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电子支付方式消费者使用意愿探析

2016-03-14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上海200092

电子测试 2016年9期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

李 冉(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上海,200092)



移动电子支付方式消费者使用意愿探析

李 冉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商务的爆发式增长使消费者对移动电子支付产生了越来越强的依赖。随着新的市场参与者的加入,移动电子支付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探究消费者使用移动电子支付的影响因素显得犹为重要。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TM)和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影响消费者使用移动电子支付的因素有: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兼容性,个人主观规范,感知风险和感知信任。通过实证调研得出如下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兼容性,个人主观规范和感知信任对消费者使用移动电子支付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消费者使用移动电子支付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移动电子支付;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

随着及互联网的发展,电子支付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一方面,由于新的市场参与者的加入,电子支付领域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2016年,苹果公司在iPhone6及系列产品中加入Apple Pay,并于2016年初进入中国市场,其他手机供应商如三星、小米和乐视也相继推出或打算推出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因此,移动电子支付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 移动电子支付的概述

1.1 移动电子支付的定义支付是指是指交易对手之间转移货币的行为。移动电子支付是随着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需求产生的,作为支付中一个特殊的方式,移动电子支付指的是进行交易的双方以一定信用额度或一定金额的存款,为了某种货物或业务,通过移动设备从移动支付服务商处兑换得到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以移动终端为媒介将该数据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清偿消费费用而进行商业交易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具备无线功能的PDA、移动PC、移动POS 等。

1.2 移动电子支付分类

移动电子商务的支付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本文总结了两种主要的支付分类方式。

1.2.1 按支付方式的不同分类

根据支付方式的不同,移动支付可分为在线支付和离线支付。

(1)在线支付:顾名思义,支付交易是在网络上实时发生的,如通过短信、WAP、IVR

等方式来完成。

(2)离线支付:此处的“离线”是指绕开移动通信网络,利用近距离非接触技术来完成移动支付,支付交易发生在移动终端侧。

1.2.2 按获取商品的渠道不同分类

(1)移动远程支付:远程支付指通过终端浏览器或者基于SMS/MMS、IVR 等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来完成支付行为。

(2)移动近场支付:主要是移动终端在近距离内交换交易支付信息,而不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在购物现场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然后将手机放在商家的POS 终端上进行支付的方式。

2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选择移动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Davis在1989年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TM)。该模型认为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简称PU)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简称PE)是用户是否接受某种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Ajzen (1991)在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基础上,提出了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认为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经由行为意愿来间接影响行为的,而行为意愿受到消费者个人态度(Attitude)、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 Control)和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三项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在综合TAM模型的基础上,即保留主要影响因素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并加入了其他变量。选择性加入的变量有主观规范,兼容性,感知风险和信任等因素。基于笔者在上海的一项实证调研,认为影响移动支付的因素有:

(1)感知有用性。个人用感觉到使用某系统能够提升其绩效水平。

(2)感知易用性。个体对该系统的是否容易使用的一种预期。

(3)兼容性。个人认为技术对其需求、习惯、过去经验、现有价值和个人理念具有兼容性。

(4)个人主观规范。个人主观规范用于描述某些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5)感知风险。个体对使用技术的不确定性。

(6)感知信任。个体对使用技术的信任感。

3 结论与建议

确定了影响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技术的影响因素,笔者在上海地区通过问卷进行了实证调查。问卷共发放350份,收回321份。在此实证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得出了如下结论。

(1)感知有用性对消费者使用移动电子支付方式有正向影响。

如果消费者认为某种移动电子支付方式能够对其生活或工作带来便利,则消费者会倾向于使用该中移动电子支付方式。服务提供商应在移动电子支付的功能多元化的延伸上做出更多努力。

(2)感知易用性对消费者使用移动电子支付方式有正向影响。

移动电子支付方式使用起来非常便于操作,消费者会对其易用性有正向感知。服务提供商应应该努力提高移动电子支付的便捷性。

(3)兼容性对消费者使用该移动电子支付方式有正向影响。

消费者倾向于使用对其个人需求、习惯、过去经验、现有价值和个人理念具有兼容性的移动电子支付方式。因此,移动电子支付方式应在更高程度上与消费者的个人需求和价值观等保持一致。

(4)个人主观规范对消费者使用移动电子支付方式有正向影响。

如果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深刻的个人和团体使用某种移动电子支付方式,那么该消费者也会倾向于使用该种移动电子支付方式。移动电子支付应更多探索如何影响特定群体以推广产品。

(5)感知风险对消费者使用移动电子支付方式有负向影响。

由于移动终端和网络本身存在的不安全性,使其在使用时存在诸多风险。消费者对移动电子支付方式的风险感知会影响其对移动电子支付方式的使用。电子支付方式应该在减低风险上做出更多努力。

(6)感知信任对消费者使用移动电子支付方式有正向影响。

消费者如果对某种移动支付方式存在信任,则会倾向于使用该移动电子支付方式。消费者对某种移动电子支付方式的信任可能来源于使用该产品的经验或是该产品的口碑。

因此,移动电子支付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产品和消费者体验。

参考文献

[1] 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格致出版社,2012,(1)

[2] 李宏涛. 手机支付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6, 3.

[3] Davis F.D.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s︰ theory and results [D]. Ph.D. dissertation,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Cambridge, MA, 1986.

[4]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179-221.

[5]吕廷杰. 移动电子商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6] 曾子明.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Analysis of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use mobile payment methods

Li Ran
(Sino German Institute,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mobile commerce so that consumers have more and more strong dependence on mobile electronic payment.With the new market participants,mobile electronic payment field is also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Therefore,exploring the influence consumers to use mobile payment factor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ATM)an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influence consumers using mobile electronic payment factors are: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compatibility,subjective norms, and perceived risk and perceived trust. The empirical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compatibility,personal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trust of consumers using mobile electronic payment has a positive effect;perceived risk to consumers using mobile electronic payment has negative effect.

Keywords:mobile electronic payment;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猜你喜欢

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
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TAM模型下外卖平台销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消费者低碳消费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锦州市居民家庭固体废弃物循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消费者购买仿冒奢侈品意愿的研究陆施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与提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