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以文理渗透为视角
2016-03-15李一鸣李卓妮
李一鸣,王 锐,李卓妮
(黑龙江科技大学, 哈尔滨 150022)
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以文理渗透为视角
李一鸣,王 锐,李卓妮
(黑龙江科技大学, 哈尔滨 150022)
跨文化能力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高素质国际人才的基本技能,是高等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必要选择。高中的文理分科使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呈现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抑制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整体素质提升,因此高校应确立文理渗透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高校文理课程的结构,推进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构建文理渗透教育的实践平台,以增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效能,提升大学生跨文化能力。
文理渗透;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逐渐深入,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提高跨文化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文理渗透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重视,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将会成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中文理渗透的必要性
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是国际化高等教育与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培育的关注重点,多元化国际交流合作要求大学生具备跨文化能力与整体素质。为增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突破文理分科的缺陷,实现高等教育的文理渗透符合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举措的内在需要,符合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与跨文化适应能力增强的根本要求,符合经济全球化格局与国际化市场竞争的人才期望等。在高等教育中,完善的人文素养、文化素养与文化品位,积极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与逻辑思维,多元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塑造健全积极人格的重要保证,也是大学生适应国际化交流合作、满足市场竞争国际化、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基本保障[1]。
高校文理渗透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推动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有序结合与互相促进,调节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逻辑;有助于增强理科生的文化底蕴、艺术鉴赏水平与人文知识素养,强化文科专业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与协作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整体提升;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优化、自我提高,使其具备专业性的理论知识、综合性的整体能力、多元的人文素养与系统的科学精神,以适应日趋激烈的职业竞争、日渐深化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因此,大学教育的文理渗透能够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自觉能力与跨文化竞争能力,使文理渗透成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基本过程
文化是影响群体或个体的情绪、感受、行为、体验、思想与心理状态的程序,个人文化境遇的转变将对个人心理感受、行为态度等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从而形成“文化冲击”,因此个人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基本过程可用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跨文化能力培养是个人不断进行心理调整、行为改变、人格完善的动态过程,跨文化能力培养受社会层面与社会个体层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社会层面与社会个体层面变量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决定了跨文化能力培养结果的多样性。社会个体在其原有生活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与经济环境中,形成了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行为方式、逻辑特征与心理状态;当其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新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原有环境往往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当社会个体出国或进入全新社会文化环境时,必然形成一定的文化情境转变,而使得社会个体出现阶段性的心理不适或行为失宜,而个体可通过压力调整、认知变化、东道国社会文化环境与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适应或社会文化适应。社会个体来源国与东道国的社会文化差异等社会层面的变量,社会个体对东道国社会文化环境的态度,社会个体自身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出国期望与动机、外语能力、性格、社会支持等个体层面变量等将对跨文化适应结果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决定了社会个体的跨文化适应结果[2]。
三、文理渗透视域下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路径
为切实做好文理渗透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根据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体系性、跨文化能力培养方式的系统性、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过程的递进性等基本定位,可构建文理渗透视域下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提升的“6维数”培养模式,即语言训练加强维数、业务环境构建维数、课程体系创新维数、国际交流强化维数、专业技能提升维数和历史文化培养等“6维数”。依据“6维数”的确立,在文理渗透视域下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可在以下四方面进行路径培养:
1.确立文理渗透的教育教学理念
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思维、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格局,进行广泛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主,以提升大学生跨文化能力为目标。文理渗透教育教学理念应充分发挥文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经济思维与社会实践能力,凸显理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科学思维与团队精神,推动文理学科的适度融合、有序渗透,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使大学生在熟练掌握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逻辑思维、审美习惯、行为意识、生活态度与心理认知,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整体提升,切实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与跨文化社会文化适应能力[3]。
2.切实推进高校文理课程结构优化
高校文理学科分化的根源在于课程结构设置的独立,文理渗透视域下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应着力于高等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科学设计部分文理渗透、文理交叉、文理融合的全新课程,通过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融合课程的设置,拓展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延伸大学生的行为意识、拓宽大学生的逻辑能力,增强大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与积极性,使其深入了解、全面把握专业学科知识;使文科大学生能够认知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与未来趋向,能够感知到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使理科大学生能够了解到历史、艺术、文化等社科课程中的传统知识、思维方式与逻辑习惯,能够感知到人文知识的多元价值与哲学意义[4]。
3.切实推进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优化
文理渗透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依托于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系统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积极价值观念与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政治信仰、逻辑思维、行为意识、兴趣取向、思想道德等将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影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职业技能培养活力,能够推动大学生的自我优化与自我提升。为有效推进高等教育文理渗透,扎实提升大学生跨文化能力,高校教师应做到文理渗透、文理兼备、文理交融,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有序融合[5]。
4.构建文理渗透教育的实践平台
高校文理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为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多元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序统一。为增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高校应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搭建学习实践平台,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外化实践,提升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外语水平的交流能力、社会交往的有序性、跨文化交流的适应性;应通过课外阅读、文化艺术、科技普及、社会服务等活动,实现大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重构与内化,推动大学生整体素质、理论知识、专业素养的外化,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与系统视野,使其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能够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的国际化人才需要、能够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素质,社会对国际通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和专业化,因此,研究和推动大学生跨文化学习和交际,广采博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对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人才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李一鸣.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转型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陈慧燕.关于大学生文理渗透教育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李一鸣,姜宁,刘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音乐发展概述[J].艺术科技,2014,(7).
[4]陈国明,余彤.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学术研究,2012,(1).
[5]李一鸣,常亮,郝祁霞.高校德育实践缺位的原因分析[J].高教论坛,2013,(8).
[责任编辑:赵天睿]
2015-11-20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文理渗透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JG2013010500)
李一鸣(1981-),男,辽宁丹东人,外国语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锐(1981-),女,吉林吉林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卓妮(198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2013级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G642
A
1008-7966(2016)01-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