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幸福观的构建研究
2016-03-15郭婉绯
郭婉绯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思想政治教育与幸福观的构建研究
郭婉绯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摘要: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生活的目的与归宿。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实践活动,而幸福观理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关注的必要课题之一。幸福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的主观认知,其实现过程长期以来一直被有意无意的“遗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的主观世界进行改造和建构的学科,将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实践活动进行关联,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有所作为。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对人的幸福观带来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能够从个体幸福观的改善上,为个体更好的把握幸福、捕捉幸福、享受幸福创造了必要的外在条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幸福观;教育功能;具体表现;构建研究
幸福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永恒话题。幸福与幸福观是直接联系的,拥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对幸福的理解与把握也有所不同。当前,幸福越来越受到媒体与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对于幸福观的确立,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从幸福观的内涵、条件、意义、具体表现上来重新审视,以增强个体对幸福的获取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为、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幸福观的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归宿。长期以来,幸福观被我们遗忘了,原本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的幸福观,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将从幸福观的实现条件出发,来全面认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以更好的促进个体构建科学的幸福观。
一、幸福观的内涵及实现条件
如何认识幸福,如何树立幸福观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社会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我们通过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将劳动作为追求幸福的有效途径。然而,面对人的生命,究竟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一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恒话题。究其原因,对于幸福观不仅属于个体的主观感受,更多的是一个历史的研究范畴。追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条件下对于幸福及幸福观的认知是不同的,即使是生活在同一时代下的不同阶层,其对幸福的追求,以及对幸福观的培养路径也是存在不同的理解。我们从幸福的探讨及幸福观的认知中发现,影响幸福的因素是多样的,总的来看,一方面表现为人的内在主观认识,另一方面表现在客观的外在条件。对于外在条件因素,主要与幸福及实现幸福的环境条件有关,如生活条件、社会环境、文化、经济现状等等;这些作为客观的外在因素是构建幸福的物质条件。对于物质生活环境是构建幸福的基础,但并非物质生活条件一定导致人的幸福。人们在追求生活、创造历史的同时,不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是在满足基本的吃喝用度之后还有其他一些东西。正如恩格斯所言“对于幸福的追求,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欲望是通过观念来满足的,绝大多数是依靠物质的满足来实现的”。对于一个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人来说,其生存的基本需求都难以获得,更何谈其所为的幸福及幸福观了。人是客观存在的,人不仅是有血有肉的自然物,更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人“活着”不仅是满足人的自然性存在,还包括“活着”的精神存在,即生命的本源意义。对于人的这一特质,以及面对人的“本源意义”,人在获得幸福及构建幸福观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通过物欲的满足,还需要从“感性幸福”上来追求精神愉悦。正如马克思所言“对于吃、喝、生殖等需要,固然是人的本质机能的一部分。但如果加以抽象,则通过其他活动领域来形成最后的终极目标,就回归到的动物的机能”。也就是说,对于物质条件的追求,以及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是构成人的幸福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任何失去其一的“幸福”都不能成为幸福。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幸福观的关系研究
罗素有言“种种不幸的根源,一部分源自社会制度,一部分源自个人的心理”。对于幸福的本质及幸福观的获得,我们既要认识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性,更要从人的精神性感受中,将人作为幸福能力的重要要素。幸福能力就是幸福观,是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与认识,也是一个人追求、捕捉、选择、品味幸福的基本素养。在对于幸福观的认知与标准建立上,一个人不能讲物欲的满足作为自我幸福观的获取途径,更不能以践踏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以挑战道德底线来跨越法律雷池。只有通过自身的劳动及创造,以科学的幸福观来规约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人的品德的过程,在一定社会环境下,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的道德规范来引导人们树立相应的思想观念,使之符合相应社会阶层的品德要求。马克思在探讨阶级社会的统治关系时提出“对于支配生产资料的阶级,也是支配精神的阶级,而那些没有精神支配能力的人,往往是隶属于某一阶级的”。对于阶级社会中的统治阶级,由于其自身阶级的专制性和独享性,对于其他阶层人的思想及物质条件带来直接影响。通常来讲,面对“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往往与统治阶级的意志相一致,也是对统治阶级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的一种体现。所以,对于存在鲜明阶级性的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则成为政治认同和阶级意识形态教化的工具,成为巩固统治阶级阶级统治的思想纲领。
