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的特性及其现代孑遗
2016-03-15严奇岩
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的特性及其现代孑遗
严奇岩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贵州是我国的“喀斯特省”,典型的喀斯特环境影响着贵州墓葬文化的生成。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包括利用溶洞作葬所而出现的悬棺葬、岩墓、岩腔葬和岩洞葬等崖葬形制以及以石为葬具而出现的石板墓、石室墓和干栏式石板墓等石葬形制,说明贵州墓葬文化具有喀斯特特性。同时,这些具有喀斯特特色的墓葬文化至今仍有遗存,以致贵州墓葬演化的各个阶段都有活标本,从而形成贵州民族墓葬发展线索分明的演化脉络和清晰的文化线路。
喀斯特墓葬文化;喀斯特特性;文化残留;文化变迁
学界对贵州墓葬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宏观研究的成果主要有:席克定.灵魂安息的地方——贵州民族墓葬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微观研究的成果有:李飞.贵州崖葬略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9(1);李飞.生死之间——贵州的岩洞葬[J],四川文物,2010(5);李飞.试论贵州地区“石棺葬”的族属与源流[J],四川文物,2010(2);等等。,但多缺乏从环境或文化变迁的视角进行思考。贵州墓葬文化是喀斯特环境的文化烙印,既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又反映了人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贵州墓葬文化是我们理解环境与文化响应的典型“剖面”。因此,深入研究喀斯特环境中的贵州墓葬文化有一定意义。
一、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的内涵
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在南方喀斯特山地典型脆弱区中,贵州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1.92%,若加上覆盖型和浅埋藏型喀斯特,喀斯特分布面积约占全省的73.79%,因而贵州是我国的“喀斯特省”。喀斯特分布面积占所在县(市)土地面积70%以上的县(市)共42个,占全省总县(市)数的49%;贵州喀斯特分布的县(市)比重之高,在全国也是惟一的[1]1。多山、多石和多洞是贵州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的特征。
文化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其中的文化因子不可避免地被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贵州民族文化深受喀斯特环境的影响,处处留下喀斯特环境的烙印,这在墓葬文化中表现尤为突出。历史上贵州各民族处理尸体的方式有风葬、火葬、水葬和土葬等。特色鲜明的风葬中,有最古老的树葬,有喀斯特山区特有的崖葬,而崖葬又可分为悬棺葬、岩洞葬和岩墓等。土葬墓中,又有石板墓、干栏式石板墓、石室墓和向天墓等石葬形制[2]17。其中,最具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墓葬包括崖葬和石葬两大系统。
贵州喀斯特环境促成了喀斯特墓葬文化的生成。喀斯特墓葬文化是喀斯特山区特有的墓葬文化形式,指人们利用喀斯特山区多洞和多石的地理条件处理死者尸体的方式以及由此表现出的丧葬礼仪和思想观念。
喀斯特墓葬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内涵:
