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河流域水体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2016-03-13李智芹吴悦菡马俊伟刘静玲冯成洪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年8期
关键词:多氯联苯联苯海河

尹 肃 李智芹 吴悦菡 徐 薇 马俊伟 刘静玲 冯成洪#

(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3.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0069)

多氯联苯(PCBs)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1]。《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已将PCBs列为首批控制对象[2]。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也将PCBs列入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黑名单”[3]。

我国对天然水体中PCBs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4]。海河流域由于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以及流域降水量较少,因此其污染水平居全国各大流域之首,“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是该流域水环境的最突出特点[5]。海河流域PCBs历史排放量较大,已有很多研究探讨了海河流域内白洋淀、滦河、海河等水体PCBs污染特征[6-7],但还没有从全流域层面系统研究水体沉积物中PCBs污染现状,对风险评价研究不足。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对海河流域PCBs的调研数据,系统分析了海河流域内7大河系以及白洋淀、官厅水库等典型湖库水体沉积物中PCBs空间分布和组成特征,并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毒性当量法评价了PCBs的生态风险。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海河流域7大河系及典型湖库PCBs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其中,海河共有115个采样点,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新河、南排河、子牙新河、子牙河、蓟运河各83个采样点,永定河125个采样点,潮白河123个采样点,滦河、大清河、南运河各66个采样点,白洋淀85个采样点,官厅水库4个采样点。各个水体沉积物中二氯联苯、三氯联苯、四氯联苯、五氯联苯、六氯联苯、七氯联苯、八氯联苯、九氯联苯、十氯联苯和总PCBs通过每个采样点的化合物浓度加和并取几何平均值得到。

表1 数据来源情况

1.2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分别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毒性当量法对海河流域沉积物中PCB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计算公式[17]如下:

(1)

式中:E为总PCBs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T为总PCBs的毒性响应系数,取40;c为沉积物中总PCBs的质量浓度,ng/g;cn为全球工业化前沉积物中总PCBs的质量浓度,取10 ng/g[18]。当E<40、40≤E<80、80≤E<160、160≤E<320、E≥320时,潜在生态危害分别为轻微生态危害、中等生态危害、强生态危害、很强生态危害和极强生态危害。

毒性当量法主要针对12种二噁英类似物的PCBs,计算公式[19]1504如下:

Q=∑Qi=∑Fi×ci

(2)

式中:Q为12种二噁英类似物的PCBs总毒性当量,pg/g;Qi为PCB-i的毒性当量,pg/g;Fi为PCB-i的毒性当量因子,选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修订值[20];ci为PCB-i的质量浓度,pg/g。

2 结果与讨论

2.1 海河流域不同水体沉积物总PCBs分布特征

海河流域内不同水体沉积物中总PCBs分布特征如图1所示。海河流域水体沉积物中总PCBs质量浓度为0.41~58.99 ng/g,与珠江口的6.58~47.46 ng/g较为接近[21],低于长江口的18.66~87.31 ng/g[19]1501,高于黄河中下游的ND(未检出)~5.98 ng/g[22]。由图1可以看出,不同水体沉积物中总PCBs浓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白洋淀、大清河、海河一线及其以北的水体总PCBs明显高于该线以南的水体。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海河、永定河、大清河等北部河流流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天津城市群,大量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放致使水体沉积物中PCBs污染加重。其中,白洋淀沉积物中总PCBs质量浓度最高,为58.99 ng/g。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接纳了大量周边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农田地表径流[23]。北部的官厅水库沉积物总PCBs较低主要是因为官厅水库位于北京西北部永定河上游,受污染水平相对较低,同时环境保护部门对其的保护措施也比较有力。不同水体沉积物中总PCBs浓度由高到低为白洋淀>海河>永定河>大清河>滦河>马颊河>官厅水库>子牙新河>漳卫新河>徒骇河>南排河>南运河>子牙河>潮白河>蓟运河。

图1 海河流域沉积物中总PCBs质量浓度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total PCBs mass concentrations in the sediments of Haihe River Basin

图2 海河流域沉积物中PCBs的组成特征Fig.2 Composition of PCBs in the sediments of Haihe River Basin

2.2 海河流域沉积物中PCBs的组成特征

海河流域沉积物中PCBs组成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二氯联苯至十氯联苯在海河流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主要以低氯原子数的二氯联苯至五氯联苯为主,八氯联苯、九氯联苯和十氯联苯仅在少数水体沉积物中检出,与国内其它水体沉积物中的PCBs组成基本一致,但与国外不同[24],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外高氯化学品生产和使用较多,而我国多使用低氯化学品[25]。

