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意浓,在于细节之间
——浅析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2016-03-14广东省普宁市流沙第一小学陈桂红
广东省普宁市流沙第一小学 陈桂红
一个背影,朱自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让几多人儿为之动容!信手翻开这些经典著作,诸如此类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经典著作中的情深意浓处,都在于细节描写之间。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该怎样引领学生们踏着这些作家们的脚步,也将动人的细节描写融入文章中,使文章不致于空洞无物,干瘪乏味呢?
一、仔细观察,捕捉瞬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品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优秀的细节描写,都是真实生活的再现。写作,要能让自己笔下生辉,灵感泉涌,首先必须具备观察生活,捕捉瞬间的能力。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老舍也讲“要学习作文,必须注意观察生活。”如在繁荣的菜市场上,一些同学看到的是热热闹闹的场面,听到的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而有些同学却能看到摊主们有的脸上堆满着的笑容,额头上的皱褶显得深了,点头哈腰地招揽着顾客;有的带着刻板的脸孔、呆滞的眼神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潮;有的正在利索地忙活着,吆喝、称重、找钱……由此可见,能否仔细观察,捕捉瞬间是学生们写出好作品的前提条件。
观察,是一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而拾得的一种能力。在培养观察能力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首先,要能做到有目的,这样才能捕捉到精彩的东西;其次,要培养观察的层次性。如要观察一位努力学习的同学,首先要注意该同学学习时的神态、动作等,能清楚该同学学习时的样子,这便是观察的目的性。接着要注意观察到是什么使得这位同学能如此勤奋地学习,通过了解、交流,原来是理想支持他奋发前进。这便是观察的层次性。观察到这些内容,再来动笔描写该同学,还会怕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无物吗?学生如果能长期坚持这样的观察训练,获得一双慧眼,具备一颗慧心了。
二、找准典型,真情再现
在中国,妇孺皆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过《儒林外史》的人,不会忘记严监生临死前的两根手指头的情景,而巴尔扎克更是把欧也妮葛朗台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读者心上。究其原因,无一不是细节描写的功劳。细节描写,是每一部作品的生命,它等同于摄影里的特写镜头,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艺术起于至微”。在成功的细节描写中,作家总是抓住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凸现作品的主题,使人物呼之欲出,景物栩栩如生。他们往往能通过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眼神等描写瞬间传神,收到点滴传神的艺术效果,有如郁达夫所提的“一粒沙中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抓典型,首先就是要抓典型事件。如表现母爱的文章,很多学生总是选择生病时母亲如何熬夜照顾自己,大风大雨中如何将雨伞往自己身边斜,而母亲自己却淋湿了等这些事情,这些事情不仅显得俗了,还未能真正把母爱的细微之处表达出来。在生活中,母爱的浸透在诸多事情之中,如寒夜学习之中,母亲递过来一杯热腾腾的白开水,言谈中轻轻地抚摸肩膀等,这些最为平实最为普通俯首可拾仰头便见的生活事件,反而是最为典型的事例了。其次是要抓住事例中的典型之处。人物典型化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情态、服饰以及与之相关的场景等这些都是构成细节描写的要素。如上面的例子中,有些同学就透过了那水杯上冒着的热气来刻画出浓浓的母爱:冷的空气里,母亲的笑,漾在那轻飘飘的烟雾中,上升,扩散,弥漫在我的四周……这样的描写,不需雕琢,不需修饰,只是作者捕捉到的细微之处的再现。读着这样的句子,浓浓的母爱之情便在心中油然生起,一个关爱孩子的母亲形象也跃然纸上。由此可见,典型细节就是要能以小见大,要为刻画人物形象和深化主题服务。写作时抓住这些有价值的细节,将它们在笔下再现,文章的浓情也在读者眼前铺展开来了。
三、巧用语言,描出神韵
显微镜的微妙之处,就是能折射出点滴中的大千世界。细节描写也应是如此。寥寥数笔,却把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等表达的淋漓尽致;片言只语,却能推动情节的发展。细节描写宜少而精,以少胜多,要善于运用简笔,惜墨如金,巧用语言,从而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
同一个细节,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写作时,要认真揣摩叙述的角度,词语的选择,修辞的运用等,千万不能以为只要“写细”就可以了。如《少年闰土》一文中对闰土的描写:“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这里简短的一个动作细节描写,选用了“扫、支、撒、罩”这几个词,就把一个生活经验丰富的闰土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令读者过目难忘了。在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中,老葛朗台弥留之际“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的骇人姿势就震慑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一个极端吝啬的形象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因此,在写作时,首先要锤炼词语,慎用语言,要选用精确的词语来进行表达,也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辅助表现。如描写树叶飘落下来,有学生这样进行表达:“一片黄的叶,打着旋,轻轻扬扬,回到了大地的怀抱中。”一个“打”字,描出了动作,一个“回”字,运用拟人,传神地将叶子的闲适、眷恋表露无遗,这样的描写,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文章的感情。其次要选准角度,选对叙述方式,才能多角度多方位地刻画人物,表达感情。读过《杨子荣借题发挥》一文的学生,肯定忘不了这一个细节描写:“怎么?二零三首长真的这样冒失吗?真的随着匪徒的脚印袭来吗?如果真的这样,战斗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我现在怎么办呢?一阵大肚匣子和手榴弹先消灭自己跟前的匪首吗?”作者选用了心理描写,运用了一连串问句的方法进行表达,就把当时的紧急气氛渲染出来了,更生动地刻画了杨子荣的遇事冷静的性格特点。由此可见,细节描写不等于细写,而是要抓住最传神的点去描写,巧用语言,精炼、简约地进行勾勒,方为上乘之作。
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细节的魔力的确令人叹服,它是空洞的劲敌,是使文章生动精彩的法宝。那么,在写作这条道上,我们就学会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备一颗细心,具一双慧眼,执一支妙笔,让细节描写真正做到:“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