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的战略对策
2016-03-14易鹏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00
□易鹏(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00)
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的战略对策
□易鹏(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随着中国功夫电影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武术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逐步提高,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够建构我国的国家形象,武术文化传播因此成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国家形象的良好途径。武术不仅有别于其他的文化传播形式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对外国友人认识和了解中国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旨在分析武术本身的特色,并分析在以后传播过程中的注意点,以更好的发挥武术文化在国家形象建设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武术文化国家形象战略对策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已不是未来发展的难题,而是明显滞后的国家形象。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拥有着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比拟的文化储备量,然而与之相反的是我国的文化传播在世界上并无太大影响力。未来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外国友人如何看待中国都与国家形象有着极大关联,未来必须要将国家形象建设提上重要位置。而作为中华民族软实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武术文化在建设中国形象上担当着重大使命,作为体育人,必须要抓住当今的机遇,积极利用武术文化自身的优势投身到国家形象的建设当中,使我国的软实力跟上硬实力。
1、透过武术文化传播中华理念
我国的崛起理念是以和平为主的,但近些年里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我们需要让世界人民理解中国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我们的文化理念是中庸、无为的,是讲求道义的。而武术很好的承载着这种理念,他还能通过体育里共同的规则和体制起到其他方面起不到的交流作用。
1.1、中华武术基本准则
在中华武术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追求纯粹的功夫,不尚武力,越来越弱化了它的使用功能,更偏重对人的情操、品德的锻造。虽然武术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护命杀人的技术,但随着中华文化的引入和融合,武术不再单单是一种技术,更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知天命、问天道、修本心的理念,这使武术形成了以武正心,以武见性的哲学思维。武之一字又是由一止一戈二字组合而成,讲究的是停止战事,而非挑起战事,从根本上体现了武术不挑事的理念。
1.2、从武术技术特征看中华文化
从中国武术的技术特征上讲,它讲究以柔克刚,而非一味刚强,它常以防守为主,但能很好地将防守和攻击有机的结合起来,适时地退步以调整进攻的态势,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时找寻到取胜的主动进攻点。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太极拳讲究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后发先至,尽量避免正面的对抗,以更好的保存实力。在内家拳里这种精神更是其核心理念。中国功夫还以和为核心,强调守弱、贵化、尚柔,反对争强、斗狠、顶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争之争的哲学理念。在武术的练习上注重单个技巧的熟练和到位,但更追求整体的和谐统一,武术是一种实力的展示,但更是品德的修炼。在思考问题时,武术讲究先改变自己以适应周遭环境,其次才是改变环境提升自己;在处理事情时,武术讲究顺应自然,和而不同,顺而不屈,绝不固执己见,坚持礼节;在立身时,武术讲求自力更生,返求己身,突出自身和主体。所以,中华民族对待异族的方式往往是同化,而非战争征服,这和我国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2、建立积极的传播理念
2.1、坚持展现中国特色
要想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改变以往世界人民对中国的错误看法,就必须将中国的文化、语言、医学等特色结合起来以形成中国特色,向世界人民展示不同一般的国家形象,让世界人民真正的体会到何为中国文化,有何深刻内涵。而在这些文化里,武术以其修身养性的文化内涵充分阐释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要想真正的解释武术就必须彰显其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和对民族精神的深远影响。在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中国凭借独具特色的活字印刷术、击缶而歌等节目很好地改变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知,可见,在建设国家形象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让世界人民真正的从武术文化中寻找到中华民族的内涵和精神文化。
2.2、坚持突出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人们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基础,决定着人们思考的朝向。而思维模式具有能动性、历史性、时代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等特点,他控制着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在这个趋向和平的时代,大战的可能性已基本为零,世界的大背景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各个国家虽然都拥有不同的背景,但是每个民族的发展都已到达了稳定状态,如何在这种僵局下摆脱掉曾经的思维模式,创新性思考成了我们建设国家形象过程中急需面对的问题。古代人习惯于以谦让的思维行事,而近代根据发展的需要则演变成了求真、革新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都是在中国特色的思维体系下形成的。武术要想实现长久传播就必须保持住这种思维模式,构建拥有我国特色的国家形象。最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是中国有别于外国的核心所在,是保证中华民族能够长久发展的持续生命力,是保证中华儿女能够顽强拼搏的能量源泉。所以,能够明确的突出中国特色是在建设国家形象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在中国的思维体系中,一直强调天、地、人的统一,而武术自古以来就将天人合一作为其基本理念,既注重人和自然的联系,又强调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理念和中国特色的思维体系有着灵魂上的统一,所以,突出武术文化特色就是在突出中国特色思维,这能够很好地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区别开来。
3、实现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意义
