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语法和意识形态》评介*

2016-03-15张天伟

话语研究论丛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料语言学隐喻

◎张天伟



《话语、语法和意识形态》评介*

◎张天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

1. 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简称CDA)自登上语言学舞台以来,始终以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为己任,揭示语言背后的隐性内容,如权力、认同和意识形态等是如何通过话语策略来再现的。就CDA的语言学学科属性而言,依托语法进行语料分析,进而揭示语篇或话语的隐性内容始终是CDA研究的基础。换言之,CDA研究的主流是在社会和政治语境下,语言是如何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来揭示语篇和话语的意识形态、认同和权力关系的。《话语、语法和意识形态》一书正是这种背景下的结晶。该书作者是兰卡斯特大学Hart博士,他近年来独著或与人合编了多部关于话语研究的著作(Hart,2010,2011,2014a,2014b),是这个领域比较活跃的年轻学者之一,2013年还来中国参加了第五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主旨发言(见李曙光、周萍(2013)关于会议的评述)。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为6章,下面逐章介绍其内容,然后进行简要评论,最后指出不足之处。

2.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功能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包括1-3章;第二部分是认知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包括4-6章。

第一章:表征(representation)。本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讨语言表征中的意识形态,关注语言表达的概念功能。本章主要从及物性和语法隐喻等语法层面分析和揭露硬新闻(hard news)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如分析语篇中被动语态、名物化(nominalization)等是如何蕴含意识形态的。此外,本章还重点从社会施动者(social actors)表征视角分析了移民新闻语篇。最后作者专辟一节从方法论、语料和解释性三个层面指出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存在的问题,如在解释层面,存在解释的主观性(subjectivity)和过度解释(over-interpretation)等问题;在方法论层面,CDA需要引入认知视角等。作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引入新的语法理论,如认知语言学、评价理论、多模态分析模式等。

第二章:评价(evaluation)。本章主要以Martin & White(2007)的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为理论框架,关注语言表达的人际功能。本章首先探讨了评价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关系,评价理论基本内容包括态度(ATTITUDE)、极差(GRADUATION)和介入(ENGAGEMENT)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括一些子类别,如态度部分还可以分解为情感(AFFECT)、判断(JUDGE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三个子类别。作者分别从上述三个部分分析了可口可乐、耐克、雀巢三个跨国公司的社会报告(social reports)和美国总统布什为战争辩护的政治演讲语篇。例如,通过态度部分,将说话人道义的(moral)、情感的和审美(aesthetic)的价值与语篇中实体、事件和过程相联系,可以通过词汇语法手段对正面的自我表征(positive self-representation)和负面的他人表征(negative other-representation)进行系统分析;又如介入部分的分析与CDA多有相似之处,包括对情态、言据性(evidentiality)和话语策略的分析等。本章最后一节应用语料库的方法探讨了移民语篇的隐性评价,即隐性态度(covert attitude)问题,作者认为语篇表征难以脱离评价,即使在缺少显性评价标记语(explicit evaluative markers)的语境下,语篇表征也存在隐性评价问题。

第三章:可视化(visuation)。本章将系统功能语法扩展到应用多模态语法(multimodal grammar)分析CDA。意象(image)不仅能够像语言一样反应现实,还可以构建不同的意识形态,蕴含不同的权力关系和认同。及物性、社会施动者表征等语法分析不仅和语言相关,也和意象相关。本章第二节以移民语篇的意象为例,通过及物性等具体语法分析,宏观上探讨了多模态语篇中的施动者、行动等意象可以负载视觉含义(visual implicature)。第三节以政治抗议(political protests)语篇为例,讨论了导引点(vectors)、观察点(viewpoints)和观察框架(viewing frames)与多模态意象表达的关系,具体从定位点(anchor)、角度(angle)、距离(distance)和观察框架分析了意象是如何表达意识形态的。最后作者分析了多模态隐喻和互文性的关系。

第四章:事件结构和空间观察点(Event-Structure and Spatial Point of View)。本章依据认知语法中的行动(action)、力量(force)、空间(space)和移动(motion)等知识点分析了政治抗议语篇。作者认为语篇中的语法构式除了具有规约意义(conventionalized meaning)外,也包含读者的意象图式表征,这些表征是建立在视觉——空间(visuo-spatial)经验的基础上,这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基础是相通的。本章首先从识解操作的具体途径和话语策略两方面介绍了如何应用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以下简称CLA)对CDA进行分析,然后具体以图式化理论为例分析了政治抗议语篇,包括行动图式、力量图式和移动图式等,进而作者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多模态语篇的空间分析框架进行延伸,重点探讨了其概念化基础。作者认为定位点、角度和距离的分析都源自于事件识解中的空间观察点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识解操作和意象图式。

