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初探

2016-03-15

关键词:公正价值观法治

周 俊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初探

周俊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1)

2015年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进行了修订,其中主题之一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高校应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话语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教育达到引导学生掌握主流思想意识,为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奠定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话语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对大学生传播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至关重要,及时将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编入教材显得尤为必要。

一、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编排体系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角度诠释了现阶段我们应当实现的奋斗目标,为我们日常行为提供了可操作的基本范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进行论述的,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角度,指引今后一段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努力方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昭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进行论述的,自由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社会成员的人性体现,平等强调了社会成员参与的无高低贵贱之分,是一种对等关系,公正注重社会组织的透明度,让社会主体遵循章法参与社会事务,法治要求建立有限政府,晒出自己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及负面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法无授权即禁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的基本要求,有国才有家,只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因此爱国是公民道德素养的基本体现,敬业要求我们立足岗位,创新工作,力争奉献,诚信是公民的基本品格,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通行证,友善要求公民友好相处、善待他人,纵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国家、社会、个人是环环相扣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共同体,引导现阶段社会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编排体系是按照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国主义、人生价值、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安排的,首先从思想上强调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弘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国家繁荣富强为广大民众干事创业提供了物质保障,国家政治民主为广大民众参政议政提供了政治保障,国家文化文明为广大民众上下交往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家和平安宁为广大民众的和睦相处提供了社会保障。最后,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现阶段,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强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崇尚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为本位,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树立全局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价值观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人角度诠释了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从位次顺序来看,首先强调爱国主义,接着依次是敬业精神、诚实信用、友好善良,这些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全民族凝聚力的精神血脉,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价值是一个含义十分复杂的范畴,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哲学中,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判断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思想道德部分就爱国主义、人生价值等有关内容进行了论述: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社会的价值观念系统十分复杂,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往往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格局。然而任何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都会形成和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集中体现。大学生的价值观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对自己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价值观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个体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大学生有自己的理想追求,社会尊重个体意愿,以一定方式回馈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种理想信念和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结合,特别是和国家民族富强梦结合起来,摒弃抵制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自私个人主义。爱国有多种表现和行为,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的梦、家乡美和国家梦联系起来,在校期间,学习上养成细致入微的探究精神,实践上养成临危不乱的果敢精神,生活上养成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余秋雨曾说过,善良健康比成绩更重要,因此在人格修炼上还要养成乐善好施的善良品质。

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层面阐释了公民在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范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法律基础部分就自由与平等、公正与法治、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内容进行了集中论述:自由与平等之间既存在相容和一致的方面,也存在对立和冲突的方面。自由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法不禁止即自由。公民既要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法律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意愿与追求,又要严格依照宪法、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即公民在行使自由权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平等最为核心的地方在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要求所有公民必须平等地承担和履行法律义务。不承认有任何享受特权的公民,也不承认任何免除法律义务的公民。公正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立法是公正的起点,正所谓恶法非法,立法应当是善法。执法是公正的保障,司法是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说立法是国家权力机关按照规定程序制定或修改法律,那么执法就是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公正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执法公正是立法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二是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实体公正是事关法律权利、义务、责任的设定和分配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程序公正是事关法律权利、义务、责任的设定和裁判的过程或程序是否正当合理。两者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追求的目标,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首先,法治是一种思想,即法的统治,确认法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即法律至上;其次,法治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把法治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最后,法治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从人治向法治逐步过渡、趋于完善达到法治境界的运动过程。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说过,国王在万人之上,却在法律之下。这是一种法治思想,强调法的至高无上神圣地位。

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从人治——民主法制——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已经形成,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等内容,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上述法治建设的历程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经历一个对法治思想初步认识、逐渐认同、最终达到全社会的共识。如果说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种静态的社会规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种社会意识,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一种动态的社会法治实施过程。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5.

[2]郑春燕.什么是好的大学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5,(6).

[3]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2015-07-27.

[责任编辑:曲占峰]

2016-05-11

周俊(1971-),男,河南信阳人,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教学研究。

G641

A

1008-7966(2016)05-0157-02

猜你喜欢

公正价值观法治
我的价值观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迟到的公正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公正赔偿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