人类社会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的生活就是对幸福和幸福观的追求与实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幸福理应是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关注人的幸福,从“现实幸福”的体验与实现中来促进多数人的幸福,主要取决于社会中维护阶级的性质。对于私有制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幸福是建立在牺牲多数人的幸福来换取少数统治阶级幸福的工具;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理论,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幸福的目标与归宿,其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为指导,将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获取幸福的有效途径,以满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公有化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有效使命,最终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将揭露和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异化状态作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引导现实的人走出现实的生存困境。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为核心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是构建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更多的人从自然压迫、社会压迫、阶级压迫中解放出来的现实路径。在以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从自身阶级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使人从“物”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任何人都不受部门的限制,可以利用社会来调节社会生产,可以随着自己的兴趣来干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进行批判……”。对于这种和谐、自由的生活状态,将人的幸福、愉悦延伸到前所未有的天地。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幸福观的外在条件研究
幸福观是源自人的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受到共产党人的高度重视。在历届党政领导集体的执政方略中,始终将人类的幸福作为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我党在建设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发展马克思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提出的“一切为了人民”,邓小平提出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观思想”,再到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习近平从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部署上,将马克思主义与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幸福观建立融合,进一步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来促进人的幸福。可见,对于幸福观的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是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追求幸福也是其生命的根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说,在改造和建构人的幸福观过程中,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方向、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环境,才能为人民的幸福观创设良好的外在条件。
四、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幸福观的对策研究
幸福的本质是自身心灵的体验过程,是建立在一定外在条件基础上的心理活动。对于幸福观的构建,个体在把握、捕捉及享受幸福实践中,其决定因素在于幸福能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来增强个体的幸福能力。
(一)幸福观的科学建立及理论指导
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在追求幸福实践中,科学的幸福观及指导思想是搭建幸福体验的必要基础。“人是什么”,作为西方哲学家不懈探讨的命题,其对“幸福”的理解又是什么?无论是基于自然人性论的感性幸福观,还是基于理性主义的幸福观,对于幸福的内涵及寻找幸福的道路选择,马克思从对人类社会实践的反思与深入研究中,得出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优秀思想是构建科学幸福观的理论基础。人不仅对物质有需求,对精神更有需求。马克思将对幸福的定义为“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融合,而人类需要通过自身的创造性劳动,从物质及精神上来为满足自身的愉悦,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指导下来促进大众自觉获得幸福。
(二)注重道德修养,增强人的理性幸福
没有道德的幸福是脆弱的,更是虚伪的。道德是实现幸福的一种方式,没有道德支撑的幸福仅仅是感性欲望的满足。在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维系中,正视自我,从他人的关怀与帮助中来理解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避免自我远离幸福。康德提出幸福是感性的自然领域,而道德是实践理性的自由领域。因此加大对自我道德修养,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及要求,坚守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自我主动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成为一个高尚的幸福的人。
(三)正确审视“期许”,培养阳光心态
幸福是个体对某种“期许”满足后的主观感受,对于人的幸福观,不仅取决于我们的际遇,更在于从幸福的感知中来正确审视“期许”。思想政治教育从多个维度来解释事物的存在意义,引导人们塑造积极的心态,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甚至不幸的遭遇中发现并捕捉幸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全面、发展、联系的辩证思想来增强阳光心态,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引导人们从幸福及快乐中感知生命的魅力。
五、结语
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将思想政治素质与增强个体的幸福能力作为培养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从引导、规约个体的发展方向来营造获取幸福的有利环境,才是当前合乎历史前进发展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是遵循一定规律有计划的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在完善人的幸福观条件中,将社区、学校、社会、家庭作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通过有步骤的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强化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构建社会主义中国梦的理解与认识,充分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优越性,自觉加强自身理论自信和制度自觉,积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通过辛勤的努力来创造自身的物质、精神等条件要素,为自我幸福及幸福观的养成奠定必要的物质及精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6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5,158.
[3]王雨,陈基发.走向幸福——罗素精品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67.
[4]吴文莉,张澍军.论道德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点要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