第五章:隐喻。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传统话题之一。作者认为隐喻是一种同时表达和评估行动和事件的手段,隐喻的概念化是通过压制(compression),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变为简单的事件模式。换言之,在概念隐喻中,原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标域上,通过相对简单和熟悉的原域去理解复杂和抽象的目标域。本章首先构建概念隐喻对CDA分析的理论框架,即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理论融合的分析框架,然后应用该框架分析了三个不同语篇中隐喻的意识形态和合理性(legitimating)功能。

第六章:指示语、距离和趋近化(proximization)。本章首先介绍了话语空间理论(discourse space theory)的基本内容和构架,然后介绍了Cap(2006)提出的趋近化理论,趋近化理论是一种在话语空间理论基础上发展的修辞语用(rhetorical-pragmatic)策略。本章第三节具体应用趋近化理论对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为伊拉克战争辩护的语篇进行了分析,以图例配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从四个切入点展开,分别是空间趋向化、时间趋向化、认识情态(epistemic)趋向化和价值论(axiological)趋近化,作者指出了四个切入点的特点和联系。最后作者还应用趋近化理论分析了英国极右翼团体“保卫英格兰联盟”关于“伊斯兰化”(Islamisation)的语篇。

3. 简要评价

纵观全书,主要有两个特点值得推介。

3.1 摆事实、讲道理

“摆事实、讲道理”历来是语言学研究的传统和主流,特别是语言本体研究。CDA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学和政治学等交叉学科研究,CDA本身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研究路径,不管是从学科属性还是研究路径而言,基于语法研究CDA,已渐成为学界的共识。本书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以语法为切入点,很好地阐释了“摆事实、讲道理”的理念,将理论探讨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讲道理”离不开一定的理论依据,就语法研究而言,本书从三个不同的语法维度研究CDA,分别是功能语法、多模态语法和认知语法,基本上覆盖了CDA研究的主要语法流派。功能语法以批评语言学中Halliday(1994)的系统功能语法为代表,此外还包括Martin & White(2007)的评价理论,功能语法是目前CDA研究的主流。多模态语法以Kress & van Leeuwen的视觉设计语法(grammar of visual design)为代表。认知语法主要以Langacker(2008)的认知语法和Talmy(2000)的认知语义学为代表。这三种语法研究维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例如视觉设计语法也是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的;而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也是相互补充的,系统功能语法关注语篇特征,而认知语法聚焦语篇的概念化过程,前者倾向于描写层面(description stage),后者倾向于解释层面(interpretation stage)。书中较为全面地梳理了CDA研究中的主要语法视角,展现了不同的语法框架是如何诠释CDA的。“摆事实”离不开语料分析,就语料分析而言,书中所选取的语料来源广泛,类别多样。所选语篇的主题多与全球化有关,覆盖移民语篇、战争语篇、政治抗议语篇和经济语篇等不同领域。语料来源既有传统平面媒体中的文本语篇,又有多模态分析中视觉图像和文字互动的多模态语篇。语篇形式上以新闻语篇为主。另外本书在语料分析过程中也注重一些研究方法的融入,如应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Guardian 和Telegraph 两个媒体在分析同一话语时,因采用不同的话语策略而蕴含了不同的意识形态,这种媒体和话语的整合研究体现了CDA的交叉学科研究性质,也将是CDA未来研究的走向。最近,《新闻与话语研究》期刊(Journalism and Discourse Studies)也专门开辟专栏邀请van Dijk和Hart 等学者探讨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与话语研究如何互融互通的整合问题(Allan,2015)。新媒体时代的语篇呈碎片化、社会化、浅表化和分众化的特点,研究新媒体语篇将是CDA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3.2 注重认知视角

从认知视角研究CDA,已成为当前CDA研究的重要路向之一。该研究路向主要以van Dijk (2002)、Chilton (2004)、Dirven et al.(2003)、Cap(2014)、Hart(2010、2011,2014a)等为代表。在认知研究路向中,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CDA,如van Dijk为代表的社会认知(socio-cognition)研究路径,Cap为代表的认知语用研究路径、Hart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路径等。本书第二部分主要对Hart近年来CLA的研究路径进行了总结,探讨CLA和CDA的融合问题,一方面拓展了CDA研究的理论视角,另一方面进一步验证了CLA的解释力。Hart CLA研究的核心理念是从格式塔(Gestalt)、比较(Comparison)、注意(Attention)和视角(Perspective)等理论背景对图式化、范畴化、隐喻、图形/背景等识解(construal)操作进行研究,并相应地提出结构构型(structural configuration)策略、框架(framing)策略、识别(identification)策略和定位(positioning)策略。书中第二部分对上述研究并没有全面展开,而是有所选择,突出重点,主要从狭义的认知语法、认知语义学和话语空间理论等视角探讨了图式化、概念隐喻和趋近化模式等具体问题。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为我们展现了CDA与CLA是如何融合的,即语篇在概念化的过程中是如何编码和再现意识形态的。一方面,CLA可以作为CDA的语言分析框架;另一方面,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CDA和CLA融合的具体途径,如图式化、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趋向化模式等。正如本书在网上推介中所言,这本书的亮点之一是探讨了在视觉经验(visual experience)的基础上语言生成和理解的认知过程,为理解语篇中不同语法选择(grammatical choices)的意识形态效果(ideological effects)和重新评估(reassessment)CDA中语言和多模态语法的关系提供了路径。本书特别适用于对语篇、认知和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的互动关系感兴趣的读者。

