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渗透互联网+思维的路径研究
2016-03-14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杨旭军杨晓伟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杨旭军 杨晓伟
计算机教学中渗透互联网+思维的路径研究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杨旭军 杨晓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加速,互联网日益渗透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当中,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和生活方式,升华为互联网+思维方式。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应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互联网+思维,已成为当前计算机教学课程育人的新问题。本文结合计算机教学实际,对如何对学生开展互联网+思维的教育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教育;路径
1 互联网+思维的相关概述
1.1 互联网+思维的解读
何为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学术界尚无明确而同一的定义。从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看,互联网+思维最初起源于商业的互联网应用,其内涵主要是特指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与传统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区别,其建立的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背景下,应对企业与市场、用户与产品等全方位深刻变革的一种全新思维方式。随着我国作为世界互联网大国地位不断崛起,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首次出现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互联网+被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也对教育领域中人才培养中互联网+思维渗透,发出了时代的迫切呼唤。
1.2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
概而言之,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放共享的理念。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发明,其缘起之初就突出强调对用户开放、免费共享;二是迭代更新的理念,举例而言,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会为了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而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地更新,这就是迭代更新;三是跨界合作的理念。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下,传统的线下现实空间发生分化,网络虚拟空间成为人们新的生存家园,线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日益模糊,网上商店、网上医院的出现与应用,折射出跨界合作已经成为互联网+思维的重要亮点。
2 计算机教学中渗透互联网+思维的实践路径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在互联网浪潮蓬勃发展的时代图景下,在我国作为世界互联网大国的现实背景下,在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中渗透互联网+思维,已成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力军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笔者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渗透互联网+思维,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运用网络语言,开启互联网+思维教育的启蒙之门
当代学生作为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其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他们对语言特别是网络流行语的模仿和运用接受都比较快,因此,计算机教学能否适当运用网络语言,促进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化,就成为引导学生通往互联网+思维教育之路的关键。例如,在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中,当讲解到计算机IP地址这部分内容时,我选取了学生们熟悉的网络流行语“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作为课堂导入的激趣设计,并以“某网上商城被黑客攻击”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开启了学生关注互联网的法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觉强化网络道德和法制意识,更在课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主体的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回归生活世界,强化互联网+思维的问题导向
计算机教科书的话语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材更新速度相对滞后于互联网的现实发展。加之计算机教科书具有较强的教学语言特质和文本语言特质,容易造成互联网+思维的教育无形中被淡化。因此,教师需要努力将教材的文本语言,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课外实践中,在感受互联网在提升生产效率、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带着问题意识去观察中国互联网发展中存在问题,从而强化对学生互联网+思维的问题导引。例如:我精心设计了题为“互联网与我们”主题报告作业,采取小组汇报的方式,引导学生们阐述学生群体在使用互联网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学生们的展示多种多样:有的展示了网络黑客的问题,描述了互联网发展背后的网络安全问题;有展示了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列举了
周围同学因为痴迷网络游戏,引发的人际交往、身心健康的无奈;也有的同学展示了使用网络学习,展示了自己在网络课堂和远程在线教育学习计算机技能的进步;还有的同学给大家播放了自己制作的视频并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看到的网络素养的问题,探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通过这个课堂报告,使同学们感受到:互联网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渗透在大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无形中学生与互联网+思维教育的距离,这也与互联网+思维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基本原则达到了统一。
2.3 培树先进典型,塑造互联网+思维教育的榜样示范
由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在形成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计算机教学的互联网+思维的教育中,教师要以全球化的视野,把互联网+思维的教育融入人文教育的元素,注重利用积极向上的互联网发展中的先进人物作为榜样,挖掘其背后的感人故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潜移默化地发挥互联网+思维教育的育人功能。例如:在讲到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时,我不仅讲授了当前中国互联网普及与应用的发展成就,还把这一问题与中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先生联系起来,介绍了他为中国互联网与世界接轨作出的贡献,并介绍了他以深刻的前瞻意识,明确看到互联网广阔的应用前景,必须要发展中国自己民族信息产业的问题。提出中国的信息网络打破美国技术垄断,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的事迹。同学们听了之后,纷纷为钱天白作为知识分子的报国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所震撼。我总结道,互联网+思维不仅仅是正确看待互联网,合理使用互联网,还要从全球化的角度,认识到互联网是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载体,更是未来人类共同生存的新的家园,这进一步使同学们认识到当今的互联网问题,已经是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治理的全球问题,不仅要在内心树立互联网+思维,更要外化为合理使用网络,运用网络技能促进自身发展、服务祖国与人民的实际行动。
2.4 实施任务驱动,搭建互联网+思维教育的实践平台
在互联网+思维教育的渗透培养中,针对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发散的特点,我采取鼓励教学的方式,实施任务驱动的方法,设置学习目标,采取个人完成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的向心力。例如:在讲授互联网内容时,我首先给学生分成若干组,布置了一个“我眼中的互联网中国”主题讨论题,请大家谈谈自己所在社区的互联网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前查阅资料、开展社区调查,力争让所在小组言之有物。在任务驱动下,同学们密切协作、团结一致,各尽所能,在进一步强化了我为互联网中国献计献策的同时,还强烈地让学生体会到互联网+思维中“跨界合作”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实践教学对于学生互联网+教育的现实感染力。
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当中,挖掘西方的网络素养教育,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慎独内省等思想精华,与计算机教学中互联网+思维教育相结合。
3 结语
自从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世界互联网络中的一员,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网民人数众多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网络大国,互联网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我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现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型的同时,青少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在计算机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培养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使之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中,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助力导航。
参考文献
[1]闫海潮.“互联网思维”话语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5.
[2]张杰夫.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五大革命性影响[J].人民教育,2015,13.
[3]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
杨旭军(1982-),男,浙江兰溪人,助理讲师,现供职于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布线。
杨晓伟(1984-),男,浙江义乌人,助理讲师,现供职于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教学。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