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新世纪的青春校园剧
2016-03-15付梦楠秦凤珍
付梦楠 秦凤珍
(鲁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25)
电视文艺说到底是电视观众与电视文艺作品创制者的一种对话,因此文艺作品的意义不仅取决于作品,更取决于受众。电视文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大众文化,它的对象——电视受众正是数量庞大的嗜好视觉消费的社会大众,虽然电视受众有文化、地域、性别、年龄等的差异,但他们在电视文艺的消费欲求、审美情趣上明显趋同,他们是同质化的人群,这种大众的主导意味着电视文艺价值的标准化和套路的模式化。而电视文艺中的青春校园剧,其受众以青少年为主体,因此青少年群体在它的意义生成过程中举足轻重。好的青春校园剧应当切近青少年的生活和心理,同时又要积极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的价值观。
一、新世纪青春校园剧:继往开来
国内的青春校园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它的早期代表是《十六岁的花季》。1990年,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上海电视台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在全国播出,这是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青春校园剧。该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中学生活,准确把握了青少年心理,剧中刻画的人物白雪、陈菲儿、袁野、韩小乐等都非常成功,深受中学生喜爱。又因为触及了现实问题,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心态,以及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它也牵动了各年龄层次观众的心。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正是这部电视剧让“花季”这个词成为十五、十六岁青少年的专用代名词,频频在报刊、杂志中出现。
《十六岁的花季》在当时之所以格外引人瞩目,得益于它的创新。首先,该剧启用十六岁花季这一青春期的代名词,把目光聚焦于16岁的少男少女,把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刻画的活灵活现,展现出了在当时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富有青春活力的一代人,这在以往的剧中是不多见的。其次,它打破了传统教师形象的模式,在传统观念里,教师留给人们的都是刻板严肃的印象,而在这一部剧中,教师平易近人,活泼开朗,这在20世纪90年代是大胆的尝试,同时也应和了学生的心声。最后,这部剧在整体风格上贴近生活,贴近校园,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活动,真实可信。
随后,1997年,《十七岁不哭》这部青春剧与观众见面,引起了巨大反响,该剧此后也多次重播,并且在1998年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它讲述了振华这所市重点中学一群十七岁的中学生们的成长故事,在艰苦而又绚烂的高中生活中,每一桩心事、每一次挫折都是一道坎,十七岁的孩子注定要在磕磕绊绊中成长。他们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自律,选择坚强,他们身上的阳光让人赞叹,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让他们的青春拥有了别样的丰富与充实、酸涩与甘甜。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青春校园剧都处于蓬勃发展状态,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如1998年的 11 集电视剧《花季.雨季》就改编自中学生郁秀的同名畅销小说。该剧风格和之前《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两部电视剧相差不多。
21世纪的十几年是青春校园剧发展和裂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青春校园剧既延续了上世纪90年代青春校园剧的朝气和励志,又有着新的特点。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社会文化日趋立体多元,这也影响到了青春校园剧。在2002年,被称为《GTO麻辣教师》的中国内地版青春偶像剧《十八岁的天空》上映了,它讲述的是一群高三孩子在古越涛等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走过高三时光,一起迎接高考的故事,与前两部剧相比,《十八岁的天空》整体风格更为时尚,像是《流星花园》的高中校园版,而其中的台词也带有明显的港台味,与《十六岁的花季》和《十七岁不哭》相比,后者虽然青涩些,但总能让人们找到众多人都经历过的比较传统的青春年代生活的影子。
新世纪的青春校园剧受到日韩剧的强烈冲击,青春校园剧或多或少都带上了娱乐文化的色彩,慢慢褪去了青涩单纯的色调,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艺术特色。
