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分析与应用

2016-03-14汪辉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河南郑州450006

化工管理 2016年21期
关键词:携液气井井口

汪辉(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河南 郑州 450006)

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分析与应用

汪辉(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河南 郑州 450006)

气井在生产中后期,由于产层压力下降、产量降低,部分气井原生产管柱不合理,井筒携液能力变差,从而导致井底积液严重,气井自喷能力变差甚至停喷,严重影响正常生产。本文对连续油管排水采气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工艺提出了建设性的认识。

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分析应用

随着气井开采时间的增加,压力和产量降低,携液能力变弱,若生产管柱内径过大,会使井筒内气流速度过小而无法到达连续排液的目的,导致井筒积液不断增多、井底回压增大、产气量降低等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并结合气井实际生产特点分析表明:连续油管工艺可有效提高气井携液能力,对气井稳产、提高采收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 连续油管工艺简介

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工艺是在欠平衡条件下下入直径更小的油管并悬挂于井口,形成新的生产管柱进行生产。通过减小气体上升截流面积,使得流体速度增加,高速气流对产出液的携带能力增强,有效减缓气井积液周期。该工艺具有施工时间短、增产见效快及避免压井等优点。

2 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原理

在实际采气过程中,当气井产量小于临界液流量时,井筒中的液体就会以混合气柱的形式不断累积,当井筒中的积液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使得井口压力和产量随之急剧递减,严重制约了气井产能的有效发挥。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辅助气井排液,延长自喷期。

根据井筒临界携液和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机理,要想使气井避免出现积液,需要气体流速达到该井的临界携液流速。因此对原有生产管柱进行改造,在原油管中下入管径更小的连续油管,减小气体通道面积,提高气体流速,以达到提高气井携液能力的目的。

3 连续油管排水采气作业要点

连续油管作为生产管柱排水采气,关键要选择适合气井实际状况的连续油管尺寸、连续油管作业车、连续油管井口悬挂器、连续油管堵塞器及其他配套工具。作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连续油管下入井内后,能否将连续油管悬挂在井口装置上,并将连续油管与原有油管的环形空间密封。连续油管作业车作为连续油管的运输工具和下入装置,悬挂作业操作窗用于连续油管悬挂操作井口悬挂器用于连续油管的悬挂。

目前国内外通常在气井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井口连续油管悬挂器将下入的连续油管悬挂在井口,使用连续油管进行生产作业。因此井口连续油管悬挂器的作用非常关键,在施工过程合理地选择井口悬挂器将有利于连续油管作业的实施。

4 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工艺的应用

在下入连续油管后,主要有以下几种生产方式:(1)将连续油管单独作为天然气生产通道;(2)将连续油管同原油管的环空作为生产管柱;(3)在井内加注泡排剂,并以连续油管或小环空的方式采气。

实例简介:某低压低渗透气井配产0.5×104m3/d,日均产液0.76m3/d,井口油压2.3Mpa,套压为5.6MPa,生产后期主要依靠泡排剂和放空排液生产。由于产量低,油管管径偏大,排水困难,影响气井正常生产。如果更换小直径的生产管柱,需进行压井作业,施工周期长,不利因素多。因此选用连续油管作业,将1.5”连续油管下入到预定的2680m深度并可靠地悬挂在井口悬挂器上,成功打掉连续油管末端堵塞器,投入正常生产。复产后该井日配产量为0.9×104m3/d左右,日均产液1.27 m3/d左右,油压均为7.2MPa,套压7.3MPa,气水产量明显增加,气井压力显著恢复,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工艺在该井得到成功实施,取得良好成效。

5 认识与建议

(1)连续油管作为生产管柱具有操作简单、施工费用低、产能恢复快等特点,连续油管作业只需3天左右,常规压井换管柱作业需要15天左右,施工时可以在不动原有生产管柱的情况下进行,可以有效避免压井对气层造成的伤害;

(2)施工前根据气井的压力、气水产量、井内管柱结构等参数对连续油管管径进行优化选型,对连续油管的下深位置进行优化设计,这对保证连续油管下井后的排水采气效果十分重要。

(3)连续油管施工作业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产生,对环境清洁友好。

(4)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工艺选井原则建议:

①气井的产气量达不到临界携液流量,导致气井积液,油套不连通,连续排液生产困难井;

②气井目前处于水淹状态,且油套不连通,常规措施无法复产;

③油管尺寸过大,且井内无重大事故落物,方便施工作业;

6 结语

通过将在原油管中下入合适的连续油管作为生产管柱,不仅能够提高天然气井排水采气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作业风险,减少对气层和环境的损害。在实际运用中,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工艺往往不是孤立进行的,现场应开展泡沫排水与连续油管工艺、气举排水与连续油管工艺等多种排水采气措施相结合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气井生产制度优化与管理,以便达到发挥气井最大产能的目的。

[1]常鹏,成育红,曹朋亮,李大昕,邹远军,杨鹏,杜孝华.苏东气田排水采气技术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1(09):60-62.

[2]白晓弘,李旭日,刘凯文,赵彬彬,惠艳妮.速度管柱排水采气技术的应用及改进[J].石油机械.2011(12):101-102.

汪辉(1985-),男,汉族,湖北钟祥人,毕业于长江大学油气石油工程专业,采气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天然气开发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携液气井井口
一种应用于高含硫气井的智能取垢器系统设计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苏里格气田有节流器气井临界携液参数沿井深分布规律
气井出砂对涡流工具携液能力的影响
徐深气田气井临界携液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气井出砂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CO2驱油系统的井口预警系统设计
锦州25-1井隔水导管承载力及井口稳定性分析
井口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