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
——以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为例

2016-03-15徐玲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团文明学院

徐玲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2)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
——以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为例

徐玲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2)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为“美丽中国”培养出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推动者和示范者。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作为环境保护类高等学校有责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的理念和价值观建设,在现有的环境素质教育工作基础上,利用学院的环境教育资源与特色构建一套融科学理念、课程教育、环境熏陶、实践融入、社团引领、网络宣传、奖赛激励、政府支持为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综合模式。

美丽中国;高校;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七大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形势迫切亦被高度重视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作为环境保护类高等学校有责任积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和价值观,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观念引领、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1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作为超越工业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它是指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遵循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在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倡导持续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共生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使人类认识生态形势、填补生态知识、树立生态理念、建设生态社会的最好手段,它教育人类了解生态科学、认识生态现状,树立生态理念,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是教育实施、文明传播的阵地,在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下,生态文明教育理应成为高校教育内容的应有之义,理应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

1.1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为“美丽中国”培养出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

大学生可塑性强,大学阶段正是他们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谐的生态观和正确的消费观,进而产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适度消费的行为方式,使大学生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观内化于心再外化于行,成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践行者。

1.2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为“美丽中国”培养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他们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出兼具科学技能与生态文明观念的技术人才,将有助于科技生态化,在生态的科研思维和科研目的指导下研发出生态化的科技成果或用科技解决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用科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毕业后走向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其中很多人还会成为领导者、管理者或环保领域的工作者,他们会将自己的生态文明观渗透到自己的工作中,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3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为“美丽中国”培养出生态文明行为的示范者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自然观、生产观、发展观、消费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他们在校园、在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中通过自身的生态文明主张或行为可以对其他公民形成示范效应,从而将生态文明理念从校园扩展到家庭、社会,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实现。

2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现状及完善对策

2.1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主力军,其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保护行为将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与速度,关系到和谐社会与美丽中国的构建。因此高校有责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人”。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作为环保系统的“黄埔军校”,作为河北省与环保部共建的培养环保人才的本科院校,可以说她的特色便是环境教育;她的任务便是培养环保人才,服务环保事业。因此,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和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她比其他高校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更重。

2.2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环境类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一直比较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2.1 重视环保的教育理念

学院以为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培养人才为己任,以“笃学、致用、绿色、和谐”为校风。环境保护是她努力追求的事业,也是她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2.2.2 重视环境熏陶作用

在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为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学院积极开展生态校园建设,在校园设计上融入“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如五行生态广场和“太极”河景观;在校园建设上种植了上百种植物,既是绿化工程,又是生态教学资源;校园设施中的太阳能供热供电装置、水污染处理设施显示了学院对环保的直接实践。

2.2.3 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

除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的生态文明教育外,学院还在全院学生中开设了《环境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并配备学院学术水平最高的教授们授课。

2.2.4 设有鼓励环保行动的奖学金

学院设有曲格平奖学金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奖学金,专门奖励在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科研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同学。

2.2.5 开展环保宣传

学院建有环境文化长廊,向学生介绍“八大公害事件”和国际国内环境保护的历史;通过广播台、宣传栏及《渤海潮》等报纸向学生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理念。

2.2.6 设有生态保护类社团

学院设有多个涉及生态环境的学生社团,其中环境科学系的“自然之家”社团在全国环保社团中影响较大,也曾获得多项殊荣。

2.3 学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完善对策

学院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有诸多举措,也颇有成效,但是作为全国唯一的环保类本科院校,学院有责任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示范单位,有责任建立一套“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供其他高校借鉴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院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完善:(1)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生态文明教育不等于环境素质教育,其外延要大的多。(2)继续生态校园建设。学院新校区目前尚未完工,尤其距离将其变成生态课堂还有一段长路要走。(3)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学院的《环境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开设了很多年,但目前还停留在仅有教学大纲的层面,没有专门的教材和非常明确的教学内容。因此,授课内容缺乏体系性和科学性。环境类专业和非环境类专业学生授课应该有所区别,否则环境类专业学生可能面对重复学习的尴尬。另外,该课程学时也比较少,需要考虑增加。(4)改革教育形式。目前生态文明教育主要还是灌输式的课堂教学,理性说教多,实践体验少,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5)增强宣传力度。传统宣传手段有待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尚未建立。(6)扩大环保社团影响力。目前学院生态环保社团的辐射范围主要局限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在非环境类专业学生中影响力有限。

3 构建彰显学院环境教育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在“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下,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下,学院因环境教育特色而兴并被批准组建成本科院校,国家与环保行业均对学院寄予厚望。学院必须利用自身的环境教育资源与特色构建一套融科学理念引导、课程教育、环境熏陶、实践融入、社团引领、网络宣传、奖赛激励、政府支持为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综合模式,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以生态校园为育人环境,以生态文明知识、观念的课堂学习为基础,以生态环保主题的团学活动实践为主体,以生态环保学生社团为抓手,以思政工作网站为教育与宣传新平台,以环保类赛事和奖学金为激励机制,以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为支撑”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自然也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要贯彻的基本教育理念。

3.2 以生态校园为育人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生涯的3~7年会在其中度过。优美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可以使大学生直接感受生态文明的意义,追求和谐的生态秩序,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学院作为环境类院校要着力建设生态校园,不仅要发挥出校园环境的熏陶育人作用,还要使校园成为教学资源,成为活的课堂,成为环保建筑设计的范本。目前,校园建设仍在进行,学院要运用生态化理念全面考量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设计和生物结构;注重校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实现环境的美观性与功能性的协调;使学院的环保产业、环保设施成为生态校园建设的支撑和亮点;坚持以可持续的理念为学院校园未来发展建设留有出路。