3.1、武术文化传播能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实现长足发展的综合国力的全面体现。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相对而言有了一定提高,但这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刺激促进了我国竞争力的提升,相对美国、英国这些老牌的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我国在许多方面仍旧存在不足,尤其是在文化传播方面,竞争力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而武术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在我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武术不同于文字、艺术等文化类型,它是一种身体的文化,能够反映文化的意义,具有明显的民族内涵和长远的发展价值,能够担当起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任务。武术文化在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经过几千年的总结、提升,一辈辈人的传承、发扬,已经完美的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到了武术当中。武术讲究从身、心、息三个方面对人体进行调养,在提高人们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精神境界,这使得武术具有极高的传播价值。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武术的优势使世界人民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文化,从而喜欢上中国,为我国的国家形象建设贡献积极的力量。
3.2、武术文化传播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凝聚力原本指的是同一物质内基本粒子间的内聚力,如今指的是个体、集体间的凝聚能力。这种凝聚力对国家政治体制和执政水平、运行能力、民主法治等都有着积极作用。而政治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社会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推动我国的经济进步、政治稳定、社会和谐都有着重大意义。从党的十六大开始,我国就把建设政治文明作为了当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十八大里,党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重要地位,努力建设文明和谐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从政治文明建设方面来看,武术文化的传播不仅加快社会文明建设,快速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能丰富我国的社会文化和大众文化生活,从而促进社会政治文明。
3.3、武术文化传播能提升文化创新力
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在2011年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然而现今的产业竞争力结构并没有得到明显优化,未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必然会面临经济增长瓶颈的问题。相对于美国这些文化竞争力强的国家,我们在走出去,引进来方面存在巨大的不足,尤其是美国利用功夫熊猫和花木兰等中国耳熟能详的故事成功的占领了中国市场,使人深思。要真正的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繁荣就必须连接好消费者与文化产业之间的通道。武术经过我国几千年的提炼、总结有着中国独有的文化内涵,借助着这种独特的文化优势我国可以改革产业形态,创新文化特色,形成新的文化传播态势,维护我国的文化主权优势。随着我国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和发扬,与之相关的武术服务和武术产品也得到了相应发展,这极大地推动了武术的理念向实物价值转化。这一变革明显的减弱了消费者与产业文化间的屏障,对缩小我国武术文化和国外先进的文化创意有着巨大作用。
3.4、武术文化传播能提高国家软实力
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而软实力主要由体制机制、价值观和文化等要素构成,在这其中除汉语文化、中医文化、餐饮文化外,武术文化也作为一大文化领域,共同的支撑着我国的国家形象,不断提升着我国在世界上软实力的竞争力。武术不仅具有体育属性,更加具有文化属性,其体育属性能够使武术向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迈进,而文化属性可以使武术的内涵得到充分展示,显现出东方人独特的思维体系和思考方式。武术文化作为我国向外宣传的平台,可以更加直接的通过身体接触来进行体会,这更加深了外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武术文化的传播能够促进文化的融合,使中西方文化朝着稳定长久的方向发展。
3.5、武术文化传播能提高民族生命力
民族是社会不断进步而产生的聚集体,是人类实现长久发展的基础,大家以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俗、共同的信仰为统一体形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逐步演变为国家,并以国家形象的形式向外传播自身的集体意识。然而,如今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使民族的内聚力逐渐减弱而且这种影响日趋明显,要想保持一个民族的长久发展和持久活力,国家就必须保证好能维持民族凝聚力的软实力,将民族传统文化长久的与社会进步联系起来。如果说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那么民族凝聚力就是一个国家身体素质的集中反映。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武术研发史。他有机的与民族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相结合,承载着整个民族的生命力。武术文化传播不仅仅是传统体育的传播,更是民族生命力的延续。面对当今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必须要将武术文化发扬出去,并充分保持中华民族的特色。
4、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我国不仅要保持经济的发展,更应当使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上来,唯有如此我国才能维持根本,才能建立起独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形象,实现国家的长久发展。而武术经过祖辈人一点点的革新完善已经完全能承载起中华文化,它融百家之所长,和中华文明史相符相成。它止戈的思维理念更是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的处事方式,在构建国家形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展示武术的文化内涵,使世界人民真正的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郭玉成,范铜钢.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的战略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5).
[2]方国清,骆红斌.中国符号:武术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1).
[3]郭玉成,范铜钢.国家形象构建视域下的武术文化传播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4).
[4]骆红斌.武术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搏击·武术科学,2011,08(5).
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国家形象视角下武术国际化传播路径研究》,基金编号:2015VI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