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及当代文化传播思考

2016-03-15郭宪春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关键词:精神文化文化传播

郭宪春(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及当代文化传播思考

郭宪春
(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摘要:古代中国在对外精神文化交流上文化思想输入多而输出少,呈现入超的“不平衡”性特征,这是文化包容性、经济生产形式、地理条件、传播途径等复杂原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分析这种文化现象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建构与传播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启示我们要继续包容地吸收外来文化,努力构建与当代物质文明形式相匹配的精神文明,并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充分利用当今多渠道多媒介文化传播手段,突破中国精神文化“走出去”的困境,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关键词:精神文化;不平衡;文化建构;文化传播

古代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更多地表现在以丝瓷茶为代表的物质或器物文化层面,以儒道思想为代表的精神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对外传播却远不及物质文化。古代中国在对外精神文化交流上文化思想输入多而输出少,呈现出入超的“不平衡”性,分析其中深层复杂的原因,揭示出中国精神文化的传播特征,非常有助于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建构和传播的问题。

一、历史上精神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不平衡”性

梁启超先生指出:“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1]9而无论是“佛学”还是“历算”,中国在精神文化方面都是以文化输入为主的。

“佛学”是指从南亚次大陆传入我国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我国的主体外来文化。佛教是宗教唯心主义,它的本质属于哲学范畴,佛教传入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限于哲学思想的层面,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绘画、雕塑壁画等艺术也传入我国,隋唐时期诸多画家吴道子、阎立本等从佛画的绚丽色彩风格中汲取艺术营养,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中国著名的云岗石窟、敦煌石窟等,也受到了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将佛的森严、菩萨的温和、天王力士的威力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充满活力,壁画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此外佛教在音乐、建筑等诸多领域都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如唐代流行的“天竺乐”和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宝塔”等。

“历算”是指明清时期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这里的西方文化主要包含两部分:西方科学知识文化及基督教的宗教文化。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传教,在客观上却起到了让中国了解西方,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作用。火器、望远镜、自鸣钟等西洋奇器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激发了中国人学习采纳西方学问的热情,使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科学。西方的物理、几何等科学填补了当时中国的科学空白,明末清初思想家方以智在《考古通论》中就曾指出,西方科学能“补开辟所未有”,善于演绎推论,为中国思想界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与此同时,由于利玛窦等人正确的调适性传教政策,使得基督教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虽然影响不及佛教深远,但基督教文化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进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纵观中国文化交流的历史,除了佛教以外,传入我国的还有回教(伊斯兰教)、景教、袄教、摩尼教等,其宗教附带的文化也被许多下层民众所接受,这些宗教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也非常大。

与外来宗教文化系统的大规模输入相比,中国精神文化只大规模输出到了日本列岛、朝鲜半岛、越南等几个国家和地区,以儒佛道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深入流播,最终形成了汉文化圈。中国西汉开始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使儒学的地位得到提升,成为文化思潮的主流,形成了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都由儒家经典一统的局面。汉文化圈的国家先后接受了儒学,效仿汉唐的“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学习儒家经学,以儒家道德文化治理国家。同时中国文化在吸收了印度佛教哲学以后将佛教中国化,又输出到东北亚和东南亚。儒家道家经典著作以及中国学者所著或所译的佛教著作大量输出到这些地区。由汉至唐的中国从官制到经济制度,再到教育体制、诗歌散文、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影响着周边几个国家与地区,从中可见中国精神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十分深刻。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精神文化却只影响了周边这些地区,对其他地区影响则较小,传播明显不够广泛。

“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汇的最高层面,在于对人生真谛的拷问,与对彼岸世界的追求。这就是宗教。我们发现,恰恰在这个领域,中华民族拿不出很多东西对外流播,而再一次主要扮演了受众的角色。”[2]76交流史上的这两次大规模的中外思想文化交流,都是以宗教为主导的,以中国吸收外来宗教文化系统为主的交流。而真正的中国本土文化——儒道思想,则只是在周边有限范围内传播,体现出中国文化的输入与输出的“不平衡”性。