3.3 以生态文明知识、观念的课堂学习为基础

课堂学习是基础,要打牢打宽这个基础。首先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环境素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拓展教育内容。学院生态文明教育的课堂学习应该包括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观念两个方面。其中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涉及生态文明的历史渊源教育、生态现状教育、生态科学教育、生态技能教育;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则涉及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审美观教育、生态法治观教育、生态生产和消费观教育。其次要促成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教法改革。尝试改变传统的以生态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式教学模式,开展体验式教学和渗透式教学。将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引进课堂,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强化生态实践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教育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将生态文明教育课堂迁移到生态校园、实验室、社区、实训基地等更广阔更真实的生态空间;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他相关学科,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生态文明教育。再次要进行教材建设。利用学院教育教师资源,结合现有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成果,编写体现学院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最后要进行课时变动。适当调整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学时,在现有的《环境综合素质教育》课程10学时的基础上做加法。

3.4 以生态环保主题的团学活动实践为主体

实践活动是主体。实践不仅可以生动理论,还可以深化认识。仅仅在课堂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只会更多地停留在知识层面。因此,必须把教育融入到生态环保实践活动中,通过挖掘生态文明建设品牌团学活动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达到生态文明教育应用于实践的目的。生态文明主题团学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以下方面:(1)以学生组织特别是生态环保学生社团为抓手,让学生组织成为活动的主导者,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活动和教育效果。(2)将各系教育教学优势特色与生态文明主题结合,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共同努力,实现专业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双赢,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从学校向未来专业工作中的延伸。(3)进行资源整合,鼓励跨系跨专业开展活动,特别鼓励环境类专业与非环境类专业进行活动结合。(4)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吸引力。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或热门综艺开发活动形式。(5)利用好与环境相关的节日开展主题活动。目前与环境有关的节日有植树节、世界湿地日、中国保护母亲河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国际爱鸟日、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日、中国土地日、国际禁毒日、世界人口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世界旅游日、世界动物日、世界粮食日、环卫工人节、国际减灾日、控制战争影响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在这些节日开展生态文明团学活动,可以借到全世界或全国宣传的东风。

3.5 以生态环保学生社团为抓手

生态环保学生社团是学生开展环保宣传与行动的骨干力量,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应小觑。目前学院已经有一些环保社团,比如“自然之家”、“绿色社团”。对于生态环保社团我们还要进行完善:(1)学院要对这些社团予以重视,给予制度、政策、资金和师资的支持,否则其发展必然营养不良,甚至名存实亡。(2)社团要提升自身影响力和作用范围,不能仅在环境类专业发展甚至仅在个别系部发展,要吸纳更广阔范围的社员。(3)社团要肩负起创新活动形式,创立品牌团学活动的责任。(4)社团要成为生态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和调研活动的骨干。通过社团的实际行动为环保事业献力献策。

3.6 以思政工作网站为教育与宣传新平台

当前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学院应加强思政工作网站的建设,并结合学院环境教育特色专设生态文明教育的版块,一方面通过网络宣传教育与传统宣传媒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开设网络生态文明教育大讲堂,通过网络为全社会提供生态文明教育的学习资源。

3.7 以环保类赛事和奖学金为激励机制

竞争和奖励是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学院有两项专门针对环保事业的奖学金,但没有专门的环保类赛事。为了增强激励作用,对于环保类奖学金,应该增强表彰的仪式感,增强知名度宣传,让全院师生乃至全社会了解环境类奖学金设立背景和水准,通过提升该项奖学金的知名度和其在环保行业就业受欢迎度来提升奖学金的增值价值,增强获奖学生荣誉感,激发学生追求该项奖学金的积极性。

对于环保类赛事,一方面应该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国家的环保竞赛,另一方面作为环境类高校,学院应该作为主办方开创出几项环保类赛事,邀请并吸引全国环保工作者、爱好者、学习者来院参赛、观赛。由此增强作为环境类学院的知名度,增强学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

3.8 以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为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需各方协力。学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要借力于政府和社会。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社会的认同和赞助是生态文明教育能够做大做强做精的强大基础。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拓展社区、企业、乡村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平台,同时向其输送生态文明的成果和理念;有效利用社会上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要力邀环保专家学者来院指导,如在学院培训的专家和环保工作者都是可以争取的资源。

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作为环境类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在肩,而生态文明教育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1]尉春艳.秦皇岛市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3(1):31-34.

[2]黄香.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建设[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1):102-105.

[3]姬振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2):5-8,26.

[4]沙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5]李雪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6]张文利.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编辑:周利海)

A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Tak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Xu L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Qinhuangdao Hebei 066102,China)

Carrying ou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cultivate practitioners,promoters and fuglemen for"Beautiful China"with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s an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ecialties,Hebei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values,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education, us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to build a set of education mode which has scientific concept,curriculum education,environmental influence,practice integration,community leading,network promotion,award competition incentives and government support.

Beautiful China,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Hebei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X-4

A

1008-813X(2016)06-0038-05

10.13358 /j.issn.1008-813x.2016.06.10

2016-10-12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原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2016年度课题《“美丽中国”视域下,我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RWZC201604);2016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文明教育在河北省高校团学活动领域应用路径研究》(SZ16166)

徐玲(1985-),女,河北昌黎人,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猜你喜欢

社团文明学院
缤纷社团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对不文明说“不”
K-BOT拼插社团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文明歌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