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三三》
2016-03-14黄在敏
黄在敏
观摩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创作演出的《三三》,一个最直觉的感受就是“美”! 幕启,在优美的歌声中,一个清清灵灵的小姑娘尽情地玩耍嬉戏在恬静的山乡间,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就此展开。看戏看戏,看的就是美,审美审美,审的就是美,这恐怕是对一出戏最起码的要求了。不过锡剧《三三》的“美”不是没来由的,这出戏改编自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三三》,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故乡湘西永远是“美”的,这“美”来自于他那精神理想,来自于他那永远磨灭不掉的家乡情怀,或者说这已经成了他创作的审美特性。在如此精神内涵的引领下,加上编、导、演、音、舞美、灯光等的通力又准确的演绎,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三三》怎能不“美”呢?而且不仅“美”,这“美”中更有了灵魂和生命,这恰恰是仅靠声色之娱所不能达到的舞台魅力。
《三三》之“美”,首先是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你看,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清澈蜿蜒的小溪,悠悠转动的水车,仰卧在蓝天下的小姑娘以及她和小鱼小虾的喃喃细语……我们虽然没有见到小鱼和小虾,但是透过演员的声音、形体和表情的变化,却清晰地让我们感到了它们对小姑娘三三的回应,多么纯真、多么可爱的生命啊,好一副天人合一、美不胜收的画卷!接着三三的妈妈出现了,多嘴多舌的村妇们出现了,城里来的少爷出现了……他们虽然各自有各自的性格,有各自的生活和喜怒哀乐,但都生活得自在坦然,不失朴素真诚的人性美,这不正是沈从文先生眼中的乡间美境吗?即便是三三有了心事有了感情的涌动;少爷有了告别这一世界的忧郁……舞台上的《三三》仍然没有脱离开这至善至美的情境,在这里,人们都回归了最本真的灵魂!
《三三》的美还来自于对人物心灵的精雕细刻上,三三与鱼虾作伴与猫狗游玩,生活得本无忧无虑,可少爷的到来却让她开始有了“心事”,有了向往,有了烦闷,有了决意离开山村想看山外天的想法。这些变化在舞台上被剥茧抽丝,层层递进地表现出来,而且表现得那么细腻,那么有性格,那么有情趣。你看,当她对少爷不禁好奇还有了一些蒙眬的感觉时,明明想和姆妈一起为少爷送鸡蛋,却偏偏表现出不想去,当姆妈逗她不让去时,她又争着非要和姆妈一起去……十几岁小女孩的那种小感觉,小撒娇,小矫情被三三的扮演者董红刻画得真是活灵活现。特别是当她决意要离开姆妈随少爷去城里时,舍不得离开姆妈的那种不可言表的心理状态,编导通过让姆妈为三三梳头,三三又为姆妈梳头的细节表现得十分真切动人,在小提琴和二胡的悠悠伴奏下,细细梳,款款唱,母女之情感人至深又美不胜收。至此我想到了阿甲先生在世时说过的一句名言,戏曲表演也是文学,是“表演文学”,三三的表演正验证了这一点。
雕刻人物的心理本是戏曲的特长,但近几年这一长处也日渐退化了,有些戏中对人物动作的组织常常出现坐高铁的现象,从上海到北京一站就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没有了层次,更没有了情趣,记得前辈张庚先生就说过,导演排戏就像坐火车,要把两地中间一站一站的过程排出来,这才有戏。其实,心里雕刻,让观众欣赏人物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品味心理细微之处的情趣,感受人物性格的魅力,也正是审美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当然,《三三》的“美”还来自于它的意蕴。在欣赏《三三》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三三要不要走出山村到城里去,对于这个问题,戏写的好,它没有把山村和城市对立起来,只是说三三的心回不来了,但它也让人产生了一些感悟,未来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种诱惑,而过去则是剪不断的感情拉扯,人们前进时总是一步一回头,每前进一步也会有所失落,三三离开了那些陪伴她的小鱼小虾猫儿狗儿,在向往得到学校、操场、城里人生活的同时,也就失掉了那不曾污染的田园,那简单的快乐,那无忧无虑的自在坦然……人不就是这样前行的吗!人类不也是这样前行的吗!想到这里我不免又有些怅然了。所以说《三三》虽然是像一首精致的抒情诗,但颇有分量,它不仅触动了人们柔软的内心情怀,又能给人一些启示,不管何时,我们心灵中的“真、善、美”都不能丢掉!
戏剧的功能是多层次的,它可能是对社会问题的介入,也可能是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索……但不管怎样,它更多考虑的是人的感情和心灵,是人的感情和心灵的救赎,或许从这一点而言《三三》更艺术化一些,生命力更长一些!要做这样的戏就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光掠影,就要潜下心来去体验生活,去感悟人生,去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唯此才能体会到一些人生的真谛。单就此而言,在当前的创作状况下,《三三》就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