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016-03-14梁海峰

甘肃科技纵横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牧业

梁海峰

(临夏州科技局,甘肃  临夏 731100)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梁海峰

(临夏州科技局,甘肃临夏731100)

摘要:临夏州“十二五”期间,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农牧稳州”战略和“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夯实生产基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进畜牧产业全产业链开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开展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强化项目建设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促进了农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牧业;转变方式;推动发展

“十二五”期间,临夏州农牧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州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农牧稳州”战略和“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夯实生产基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全州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十二五”末,全州各类农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增加,其中:粮食产量达到80.46万t,年均增长5.32%;蔬菜产量达到51万t,年均增长10.5%;油料产量达到6万吨,年均增长1.53%。牛、羊、猪、鸡存栏量分别达到30.84万头、160.89万只、26.98万头和236.3万只,年递增8.5%、10%、5.3%和6%;出栏分别达到11.57万头、107.55万只、27.82万头和187.1万只,年均递增8.5%、10.5%、5.9%和6%。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8 000 t、6516 t、27 294 t,年均递增8%、7%和8.9%。农业总产值达到59.09亿元,年均增长9.35%;农业增加值达到36.78亿元,年均增长8.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245元,年均增长17.17%。

1  临夏州“十二五”期间农业现代化主要成就

五年来,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农牧业发展后劲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主要做法:

1.1大力发展旱作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稳定

因地制宜地调整作物布局,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新修梯田23 606 hm2,推广旱作农业技术面积达109 779 hm2;推进农业机械使用水平,机耕面积达到102 686 hm2,农机化水平达到35.03%。

1.2扎实推进畜牧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充分发挥临夏州市场流通活跃,畜禽贩运频繁的优势,坚持自繁自育和短期育肥相结合,鼓励千家万户扩大养殖规模,持续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实施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开发,使全州饲养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5年底,全州牛存栏30.84万头、出栏11.57万头,同比分别增长6.82%、4.14%;羊存栏160.89万只、出栏107.5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6.5%、9.6%;猪存栏26.98万头、出栏27.82万头,同比出栏增长1.32%;鸡存栏236.3万只、出栏187.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8.6%、9.8%。全州规模养殖场达到1 460个,规模养殖户达到4万户,创建标准化示范场30个。肉蛋奶产量达到9.17万t。发展牛羊猪改良站点202个、种畜场18个,良种覆盖率78%。

1.3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5年全州种植蔬菜16793 hm2,同比增加1 460 hm2,带动贫困户1.77万户。播种油料15 133 hm2,带动贫困户3.17万户。种植中药材5 000 hm2,同比增加407 hm2,带动贫困户2.38万户。水产养殖面积407 hm2,水产品产量达到3 150 t。以设施蔬菜、优质油菜、水产养殖为特色的产业呈现出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1.4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产业组织化程度有效提高

大力发展和扶持龙头企业,增强龙头带动作用。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7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0.1%。启动了清河源公司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清源公司和华昱公司屠宰线改造升级工程及燎原公司5 000头奶牛基地建设工程。全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到1 348家,其中贫困村成立合作社487家,带动贫困户8 553户,成立家庭农场350家,其中贫困村成立家庭农场19家,带动贫困户187户。打造了“永靖西红柿、草莓”“和政辣椒”“康美农庄”“八坊清河源”等农畜产品品牌100多个。

1.5开展科技助农增收行动,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全州1 350名农牧业科技人员根据各自专业特长和工作条件,联系确定服务对象,制定科技服务计划,开展结对科技帮扶。种植技术服务上,实现了全州1 150个行政村全覆盖;养殖技术服务上,实现了70%以上的行政村和重点规模养殖场全覆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膜侧沟播、测土配方施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膜下滴灌、垄作沟灌、垄膜沟灌、膜侧种植、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标准化养殖、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和疫病防控等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普及,每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以上。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现场指导、集中培训、信息服务、典型示范和释疑解惑,良种良法普及率显著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和增收能力明显增强。

