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发展与规划研究

2016-03-14宋青华甘肃美霖绿化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观光农业旅游业发展趋势

宋青华(甘肃美霖绿化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发展与规划研究

宋青华
(甘肃美霖绿化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性产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十几年来,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由于经营者自身知识能力不足以及国内对于观光农业的研究比较薄弱,缺乏体系化的规划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在总结国内外观光农业园区发展与规划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观光农业园区的现阶段发展趋势。

关键词:观光农业;农业园区规划;发展趋势;旅游业;对策

1 概述

观光农业是21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型产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1]。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现代观光农业园区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加快现代观光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进程,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战略要求。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快速兴起的现代观光农业园区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新型农业发展方式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农业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观光农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产品生产、艺术加工及其价值和游客动手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区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2]。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它以农业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将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等融为一体,突破了传统农业以“农”为本的生产经营模式,拓展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另一方面,由于观光农业园区大多位处大城市边缘区域,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同时又表现出城乡空间交错的地域特性。由此可知,观光农业园区是一种特殊的农业园区类型[3]。

本文对国内现代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和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我国的几个特点,同时分析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护对策。

2 国内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发展与实践

一般认为,国内观光农业源于20世纪80年代深圳首次开办的“荔枝节”。1990年后,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特大型城市周边近郊开始出现观光采摘园。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市场巨大需求的拉动和政府有意识的顺势推动下,各地的观光农业开始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目前,全国已先后建起了各种类型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如生态农业观光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观光果园、观光茶园等,呈现蓬勃的发展势头。

传统农业的转型也是重要发展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然而也存在诸多问题使农业发展陷入困境,而发展观光农业成功的案例证明,观光农业的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10倍,一些企业在目前投资预期效益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也把目光转向农业,涉足农业,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单位生产力与附加值,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市场客源。另外,城市化使人们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相依,交通拥挤,住宅匮乏的“城市综合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因而,各种类型的休闲活动应运而生,休闲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新时尚,特别是周末休闲旅游已成为都市人调节生活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休闲农业旅游就是其中一种。

人类历史经历了数千年的农业社会时期,因此,农业社会里种植产业、人文、生态等元素,俨然成为人类的集体记忆,成为人们在面对难以解脱的现代都市生活下的乡愁。人们亲自去感受那种炎帝神农“创耕耘,植五谷,驯畜禽,尝百草,创纺织,兴贸易“的农业生产过程,使自身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回归感受。

传统的游山玩水看大庙的旅游方式由于普遍具有“旅长游短”的特征,已不适应现代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观光休闲农业这种旅游方式解除了人们以往长途跋涉的旅途劳累,便捷的陆路交通让人们身心轻松地参观现代化大农业,真正达到旅游休闲的目的。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观光农业已初具规模,但整体水平仍比较低,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观光农业产业内缺乏异质性项目。项目建设处于自发阶段,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恶性竞争严重,产业整体效益低下;其次,观光农业文化内涵不足。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大多仍停留在对自然资源的挖掘,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再者,政府开发与农民建设还没有形成联动效应。许多地方政府投资兴建了一批观光农业项目,但这些项目在内容设计、区位选择、经营管理上都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项目的示范效应差,难以对农民投资形成有益的指导[4]。同时我国观光农业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本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2)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3)观光农业市场潜力巨大但有效需求不足;4)观光农业项目收益季节性明显。

我国目前的旅游观光农业区往往靠近旅游景区或景点,因为旅游区(点)具有良好的可进入性和广阔的客源市场,旅游者在游览了名山大川之后,通过农业旅游观光可以获得丰富的农作体验和田园风光的享受。利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观光农业的发展,这是一条捷径。

我国观光农业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和大城市郊区,以及旅游业比较发达和有特有的农业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居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旅游要求增强,这为当地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条件的改善,也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可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城镇居民旅游人数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大部分城镇居民都是以观光游览为目的。但是,就我国目前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客源不足是各观光农业区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其自身发展水平低,城镇居民对观光农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也不高[5]。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观光农业主要处于观光阶段,而农业景观、农产品都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观光果园在夏秋挂果期间旅游人如织,一般情况下每天可接待几千人,管理跟不上,造成乱采乱丢现象严重,而在冬季由于季节原因,没有瓜果和花卉进行采摘和欣赏,又缺乏其他观光农业项目进行补充,观光农业区门庭冷落,有的时候甚至只及旺季的1/3。这样造成了淡旺季节严重失衡,往往是旺季车水马龙,淡季门庭冷落[6]。

