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2016-03-14陈喜苹
陈喜苹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探索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陈喜苹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学生成绩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双重影响,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品质培养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重视动机、情感、需要、性格、兴趣、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非智力因素;高职高专
“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说明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学生成长、成才。所谓智力因素,是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时进行感知、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活动等能力的总和;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动机、需要、意志、性格、兴趣、情感、习惯等。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承担着医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任务。近年来,全国高等学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加之卫生体制及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使得医学生就业压力更大。面对这样的挑战,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如何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浅谈几点看法。
1 转变教育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意思是只有勤于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更善于学习,说明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性[1]。“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医学知识传授不能像传统教育那样一味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而要掌握运用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因此,学校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在掌握学科知识基础上整合知识体系,从根本上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2 发展校园文化,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健康积极的情感可推动人的智力发展,也可转化为活动的动力。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布卢姆在1976年的研究中明确指出:“学生成绩差异的四分之一可由个人情感特征加以说明。”[3]医生服务的对象是人、是生命,所以医学是一门职业素养要求极高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健康的情感、高尚的道德对医学生至关重要。大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学习气氛浓厚、治学态度严谨的环境下,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会油然而生,形成坚定的学习意志。活跃、愉快、民主的课堂气氛,典雅、优美、安静的校园环境,真诚、互助、信任、理解的人际环境,是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基础。
3 实行多样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认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教育学家乌中斯基也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对于大学生奋发学习有着显著的动力作用,对大学生学习、思维、创造等智力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和激发作用[4]。医学专业性极强,课程设置应灵活多样,必修课、选修课、基础课、专业课等设置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需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选修课程。授课可采用专家专题讲座、病例分析、角色转换、情景演练、实训室训练和校外医院见习、实习等多种方法,根据授课内容不同而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通过举办各种讲座、专题报道、校内外社团活动等,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其学习兴趣。
4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弘扬学生个性
个性教育的本质就是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发展水平及特长,教育工作不能片面强调整体的一致性,我们要培养、发展和重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隐性潜能变为显性潜能,使之“各尽其能”“人尽其才”[5]。学校要完善考核方式和内容,可采用开卷、闭卷、提交论文、讨论或临床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增加一些能够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主观性题目,给学生一个能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科总成绩应将平时测验、作业、论文、课堂回答问题、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多种考核方式既能促进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
5 发挥教师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应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沟通和人格因素,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带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非智力因素培养融入教学。教学设计要环环相扣,巧妙运用教学艺术,用心、用情去理解和讲授知识,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结合大量生动详实的临床病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知识、医疗照片、现场录像等[6],增强教学的直观感、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调动情感因素,使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内容,或补充一些有关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材料。
6 转变辅导员工作理念
辅导员要改变以往“管住学生遵守纪律,不出乱子就万事大吉”的工作理念,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情商训练,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锻炼意志品质,塑造健全人格。辅导员还应把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融入德育全过程,同时要通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韧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
[1]李祖超,胡燕.论运用教育激励理论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现代大学教育,2007(5):85.
[2]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布卢姆.教育评价[M].邱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彭介寿.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3(5):82.
[5]彭康清,余文玉.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涵[J].教育学术月刊,2010(7):109.
[6]张子贤.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2007(4):53.
G420
A
1671-1246(2016)11-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