1.6不断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州、县、乡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正在向村级延伸。州、县两级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已经实现全覆盖。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由2010年的77%提高到83%以上。通过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全州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4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6个、绿色食品4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认定面积达到产地总产面积的46.7%。

1.7加快草料资源开发,秸秆饲料化率不断提高

牢固树立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理念,以秸秆饲料化科学利用为重点,加大饲草料资源开发力度,建成秸秆饲料加工配送中心2个,加工微贮裹包饲料3 000 t,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71%,为全州玉米秸秆饲料化科学利用和社会化服务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1.8强化项目建设工作,使产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抢抓《国家发改委、民委支持甘肃省临夏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若干意见》的政策机遇,一是加大项目申报和实施力度。申报实施了旱作农业、畜牧良种、标准化规模养殖、草原奖补、秸秆饲料化利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9大类项目,落实各级扶持资金40 977万元,带动项目单位和群众自筹12 604.5万元。二是加强项目管理。按照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制度,确保项目发挥最大效益。

1.9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通过项目扶持、资金补助、技术支持、强化管理等办法,在秸秆利用上,通过青贮技术,以提高秸秆饲料化科学利用水平为重点,使全州秸秆综合利用率80%以上,其中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71%。在尾菜处理上,通过对生产、流通两个环节的监管和处理,全州尾菜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在废旧农膜回收上,全年回收废旧农膜9 713 t,回收率达到81.53%,完成省下任务的101.9%。在畜禽粪便处理上,通过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和沼气能源建设,提高粪污处理率,全州新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个,15.2万多农户建成了户用沼气池,农村户用沼气覆盖率达到43.43%。在化肥农药使用上,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减少或缓解土壤污染。在兽药使用和畜禽定点屠宰上,通过加强兽医卫生监督,严禁国家违禁药品进入市场流通和生产经营领域,对畜禽定点屠宰严格审批监管,不得私屠乱宰,严防造成环境污染。

1.10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农业发展活力得到激发

全州流转土地面积达到3 666 hm2以上,占全州耕地面积的25.8%,其中新型经营主体用于规模经营的面积达到9 800 hm2,占流转总面积的26.6%,实现了土地流转从单一的农户间流转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的转变。

2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虽然临夏州农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农业农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1)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由于州穷民穷、融资困难,农业投入有限,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销衔接不紧密。表现为生产基地规模不大,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产加销利益联结不紧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3)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支撑服务能力较弱。部分乡镇还没有建立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村级服务机构建设刚刚起步。州、县(市)农业科技队伍不同程度的存在青黄不接、分布不合理的现象。

(4)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较弱。农牧业生产成本持续增加,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粮食在高基数上保持稳定增长的压力增大;畜禽饲养量和流通量持续增加,输入性疫病防控风险不断加大。

3  几点建议

(1)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2)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坚持把发展旱作农业作为战略抓手,不断完善旱作农业技术和旱作农业产业体系,支撑旱作区农民持续增收。

(4)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突出效益导向,强化供给侧结构型改革,大力发展有市场、有特色、效益高的特色优势产业。

(5)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服务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6)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7)坚持农业产业化战略,优化要素配置,建基地、兴加工、育龙头、促营销,健全完善产业链条,着力将资源优势、特色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4  结束语

只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巩固和发展临夏州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成果,认真落实“十三五”临夏州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全州农村经济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十二五”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EB/OL].www. gszwfw.gov.cn/art/2015/6/24/..._50.html.

[2] 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EB/OL]. www.doc88.com/p-8915...-.

[3] 对临夏州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EB/OL].www.docin.com... 991.html.

[4] 论临夏州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EB/OL]wenku.baidu. com/view...-.

[5] 张益平.浅谈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J].甘肃科技纵横,2012(05).

[6] 龚大鑫.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9.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6.06.033

收稿日期:2016-3-31

作者简介:梁海峰(1964-),男,汉族,甘肃临洮人,大学本科,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科技情报。

猜你喜欢

农牧业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背景下中国未来农牧业发展和政策趋势
浅谈西藏农牧业信息资源管理
农业主要税收收入
黑龙江绿友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黑龙江绿友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黑龙江绿友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黑龙江绿友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