在物质层面,表现为石葬和崖葬两大系统,即利用溶洞作葬所而出现的悬棺葬、岩墓、岩腔葬和岩洞葬等崖葬形制以及以石为葬具而出现的石板墓、生基墓、干栏式石板墓和向天坟等石葬形制,从而形成最具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墓葬。在行为层面,表现为丧葬仪式、丧葬习俗、风水实践以及采石、攀岩等技术性活动。在心态层面,包括石崇拜、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和民族观念与价值,属于喀斯特墓葬文化的核心。
二、贵州墓葬文化的喀斯特特性
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是保留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最有具象性的实物,处处留下环境的烙印。
从崖葬看,贵州墓葬以悬棺葬、岩墓、岩腔葬和岩洞葬为主,最大特点是墓地不占土地而利用洞穴,突出“洞”文化特色。这也是岩洞葬成为喀斯特山地独有葬习的原因。贵州遍布溶洞,多山、多洞是贵州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特征,也为先民采用适应地理环境的崖葬提供了客观条件。
从土葬看,贵州土葬墓有石板墓、石棺葬、石室墓和洞室墓等形式,最大特点是棺材少用木材而多用石棺,也突出“石”文化特色。贵州喀斯特地貌多山多石,石材多曝露于地表,页岩易于开采,石灰石耐侵蚀,加工或不加工的情况下都是天然的墓葬材料。正如民国《桐梓县志》载“桐山又多青坚之石,厚薄版片,随便可取,数十金即可作椁,而外砌高坟,竖丰碑”[3]。由于石材多、田土少,坡地多,加之雨水充沛,春夏暴雨如注,极易发生山洪,水土流失,造成棺木加速腐烂或坟墓被冲毁。在这几个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人们就地取材,采用天然石材砌筑坟墓,是对自然环境综合考量的结果。
贵州的墓葬建筑,风格与外地迥异,反映了贵州墓葬的喀斯特文化特性。贵州古墓葬中的少数民族墓葬,诸如悬棺葬、岩墓、岩洞葬、岩腔葬、石室墓和石板墓等,均与悬崖、溶洞或石板有关,体现喀斯特山区的特点。贵州墓葬多与“石”或“洞”字相关,简直是“无石不成棺,无洞不成墓,凡墓必有石”,表现出明显的喀斯特环境特色。
三、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的现代孑遗
历史上贵州同时并存树葬、悬棺葬、岩腔葬、岩洞葬、岩墓、石板墓(石棺墓)等多种墓葬形制,且这些墓葬形制至今仍有遗存,体现了“文化残留”的特征。贵州喀斯特墓葬的可贵之处是在习俗演化的各个阶段都有活标本延续至今,从中形成发展线索分明的演化脉络。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的现代孑遗强化了贵州墓葬文化的延续性特征,使贵州民族墓葬具有清晰的墓葬文化线路,成为我们研究墓葬文化变迁的重要参考。
(一)悬棺葬的现代遗存
悬棺葬是选择陡峭、下临江河的悬崖绝壁作为墓地而放置棺木的墓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搁木棺于绝壁岩洞内的悬棺;二是以铁、木材料横插于绝壁之处放置木棺的悬棺。其突出的特征是葬地必选择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均在大江大河及其支流的沿岸。
我国悬棺葬流行年代久远,大约从商周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而贵州悬棺葬大约从西晋时期流行到清代中后期。目前,全国各地的悬棺葬早已消失,贵州仍可见到悬棺葬的遗风,因此成为悬棺葬研究的活标本。
近几十年间贵州仍残留悬棺葬习俗。如紫云县宗地乡红岩村锅枪组的苗族老人称,其中一悬棺内的死者是他们的祖辈,离世已经80多年了,现在他们已经不再使用悬棺葬了[4]。这说明20世纪初期紫云县宗地乡仍有悬棺葬。
1985年罗康隆亲眼见到紫云县板当区克混乡克孟村的苗族悬棺葬过程,苗族历史上曾居住在山洞里,认为人死后也要按他们生前的生活方式与居住习俗来埋葬,并且在观念上觉得将死者悬得越高越能显示子孙对死者的孝顺。当地苗族改行土葬后仍对凶死者行悬棺葬,凶死者是否实行悬棺葬,由当地鬼师卜卦决定。[5]
