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03-15邸乘光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邸乘光

(1.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51;2.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邸乘光1,2

(1.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51;2.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关系的系统阐述,更是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根本指针。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指导地位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铸就辉煌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重要讲话),他站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规律的新认识,为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习近平“5·17”重要讲话中,“马克思主义”共出现85次(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1次),“哲学社会科学”(包括讲话题目)共出现137次。一般说来,在同一篇讲话中,如果有两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至少可以说明两点:其一,这两个问题特别重要;其二,这两个问题关系特别密切。在此,拟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这一主题,对习近平“5·17”重要讲话中的相关论述略加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没有18、19世纪欧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逐渐发展并日益明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激化,英国、法国和德国等的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迫切需要用正确的革命理论来训练和指导无产阶级去作革命的准备。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诞生的,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诞生,与欧洲当时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已达到的较高发展水平也是密切相关的。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以及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其主要理论来源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英国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所以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1]67马克思主义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并加以改造和发展的成果。

习近平在“5·17”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而马克思主义则批判吸收了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可以说,没有18、19世纪欧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2]这既点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和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强大生命力和重要影响力,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习近平在“5·17”重要讲话中多方面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2]。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诞生100多年来,已经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比人类思想史上的任何其他理论都更为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从根本上说,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仍保持着强大生命力。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而得票高居榜首者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之一——马克思,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即使在当今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所以,习近平深刻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2]

(三)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重大成果并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和善于推进理论创新的党。“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3]。中国共产党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是方法而不是教义,是“总的指导原理”而不是具体的操作方案,也就是说,“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1]9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转变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以及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不仅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而且较早地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奠定了“新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一个需要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且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这个历史进程还远未结束。习近平在“5·17”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自觉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时代、实践和科学都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应不断回答实践提出的最新课题,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开辟其新的境界,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奥妙所在。在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使之成为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并且具有时代气息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原则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渊。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但所寻来的各种资产阶级理论和方案在中国都一一破产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研究和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正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90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奋斗,渐次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使我们国家和民族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当然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因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和国门被打开,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随之涌入,特别是在众多仁人志士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被翻译介绍到我国,不少人开始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我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各学科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尤其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不仅为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和传播,而且有许多进步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产生了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马寅初、费孝通和钱钟书等一大批名家大师,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努力,所以习近平在“5·17”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2]正因为如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加以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指导,就没有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将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从而也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正视和解决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实际工作中的诸多不足及“三化”和“三失”状况。当前,在如何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但也有一些同志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上,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上,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上存在着认识不深、理解不透、功力不足和高水平成果不多的问题,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和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正视这种状况并下决心解决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又是与其所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以及认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前提是必须真正懂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这就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必须本着科学精神,下大气力、下苦功夫才能掌握真谛、融会贯通。只有真正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为指导来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及有所贡献。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世界观、价值观问题。70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5]人们的活动是由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所指导的,都有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文艺工作有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样有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所以习近平在“5·17”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2]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哲学社会科学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能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为人民群众做学问、为人民群众著书立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价值的根本途径。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或者说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一条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落实这一根本原则,既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和为什么人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和怎么用它来指导的问题。习近平在“5·17”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2]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通过研究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既以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就是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和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即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其中首先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习近平明确指出:“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2]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习近平认为,现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下一步,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2]。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包括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既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客观需要。因此,习近平在“5·17”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2]

此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还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包括要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其中“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根本要求。

[1]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4.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1.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7.

[责任编辑 周 莉]

B27

A

1009-3699(2016)05-0484-05

2016-07-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BDJ037);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AHYZD2014-03).

邸乘光,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党的建设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