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终关怀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应用探讨

2016-03-14卢小松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临终关怀心理状况生活质量

卢小松

【摘要】:目的 探讨癌症晚期患者应用临终关怀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76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按癌症晚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临终关怀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VAS疼痛评分、HAMD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HA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UQOLI- 74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 癌症晚期患者给予临终关怀干预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疼痛和心理状态,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晚期癌症;临终关怀;生活质量;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40-01

在老龄化趋势到来之际,我国癌症发病率呈现升高态势,但是多数癌症尚无根治方法或缺乏有效疗法,癌症晚期患者群体数量上升明显,而其临床护理也成为当前护理领域研究的重点。临终关怀是一类新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较为有益,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76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对于临终关怀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提高癌症晚期患者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76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预期生存期均≤3个月。观察组,

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71.25±15.21)岁,肿瘤类型:肺癌21例,消化系统癌症17例。对照组,男26例,女12例,平均年龄(70.18±15.39)岁,肿瘤类型:肺癌20例,消化系统癌症18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对照组按癌症晚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临终关怀干预,如下:

1.2.1心理关怀

护理人员要以尊重、关爱姿态给予患者心理关怀,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不同癌症晚期患者在不同时期情绪不同,主要过程为烦躁→焦虑→抑郁→恐惧→悲观→痛苦,护理人员要尽早开始心理疏导和支持,并结合每个阶段的特点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宣泄心中的痛苦,向患者解释乐观情绪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并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勇敢接受。可在患者病房内放置鲜花,播放轻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平息患者不安的情绪。

1.2.2疼痛护理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较为痛苦的体验,有必要减轻患者疼痛。护理人员要与医生积极交流沟通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止痛方案,尽量使患者处于轻度疼痛或无痛的状态。在疼痛干预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引导患者不要惧怕疼痛,告知其及时表达自己的不适,尽快为其改善和缓解。

1.2.3其他护理

应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对于其呕吐等不适症状及时干预。同时,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对于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依从性。

1. 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2周后评估护理效果: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UQOLI- 74 )评估患者生活质量[1];采用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评分。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VAS疼痛评分、HAMD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HA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UQOLI- 74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临终关怀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基于人道主义角度,给予重症患者温暖和关怀以改善其最后的生活质量。本院基于对晚期癌症护理的思考,充分重视了临床关怀深度意义,并总结了一套临床关怀干预模式。本次研究对比应用临终关怀的效果发现:应用临床关怀组患者VAS疼痛评分、HAMD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HA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UQOLI- 74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可知临床关怀改善了患者疼痛、抑郁及焦虑心理状态,同时极大的提升了患者生存质量。

临终关怀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其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安详度过生命最后阶段,给予患者高质量的生活。我国对于临床关怀研究较晚,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改善,临终关怀文献研究逐渐增多,而其临床应用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知该护理干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大[3]。目前,我国临床关怀干预模式,需进一步按照临床需要对于临终关怀进行细化分析和总结,制定多元化的干预方法,满足不同患者疾病晚期生存需求。

综上所述,癌症晚期患者给予临终关怀干预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疼痛和心理状态,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熊明霞.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6(05):620-622.

[2]王月凡. 临终关怀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临终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8(10):1256-1258.

[3]李云香,赵世峰. 68例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控制和临终关怀护理[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10(04):394-395.

[4]李香风,刘薇.微信对改善癌症患者疼痛强度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 , 2015,50(12):1454-1457

[5]贺婷,张美芬.癌症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疼痛信念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1,46(9):909-911

猜你喜欢

临终关怀心理状况生活质量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中国临终关怀探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从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发展看地区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