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016-03-14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小学雒艳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小数长方形正方形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小学 雒艳华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所以,教师一定要读懂学生,读懂学生在想什么。在课堂上,有效的进行提问和追问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追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了解学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方法。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什么时候追问比较适宜呢?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在思维兴奋处追问——追根溯源

追根溯源就是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尤其是数学的概念教学,更是要追寻知识的本质。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沉浸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或者是沉浸在自己的胜利成果中,思维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也正是由于这种兴奋往往让学生忽略了对问题本质的思考和追溯。那么,教师在此时要善于把握课堂,及时追问,以帮助学生能冷静下来思考,以达到追根溯源的目的。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首先让孩子通过分苹果的过程理解了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然后在让学生认识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图形学具,如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并画出它的。等学生画完后,我进行了课堂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图形贴到黑板上,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

生1:我选的是长方形,我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涂了其中的一份,这就是长方形的。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还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生2:我选的是正方形,我也是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涂了其中的一份,这就是正方形的。

生3:我选的也是长方形,我也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涂了其中的一份,但我的是这样的,和他不一样。

生4:我选的是平行四边形,我也是把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涂了其中的一份,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

……

学生纷纷汇报着自己的作品,并沉浸在喜悦当中。此时,我指着黑板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追问道:瞧,这些同学选择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还有平行四边形,他们选择的图形都不一样,那涂色的部分能都用来表示吗?为什么?

处于兴奋状态下的学生,一下子被拉了回来,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接着,我又指着黑板上两个长方形追问道: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这两个同学都选择了长方形,但他们的涂色部分不一样,那他们的涂色部分能都用来表示吗?为什么?

通过这两次追问,学生不但加深了对的理解,而且也使学生明白了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来表示,与物体的形状和分法都没有关系。

课堂上,学生在踊跃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进入兴奋点,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学生往往会忽略了对知识本质的思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能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及时追问,以达到追根溯源的目的。

二、在方法多元处追问——沟通联系

不同的学生,他们在认识方法上存在着差异,他们有不同的认识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在面对同一问题时,学生的解决方法也是多元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但教师也不能忽略这些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及时追问,已达到沟通各种方法之间联系的目的。

如在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例题:王阿姨乘三轮车参加“老北京胡同游”观光活动。这条线路全长10.42千米,2小时可以游览完。王阿姨乘三轮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我首先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解决这道题,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生1:我是这样做的:10420÷2=5210(米),5210米=5.21千米。我先把10.42千米化成10420米,再求出每小时行多少米,然后再化成以千米作单位。

生2:我的做法是:1042÷2=521,521÷100=5.21。我把被除数10.42扩大100倍变成1042,计算出1042÷2的结果后,再把结果缩小100倍就是10.42÷2的正确结果。

生3:我是这样做的:10.42×0.5。因为÷2就是求这个数的一半,也就是×0.5

生4:我的做法是:10÷2+0.42÷2,我把10.42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除以2,也就是分别求一半。

生5:我是利用竖式来进行计算的。

至此为止,这道普通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问题,学生居然想到了五种解决的方法。我为学生高兴地同时,并没有忘记沟通个方法之间的联系。于是,我指着黑板上学生的方法追问道:咱们先不看竖式计算这种,大家看看这四种方法,你们在解决这道题时,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上面这几个同学是怎样解决这个困难的?

大家通过讨论发现,此题难就难在被除数是小数。而上面的四种方法都是把被除数变成了整数,或者是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变成了学生熟悉的小数乘法。此时,再加上教师的点拨,这就是我们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转化。转化就是把小数除法转化成乘法,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把没学过的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相信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但收获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同时也学会了转化的解题策略,沟通了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在知识关键处追问——画龙点睛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满堂问”。这样得提问不但没有思维含量,而且还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在教学中,教师要在知识的重点、关键处追问,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及时追问,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走进学生的思维世界。最后,以陶行知先生的小孩不小歌作为共勉: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

猜你喜欢

小数长方形正方形
我爱长方形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剪正方形
小数的认识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