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研究
2016-03-13陈兰萍
陈兰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研究
陈兰萍
目的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收集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除了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之外,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通过制作调查问卷来分析患者满意度。结果 手术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恢复程度优良率为8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5.0%(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3.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术后的恢复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患者满意度
股骨颈骨折在高龄老年人身上常见的骨折,指的是股骨头直到胫骨位置的骨折[1]。因为患者多发于高于70周岁的高龄老年人,其已经成为导致功能上的障碍甚至死亡的情况发生,病死率较高[2]。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用聚乙烯、金属、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制成髋关节假体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移植到假体体外科技术的方法之一[3]。选取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进行个性化护理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0月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68.9±7.4)岁;病因:交通伤2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创伤性骨关节炎16例;置换位置:左侧37例、右侧23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患者平均年龄(69.1±5.3)岁;病因:交通伤2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13例;置换位置:左侧39例、右侧2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及置换位置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术前相关事项,简单解释操作,密切配合手术,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患者入院之后,相关护士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个性化护理的方法与目的。护士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避免太多的康复锻炼,让患者产生负面情绪,不愿意配合或接受治疗,影响患者的预后。护理人员将护理项目及相关事宜的康复方法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与家属一起陪同患者完成康复护理的全过程,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康复锻炼。
1.3 疗效评价标准[4]采用Harris评价指标来评价各组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畸形程度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进行评定。Harris用分数来评定标准:优为90~100分,良为80~89分,可为70~79分,70分之下就是差。80分之上统一为优良。
1.4 观察指标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6个月后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通过制作调查问卷来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围术期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等级资料应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6个月后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 观察组优28例,良24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为86.7%;对照组优12例,良21例,可13例,差14例,优良率为55.0%。观察组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853,P<0.05)。
2.2 患者满意度 分析发现,观察组术后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3.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7.8%(u=5.5511,P<0.05)。
3 讨论
髋关节是身体中承载体重的重要关节之一,髋关节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人工替代原来的病变关节,是帮助患者重建髋关节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人工髋关节置换与操作的治疗效果与围手术期的护理关系紧密,结合不同患者的区别可以采取差异化、重点突出的处理方式,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6]。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的治疗和护理也至关重要。所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之后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是非常重要的[7]。早期术后并发症的合理观察及预防应加强关节的术后康复训练,能够降低肌肉萎缩,防止长期卧床导致病人压疮,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的科学护理是标准的治疗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有利于患者的康复[8]。
通过比较个性化护理的患者在手术6个月后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中优良率为55.0%,接受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6.7%,接受个性化护理的患者恢复程度要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接受个性化护理的患者满意度高达93.3%,远远高于常规护理的77.8%(P<0.05)。相比之下个性化护理有着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术后的恢复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宏,苏芙蓉,任庆宏,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881-882.
[2] 徐晓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8):85-87.
[3] 朱素芹,朱瑰丽.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前血糖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17-18.
[4] 高丽,王晶.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123-124.
[5] 江晶鑫.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96-98.
[6] 周明英.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18-1719.
[7] 纪敏.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髋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111-112.
[8] 施卉婷.浅析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预防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3976-39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5.065
江西 332000 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陈兰萍)