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以徐州医学院“1+4”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为例

2016-03-14陈祺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医学生大学生

陈祺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对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以徐州医学院“1+4”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为例

陈祺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新形势下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临的特殊挑战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依据医学教育规律与医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以徐州医学院“1+4”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为例,从抓住每学年第一堂主题班会、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网络教育、实践育人以及朋辈帮扶等方面,探讨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1+4”模式

医学生是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主力军,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新形势下,做好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实现我国医学事业伟大复兴之梦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5年教育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高校学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学教育的改革,医学就业准入门槛提高,医患矛盾升级,加上医学行业本身具有风险性,导致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1 关于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思考

1.1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是什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最高共同理想信念。

1.2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具体是什么?国家教委高教司[1991]106号文附件四《医学生誓言》对医学生的奋斗目标做出了完美的诠释:“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由此可见,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就在于,帮助医学生树立大学生共同理想信念的同时,帮助其在医学的道路上坚定“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医学事业的伟大复兴。

1.3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临的特殊挑战

1.3.1 医学事业使命的崇高性与现实压力之间的矛盾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位医学生到最后都能成为医生,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医学生来说,成为一名医生是他们从踏入医学院校大门第一天就怀揣的梦想。然而在我国,医生承受着多方面的巨大压力,主要来自我国当前不健全的医疗卫生环境与法治环境以及不正常的医患关系。如果法律制度健全、医疗体制健全、社会风气纯正,即使医疗卫生行业充满了高度的风险性,也断然不会动摇医学生成为优秀医生的决心。但是,近年来,医患矛盾升级,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甚至暴力伤医事件屡屡发生,社会没有给予医生应有的地位与尊重,严重打击了每一名医学生奉献医学事业、救死扶伤的积极性。

1.3.2 医学学习的艰苦性与现实世界的多彩性之间的矛盾 相比其他专业学生,医学生的学程长,课业负担重。2014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部门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从2015年起,大力推进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这意味着一名医学生至少需要8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临床医生。

现实世界中网游、动漫、韩剧、大片、购物、美食等丰富的生活方式充斥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当下国内外敌对势力以各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渗透到青年一代。医学生成为医生的过程堪比大浪淘沙,里面是苦行僧式的刻苦学习,外面便是五彩缤纷的诱惑。因此,在艰苦漫长的求学过程中,如何能耐得住寂寞,坚守“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本身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 当前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育理念陈旧,缺乏时代性

科学管理决策,是宏观筹划和微观创造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国防动员建设发展,既要着眼于宏观设计,也要根植于微观实践。加强国防动员理论研究,不仅要从宏观上研究统领国防动员建设的规划,也要从微观上加强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研究,确实使我们的研究接地气、往下落,实在管用。

如果说医学教育是船,那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舵,而教育者就是掌舵人,只有方向对了,船才能驶向胜利的彼岸。然而,当前医学院校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一定陈旧的、与时代要求不符的功利性理念。

传统的重医轻文理念在医学院校依旧存在。相比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更倾向于把人力、财力与物力投入医学专业教育、临床教学以及医学科学研究上,对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够重视。大医精诚德为先。当前医学院校的另一个陈旧的教育理念,就是没有把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看作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的首要任务来抓,而是局限性地认为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

2.2 教育模式落后,缺乏针对性

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来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亦如此。如何克服医学教育专业性强、学程长、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等带来的现实困难,在普遍矛盾中抓住特殊矛盾,有针对性地根据医学教育规律以及“90后”医学生的个性特点,开拓创新,探索医学生特有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然而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还局限于思想政治课堂,在形式上仍然采取传统理论灌输与说服教育,并没有将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进行系统研究与实践。

2.3 教育效果不佳,缺乏实效性

鉴于以上两点,同时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医学学习的艰苦,一些医学生步入大学后,极易出现理想信念模糊、学习目标缺失、急功近利以及面对困难容易退缩或逃避的不良状态。由于缺少理想信念的支撑,加之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医学生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功利性与投机性,如重视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而忽视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重视分数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3 推进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对策

