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科普教育对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2016-03-14陈庄

甘肃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普中学生

陈庄

(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浅析科普教育对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陈庄

(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甘肃兰州730000)

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是一个民族能屹立不倒的源动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科普教育在激发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培养科技创新思维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科普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中学生;创新能力;教育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科技水平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步入领先地位,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科学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改变,然而,科技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科普教育的遍地开花,特别是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亟待形成的中学生群体中,科普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求生存,缺少发挥作用的机会,严重的影响了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而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又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对中学生科普教育的忽视将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持久性,间接影响国家的繁荣强盛和综合国力提升。所以,对中学生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科普教育的定义和内容

科普教育,顾名思义,即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这是2002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对科普的定义,由此可以看出,科普教育不只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还包括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技活动。

从此定义还可以延伸出科普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生命科学、基本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实用技术、科学技术史六个方面。这其中不只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还有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以往的科普教育更加强调自然科学,而忽略了社会科学,然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驾齐驱,构成了我们的科学世界,科普教育应该包括全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科学态度。科学态度主要包括对科学活动的基本看法,对科技活动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言行中的表现。科学态度大多表现为追求真理的勇气、尊重规律、习惯于理性思考等特征,它们构成一个人科技素养的最关键部分。面向中学生的科普教育应该尤其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

3)科学方法。科学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操作与实验的方法以及参与探究活动的方法、收集与利用信息的方法等。方法如同工具,掌握了科学方法对开展科学活动至关重要,这也应该是中学生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

4)科学的行为与习惯。通过科学技术普及教育,自觉的将科学方法和态度内化为基本的行为准则,通过系统训练养成严谨、理性、质疑、求索的习惯,用以指导日常生活和学习。科学的行为和习惯一旦养成,将成为中学生探索未来科学之路的基础。

以上四点为科学普及教育的主要内容,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可以通过知识传授、阅读相关书目和技能训练等直接获取;科学态度、行为和习惯则需要通过长期的科学普及,利用科技场馆、科技节、大型科技活动等途径,通过探究、理解、巩固、主动参与体验等方式掌握。

2 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创新”的定义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美国创造学家帕内斯说,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性,创造性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不断提高的。中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正处于心智不断成熟的阶段,是积累知识、形成独立思维、深化思想、培养创新意识最好的时期。这个阶段形成的思维方式将会影响人的一生。众所周知,大发明家爱因斯坦曾是生性愚钝的小孩,正因为其父母在早期不间断的带领其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和展览,对他强烈的好奇心因势利导,激发了他的巨大创造力,才有了他后来的成就,而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早期经历都证明了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对其一生有极大地影响。

提高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人们对应试教育批判不断,认为填鸭式的学习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压抑了性格,提倡开展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个性化发展,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水平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青年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创造能力显现出独特的价值和地位,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

目前,因为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理念落后、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等诸多原因,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际需要还相差甚远,未来,通过各种方式来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3 科普教育对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3.1科普教育能启发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中学生拥有与众俱来的创造天赋和条件,他们好奇心重、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无所畏惧、头脑灵活、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快,敏感而多疑,这些是一个人具有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通过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可以开阔中学生视野,在课堂之外了解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源。

3.2科普教育能激发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认为,人的基本思维活动有三种: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逻辑思维的出发知识主要是个体的理性知识,思维的方法主要是逻辑推导和演算,在这种思维方式中想象因素的作用确实受到了限制,但是想象却具有逻辑中断和思维跳跃的特点,它可以很好地弥补逻辑思维活动过程中分析、推理的不足。对后两种思维方式来说,由于它们的出发知识是形象和直感,想象的作用便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对形象思维来说,善于想象不但可以增加形象的可感受性,还可以开拓思维领域,增大其表现丰度;对于灵感思维来说,想象带有一定非理性的因子,不但可以激发人的灵感,而且有时候其本身就是人的灵感的重要来源。

由此可见,想象在影响个体思维方式和思维状态的过程中,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会利用想象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创新,而善于不断地结合实践进行想象则可以促成个人的创新品格。所以,通过科学普及教育,可以开启中学生的心智,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想象资源,形成创造性思维。

3.3科普教育能增强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创新意识是主动探寻和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不断进取,勇于探索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去创造的愿望,是推动人们去发明、去创造的内驱力。人们只有在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然而人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营造创新环境和氛围来培养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可以为中学生提供这样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科学海洋里遨游,领略到思想自由的魅力,激发创造的能力。

3.4科普教育有利于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决定了人的一生所向。只有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反应,所做出的创造性工作才能有价值。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急剧变化的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观念的影响。所以,正确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每一次科学领域的巨大革命都改变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不仅可以领略探索未知世界的美好,还可以学习到科学家无所畏惧,不怕艰辛,锲而不舍的精神,不仅可以形成崇尚真理、积极求索的精神,还可以培养自身顽强拼搏,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品质,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科学普及对培养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和加强中学生的科学普及,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伟大复兴培养出具有真正创新能力的后备人才。

[1]百度百科名片——科普教育 http://zhidao.baidu.com/ question/202840005.html?fr=iks&word=%BF%C6%C6% D5%BD%CC%D3%FD&ie=gbk.

[2] 吴杰.中国肴少年缺乏创新能力原因探析[J].江苏教育,2003(6):27-28.

[3] 王熠.对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的一点思考[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130-131.

[4] 陶明报.论想象因素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科学作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84-86.

[5]刘晓晶.以科普教育深化素质教育[J].科技咨询,2004,20. 022.188-189.

C4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普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蜗牛看牙医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科普达人养成记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科普漫画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