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创新型居住环境发展趋势的探讨
2016-05-28杨薇澜
杨薇澜
摘 要:二战之后,在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在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断层式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邻里之间的关系冷淡、传统居住环境中的优势和特点并没有在当代居住环境中被继承和运用。基于中国传统居住环境与当代居住环境的区别,探讨了如何将两种建筑形态的优势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居住环境;住房需求;生态环境;土地资源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9.027
1 当代居住环境设计分析
居住环境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的缩影,也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经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良好的居住环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还能防止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时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部分市区和郊区在未进行统一规划的情况下便开始建设,创造出的居住环境与城市的人文底蕴毫无联系。在当代居住环境中,运用高科技可为人们提供各种便利,实现居住环境与智能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但不可盲目地建设智能化系统,进而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
2 科技创新型居住环境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日渐增多,建设生态、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将成为大势所趋。回顾中国传统建筑,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互补关系,追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对于古人而言,居住环境不仅是指居住的场所,更是进行社交或娱乐的场所,其能体现居住者思想和追求。除了中国的传统建筑外,国外的古建筑也是值得我国当代居住环境建设借鉴的。比如,意大利园林继承了古罗马时期的造园艺术,其建在真正的山水之间,在作为起居室的场所中有大量的供人们休憩、交谈的空间。在此情况下,建筑的形式越简单,自然的味道就越浓郁,因此,居住在里面的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20世纪初,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西方学者渴望改变工业化城市中日益恶化的居住环境,比如,霍华德在1902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理论,勒柯·布西耶于1922年提出“现代城市”的设想,佩里在1929年提出“邻里单位”的概念和原则等。这些理论对我们建筑现代居住环境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居住环境的建设除了会向生态、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前进,更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即将当代高科技融入到当代化居住环境中。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住宅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在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影响下确立良好的绿色消费观,积极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科技创新型居住环境的建造方式
荀子曾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一个良好的居住群体是可使邻里间相扶与共,形成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的载体。人的行为特征是由人的意识和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只有当人们意识到周边环境适合他们的活动时,才有可能参与其中。由此可见,适宜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的行为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想要创造具有活力的居住环境,就不能将住宅实体与外部空间环境分隔开来。具体而言,应从群体规划开始,从整体上规划好住宅实体与环境空间的关系;深入分析环境空间的各个构成要素,研究传统庭院空间环境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围合式建筑,促进当代住宅与环境的融合和人与人的交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步增强,逐渐摒弃了消耗大量资源建造建筑的方式,更多地选择了节能材料与高科技结合的方式建造居住环境。除此之外,在住宅规划中还应避免盲目地追求容积率,应确立绿色消费观,提高居住环境的绿地率和绿地规划设计水平,积极地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推广生态式住宅,促进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此外,在居住环境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与所在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否协调,并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对网络管道的维修和监控;完善应急处理机制,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争取在现有的单位面积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构建健康、安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
4 结束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在不断改变。一个时代的居住环境体现着一个时代社会的生存状态、伦理法则、文化价值取向、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运用智慧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宁晶.居住环境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浅见泰司.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