我院在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多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服务经验,在理顺个人理想信念、行业理想信念以及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借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内容以及实现目标上的相通性,在传统课堂教育之外,探索出了符合当代医学教育特点的“1+4”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最高共同理想信念落实到“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行业理想信念以及每个医学生具体理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多措并举,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将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人意识,并最终外化为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该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3.1 “1”就是利用好每学年的第一堂主题班会

抓住每学年第一堂主题班会,形成以“实现中华民族医学事业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中心思想的系列主题班会,扎实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循序渐进地开展。同时,在每次主题班会上,辅导员都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及修改完善自己本学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促使学生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并付诸实践,为理想信念的实现创造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载体。

具体而言,大一以“画梦”为主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为指导,引导学生稳定专业思想、认识自我、认识专业和时代使命,并勾勒出自己的理想愿景。大二以“铸梦”为主题,引导学生根据一年来的医学学习经历,科学分析,合理定位,使理想目标清晰化。大三以“誓梦”为主题,鼓励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目标,辅导员给予科学引导与修正,鼓励学生结合现实情况与国家大政方针,在学习实践中锻炼成长,使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大四以“追梦”为主题,带领学生用SWOT分析法、平衡单法等方法分析个人、家庭、社会环境以及国家政策,明确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自觉地将目标规划转化为行动潜心学习,追逐梦想。大五以“圆梦”为主题,实习动员时,带领学生重温医学生誓词,坚定医学理想信念,在临床实习中克服困难、提升医术、仁爱奉献,为5年磨砺、一朝圆梦做最后冲刺。

3.2 “4”就是4项保障措施

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单纯依靠主题班会教育与引导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实践中还探索了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网络教育、实践育人以及朋辈帮扶4项配套措施,与第一堂主题班会无缝衔接。

3.2.1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库,跟踪学生成长过程 从新生入学之日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包括自然情况、学习、奖惩、资助、任职、志愿服务、辅导员谈话记录以及与家长沟通记录等信息,并对以上所有信息进行动态更新。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促使辅导员对每名学生都有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把握并及时根据学生的成长轨迹给予指导;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明确和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之得到落实。

3.2.2 加强网络建设与监管,努力把握“互联网+”时代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国内外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祖国下一代的网络战已经打响,网络上到处充斥着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2014年百度《“90后”洞察报告》中,将“90后”学生比作“互联网原住民”,因为他们平均每天上网11.45小时,人均关注24个贴吧。他们喜欢上网,喜欢网络游戏、网络动漫,喜欢玩空间、刷微信、刷人人网。因此,我们抓住“90后”大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QQ、飞信、微信朋友圈、人人网等网络平台,从大一开始,与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建立联系,关注学生网络动态,及时发现并指导其解决思想、学习、就业、心理、情感等实际问题;通过网络公共平台,发布学生关心的时事政治、国家与学校的大政方针、院系活动、考研就业信息以及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培养网络领袖,科学引导,激励学生明辨是非,自觉抵制网络虚假、不良信息,从而快速成长进步。

3.2.3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建功立业“90后”大学生社会阅历少,容易出现理想信念与现实脱节。对此,我们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建功立业的理念,将主题党日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逐年、分批、分主题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学以致用,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锤炼意志,增长才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2.4 注重同辈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朋辈帮扶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比以往的大学生,“90后”大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不信权威爱自由”。教师、家长过度的说教只会引来学生的逆反,相反,他们更喜欢在朋辈群体中相互影响。因此,朋辈之间的帮扶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把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宿舍长培养成辅导员工作的得力助手,利用他们在同学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采取内紧外松的策略,安排他们陪伴在学习、心理、情感等需要帮扶的同学周围,依靠朋辈之间的友情,默默关心、帮助他们,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给辅导员,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能力。尤其是实习阶段,精心完善党支部组织构架,保证每个实习点上都有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在实习点的模范带头作用,及时预见、发现、反馈与解决同学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依靠学生干部、党员考核与奖励机制,将朋辈间的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G412

A

1671-1246(2016)11-0001-03

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法兼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2015SJB422)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医学生大学生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