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宝如此“拧巴”,怎么办?

2016-03-14李虹霞

家庭·育儿 2016年1期
关键词:霉运冰淇淋小家伙

李虹霞

事件回放:

好友一直抱怨自己的女儿“拧巴”“别扭”“缠人”,做什么事情,稍微不如她意,她就缠着你吵,左哄右哄都不高兴,最后连自己也被惹毛了。

“我带她出去买东西,她选了一个冰淇淋,但回家的路上冰淇淋掉地上了。我安慰她没关系,答应给她重新买一个。给她讲道理‘妈妈要回家做饭、赶着上班等等,她就是不听,一定要地上的那个化了的冰淇淋。最后我赌气就走了,她就在那里撕心裂肺地哭呀,路上的人都来围观。”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让你恼火?故事中这个古怪、执拗的小孩,是不是一下子就戳中了你的痛点?

宝宝闹脾气,你处理对了吗?

后来有一天,我赶巧见到她女儿正闹脾气。因为她喜欢的书丢了,前段时间还莫名其妙丢了养的小兔子,还有最喜欢的滑板车。我看到她围着她的妈妈,哼哼唧唧,扭来扭去。妈妈双手交叉,耐心地劝解着:

“你哭也没用啦!妈妈也帮你找了,真是找不到呀!”

“自己的东西要好好保管嘛,就这么放在桌子上,丢了怪谁呢?”

“最近真的是运气背,老是丢东西!”

“要不,妈妈给你钱,下午我们再去图书城买一本一模一样的好不好?”

“这样一点小事,你闹这么久,你看出汗出得头发都湿了!”

看到女儿磨叽生事,妈妈既心疼又气恼。想把她搂在怀里安慰,可女儿不买账,继续扭来扭去地折腾。眼看着妈妈失去了耐心,温柔一点点褪去,火一点点冒腾起来!

仔细观察这位妈妈的处理,道理也讲了,感慨也发了,解决方案也出了,为什么就是没有用呢?

宝宝“拧巴”时,到底需要什么?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换位思考,你的东西丢了,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批评吗?是嘲讽吗?是教训指导吗?

当我们迷路的时候,最不需要的就是人家指责我们方向感很差对不对?

我们需要的,是理解,是支持,是安慰,是帮助,对不对?

所以,宝宝闹脾气时,你首先需要做的,是回应她的感受,而不是立马尝试解决问题。

“你丢了一本你最喜欢的书,对吗?”

“你不希望有人随便拿你的书对不对?”

“最近总是丢东西,你很生气对不对?为什么倒霉的事情总是发生在你身上,这太没有道理了是不是?”

当我这样提问的时候,小家伙开始安静下来,眼睛里也有了回应。

“我也丢过东西,当时我很生气,但我没有你这么好的脾气,我还气到骂了人,打了我的宝宝。当时他们都吓坏了。你能告诉阿姨,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平和不发脾气的?”

“所以,我以后可能也要向你学习哦,接二连三丢了这么多东西,你还能有这么好的脾气,只是这样哼一哼,却不迁怒于别人,也不破口大骂,阿姨要有你这样的克制能力就好了!我觉得你妈妈也要向你学习,温柔一点说话!”

你们可以想象,小家伙的眼睛开始发光起来。

“你看哦,是不是最近真的霉运有点多,我们一起想个法子来赶走霉运好不好?我的老师教了我一个技巧,你要不要知道?”

小家伙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乖乖地和我一起走到了另一边。

恰好她妈妈提议喝自制的擂茶,我灵机一动,告诉她“施魔法”。无非就是安静地盛一碗擂茶,然后默默地念“好运快来,霉运快走”。小家伙异常虔诚地执行着,开开心心喝完擂茶玩去了!

针对宝宝的感受回应,不针对行为反应

有多少父母,一旦宝宝有情绪了,立马开始帮助解决问题。可是,你要知道,宝宝在最难受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指导、执行,而是有人重视他的感受,有人知道他的这件事情不是一件“屁大的事情”,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需要别人认同“我的情绪和感受是正常的,不是无理取闹,不是撒泼任性”。

就像你向闺蜜哭诉你的婚姻,她直接告诉每个家庭都这样,或者愤慨地主张你离婚算了,甚至帮你揍对方一顿,这是你真正想要的吗?我想,这样的聊天除了火上浇油、恶化关系,除了失望、反感和悔恨,好的结果可能都不会出现。

所以,对你宝宝的感受做出回应吧,不要对行为反应了!

唯有这样,当宝宝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爱和关心,你们建立了深厚的同盟关系,她才可能让你牵着她的手,走上一条解决问题的路。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宝宝不是无能的,不要一手包办,不要越俎代庖,等宝宝的情绪平复下来,他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吗?

宝宝“拧巴”,治标更要治本

后来的沟通分享中,这位妈妈反思了自己的性格。因为她不喜欢和宝宝过多地亲昵,她可以给宝宝搞卫生、做好吃的,但不喜欢宝宝围着她,她觉得太吵、不舒服。所以她的宝宝总是无限羡慕的说:“妈妈,你看悦悦妹妹和她妈妈多亲呀,她们总是很很开心地玩!”

是呀,宝宝的别扭、难缠,或许也是我们平时给他的爱的浇灌不多。因为宝宝不是物件、不是机器,而是一个需要爱、关怀和安全感的依恋个体。通常,1~2岁的宝宝最需要与父母之间纯粹的亲昵,因为这时候他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从一个“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小婴儿,成长为一个发现“自己和妈妈不是完全一体的、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小朋友,他的不安全感开始增加,开始害怕与爸爸妈妈分离。安全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就像生命一样重要。

宝宝处在极度需要安全感的阶段,而你若总是让他处在爱的饥渴中,或许他的胡搅蛮缠就成为了亲密关系胶着的一种替换和满足,这样的方式或许会延续到少年甚至更久。

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和宝宝亲昵的父亲/母亲,不妨在平时多“训练”一下自己:

·多参观、融入到大人与宝宝亲昵的场景中。有机会时多去看看氛围温馨的幼儿园、亲子班;多加入到宝宝们的游戏活动中,激发自己的童心。

·下班回家时,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从“工作状态”转换到“家庭状态”了。摘下自己的严肃面具,在心里给自己换上“可爱套装”。

·调动全家人的“亲昵潜质”。可以准备一些家庭统一装备,例如给每位家庭成员一个兔耳朵发箍、猫耳帽子等,平时在家可以戴在头上,这能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暗示每位家庭成员“我是可爱的,是欢迎与宝宝亲昵的”。

猜你喜欢

霉运冰淇淋小家伙
住在北极的小家伙们等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特别的项链
当然是你掏钱
冰淇淋
冰淇淋True or False?
冰淇淋True or False?
精灵
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
冰淇淋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