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探究

2016-03-14钱应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来宾54619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广西民族

□钱应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来宾546199)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探究

□钱应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来宾54619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现状、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面临的形势与机遇、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如何推动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有了文化元素的植入,景物才有内涵,才更具魅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旅游的传播,更具有吸引力,实现其社会、经济价值。这说明没有文化的旅游就失去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便缺乏活力。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独特,发展民俗体育生态旅游潜力巨大,且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近年来,广西提出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只要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依势借力,科学谋划,持之以恒,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态旅游一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1、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1.1、广西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健身娱乐特点。具体包括:壮族的打扁担、打拐、磨秋、打陀螺、投绣球、抢花炮、背箩球、舞狮、舂榔争娃、板鞋竞技、翡翠舞、芭芒燕、踩风车和壮拳等;苗族的射弩、射背牌、秋千、手毽、划龙舟、斗马、上刀梯、爬花杆、爬坡杆、打禾鸡、打泥脚、舞狮、跳芦笙舞、拉鼓、苗拳等;瑶族的对顶木杠、木头球、打陀螺、长鼓舞、串春珠、伞舞、刀舞、盾牌舞和瑶拳等;侗族的摔跤、哆毽、骑木马(踩高脚)、抢花炮、舞龙头、耍“春牛”、踩芦笙、侗拳等;仫佬族的打灰包、打篾球、竹球、象步虎掌等;毛南族的同填、同顶、都拼、马革球、举石担(石锁)和三棋等;回族的拔腰、跘跤、木球、打铆球、打梭儿、赶老牛、掼牛等;京族的“打狗”、搏脚(踩高跷)、跳竹竿、顶竹竿和游水捉鸭等;彝族的射弩与射箭、摔跤、赛马、斗牛、耍龙、磨秋、打陀螺和跳火绳等;水族的扭扁担、扳腰、赛马、狮子登高、翻桌子、斗牛舞和铜鼓舞等;仡佬族的打篾鸡蛋球、抢花炮、高台舞狮、打花龙、牛筋舞和踩堂舞等项目。

1.2、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

广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二是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三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广西自然景观又由以岩溶地貌为主体(如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阳朔一带)、以流泉、飞瀑为主体(如分布于桂西南一带,以连绵10公里的隆林冷水瀑布群,分布在大新、上思、靖西、灵川、资源10多个县境内匹练横空、跳珠溅玉的飞瀑)和以原始森林为主体的三部分景观组成。

广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拥有不少古人类遗址、古代建筑、摩崖石刻和各种革命纪念地等。古人类遗址主要有“柳江人”洞穴遗址、来宾“其鳞山人”和柳州“白莲洞人”遗址等90多处。古代建筑主要有桂林古王城等6座古城池、真武阁、柳候祠等30多个所祠殿阁、三江程阳桥等10多座古桥梁等。各种著名的革命纪念地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红七军和红八军军部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等。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众多,习俗各异,且丰富多彩。各种独具特色的节庆、婚俗活动以及民居、服饰、图腾、歌舞等,都是探奇访古,博采民风的好题材。

2、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当下,随着休闲度假时代的来临,旅游市场与旅游产品形态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个性化、体验化的需求,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的融入,为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

2.1、个性化旅游需求增加,为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深度开发提供市场机遇

民俗体育旅游相较于观光旅游,游客需求更强调个性化与深度体验,因此,定制旅游与小众旅游亦成为时尚,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更深入、更细致的开发提供了机遇。针对个性群体,将民族美食、民族手工艺、民族歌舞、民族医药等文化元素进行精准转化,开发文化寻访、美食品鉴、技艺研习、文化修学、养生度假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将成为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开发的新方向。

2.2、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大降低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沟通成本

民俗体育休闲度假时代,也是互联网旅游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新媒体、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在这一背景下,偏居一隅的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可借助互联网平台的营销与宣传,便捷地进入公众视野,这将大大降低其传播成本以及与外界沟通的成本。在广泛的传播与沟通过程中,通过制造民族体育文化的热点话题与热点事件,引发社会公众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注,重塑民族体育文化新价值,并进一步推动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的开发。