3 国内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3.1存在的问题

1)开发规模小,项目种类单一。我国观光农业园区的数量很大,但规模都比较小,根据国外的经验,农业观光区在半径为29.5km区域才可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我国的大多数农业观光区的半径都低于这个数字。很多投资者缺乏制定周密的发展规划和市场调研,设置旅游景点往往不相协调,多数重复、雷同,缺乏创新和特色,因此,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同时由于忽视农业旅游资源的地区综合开发,部分地区的旅游观光农业规划不合理、项目功能单一、活动内容单一、难以满足游客的多种旅游需求、吸引力有限,因而游客逗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低下。除此之外,我国疆域辽阔,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形成有特色的观光农园。但是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尚不多见,各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项目雷同,一些带有民俗特色的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

2)缺乏政府正确引导和支持。观光农业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对于这一个产业,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政策体系和扶持手段。许多地方单纯的增加收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但并没有为观光农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3)缺乏科学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大多数地方市级及区县级都没有制定观光农业的总体规划,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还是以乡村和企业自主开发为主,布局不尽合理。由于观光农业发展时间较短,其管理经营体制很不健全。一方面现在大多数民营资本进入后,采用家族式管理,用人制度极不完善,造成内部管理混乱;另一方面,在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体制上存在很大欠缺[7]。

4)硬件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产业规模。观光农业具有观光、休闲、品尝、购物、农作、文化娱乐、农业技艺学习、森林浴、乡土文化欣赏等多种功能,相应的,应当有相关的配套设施和项目。但目前许多观光农业区还处于建设的初期,虽然已投入使用,但服务设施不完善,文化内涵不足,许多项目有待开发。同时由于观光农业范围广,类型多,但总体规模小,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体系,对城市旅游经济具有依赖性。此外,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区之间协作性不强,难以形成功能互补和群体优势。

5)地区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异大。由于客源目标市场层次不同,资源所在地区位条件不同,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一些旅游观光农业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特色的地区并没有得到开发。观光农业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和大城市郊区,以及特色农业地区,而最具有资源优势和最需要以旅游来促发展的老、少、边、穷地区,旅游观光农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3.2对策研究

1)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研究搞好“软件”开发,创造良好的“软”环境。观光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需要注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科学管理。其经营者需要具备文化修养、精通职业技能,更需要和游客相处融洽,善于经营和创新。通过对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旅游资源及设施的作用,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

2)提高设计水平,开发精品项目。在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中,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内涵,设计旅游精品项目,充分体现民族历史性和地域性,使产品追求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引导各景区建立具有自己特点,互不雷同的观光农业项目,进一步拓展观光农业的内涵。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观光农业的观赏性和参与性,让旅游者在获取足够乐趣的同时,学到许多科学道理,提高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9]。

3)要科学界定客源市场,合理布置功能区块。大中城市周边的都市农业区建设的观光农业可以结合城市居民对名优花卉、瓜果蔬菜的消费需求,建设高投入、高档次、高产出的智能玻璃温室、配以科学的园林植物和水面等园林艺术设计、既吸引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需求,也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4 结语

建设农业园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园林化并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观光农业园的开发、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将农业产业的科学本质和旅游观光的经营本质相融配套。观光农业的开发常以封闭的农园或开放的景区作为建设载体,而且往往局部的封闭和区域的开放相辅相成形成游赏体系,并以农园为核心和重点。作为生产基地,观光农业园区必须遵从科学性,具有产品生产功能;作为旅游园区,又必须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满足人们的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所以,园区的规划设计是关键环节。因此,规划设计要准确定位,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将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之研究[J].经济地理,2000(2):1-7.

[2]刘达华,林诗彬,陈世雄.深圳市农村城市化发展研究[C].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5,504-505.

[3]陈征.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方法及其评价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1):692-695.

[4]涂圣伟,原梅生,孔祥智.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及其综合效应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50-51.

[5]毕洪文.我国旅游观光农业的特征及发展方向[J].北方园艺,2009(6):33-36.

[6]王文婷.论我国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地理,2008,(8):67-69.

[7]宋明.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问题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2):1-3.

[8]李翔宇,张龙.中国观光农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6(1).

[9]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9):854-856.

中图分类号:F592.7

猜你喜欢

观光农业旅游业发展趋势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新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包头市九原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冀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研究
高职院校《观光农业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