流域内不同水体沉积物中PCBs组分也存在较大差异。漳卫新河、官厅水库、永定河、滦河和大清河沉积物中高氯联苯比例较高,六氯联苯至十氯联苯总的质量分数达到了35%~50%。通常,高氯联苯与工业污染有直接关系[26]。这5条河流沉积物中高氯联苯含量普遍偏高,与这些河流都流经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带,接纳大量工业废水有关。

有研究表明,低氯联苯比高氯联苯容易长距离输送,非直接纳污地区的PCBs主要以二氯联苯和三氯联苯为主[27]。由图2可见,蓟运河、马颊河、南排河、子牙新河、子牙河、南运河、徒骇河和潮白河等水体沉积物主要以五氯及以下的低氯联苯为主,六氯及以上的高氯联苯的比例低于20%,而且这些水体总PCBs浓度很低,说明这些水体的PCBs可能与PCBs的迁移有密切关系,而不是本地污染导致。然而,白洋淀与海河沉积物虽然也以五氯及以下的低氯联苯为主,但其总PCBs浓度远高于其它水体,显然不是PCBs的长距离迁移导致。此外,有机质对PCBs 的吸附解吸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能使PCBs的吸附能力增强,而随着氯原子数的增多,其增强程度逐渐减弱[28]。白洋淀与海河都处于污染严重区域,有机质含量高导致沉积物中低氯联苯的比例增大。

2.3 生态风险评价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主要用于表征沉积物中总PCBs的综合风险,其优点是可以定量划分出潜在生态风险等级。由图3可以看出,海河和白洋淀的总PCBs潜在生态危害处于很强生态危害水平,尤其是白洋淀,E达到235.97。永定河和大清河的总PCBs潜在生态危害处于强生态危害水平。滦河处于中等生态危害水平。其他水体则处于轻微生态危害水平,生态风险不大。

由表2可以看出,海河流域沉积物中12种二噁英类似物的PCBs总毒性当量为28.62~2 347.58 pg/g,差异较大。海河的毒性当量最高,其次是子牙新河,这两条河的毒性当量达到103pg/g数量级;潮白河、子牙河、永定河的毒性当量为102pg/g数量级;其它水体的毒性当量为10pg/g数量级。与我国其它流域相比,海河流域沉积物中12种二噁英类似物的PCBs毒性当量明显偏高,远高于长江口的0.06~0.46 pg/g[19]1504,太湖的5.34×10-3~22.80×10-3pg/g[29],胶州湾的0.179×10-3~0.472×10-3pg/g)[30],甬江口的0.004~0.077 pg/g[31]。

pg/g

分析不同PCBs的毒性当量对总毒性当量的贡献发现,PCB-126和PCB-169的毒性当量显著高于其它10种PCBs,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化合物的毒性当量因子高。由此可知,海河流域沉积物中PCBs的毒性主要是由PCB-126和PCB-169引起的。

两种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各有优劣,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以白洋淀为例,毒性当量很低,但其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很高。毒性当量结果可能低估了白洋淀沉积物中PCBs的实际毒性,但是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计算的是总PCBs生态风险,是将不同PCBs的风险视为一致的,显然也会高估由毒性较低的二氯联苯为主的白洋淀沉积物中总PCBs的生态风险。因此,在具体生态风险评价时,需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判断。

3 结 论

海河流域沉积物总PCBs质量浓度为0.41~58.99 ng/g,空间分布上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沉积物中PCBs的主要成分为二氯联苯至五氯联苯,但不同水体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与毒性当量法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方法均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应综合考虑。

[1] 陈涛,孙成勋,陈薇薇,等.表面活性剂对多氯联苯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35(10):59-64.

[2] 齐丽,李楠,任玥,等.北京地区典型二噁英(PCDDs)及多氯联苯(PCBs)的长距离传输潜力——基于TaPL3模型的应用研究[J].环境化学,2013,32(7):1149-1157.

[3] TURYK M E,ANDERSON H A,FREELS S,et al.Associations of organochlorines with endogenous hormones in male Great Lakes fish consumers and nonconsumers[J].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6,102(3):299-307.