2.3、资本——人才聚集方式变化,推动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开发模式革新

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到来,当下的资本与人才集聚方式正发生着新的变化,如以“筹资、筹智、筹渠道”为目的的众筹模式,以及柳州推出的面向外来创业青年群体的柳州YBC创业计划等,都是较好的实践案例。这些新理念的引入,在传统招商引资以及人才引进渠道之外,提供了更加灵活多变的资金与人才召集方式,必将有效破解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开发的资金与人才不足问题,并进一步全面推动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革新。

3、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普遍存在着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结合不够紧密,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迟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特色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品牌优势发挥不够。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的种类较多,但真正能拉动广西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的龙头产品却少之又少,其旅游业仍然是以旅游观光和度假为主,长期停滞在观光型旅游上,很少涉及到其他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没能真正实现向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康体型旅游有效结合的转型升级,而且缺乏大手笔的运作,缺乏大创意的项目推进。二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从管理体制上看,当前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存在着“文旅分家”的问题比较突出,文化和旅游分属两个不同部门,且各有各的职能,各有各的权限,很难做到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这样就很难推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从运行机制上看,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我们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和旅游资源很难做到统一挖掘、整理和开发,由于在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和旅游资源时,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利益冲突等诸多问题,使得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的格局尚未能真正形成。三是民俗文化展示基地不完善。目前,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业尚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阵,各景点之间尚未形成合力,由于民俗文化大多是原生态的、分散的,它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载体、有基地、有场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西还没建成集民俗体育文化研究、民族民间艺术交流、民俗风情展演和集休闲娱乐与商业营销为一体的大型展示基地,这自然而然地阻碍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4、推动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措施

4.1、创新产业观:从单一旅游业发展到多产业复合开发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对民族地区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效应。而要发挥这种产业带动效应,则必须树立“泛旅游”的产业观。须在以文化旅游为核心,山水自然、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旅游资源之外,整合民族体育、民族商贸、民族艺术、民族医药、农业产业等其他相关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业与文创产业、商贸产业、民族体育产业、现代农牧业等多种产业的复合发展,构筑大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4.2、做好顶层设计,打造品牌赛事,推动融合发展

从战略化的高度把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纳入自治区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吃透国家有关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握好工作方向,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行业动态和发展的新趋势,紧密关注体育改革、各类试点及其它行业信息,了解不断增长变化的群众体育文化需求和旅游市场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制定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实施方案。

通过打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促进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广西武鸣龙狮争霸赛、中国融水芦笙斗马赛、中国宾阳炮龙赛、三江福禄花炮赛等品牌赛事的成功打造,“全民健身老区行”、“重走红军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活动和落满地户外拓展、自行车旅游等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加大了广西的美誉度,传承了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将少数民族体育的“动”与旅游的“静”相结合,用少数民族体育品牌赛事及特色体育活动使旅游景点、文化品牌“活”起来;将少数民族体育的灵活性、拓展性与旅游的乐趣性相结合,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伸长驻足时间,增加旅游附加值;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和文化内涵,不断打造特色体育活动品牌,使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有看点、有内涵、有体验。凭借广西独特的自然风光、红色文化和特色体育资源,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旅游健身于一体的户外活动基地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的无缝对接和互利共赢。

4.3、创新资本与人才观:从单一政府主导到“市场众筹”模式探索

民族地区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困难,一直是困扰民族地区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且很多民族地区单一依靠政府有限的优惠政策,难以在短期内提升对外部资本与人才的吸引力。未来,可逐步转变单一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进驻的思路,转而引入“众筹”模式,依托多种众筹平台,发起众筹项目;并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保护、民族地区复兴等公益理念融入其中,吸引文艺青年、背包客、娱乐名人、创业大学生等先锋群体,参与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开发之中,从而创新人才与资本在民族地区的集聚方式,解决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开发的资金与人才难题。

[1]喇明英.川西高原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

[2]吴倩.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2,33(6).

[3]方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析——以咸宁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29(3).

G85

1006-8902-(2016)-12-ZQ

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立项项目(LX201441)。

钱应华(1968-),男,湖南邵阳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广西民族
广西贵港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