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居住模式探索

2016-03-14刘越张贤辉

居业 2015年17期
关键词:居住环境模式

刘越+张贤辉

[摘要]本文将山水居住模式融会于地方居住小区设计案例中,通过与自然共生长设计理念的传达以及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的演绎,充分体现了在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和有机融合自然环境机制下的高品质、精致生活居住区设计案例的创作过程。

[关键词]山水环境;居住环境;模式;社区规划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12-0042-02

建筑,是一种地缘思考的呈现。经济在发展,城市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城市一住宅一居民”三者的有机联系出发,居住模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在湖北省250省道襄沙大道(宜化路)西侧,鲤鱼湖南侧新建A、B两地块总用地面积约为28376. 28 +40533. 57平方米的新型居住小区,周边城市配套设施完整成熟,基地的北边是环绕鲤鱼湖的一大旅游景点——柔美优雅的情侣路;紧邻情侣路的是宜城水上乐园,充满着现代都市气息而又不失自然活泼;西北角是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观音堂和双土地庙,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 设计理念

2.1 与自然共生长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人居环境中最热点的问题,回归自然逐渐成为普遍的潮流。吴良镛先生认为:“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现代城市居民住房的选址,除了交通方便,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外,应以日照充足,树木较多,绿色生态覆盖率广,空气清新,湿润清爽的地区为佳。附近有公园的住地更加有利于中老年人与儿童的健康,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有利于身心健康,不失为一种生活品质的体现。富贵锦城小区正是利用了鲤鱼湖这一优质自然环境,提倡“前庭后院”或“十个户外空间”的理念,为业主们提供最为优质的空气资源与户外活动基础。

2.2“山”一“水”

宜城市属于扬子区大巴山系,汉江自北而南,纵贯全境,山清水秀,风光宜人,可供观赏游玩的风景名胜众多。鲤鱼湖素有“小西湖”之美誉,镶嵌在市区中心,使宜城成为全省唯一城中有湖的县市级城市,情侣路蜿蜒环绕,库水清澈,春日桃红柳绿,夏季又是消暑游泳的理想之处;城东避有长白山森林公园,园内森林茂密,古木参天;莺河一库、二库、小南河水库,水光滟潋、绿树掩映,神秘静幽;野杏岭上春花如雪,漫山遍野,尽显奇异之美。

3 规划设计

3.1文化特质

富贵,“富甲天下”、“位列王侯”是相对的富贵,“身心自在清静”是绝对的富贵。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富贵锦城由此得名。

3.2空间组合

一轴:以一条景观轴组织整个布局空间,将湖滨景观延伸入建筑群内部,充分发挥滨水空间的优越性。两心:将高层住宅与低层花园洋房别墅区分开设置,形成两个重要核心圈且易于管理。三点:从沿河景观节点向高层住宅入口节点的过渡;并深入到中心大片草地景观的节点,形成三个重要统筹节点。四带:通过对树叶的形态模仿,设计者创造出按照对生叶形的轴线进行组合布局,不仅方便使用和管理,对路网的组织也有一定的合理有序感。

3.3交通系统

整个区域分为南片区与北片区两个区域。北片区以花园洋房与别墅为主,南片区则以高层建筑为主,将机动车路线安排在南片区,设计人车分流,保障业主的安全并降低环境噪音。北片区,沿湖、沿商业、沿两个景观中心点分布了完整的慢行路网,并组织了2个整体步行区域,以方便邻里交流。

4 景观设计

本设计是由两个大景观核心与若干个小景观核心共同交织成的网状景观系统,意图使景观之间产生对话与呼应。其中滨水区毗邻的自然水体按自身形状可大体分为两类:狭长带状的水体,如江、河.运河,景观构图特点为对岸景和纵观景;宽阔面状的水体如海、湖,是从岸域到水域的主要观赏视角。城市滨水空间与水域之间的视觉联系能加强城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同时为人与自然的接触提供更多机会。

5 结语

本文结合宜城市当地文化的设计做出思考:充分尊重当地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人文环境以及在其影响下所产生的价值体系;分析地域建筑充分利用和有机融合自然环境的机制以及方法;以地域建筑就地取材和由此产生的建构方式为基础,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手段予以改善和提升,实现建筑的当代表达。

猜你喜欢

居住环境模式
城市居住环境中拼贴艺术的应用原则与方法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多元分析法的人居环境质量研究
关于科技创新型居住环境发展趋势的探讨
基于GIS的求职者居住环境空间选址模型研究
室内空气监测质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