(二)岩洞葬的现代遗存
岩洞葬是指一种选择村寨附近山脚、山腰、村寨附近的天然岩洞作为墓地,棺木在岩洞中,均系成堆的放置,因而岩洞葬多是放置较多棺木的家族集体墓葬。岩洞葬是珠江上游的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喀斯特山区山地独有的葬习[6]。而以贵州分布的范围最广、数量最多。岩洞葬是贵州目前尚可见到的、分布地域宽广、数量众多,民族特点突出的一种民族墓葬。[1]210
与广西先秦时期就出现岩洞葬相比,贵州岩洞葬年代较晚,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经宋、元、明、清,且多数是明清时期的遗迹,至今仍有残余。目前,荔波的“青瑶”、平坝桃花的“歪梳苗”至今仍在使用岩洞葬,并保存有较为完整的葬仪,在广西岩洞葬早已消失的情况下,这些“活化石”是我们研究这类奇特葬俗的重要标本。
在荔波瑶麓瑶族乡的瑶族至今还沿袭着古老的洞葬葬俗,成为目前我国少数几个传承洞葬习俗的民族之一。
荔波县瑶麓瑶族乡,只有一个村,全村1500多人,均属青瑶支系,有韦、覃、欧、卢、常、莫等六姓,分布在8个自然村寨,因常姓原居水庆毕杳,清朝末年,被外族排挤,大部逃亡六寨等地,一部迁入瑶麓,失去了葬洞,便改行土葬,其余五姓今天仍保留洞葬习俗。在瑶麓瑶族乡共有燃角葬洞、几远葬洞、去空葬洞、燃高葬洞、铜鼓坳葬洞和燃鸠葬洞等6处葬洞。各姓之间曾经为了争夺“洞葬”位置,不同姓氏的群众有过多次矛盾。为此,瑶麓瑶族乡决定对这6处洞葬点进行划分,并要求严格按氏族和家族区分,洞内族属界限清晰[7]。这6处洞葬,分别为上韦、覃家、欧家、打里、卢家等家族所有,均在村寨周围2公里范围内。[1]239
瑶麓乡的瑶族当老人去世了,用临时做的“井”字形的棺木装殓尸体。家人们为死者煮一包糯米饭和一块烤肉给他当枕头,放在棺木内。男人围着棺木,烧起篝火,围绕着棺木跳起“打猎舞”。待到太阳落下后,全村人打着火把将亡灵送出村寨。几十个男青年抬起棺木,踏着荆棘路前拉后推,将沉重的棺木送进半山上的亡灵洞中。在瑶族人的心中,亡灵进了山洞,便去了天堂。亡灵安息的洞是一个圣洁的地方,有些人的棺木是不允许进洞的,如儿童非正常死亡及在外死的人,只能在洞外土葬。
平坝县齐伯镇桃花村棺材洞,系附近桃花冲、新寨、甘草冲、鹅抱蛋、中寨等5个民族村寨(合称“桃花村”)中苗族支系“歪梳苗”的刘姓家族墓葬,1987年调查,洞中存放唐宋以来567具棺木[8]89。刘氏“歪梳苗”至今仍保持古朴的洞葬风俗。
一般而言,实行土葬还是洞葬要根据死者生前的意愿。死者生前如交代要“进城”则实行岩洞葬,如要“下乡”则实行土葬,不过,实际上是依待葬时间而定。当地习俗是进洞的尸体不能火化,火化的尸体不能进洞。老人去世后一般都要请鬼师推算安葬时间,如果待葬的时间较长,且又是热天,尸体容易腐烂(当地没有使用冰棺的传统),人们不愿抬棺材,只能火化后等待土葬;如果待葬时间短就实行洞葬。
桃花村的刘氏家族中有人过逝后,便首先请来本家庭中的鬼师看日子,并以小指击鼓通天,让先人蚩尤带着亡人上天庭。其后每天皆要击鼓三次,一次三声,叫醒亡人及已过世族人用餐,亲朋到来,均要击鼓迎接。到下葬那天早上由鬼师打鼓九九八十一下,请天兵天将开门。击完鼓后,就开始打牛,用来祭祀亡人,让亡人骑牛上天。然后抬上棺木到山上洞中下葬。送走亡人后,亲朋好友只能在堂外吃饭,只有一些长辈和鬼师能在堂屋吃,但只能在堂屋地上吃,不能摆桌凳,不摆桌凳,意为亡人是从土中来,生在土地上,将又回到土中去。现在桃花村的洞葬仪式只办三天,第一天起式,第二天打牛,第三天入葬。洞葬惟一困难处是如何把棺材运到洞里面。因为通往山洞的小径狭窄且陡峭,用一根大约5米长的独木杆拴在棺材上独杆抬。进洞时,用绳索系着棺材的一端后把绳子挂在树上,即树木当支点,然后用绳索系棺材另一端,众人站在洞口,不停地拉绳索,山下扶着棺材的人不停向洞口抬送。运送棺材有时几十人,有时上百人。约半小时后,棺材才被送到了山洞。桃花村的人将逝者送到洞中时,都采用绳索协助的方式。山洞前的几棵大树上,都留下了数道深深的勒痕。
最近葬入洞的是2014年6月去世的鹅抱蛋刘朝共的母亲王少芬。
鹅抱蛋刘朝共介绍,他母亲王少芬(71岁)2014年6月27日去世后依本人意愿行洞葬。王少芬去世时是热天,三天后就安葬,待葬时间短,所以“进城”了。