[4] 杜瑞雪,范仲学,郭笃发,等.中国水体环境中多氯联苯的存在水平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9):16-21.

[5] 裴源生,王建华,罗琳.南水北调对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J].生态学报,2004,24(10):2115-2123.

[6] ZHAO Long,HOU Hong,ZHOU Youya,et al.Distribution and ecological risk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and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surficial sediments from Haihe River and Haihe Estuary Area,China[J].Chemosphere,2010,78(10):1285-1293.

[7] CHENG Li,ZHENG Minghui,GAO Lirong,et al.Levels and distribution of PCDD/Fs,dl-PCBs,and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sediments from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aihe River basin,China[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13,185(2):1175-1187.

[8] 祝心如,王怡中,王大力,等.白洋淀地区的多氯联苯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5,15(1):86-91.

[9] 赵高峰,周怀东,付玉芹,等.白洋淀表层沉积物中的多卤代芳烃及其潜在风险[J].中国工程科学,2010,12(6):41-47.

[10] 王泰,黄俊,余刚.海河河口表层沉积物中PCBs和OCPs的源解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7):722-726.

[11] 王泰,黄俊,余刚.海河与渤海湾沉积物中PCBs和OCPs的分布特征[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9):1462-1465.

[12] 王炳一.天津市典型河流沉积物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毒性评价[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13] 马梅,王子健,ANDERS S D.官厅水库和永定河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污染[J].环境化学,2001,20(3):238-243.

[14] ZHAO Gaofeng,ZHOU Huaidong,LIU Xiaoru,et al.PHAHs in 14 principal river sediments from Hai River basin,China[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2,427(12):139-145.

[15] LIU Hanxia,ZHANG Qinghua,WANG Yawei,et al.Occurrence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dibenzofurans and biphenyls pollution in sediments from the Haihe River and Dagu Drainage River in Tianjin City,China[J].Chemosphere,2007,68(9):1772-1778.

[16] HU Guocheng,LUO Xiaojun,LI Fengchao,et al.Organochlorine compound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urface sediment from Baiyangdian Lake,North China:concentrations,sources profiles and potential risk[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2(2):176-183.

[17] HAKANSON L.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A sedimentological approach[J].Water Research,1980,14(8):975-1001.

[18] 杨建丽,刘征涛,周俊丽,等.中国主要河口沉积物中PCBs潜在生态风险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9):187-190.

[19] 黄宏,尹方,吴莹,等.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残留和风险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10).

[20] VAN DEN BERG M,BIRNBAUM L S,DENISON M,et al.The 200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evaluation of human and mammalian 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 for dioxins and dioxin-like compounds[J].Toxicological Sciences,2006,93(2):223-241.

[21] 李秀丽,赖子尼,穆三妞,等.珠江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残留与风险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3,21(1):135-140.

[22] 孙艳,何孟常,杨志峰,等.黄河中下游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J].环境化学,2005,24(5):590-594.

[23] 马静,张素珍,王玉坤,等.白洋淀生态承载力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5):94-97.

[24] BI Xinhui,CHU Shaogang,MENG Qingyu,et al.Movement and retention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a paddy field of WenTai area in China[J].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02,89(1):241-252.

[25] 张志,齐虹,刘丽艳,等.中国生产的多氯联苯(PCBs)组分特征[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29(6):809-815.

[26] HONG S H,YIM U H,SHIM W J,et al.Congener-specific survey for polychlorinated biphenlys in sediments of industrialized bays in Korea: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llution sources[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5,39(19):7380-7388.

[27] 阙明学.我国土壤中多氯联苯污染分布及源解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28] 崔嵩,刘丽艳,李一凡.土壤有机质影响多氯联苯土壤残留变化特征[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11):4759-4767.

[29] 陈燕燕,尹颖,王晓蓉,等.太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和PCBs的分布及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2):118-124.

[30] 郭军辉,殷月芬,郑立,等.胶州湾东岸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5):965-972.

[31] 徐国锋,金余娣,沈继平.甬江口海洋倾倒区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J].海洋学研究,2014,32(4):76-82.

猜你喜欢

多氯联苯联苯海河
国家药监局关于联苯乙酸凝胶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2021年第148号)
《海河水利》2021年总目次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PM2.5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和16种多环芳烃
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抗菌多肽改性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研究
QuEChERS一气相色谱法鱼肉中多氯联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
破冰开河
植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效果分析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水产品中多氯联苯二代污染物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