4. 本书不足

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商榷。第一,书中对CDA研究的主流语法视角做了梳理和介绍,亮点之一是总结和探讨了CLA的研究路径。但是书中对语法理论体系的建构还不全面,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拓展。如书中对认知语法的应用主要是认知语义学中的概念隐喻和图式化理论、Langacker认知语法中的力动态(force dynamic)模式等,而对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包括激进构式语法等主要内容却没有涉及。构式语法着眼于语法意义,可能对语篇在概念化的过程中如何蕴含和再现意识形态更有启示意义。另外Hart的CLA研究路径的创新之处是提出了CLA识解操作的解读结构图(Hart 2014b:111),但此结构图还有很多认知语言学的识解方式和理论视角没有被囊括进去,如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力动态、概念转喻、隐转喻互动等。第二,Hart注意到CLA和CDA结合的抓手是认知机制和话语策略,在第四章第二节提出了相应的识解操作途径和话语策略,两者是理论基础与应用实践的关系,但两者具体如何结合和互动,作者并没有解释。我们认为认知机制与话语策略既涉及语篇制造者(text producer)也事关语篇消费者,而话语策略也因应用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类别,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另文探讨。第三,书中遗留一些问题,悬而未决。例如作者应用多模态语法分析了多模态语篇,也重点探讨了CLA,但是却没有应用CLA研究多模态语篇,分析语篇制造者和语篇消费者如何构建和理解多模态语篇的概念化过程,该过程包含哪些识解操作,如何识别多模态语篇隐含的意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深入,逐步解决。

然而,瑕不掩瑜。该书为从语法角度研究CDA提供了蓝本,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正如Hart在书中导论所言,“这本书不是基于大规模语料的实证研究,而是试图展示如何将语言学理论应用到CDA中的质性(qualitatively)研究,在此基础上,后续可以在大规模语料的基础上进行定量(quantitative)研究和比较研究”。本书有助于国内相关研究者了解国外CDA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而能将CDA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地化”相结合,推动国内CDA研究的进展。田海龙(2016)在讨论CDA的精髓时曾指出,CDA探索话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需要以扎实的对文本的语言学分析为基础,而《话语、语法与意识形态》这本书所提供的分析文本的各种语法手段,对我国学者从描述和解释两个层面研究话语特点和策略会具有启发且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Allan, S. 2015. Reconsidering “the Report” in a digital age., 1(1):5-6.

Cap, P. 2006.Newcastl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Cap, P. 2014. Applying cognitive pragmatics to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A proximization analysis of three public space discourses., 70: 16-30.

Chilton, P. 2004.. London: Routledge.

Dirven, R., R. Frank & M. Putz (eds.). 2003..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Halliday, M. A. K. 1994.. 2nd edt. London: Edward Arnold.

Hart, C. 2010.. Basingstoke: Palgrave.

Hart, C. 2011..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Hart, C. 2014a. Construal operation on online press reports of political protests. In Hart, C & Cap, P. (eds.).. London: Bloomsbury, 167-188.

Hart, C. 2014b.. London: Bloomsbury.

Langacker, R. 200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J. R. & P. R. R. White. 2007..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Talmy, L. 2000.. Cambridge, MA: MIT Press.

van Dijk, T. A. 2002. Ideology: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In P. Chilton and C. Schäfner (ed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3–38.

李曙光、周萍,2013,公共话语、公民社会、国际关系——中国话语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五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当代修辞学》,第6期,88-90页。

田海龙,2016,批评话语分析精髓之再认识——从与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的三个问题谈起,《外语与外语教学》,第2期,1-9页。

Hart, C. 2014.London: Bloomsbury. VI+232 pp. ISBN:978-1-4411-0135-8 (EB).

张天伟,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句法学、语言政策。

张天伟 联系地址:北京市(100089)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电子邮件:tianwei233@126.com

猜你喜欢

语料语言学隐喻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