(三)岩腔葬的现代遗存
岩腔葬是以天然岩厦、岩缝或人工开凿的洞穴、凹槽为葬所,当地多称“癞子坟”,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在天然岩穴置棺,不掩蔽盖,也称岩厦葬、岩穴葬或岩棺葬等。另一类是在岩穴中放置棺木,施以蔽盖,用土石垒成坟,也称为洞墓葬或岩洞坟。岩腔葬每处棺木数量不多,大多为1-2具,且多不封闭墓门。岩腔葬相当于席克定所认为的第2和第3类型的岩洞葬[1]230。虽然有的也称岩洞葬,但与黔中的岩洞葬完全不同。
岩腔葬多分布于明清时期的黔北地区。当代,正安县、石阡县、务川和道真县的仡佬族仍有人行此葬式。
1980年代翁家烈调查,正安县安场区洪泉乡东风村幸祥福的生前嘱埋于黄金坎悬岩上,1981年死后,其子先将棺木拆散抬上悬岩,既抬尸至,再合棺装尸停于悬岩上,之后其妻亦死,也遵嘱置棺于河对面之岩洞内。正安县小雅区二河乡全江村70岁的马二狗于1983年死后,其子将其安放于寨子对面山洞内。沿河村黎朝红之母1983年死亦葬于山洞。1984年格林区朝阳乡花池村周维乾也葬其母于岩坎上。1985年牛渡区和平乡田坝村80岁的郑代全死后,其子亦置棺于村后小山洞中,并封住洞口,敷以水泥。这些岩棺置于砖或凳上,或铁三脚上,或用铁链吊棺岩顶,一般不直接与地面接触[9]89。务川县石朝大漆飘扬村申姓亦凿穴而葬[10]406。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田秀珍2013年死后仍葬于蠐蟆洞内[11]103。石阡县甘溪大龙塘悬岩洞内有1983年姜大友的土坟。[9]49
1980年代雷广正、郑继强调查,道真自治县洛龙区凌霄乡猪钻洞有岩棺1具,死者刘张氏,1924年殁置;大阡区顺河乡滑石村生基咀有岩棺1具,死者韩明祥,1944年殁置;忠信区龙桥乡隆丰村燕坡岩有岩棺1具,死者邹姓,1946年殁置;玉溪区池村乡马桑堡陡砍有岩棺1具,死者余显荣,1961年殁置;三桥区永锡乡杠村四坪有岩棺1具,死者盛长生,1962年殁置;大阡区顺河乡顺河村尖石头有岩棺1具,死者韦某,1963年殁置;大阡区兴宝乡洋朱台村中间院子有岩棺1具,死者张华宣也是自选其穴,1977年殁置;大阡区大阡乡大榜村岩扁有岩棺1具,死者邓郑氏,1963年殁置,其夫邓廷顺尚健在,而岩穴中留有空位,打算邓廷顺殁后亦置棺穴中,夫妻同穴[12]。这些岩腔葬基本都是仡佬族所有。
(四)石棺葬的当代遗存
石板墓的特点是以石为棺,尸体直陈石板棺中,考古学上称之为石棺墓、石棺葬。一般而言,正宗的石棺是用数块板岩插立或嵌在挖好的长方形土圹四壁,底面不铺石板(也有例外) ,墓顶用数块石板封盖[13]。本文所及石棺葬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整石挖凿而成的葬具,二是用多块薄石板镶成长方形石棺,三是垒石成棺。其中以第一种为主。在贵州又被称为“石棺墓”、“石棺葬”、“岩板墓”、“石箱墓”、“仡佬坟”、“蛮子坟”、“苗罐”等。
西南地区是我国石棺葬的主要分布区,而川滇地区又是我国古代石棺葬分布较为集中的两省份。四川的石棺葬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青衣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年代多属明清以前。云南石棺葬主要集中于中部高原,时代多属于汉及汉代以前。贵州石棺葬的年代,出现于汉晋时代,宋明时期尤为流行,迄今仍有孑遗。在各省石棺葬习俗早已消失情况下,贵州仍孑遗石棺葬的现象更具有“活化石”意义。
近20年,贵州大方县普底乡红丰村的苗族、惠水县和平镇的白苗、晴隆县中营镇金竹凼的歪梳苗以及贵州部分回族和仡佬族仍有石棺葬的孑遗。
仡佬族的石板墓在一些地方也有孑遗。如六枝特区仡佬族仍沿袭石板墓的葬法,只是棺入墓石后,掩土成坟;石阡县石固乡仡佬族1920年后期还在用石板墓[14]550。1985年翁家烈调查,大方县普底乡红丰村的苗族也实行石棺葬,人死后,尸体铺在篾席上,以棉被或草席覆盖,由四人抬灵上山。墓坑四周铺以石板,坑底铺炭灰后放入竹席,取被放尸,用一长块石板盖顶,石棺外垒石头再封土成圆形。[15]121