二、“不平衡”性产生的深层因素

(一)中国文化的包容性特征使其不断吸收外来精神文化

与某些具有单一排他性的外国文化不同的是,中国文化自身具有多元包容性,正是这种特征使其不断消化吸收外来文化。由于地域面积广大,各种不同自然条件之下产生了国内不同的区域文化格局,这就使得各种区域文化交流融汇而形成的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多元性。多元性的形成也正是中国文化善于包容不同学说和不同区域文化的结果,同时这种多元性不仅使中国文化吸收自身域内文化的营养,而且对域外文化也敞开胸怀兼收并蓄。隋唐时期,都城长安成为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各类宗教、科学、艺术不断涌入,“有容乃大”成为当时文化特有的气派。英国学者威尔斯称“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3]98明清时期,中国外交虽然日益保守,但文化包容性不变,耶稣会士传入的科学技术和基督教教义,同样被中国吸收接纳。“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法曲》)“遐方文献,何嫌并蓄兼收。”(李之藻《刻同文算指序》)“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这些人的观点无不体现出中国文人的文化开放心态,也是中国文化多元包容特征的表现。

(二)生产形式的差别影响了古代精神文化的对外输出

中国古代的制度与精神文化是建立在当时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更适合周边农业文明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农业文化,古代中国农业文化是东亚地区文化发展程度最高最发达的。分析亚洲以至世界范围内适合中国文化延续和流播的地区:在中国周围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东南亚等地的地理环境适合农业发展,在地理上紧邻中国,较早进入了农耕文明,但其农业文明总体上落后于中国农业文明,因此在西方文明传入之前,这些国家和地区自觉接受了中国文化,形成了汉字文化圈。相反,中国北部因为是游牧民族,虽然文化上是弱者,但中国儒家学说和以儒佛道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体系极为深奥复杂,而北方游牧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尚处于简单的游牧文明阶段,因此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和吸收丰富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传播受限的境遇不同,古代伊斯兰文化系统则能够适合比较简单组织的社会,其教义简洁明了,倡导“和平、顺从”,在亚洲非洲广泛流播。关于伊斯兰教,恩格斯认为“伊斯兰这种宗教是适合于东方人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于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4]526在当时亚洲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处于较低文明发展的状态,因此比较容易接受伊斯兰文化,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则在这些地区不易被理解认同。

(三)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受当时地理条件所限

西方文明的中心距离中国路途遥远,受古代交通、地理条件所限,文化间的传播需要穿越高山、沙漠、海洋等地理障碍,而跨越这些地理障碍往往要付出巨大代价,因此只有具有军事政治使命或贸易高额利润的吸引,才能克服万难前往。一般人员的往来和交流很少。中亚、阿拉伯的商人受高额利润的驱使将丝瓷等中国物质文化的成果作为商品带到了西方,但制度和精神文化却很难通过商人进行传播。16世纪欧洲才出现关于中国的著述,例如葡萄牙人皮莱士编写的《东方诸国记》(Suma Orienta1),此时,欧洲人才开始逐渐了解中国风土人情,之前由于地理相距遥远,很多介绍中国的著作提供的信息都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这足以说明地理条件制约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四)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对外传播的动力不足

古代儒家道家思想在中国周边的传播和在民众之间的传播主要借助的是官方的力量,周边国家的政权按照国家建设的需要,以主动的“慕化之心”来重点学习儒学的治国之道。而古代的儒士们学习钻研儒学也主要为了“求仕”。儒家道家思想与其他宗教思想不同,其本身没有推动学习者去宣传的作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教义中都倡导信徒进行宗教的传播。佛教讲究慈悲普度,基督教、伊斯兰教则直接有传教士传教,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宗教是一种“外向”的哲学。而儒家道家思想讲求的是“治国”、“齐家”、“内省”,更倾向“内向”哲学,因此无论从外在的传播渠道还是内在的传播内容都缺乏积极主动性,显得动力不足。

总之,以上诸多因素使中国精神文化的输入与输出呈现出了不平衡的特点。

三、“不平衡”性对当今中国文化建构与传播的启示

(一)继续坚持多元包容、多样吸收、适应融合的原则

古代中国以包容的胸怀输入大量异族文化,但却从不全盘照搬,而是持批判吸收的态度,因而没有失去中国文化的根本。而随着近现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扩张,饱受摧残的中华民族自信感降低,一些思想家如提出了“全盘西化”的理论,认为中国要想在物质文明方面效仿西方,精神文明如“政治社会道德”方面也必须效仿西方。“文革”运动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摧残毁灭,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被全盘否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文化振兴的重要契机,但一些文化观点的影响仍然很大,一些年青学者提出了文化的“彻底重建论”,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历史的新时期已经毫无可取之处,应该彻底反传统。当今又出现“儒学”复兴论,认为全世界的发展遇到的阻碍只有“儒学”能够解决。中国文化究竟何去何从?我们不妨参考古人的智慧,坚持多元包容,既不全盘照搬走完全西化之路,也不盲目排外自我封闭,任何极端的文化态度都是不符合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应根据国家与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选择性吸收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精华消化吸收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从而保持中国文化长久的生命力。

