的立项课题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教师负责学生有关资料收集与田野调查方法的培训、实地考察的组织和论文写作的指导,并将学生实际参与度与论文写作水平一并纳入学年或毕业论文综合评定中。以科研项目训练学生科研能力,避免了以往论文写作敷衍了事和社会考察走马观花的弊端,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五、亲历地方历史文化,丰富学生社会生活实践

传统历史教学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秩序、轻学生参与;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4]83,杜威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念[5]。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的公共历史学教育宗旨亦在于此,即要求学生深入到社区、历史遗址及政府部门,学习行政和管理技巧,并就某个问题进行专题调查,运用历史学在内的方法与技能撰写调研报告,将所学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起来[6]。可见,中外教育都反对单纯以书本为中心的知识教育,而专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感。如何发掘历史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历史教育鲜活起来?让地方文化走进学生生活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河北北方学院历史专业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推进地方文化走进学生生活。如组织学生参观涿鹿黄帝城蚩尤寨、元中都博物馆、怀来鸡鸣驿、宣化辽墓群、吉鸿昌纪念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纪念馆、平北抗日纪念馆和董存瑞纪念馆等历史古迹、遗址、博物馆及纪念馆,通过专业考察,感受地方悠久历史文化魅力和革命优秀文化传统;组织学生亲临世界性考古研究基地——泥河湾遗址,邀请著名泥河湾考古研究专家卫奇现场讲解,切身领略历史考证之美;组织学生宣传“大好河山张家口”,举办“申冬奥张家口文化行”主题征文比赛,时刻关注张家口大事件;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性的历史活动,深入张家口堡子里历史街区和张北文物局等地,协同文物部门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培养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这些活动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和地方文化的机会,也将学生生活经历与历史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构建起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六、融会地方历史文化于通史教学,提高课程实效性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呼吁:社会各界都要重视乡土教育。河北北方学院历史专业除了在专业基础课板块开设地方历史文化教育课程外,在学科基础课中也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丰富教学过程,既与专业基础课板块互为补益,又将河北北方学院“三史结合”(党史、地方史及校史)教育模式融进课堂。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在讲解人类起源问题时,授课教师播放了关于《泥河湾》的考古纪录片,通过详实、可靠和直观的地方史料,向“非洲唯一人类起源论”提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挑战。简而言之,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学科基础课程的资料来源,而且与专业基础课相得益彰,从时空上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高了课程的实效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河北北方学院历史专业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积极探索历史教学改革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但增强了历史专业的社会适应性,而且推动了历史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尤其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知识积累而言,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梳理使学生形成了系统性和规律性的认识,这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知识基础;从能力训练而言,学生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收集、筛选、整理和运用地方资料及田野调查的过程本身就是实证思维训练和养成的过程;从价值取向而言,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社区、政府部门和文博单位,社会调查、公益服务和参与文化保护宣传等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文化涵养而言,对地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记忆、解读和传承是感受文化品味,接受文化熏陶的理想途径,也能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进而增进民族认同,培养爱国情感。当然,在推进历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跨学科研究方法和学科交叉教学法有待挖掘,不能及时掌握和吸收历史专业教学前沿动态会极大窒碍地方历史文化课程特色的形成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其次,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项目训练学生科研能力难以形成常态化机制,第一,这些项目都有研究要求和时限,教师的工作量很大,难以抽出很多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和连贯的指导,第二,以项目内容为学年或毕业论文选题写作难度大,很多学生并不热衷于此;第三,实践活动缺乏长期的稳定的保障性支持。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历史实践活动往往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实践平台缺乏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小丽.大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实践动机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2,(4):65-68.

[4]何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5]付秀丽.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源”与“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5-27.

[6]李传印.美国公共历史学教育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2):21-26.

(责任编辑治丹丹)

收稿日期:2015-09-14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015GJJG141)

作者简介:肖守库(1967-),男,河北唐山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教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张家口地方史。

中图分类号:G 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6)03-0099-04

On the History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Taking the Major of History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XIAO Shou-ku,WANG Xiao-li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Abstract:The course of history teaching is the process of students’actively sect1icipating, learning how to learn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history and reality.Based on th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of Zhangjiakou, the major of history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explores effective ways to achieve the above process,namely strengthening studies on th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to highlight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history;inheriting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to construct the course system of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setting up lectures on th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to demonstrat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pirit;promoting the research study of th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to train students’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enabling th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to enrich their social practice; integrating th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into history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Key words:locality;history and culture;history teaching;reform

猜你喜欢

张家口学院历史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新历史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