1984年,席克定在惠水县调查,发现有四个地方的部分白苗(属斗底苗族支系,自称“蒙类”)仍行石棺葬。一是城关镇新光村宜兴,今为程番关,全寨18户,只有陈姓在1982年已改用木棺埋葬;二是斗底乡翁歹村岩下寨,侯姓(7户)、罗姓(5户)、杨姓(5户)等共17户,使用石棺葬;三是断杉乡有7户使用石棺葬;四是九龙乡有侯姓、吴姓两姓行石棺葬。[16]314
白苗石板的采取,各地情况不一。在惠水县城关镇程番关,当地没有作石棺的石板,要到距当地40多华里外的长田乡白杨箐去采,所以,有的老年人,在生前就准备好石板。而在斗底翁歹,由于当地出产此种石板,所以,是在确定墓地以后,再由孝子去墓地附近的山坡上采取石板。如死者无儿子,则由本家族去采取石板。石板准备好以后,在埋葬的当天早上,才动工修建墓葬。修墓葬时,先在选中的墓地开挖平台,地上挖出墓穴,做多大的石棺,挖多大的墓穴,打井深至1尺左右,一边便安砌块石石棺(不加灰浆),棺壁、棺盖是整块者为佳。若无整块石料为棺,则用多块石板砌棺。把墓葬四壁的石板嵌好后,再把墓底整平。石棺安好后,将一床新篾席叠成三折铺垫于棺底,由两个男青年,用两根杉木棒,把死者从家中抬到棺中竹席上面,揭开头部盖布,现出面部,盖严石棺,垒土堆坟。这类石棺学界称为“无底石棺”。墓葬内不放置其它随葬品。男性死者穿青蓝棉布长衫,女性死者梳头,戴青头帕,穿白色苎麻短裙和绣花衣。[16]315
程番关旺哨坡和哨屯坡是当地白苗的风水山,当地顺着山走势埋葬即“顺山埋”,称这种葬法为“正房”,其它葬法为“厢房”;行石棺葬的为“瓦房”,木棺葬为“草房”。[17]156
2014年9月笔者调查,据程番关杨金贵介绍,村里王、陈、杨等三姓苗族曾行石棺葬,但王姓、陈姓早已改为木棺葬,全是用大石块砌成的墓室里套木棺,用工考究,费工费时。而杨姓家族的石棺葬最原始,不用木棺,杨姓家族前几年还在行石棺葬,可是现在也改为木棺土葬,但丧葬仪式没有变化。
至于为什么行石棺葬,杨金贵介绍先人初迁到程番关时,没有土地耕种,家里经济困难,无钱买木棺;而当地盛产页岩,于是就地取材行石棺葬。现在改行木棺葬,是因为木棺葬方便。
晴隆县中营镇金竹凼李家寨李姓歪梳苗至今仍在行石棺葬,也是目前贵州歪梳苗中惟一行石棺葬的民族。
2015年11月18日,笔者采访晴隆县民宗局原副局长李光廷及其弟李勇,他俩介绍,歪梳苗传说祖先来自江西,曾居安顺、兴仁等地,后迁入晴隆县中营镇金竹凼李家寨,寨中有何、彭、王、杨及李等姓共200多户,其中李姓歪梳苗有70多户。
一般老人70岁左右就会准备石棺,石棺为5块或3块石板构成。石板加工有粗细之分。做工粗糙的石棺价格在3000元上下,而做工精细的雕龙刻凤的石棺,价格10000元左右,而当地汉族用的木棺材价格5000-10000元左右,即石棺价格仍低于木棺,加上石棺不腐烂,当地人乐于购买石板做棺。
李家寨石棺葬习俗是人死后三天之内必须将死者软抬上山安葬。在人死后临时选址挖井,掘一长方形坑,方向是向山而葬。四周用四块带有卡扣的石板围成石棺,石板大小根据人的大小与性别而定,用草纸将棺壁四面铺垫好,底部铺垫方形刺竹编的竹凉席,将死者入殓,尸体直接放在凉席上,内无陪葬物,更不能放铁的东西。最后用较完整的石板作盖,并用石灰密封。棺上面覆盖土,以石块叠成椎形。安葬结束,以后也不用扫墓。
关于石棺葬的来由,当地人认为,祖辈传说,以前兵荒马乱,李家祖先迁到金竹凼时,没有土地,租地而生,家境贫寒,没有钱买棺材;而当地盛产页岩和片麻岩,适合于制作石棺,而且为此耗费的工力也较之砍伐林木、制作木棺要便宜许多,故金竹凼李家寨行石棺葬。至今金竹凼李家寨仍有几家专门从事石材加工,方便人们用石板做棺埋葬祖先。
结语
贵州墓葬文化是我们理解环境与文化响应的典型“剖面”。
贵州典型的喀斯特环境影响着贵州墓葬文化的生成。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包括利用溶洞作葬所而出现的悬棺葬、岩墓、岩腔葬和岩洞葬等崖葬形制以及以石为葬具而出现的石板墓、生基墓和干栏式石板墓等石葬形制,说明贵州墓葬文化具有喀斯特特性。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可贵之处是在习俗演化的各个阶段都有活标本延续至今,形成贵州民族墓葬发展线索分明的演化脉络和清晰的文化线路,成为研究墓葬文化变迁的重要参考。