上世纪 90年代和新世纪之初的青春校园剧其播出渠道多是传统电视渠道,在2010年之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青春校园剧传播的主要凭借。2014年更是被称为视频网站自制剧的元年,代表作品便是由搜狐网站自制的青春校园剧——《匆匆那年》。《匆匆那年》电视剧是由九夜茴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它采用 4K技术拍摄,以单集100万的拍摄成本、周播模式而引人瞩目,它也打破了网剧和电视剧的界限,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剧。在制作上,《匆匆那年》每一集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以怀旧的形式展现给大众,而不象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剧那样去叙述情节和埋下伏笔,从这一点看,它更像是电影而不是电视剧。从2014年8月4日《匆匆那年》在搜狐视频上线到该剧第一轮播放结束,总点击量突破 6 亿,单集平均点击量超3000 万,创造了网络自制剧的新纪录。
技术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的电视剧模式,《匆匆那年》与其他的青春校园剧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从剧本来看,该剧是由九夜茴的小说改编而成,在《匆匆那年》没有搬到屏幕之前,它的同名小说已经在青少年群体内广为流传,拥有了大量的读者,这为电视剧的播出奠定了受众基础。从叙事角度来说,《匆匆那年》所定位的不再是个体,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群体和整整一代人的回忆,内容更加真实,在表现上更加细致,非常追求细节的完美,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不管是方茴在感情上的懦弱,还是陈寻在追求爱情上的大胆,亦或者是乔燃对方茴的默默守护,我们总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在传播方式上,《匆匆那年》采用的是网络周播的形式,以《匆匆那年》为首的青春校园剧,其受众人群主要是青少年群体,他们对电脑网络的热衷程度远远大于对电视的热衷,《匆匆那年》的传播实现了青春校园剧由依赖电视播出渠道向主要通过网络渠道传播的转变。《匆匆那年》自觉因应媒介融合集成的大趋势,将文学、影视、网络联为一体,在互联网时代积极探索跨媒介生成、传播的新路径,既拓宽了小说的传播渠道,同时也为电视剧的播出、消费开创了新局面,预示了未来青春校园剧发展的新方向。
二、青春校园剧:如何走向未来
近几年来,青春校园剧的发展整体上不容乐观,它们无一例外被打上了叛逆和张狂的符号,里面众多的早恋、逃课、和老师叫板、与父母顶撞,甚至流产、辍学等等情节、场面显得格外扎眼,这些仿佛成为了青春的必修课,没有经历过这些仿佛青春就是不完整的,这无疑会给青少年严重的错觉,其误导作用不容忽视。
青春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在青少年的成长中青春期举足轻重,反映青春生活的青春校园剧已经成为我们教育的一部分。谁没有青春过?谁的青春没有迷惘过?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或许没有电视剧上演的那样疯狂,但也绝没有那样风平浪静。青春不可能从头来过,一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所以不能因为年轻就任性、放纵。青春需要引导,青春校园剧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良师益友,表达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是青春校园剧永恒的主旋律。青春校园剧应体现新时代青少年积极进取、努力奋斗、勇敢拼搏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展现青春期反叛、早恋、酗酒、打架等恶趣味。在《匆匆那年》中,陈寻和方茴因为早恋而顶撞老师,后来由于沈晓棠的介入而俩人分手,方茴出于报复发生了一夜情,导致怀孕流产。虽然小说和电视剧所展示的是青春的疼痛,但毕竟大多数人的青春并不是这样的。青春校园剧不能出于商业利益驱动一味地迎合俗众,凸显另类特色,刻意丑化青春。体现青春积极向上的昂扬精神才是青春校园剧应有的精神风貌。
青春校园剧的主流观众是青少年,因此,它必须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尽可能面向全体青少年,切近青少年生活。青春校园剧的编导应对这一目标人群的身心发展做全面的剖析,在角色的设置上,尽可能塑造正面的有正能量的人物,与青少年对于角色的幻想、对于自身的提升需求相适应,引领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更好的前进。只有那些内容积极向上、技法新颖精湛的青春校园剧才能行而且远。青春校园剧的发展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从根本上扶植和帮助青春校园剧,为青春题材的剧作搭建良好的平台。为了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真正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各部委近年颁发了《关于加强少儿广播影视节目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性的文件,这对于青春校园剧的长足发展无疑有着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