(二)必须要建构发达的文明,才更有对外文化传播的优势

古代中国由于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因此,中华文明呈高屋建瓴之势,对周边欠发达的农业国家不断流播。这恰恰说明文明发达的程度与文化传播的力度成正比关系。当今亦是如此,只有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构建发达的中国文明,才能带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拥有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大国地位,中国经济的崛起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各国纷纷前来寻求发展机会,也吸引了大量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我们迎来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宝贵时机。然而,中国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却远没有跟上前进的脚步。“中国面临一个从‘农业文明+初级的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这种物质层面的文明转型同时面对的是对建基于其上的文化话语结构的转型。既包括自身为这样的转型建构一个文化内涵来与之逻辑上相配,也包括如何向外界阐释自己。”[5]15建立在古老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经济形态对文化的要求。建构与当代中国物质文明相匹配的当代精神文明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利用当今多个渠道、多种媒介进行文化传播

相比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传播受限于高山、沙漠、海洋等地理障碍,当代文化传播呈现出多渠道、多媒介的传播优势。现代国际间的往来有海陆空全方位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使各个国家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古代单一的主要靠书籍充当文化传播媒介不同,现代文化传播的媒介呈现出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书籍、报纸等,又出现了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体,尤其是现代的网络媒体,可以使一种文化现象瞬间传播至世界各地。古代需要跨越国家与地区的边界才能进行文化传播,而当今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没有边界的跨文化传播。可以说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这一时代带来的是跨文化传播与文化融合,因此也为中国文化传播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在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多媒体文化传播在方便的同时也有着不小的成本要求,而且几乎都离不开商业市场的支持,而过度的商业化,往往又会改变文化传播的初衷,这一矛盾需引起人们审慎思考。

(四)努力寻找中国文化思想走出去的驱动力

古代的儒学教育机构对儒学的继承与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当今儒道思想对外传播的这些政权、教育等外在推动力已经消失或弱化。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面临很大的困境,需要寻找新时代下中国文化传播的推动力。除了建构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以外,我们也应该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例如美国当代汉学家安乐哲将传统儒学与当代世界联系起来,“我认为儒学对于人类经验有其独立的视野,儒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提供了西方伦理学传统之外的另一选择。西方绝大部分伦理学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而儒学中的‘个人’是处于关系中的‘个人’,强调人的关系性、共生性。这个理念非常健康,它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图景。”[6]传统儒学的现代意义绝不仅限于此,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传统儒道思想是一种现世的哲学,它与其他宗教教义侧重于对人生彼岸的追求不同,这又迎合了现今世界大多数人“活在当下”的思想,可以成为人类现世生活快乐的源泉。发掘传统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并以此来追求文化传播的策略,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同时,中国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双刃剑。中国文化融合了域内各民族的文化,又吸收了大量的域外文化精华,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系。这种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为传播者提供了大量的传播内容,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另一方面正由于内涵丰富,使得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时特征不容易概括,传播内容也不好取舍,这又使得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受到考验。

当今中国精神文化的建构与对外传播是互相影响的,建构的内容是对外传播的主题内容,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与反馈也会促进文化的再次建构和发展,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播,应根据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文化状况、自然条件等选择不同的着力点,坚持包容与适应、和平与友好的原则。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要清楚了解当代世界各国的文化、正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困境,才能寻找有效的策略,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0.

[2]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

[3]谭元亨.中国文化史观[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恩格斯.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姜飞.传播与文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6]安乐哲.儒学,为我们提供更好的世界图景[N].光明日报,2008-06-24(12).

责任编辑:王飞霞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16)01-0149-04

收稿日期:2015-07-31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辽宁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4DZW012)。

作者简介:郭宪春(1971-),女,满族,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文化传播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六曜与日本文化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