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特别是今天在平坝县齐伯镇桃花村的歪梳苗和荔波县瑶麓乡的青瑶仍流行洞葬,晴隆县中营镇金竹凼李家寨李姓歪梳苗至今仍在行石棺葬,这些墓葬形制不仅节约成本,传承民族文化,也是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因而这些民族墓葬本身符合殡葬改革的方向。我们认为当前的殡葬改革,尤其是喀斯特地区,要借鉴贵州喀斯特墓葬文化,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喀斯特特性。
[1] 熊康宁,杜芳娟,廖婧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科技文化品位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2] 席克定.灵魂安息的地方——贵州民族墓葬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3] 民国桐梓县志:卷31:文教志[G].
[4] 李春惠.贵州格凸河:悬棺葬俗保留至今[N].西部时报,2006-03-24(010).
[5] 罗康隆.悬棺葬安葬过程目击记[J].贵州省博物馆馆刊,1987(4).
[6] 李飞.贵州崖葬略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9(1).
[7] 莫雄亮,杨杰.荔波瑶麓瑶族乡分配葬洞[N].贵州都市报,2011-06-16(A12).
[8] 熊水富.平坝“棺材洞”清理简报[M]//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1953-1993).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
[9]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仡佬族、屯堡人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
[10] 刘胜康,熊宗仁,王子尧.中国西南夜郎文化研究文集(卷2)[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11] 邹进扬.务川古墓葬[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12] 雷广正,郑继强.道真县悬棺、岩棺、大石板墓葬族属问题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1986(2).
[13] 李水城.石棺葬的起源与扩散[M].四川文物,2011(6).
[14]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下)[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15]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民族调查(之三)[M].贵阳:贵州省民族研究所,1985.
[16]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苗族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
[17] 杨应鑫.惠水县斗底苗族支系丧葬习俗[G]//贵州省惠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惠水文史资料第12辑,1996.
责任编辑:毕 曼
2016-06-27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喀斯特环境与贵州民族墓葬文化研究”(项目编号:41361039)。
严奇岩(1971- ),江西萍乡人,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史和西南历史地理。
K892.22
A
1004-941(2016)06-0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