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科学活动中养成教育策略的实践

2016-03-15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陈爱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8期
关键词:涵涵行为习惯鸡蛋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 陈爱玲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我院在养成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养成教育的培养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作为科学课题组的成员,在我院科研课题的引领下,在进行科学探究的同时,关注幼儿三种习惯的养成,更好地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一、科学活动中行为习惯养成小策略

1.利用童谣规范幼儿的行为

儿歌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易读易记,在对幼儿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的培养中,教师尝试将活动中幼儿经常会运用的好的行为,好的习惯创编成了朗朗上口的童谣儿歌,以此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

我是小小科学家,手拿材料小口袋,双手打开操作袋,一样一样取出来,轻轻放在盘子上,袋子双手来铺平,悄悄放到盘子下,可以开始试验啦!

2.随机鼓励树榜样

活动中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好的行为表现,给与及时的鼓励与肯定,这一榜样的树立,能够激励其他幼儿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已经形成好习惯的幼儿,更要关注那些动作慢的、习惯养成弱的幼儿,因为他们在习惯养成上更需要我们的鼓励,哪怕他们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也要及时的给与表扬与肯定,以帮助他们获得自信,激励他们更好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课后小结来强化

每一次活动后我们要将本节课或者这一阶段中好的行为提出来,给与及时的强化肯定,在讲评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简单,每次评价内容不要太多,一两条即可,其次在过程中还要做到循序渐进的达成目标,最初的目标要简单易形成,然后逐渐加大难度,要给幼儿时间,在一段时间内逐步养成。

二、科学活动中学习习惯养成小策略

1.兴趣点的捕捉与材料的支持,是幼儿开展科学学习的基础

一天早饭后,孩子们正在活动区活动,美工区的涵涵一边画画,一边对身边的叶子说,“小叶子,你知道吗?鸡蛋泡在醋里会变软的。”小叶子头也不抬的想了一想说:“我不信,煮过的鸡蛋皮都是硬硬的,怎么能变软呢?”“真的,我没骗你,上次姥姥告诉我的。”涵涵努力地辩解着。可小叶子就是不信,又转身问身边的豆豆,豆豆听了也半信半疑,于是将目光投向了我,好想期待着我给他们一个“是”或“不是”的答案。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提出了我的想法“怎样才能知道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孩子们回答道;“做个试验试一试!”于是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到小灶找来实验材料:白醋、鸡蛋、宽口的玻璃瓶子,将鸡蛋放到玻璃瓶中,倒入白醋,浸过鸡蛋,放到窗台上,孩子们“醋泡蛋”的神奇之旅起航啦!

2.适时地建议与介入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坚持实验,增强寻找答案的信心

开始,孩子们很感兴趣,积极去观察,还用小手去按一按,压一压,可鸡蛋皮一点变化也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有些失望了,纷纷议论说:“涵涵说的肯定是假的。”“她姥姥说的也是假的。”涵涵听了委屈极了,眼泪花都要流下来了。我说:“孩子们,别着急,我们再观察几天。”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鸡蛋没有变化,第四天早上,涵涵惊奇的发现,鸡蛋皮真的软了。孩子们听了纷纷挤过去,用小手去摸一摸、按一按,真的变软了。涵涵高兴的说“你们看,我姥姥说的没错吧!”小朋友也纷纷兴奋的说,“你姥姥真厉害,她是科学家吧!”

3.挑战性提问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持续观察的兴趣,让实验更深入

接下来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新的问题,鸡蛋用醋泡会变软,用其它液体泡,会变软吗?和孩子们讨论后,我们又分别将鸡蛋泡在雪碧、可乐、水、酱油中,并制作了观察表格,每天进行观察,没有变化就将相应的格子图上蓝色,经过一周的观察,鸡蛋没有变软,于是我们的出了结论,鸡蛋在这也液体中浸泡不会变软。孩子们又有了新的问题“为什么在醋里泡会变软呢?”聪明的睿睿说:“我们可以到电脑上查答案。”经过查找,孩子们知道了,醋里含有许多的“酸”物质,酸物质有腐蚀性,所以鸡蛋皮就变软了。

在醋泡蛋的试验中,孩子们对新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的想要探究、验证。于是我为幼儿提供了实验材料,满足他们去探究、去发现的需要;当孩子们在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失去信心时,我及时的给与建议与鼓励,以激发他们坚持观察验证的决心;当孩子们验证了试验后,新问题的提出给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幼儿将关注点放到了材料与蛋皮变软的关系上,再一次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与持续的观察,为了让实验更具有说服力,我们设计了实验表格,通过实验记录,最终获得科学的结论。

三、科学活动中交往习惯养成小策略

1.运用实验记录单帮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

围绕着“敲击同一物品的不同位置,声音会怎样的”的实验问题,为了更准确的辨别声音,我们将材料悬挂在架子上,并为孩子们设计了实验表格,孩子们先在表格中设计自己准备实验的内容,并用自己喜欢的图案、标志进行标注,设计好实验后,再进行实验。在实验后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实验记录单的运用很好的记录了幼儿整个的实验过程与想法,并清晰地将试验结果进行概括,有效地帮助幼儿表达分享实验过程与结果,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2.照片实录形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梳理、表达实验结果

在探究磁铁同级排斥,异级相吸的活动中,在充分感受磁铁特性的过程中,幼儿尝试将条形磁铁连在一起的方法,第一次我采取个人记录的方式,结果发现时间都用来记录,孩子们操作、探究的时间不充分。于是我赶快调整了策略,改用相机记录,在分享环节通过照片回顾操作过程与结果,孩子们能够在照片提示下很好的表达自己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从而更好的通过分享梳理出“不同颜色吸在一起”的特点。

总之,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是在一点一滴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交往习惯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孩子们体验着严谨求实、潜心钻研的科学精神和品质,丰富他们的科学经验,引导他们建构逐渐趋近于科学的概念,这对幼儿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所奠定的是未来一代人的科技素质的基础,更将孕育出能够适应未来科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公民!

猜你喜欢

涵涵行为习惯鸡蛋
软梯攀爬记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小管理员
汉族
可汗
神奇的鸡蛋画
从鸡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