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功能的思考
2016-03-14易平
易平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互联网+”背景下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功能的思考
易平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学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科研人员和统战工作服务的,也是展现学院形象的重要窗口。由于资金和观念等因素影响,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到位,现有的文献和信息资源还未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现有状况与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和统战事业的发展。应从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和特点入手,充分开发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统战图书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统一战线服务,为社院教学和科研服务。要加快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信息资源;资源共享
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学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科研人员和统战工作服务的,也是展现学院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图书的管理和利用工作中,应突出社会主义学院特色,紧紧围绕统一战线这一主题。当前,由于资金和观念等因素影响,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到位,现有的文献和信息资源还未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现有状况与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和统战事业的发展。充分挥好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的作用和功能,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强馆藏建设
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整体规模不大,属于小型专业图书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特别是资金来源的限制,使得图书馆本身的馆藏和利用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要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就要切实加强馆藏建设。除重点收藏统战专业的书籍外,还要保证与统战专业密切相关的核心期刊、参考工具书、检索工具书等的优先订购。也就是说,根据社院的统一战线性质,在特种文献的收藏上,对涉及民主党派、人民政协、非公有制经济、民族、宗教、党外知识分子、侨务,以及一国两制等方面的文献资料都要精心收集和收藏。
社会主义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以及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重要工作,无论是在教育培训的观念上和内容上,还是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和方式方法上都不同于一般的干部教育和成人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从办学形式看,社院具有规模小、学制短、在职培训的特点;从办学对象看,具有层次高、学历高、要求高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看,具有以统战理论与实践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辅助的特点;从科研方面看,具有结合统战实际侧重统战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的特点。社院图书馆建设需要立足这些特点,突出馆藏重点,努力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学院发展需要的馆藏结构,其中既包括传统的馆藏资源,还包括虚拟馆藏资源。因此,在提高传统馆藏资源质量的前提下,还要重视网络服务器、光盘、移动硬盘等存储器上的电子文献及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将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方便教员、学员的馆藏资源,这不仅可以使馆藏资源的数量倍增,还可以缓解经费和空间方面的压力。
社院图书馆馆藏建设要体现自身特色,只有形成内容更加繁多,图文、声、色并茂的多元化馆藏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日益普及,图书馆发展进入了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新阶段,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图书、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使人们传递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和工作平台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今,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已经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超越了传统的读者范畴。切实发挥好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已成为促进学院教育培训和教学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院正规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完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体系的迫切需要。
二、深化现有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是指图书馆工作者将收集到的文献信息,根据教学、科研的不同需要,按照不同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不同方式、不同深度的整理和加工,并以各种相关信息产品的形式提供给教学、科研使用。随着通讯手段的进步,任何一种图书馆的馆藏都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读者的需要,只有扩大合作范围,通过馆际互借、网上下载、文献扫描、数码传真等来完成文献传递服务,实现书刊目录、篇名目录和全文的、新概念的资源共享,才能弥补馆藏的不足,使读者更多地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并积极使用图书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开发应该包括纸质文献、数据库、光盘和网上信息的开发,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全面、系统、便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要。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把这些媒体所载的知识和信息加以数字化加工、集成化信息整合,产生图书、期刊、报纸等各种传统媒体信息内容的题录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多种形态的信息资源,并通过网络、光盘等数字化媒体进行传播,可以大大提高人们获取、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
三、深化职能改革,提高服务水平
深化服务是衡量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吸引读者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面。读者满意度是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全面评价,是体现服务工作成果和效能的核心。用深化服务带动和促进读者满意度是图书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图书馆优质服务的一项战略目标。
(一)更新观念,树立特色服务的思想和价值观
对不同的读者要提供不同的服务,对不同的研究课题要提供不同的文献情报。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的服务,突出的是特色服务,即特色馆藏、特色活动、特色环境服务,具有其独特的规范和价值观。这些独特的规范和价值观的总和就是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
(二)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网络时代赋予图书馆以新的内涵,除具有传统的功能外,还包括二次文献的加工、网上信息的整理等,以更好地发挥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工作实践中,我们努力从文献服务向知识服务方面演进,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知识含量,为学院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提供各种信息、建议、方案和策划等。我们设立了“咨询服务登记卡”,发给教师和科研人员,通过反馈了解和掌握各类读者的需求。特别是针对全院的科研动态,我们主动推荐、检索文献情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图书馆实行开架阅览,尽一切可能在工作实践探索中方便读者。
(三)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
做一名合格的馆员,必须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图书馆馆员不一定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但却要成为对各学科基本知识都有所了解的“杂家”。针对社院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工作需要,学习和培训班进修是必要的,自学和在实践中提高也应该加强。
(四)打开馆门,面向社会
知识没有界限,信息不能垄断,应敞开馆门,向社会开放。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应实行“对外开放”,对各民主党派、统战系统各部门以及具有统战性质的人民团体实行借阅,提供服务。总之,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强化图书馆服务的功能,才能使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的未来充满生机。
责任编辑:吴艳春
G258.5
A
1671-1262(2016)03-0063-02
2016-08-29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发展与创新研究”(6TQD08)
易平,女,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