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信息技术成为写话教学的坚强后盾

2016-03-14郑小玲

考试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写话教学教学应用信息技术

郑小玲

摘 要: 信息技术应用于写话教学已经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静态的文本内容动态化,使枯燥的描述形象化,可以使信息量更丰富,使写话教学更有趣味。利用信息技术中风格各异的形式,拓展教学时空,规避信息技术存在的不足,使写话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写话教学 教学应用

当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作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1]。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给教学活动注入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教学事半功倍。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此,笔者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于写话教学的实践谈谈看法。

一、援引信息技术之活水,激发写话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学习知识的一项很重要的先决条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如此。《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对写话有兴趣”[2]。因此,写话教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抛开畏难情绪,从而乐于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应用于写话教学,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用于课堂教学可使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并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例如,在课文《春天的手》教学结束后,笔者借机让学生以“春天”为主题进行写话训练,布置学生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公园等场所观察春天的踪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笔者制作了PPT课件并准备了关于春天的小视频。课堂上,播放关于春天的小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情境再现容易使学生调动已经存储的记忆碎片,并迅速整理,这就解决了“无米之炊”的苦恼,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

二、妙使信息技术之时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于写话教学中,打破了原先较单调的教学形式,突破了原先较狭窄的教学空间,激增了原先较贫乏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将课堂绝大部分内容在课前准备完善,存储于PPT中,上课一点鼠标便可将内容呈现出来,大大节省教学时间[4]。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出示材料的时机,课堂教学效率将大幅提高。

例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写话教学中,笔者先是引导学生“说话”,即把自己所见、所感大胆表达出来,并在小组交流。此环节后,笔者相机出示关于春天的小视频,既将讨论局面控制,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又让学生把已经形成的关于春天的印象重新梳理一次。进入写话环节,重复播放视频,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写出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适时出示所准备的内容,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控制课堂节奏,构建高效课堂。

再如,进行看图写话训练,先出示图画,让学生稍加观察分析后,先进行“说话”,而后“写话”。初涉“写话”,大部分学生可能无所适从。把嘴里说的转化成文字表达出来,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待学生“写话”后,笔者在PPT课件中出示“分析图解”,即将图画中的所有内容分析一下。分析之后,再让学生“二次写话”与分析前的“写话”进行对比,找出不足。如此,课堂容量相对较大,但有了之前准备好的课件与视频等材料,加上适当适时地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三、开辟信息技术新天地,弥补课内缺憾

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它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限制。而且,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相对局限,很多教师使用的几乎是PPT课件、演示文稿、视频等。笔者认为,这些形式只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冰山一角。要让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要拓展信息技术的新领域。

(一)微课,制作简便,分享方便。微课通常是将学习的重难点或某个知识点制作成十分钟左右的小视频。有讲解,有演示,传输快捷,分享方便。利用“Camtasia Studio”录频软件录制微课,已经成为辅助教学的一剂良方。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话的第三点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5]为此,我专门制作了《小身材,大作用——标点符号》系列微课。将各种常用标点符号用生动的画面演示,用诙谐的语言讲解。分享给学生、家长,让他们在家里也能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弥补了课堂的不足。

(二)微信,随时沟通,随地分享。手机一族玩微信已不是新鲜事。微信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各种信息在微信平台上转载、分享,方便又快捷。笔者就是这一设想的大胆实践者之一。家长带着孩子到某处游玩,喜欢发些照片与文字,分享当时的心情;学生喜欢把玩手机,在微信上发语音。把这样的信息收集起来,进行筛选,就成了日后写话的素材。学校举行各种实践活动,老师们往往要求学生写日记或作文。学生“忘乎所以”地玩,可能到写日记时却难以下笔。于是,我把手机拍的照片发到微信上共享,孩子们在家写出融入真情实感的日记就容易多了。

四、规避信息技术之不足,力争事半功倍

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为教学如虎添翼。但是,任何事物皆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也有局限性。它不仅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难度,而且加重了学困生的学习负担,甚至易使师生形成思维惰性,降低学生听课效率[6]。基于上述不足,笔者提出两点对策。

(一)避免花俏,重视引导作用。例如在进行写话训练时,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写话,一切的准备都是为写话教学服务的。所备材料应避免花俏,以免喧宾夺主,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取其精华,着力抓住重点。备一堂课如果要花费大量时间,显然就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弃其糟粕避免费时费力。而且,不是什么课件都可以拿来用,要从本身的课堂出发,精挑细选,避免学困生难以接受如此庞大的学习量。

只要我们规避信息技术的不足,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那么信息技术将更好服务于语文教学,为写话教学提供更多便捷,让写话教学事半功倍,成为写话教学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现代信息技术.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 1585314/1585314.htm.

[2][5][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3][4]余文森,刘家访,洪明.现代教学论基础教程[M].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1-162.

猜你喜欢

写话教学教学应用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