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的诗意的建构
2016-03-15王丽梅
王丽梅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培养学生理解文义、思考主旨的能力,还要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同时,阅读教学还会对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阅读教学情况来看,阅读能力的强弱将影响到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的提升。所以,研究阅读教学,建构诗意的阅读课堂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阅读 赏析 诗意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02-02
一、课前营造诗意的氛围。
上课之前,安排学生讲故事,以说话训练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感悟;随机背诵拓展的诗文,让学生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中感受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朗诵片段随笔,交流心得体会;讲述有关文章作者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概括文章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展示与文章内容有关的图片,调动学生参与的意识……我曾经去北京师范大学参加语文培训,回来之后,我将拍摄的北师大与清华大学的图片做成幻灯片,给学生放映:树木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校园文化如诗如画。那堂课我们研读的是贺舒婷的文章《你凭什么上北大》,在播放幻灯片的同时,我对学生说:未名湖边的桃花在春天里举着一树树的妖娆,花香四溢,吸引着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这些人都曾经揣着一个缤纷的梦想,走进北大的校园,走进中国最神圣的学府,为此,他们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那么,你们呢?你们是否也有一个美丽的大学梦呢……阅读课堂精彩纷呈,必然是诗意盎然的。语文教师以优美的语言构建阅读课的导语,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必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投入到阅读体验当中。
二、注重阅读文本的解读。
阅读课应侧重文本的解读。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多半是文采兼美的文章,或重于思想的熏陶,或重于写法的积淀,或重于语言的濡养……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必须将文章读懂读透,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三步阅读法,即诵读:概括内容——把握线索——理清思路——明确主旨;研读:探究问题——研究写法;品读:赏析语句——畅谈感悟。
这种阅读法,可以使学生在多重阅读的基础上,从内容、主旨、写法与感悟四个方面品读文章,并且做到水到渠成式情感的升华。如讲《傅雷家书》,我的结束语是:孩子们,老师不是圣哲,你们的家长也不是;我无法给你们一个完美的人生,你们的家长也不能为你们营造一个光明的未来。未来是生长在你们手中的金苹果的种子,需要你们用毅力、努力、勇敢、执着来浇灌,才能结出金色的果实!孩子,你们懂吗……
三、巧妙运用阅读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的一些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诗意的阅读意境。
点评法。古代文人,现代评论家,都喜欢在读书的时候,对作品内容进行点评。或谈其写法,或感慨其情,或写出自己的感悟……我曾尝试对学生进行点评式的阅读指导,在阅读的时候,先评为主,先悟为得。在训练的过程,我发现学生对自己的感悟都是来自最为真实的感动,所写的话也是精彩迭出。在《珍珠与砂》一文中,某一学生写到:
生命是珍珠,但是是由砂打磨来的。因此当社会的仁母,用坎坷、逆境来打磨我的时候,我无须抱怨,唯有默默承受,我才能坚忍,成就我闪亮的人生。
感悟法。阅读课不是把题处理完就可以,应该使学生真正懂得从文章中收获什么。我主张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从三个层面来思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而不是一味的以题障目。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在两周的时间里,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完成《让人流泪的阅读》、《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等约20篇的经典文章。在阅读中学生收获了至爱亲情,理解了文章的写作特色,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了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赏析法。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词汇是感情的基石,缺乏词彩的文章,读来如同嚼蜡。而那些词语优美的散文,读来如身临其境,鲜活的词语在眼前跳动,描绘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图画。读《紫藤萝瀑布》,我们会为那些美妙的比喻、排比修辞而颔首,会为那些词语描绘出生命的真谛而惊叹;读《春》,我们不得不赞叹朱自清语言的魅力“偷偷地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树上开满了花赶趟儿”、“像母亲的手抚摸你”……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整理词语、成语、修辞,培养学生领悟文章的能力,引导学生真正热爱文章,并将阅读作为终身的习惯。
阅读课的诗意建构,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真正做到使学生热爱阅读,并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启迪,情感的陶冶,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